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从复句句式上考查考查主要有仿例造句、扩展分句、概括内容然后用复句形式写出来、变换句式、选用句式等几种情况。写分句的目的主要是补充新的内容,组成排比句、对偶句,使表达的内容更充实,意境更优美。变换句式、选用句式的目的是使表意更符合要求。
﹡3.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就叫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比较以下几个句子:﹡1.我吃饭了。﹡2.我喝汤了。以上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两个意思,是两个单句。什么是复句?
★复句的特点*1.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2.复句中的分句,在意义上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3.复句中的分句不能作别的分句的任何成分。*4.复句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语音停顿,一般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复句和单句的区别*意义上单句:一个意思。复句:两个意思。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结构上单句:两分句互相包含复句:分句与分句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不作句子的成分。
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1.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润滑剂来减少磨擦和磨损机器就无法转运。2.我们知道,他们也知道,只是双方没有通通气。3.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4.我们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单句)(单句)(复句)(复句)
10.人在,问题就好办。11.老师知道小王学习好,小李体育好。12.同学们兴奋地说笑着,打闹着。13.他学习努力,身体也好。14.他推开门,走了进去。15.我们年级的六个班,都在开会。(单句)(单句)(复句)(复句)(复句)(复句)
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宾语是个主谓短语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主语是个复句形式单句单句注意: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复句内分句间的组合形式1.分句直接组合式(根据分句间句意判断复句类型——意合法)2.分句由关联词语组合式(关联法)记住关联词语就是记住复句类型的一个重要方法了☆★★★★☆☆☆☆★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连贯,解说——联合复句转折,因果,假设,目的,让步,条件——主从复句
若干个分句相提并论地分别说明几件事,几种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单用的:也、又、还、同样、同时、以及、另外搭配用的:不是……而是是……不是既……又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也……也例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又习惯地抬头巡视着辽阔的星空。*并列复句★复句的类型(一):联合关系的复句
1、并列复句的构成1)直接组合A.云散了,雨住了。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照射特别强烈。2)借助关联词组合A.他既勇敢,又机智。B.风又急,雨又大。
并列复句常用关联词单用:也,又,还,同时,同样。成套:也A也B,又A又B,既A也(又)B一边A一边B,有时A有时B,不是A而是B,是A是B。
*连贯复句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单独的: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搭配用的:首先……然后起先……后来例句:大姐一时没听懂,接着明白过来了。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解说复句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解释、说明或总说,解说关系一般依靠分句的次序和意义来体现,不用关联词。例句: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单用的:或、或者、还是、宁可、倒不如、宁肯、还不如搭配用的;是……还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也许……也许与其……不如与其……宁可宁愿……也不宁可……也*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不能同时并存,要求从中选择一种。例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递进复句的构成关联词语配对使用:不但……而且……不仅……还……不光……也……不只……又……不但不……反而(反倒)……单用关联词语:而且、并且、甚至、尤其例句: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他不但不生我的气,反而跟我亲热起来了。后一分句所说的内容比前一分句所说的程度要深,意义更进一层。
轻转句单用的:不过、只是、但是、可是、却、然而重转句搭配用的:尽管……但是虽然……但是虽然……可是尽管……然而虽然……却*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上去。例句:工作虽然很紧张,但是心情是很愉快的。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多了。夜已经很深了,可是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复句的类型(二):主从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无论、任凭搭配用的:只有…….才只要……就一旦…….便除非……不除非……否则不管……都不管……总无论……也任凭……也*条件复句前后分句间有条件和结果关系的复句。例句: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单用的:如果、假如、倘若、要是、要不是搭配用的:如果……就假使……便若是……那么要是……则假若……那么*假设复句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例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让步复句: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罢了。常见关联词:即使(就算、纵然、哪怕、就是、即便)……也(还)……再……也例如:纵然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至、致使、从而、可见搭配用的: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因果复句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既然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么会听不见呢?
*目的复句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关联词语单用。达到目的:以、以便、以求、用以、借以、好、好让、为的是避免什么:以免、免得、省得、以防例句:你把意见整理一下,明天好交大会讨论。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1.失去了真,也同时失去了美。2.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得到十个朋友的赞扬。3.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4.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5.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6.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10.7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指出下列名言的复句关系:(并列)(选择)(递进)(条件)(假设)(因果)(转折)
单复句的转换长单句改复句。复句改长单句。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他们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星光大道》给业余歌手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2007年度总决赛在中央三台播放,时间是2008年1月1日至7日。他们是都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的应届毕业的大学生。给业余歌手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的《星光大道》2007年度总决赛于2008年1月7日在中央三台播放。
一、关联词语残缺:在复句中,如缺少了必要的关联词,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就表达不清,句子的语气就不顺畅。例如:(1)只要想想先烈的英勇献身的事迹,我们面前的困难不在话下。(2)虽然我们的工作还赶不上先进单位,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干出好成绩来。例(1)的第二分句“不”字前应添上“就”,与第一分句中的“只要”相呼应,构成条件关系。例(2)的第二分句头上应添上“但(是)”,与第一分句中的“虽然”相呼应,构成转折关系。。关联词常见错误
二、关联词语误用所谓误用,是指本来应该用关联词语甲的,却用了乙,结果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例如:(4)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首先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然后要有科学分析的头脑,发扬巧干精神。(5)你们连队刚入伍不到一年的新战士枪法就那么准,况且你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6)你是三好生,何况又是语文科代表,这份语文试卷一定不成问题吧。例(4)第一分句与第二、三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一先一后的承接关系,应该改为“既……又……”。如要强调第二、第三分句的内容,则也可以改为“不但……而且……”,构成递进关系。例(5)(6)中的“况且”和“何况”应对调。这两个连词都能表示递进关系,但具体用法是有区别的:(1)“何况”,是通过对比更加逼进一层,表示甲这样,乙更是这样;或者甲都不能如此,乙当然就更不能如此。“况且”,只是在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新的理由,相当于口语中的“再说”。(2)用“况且”的分句大都是陈述语气,用“何况”的分句大都是反问语气
三、关联词语滥用分句间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复句,或者口语中的复句,关联词语能省略的就该省略。滥用关联词语,会使语言显得罗唆、生硬。例如:(7)因为天气凉了,所以要多穿点衣服。(8)虽然半年已经过去了,但是人们洗澡难、理发难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大家意见很大。例(7)(8)中加粗的关联词语应该删去,删去后语句反而简洁明快,因为它们的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原本就比较明显,且又都是口语化的句子。还有一种滥用的情况是,复句中已经有了正确的关联词语,却偏要加上一个表示另一种关系的关联词语。例如:(9)我喜欢唱歌,但也喜欢跳舞。(10)你既然知道做错了,因此就应当赶快纠正例(9)是并列复句,后一分句已经有了关联词语“也”表示并列,再加上“但”就是滥用了。例(10)是推论因果复句,后一分句用“就”与前一分句“既然”相呼应,再在“就”字前加上“因此”(表示另一种因果——说明因果)也属于滥用。
四、关联词语搭配关联词语的搭配方式习惯上是固定的,如“只要……就……”、“只有……才……”、“尽管……但(是)……”、“不管……也(都、总)……”等等。如果搭配错了,语意就不晓畅,就令人费解。例如:(11)只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才会强壮起来。(12)尽管任务多么艰巨,我们也要按时完成。(13)不管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也要按时完成。例(11)应将“才”改为“就”,表示充分条件。要是将“只要”改为“只有”,那是不对的。因为“只有……才……”表示唯一条件,排斥了其他条件,而事实上,别的条件如体力劳动等,也能使人的身体强壮起来。例(12)、(13)中的“尽管”和“不管”应该对调。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不管……也……”表示无条件关系,“不管”后面的语词通常是不确定的、有选择的,常用“或(者)”、“还是”等连词以及“怎样”、“怎么”、“多么”、“多少”等疑问代词:“尽管……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尽管”后面的词语应该是确定的、没有选择性的,只能说“尽管这样(那样)”,不能说“尽管怎样(怎么样)”等等。
五、关联词语错位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大都是连词和副词。连词的位置比较灵活,一般放在主语前,也可放在主语后。分句主语相同的,连词应放在主语后面;分句主语不相同的,连词应放在主语前面。副词,则不管分句的主语相同不相同,一律放在主语的后面。下面是病例:(14)为了开好元旦文艺晚会,不但学校要求各班都排练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而且还要求校文艺队重点排练几个质量较高的大型节目。(15)开大会时,作报告的人一方面要注意内容生动、语言简洁、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听报告的人也要自觉遵守会场纪律,不要闹闹哄哄、进进出出。例(14)的两个分句主语都是“学校”(第二分句主语承前省略),连词“不但”应放在“学校”后面。例(15)的分句主语不相同,前一分句是“作报告的人”,后一分句是“听报告的人”,因此,连词“一方面”应放在“作报告的人”之前。
★关联词语的辨识正误题应做到五看:一看:句间关系与关联词语的语法功能相适合二看:关联词语的自身是否搭配得当三看: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是否正确四看:看关联词语是否滥用五看:看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合乎语言习惯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上下文连贯起来。2006全国卷1语言的形式①能是美的,②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的“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⑤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之所以,因为,所以,也,尽管,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