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案例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案例分析

ID:997482

大小:44.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页例8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验证等活动,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2、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一、导入新课1、探究准备: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先来进行课前比赛,看谁的知识学得棒。第一轮:看谁算得对(口算)。学生开火车口答第二轮:看谁算得巧25×73×4   68×125×8   125×(10+8)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定律?(师板书运算定律)。〔精炼亲切的开场语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作为知识铺垫的复习题添上巧、快,用竞赛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那除此之外,整数还有哪些知识也适用于小数呢,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2、复习:(1)谁来说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定母表示?师适当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板书)(2)学习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作用呢?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25×95×4       125×(17×8)    17×25+83×25 102×56(四名学生板演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其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哪组更快.增强学生团队意识.)3、小结揭示课题:整数的这些运算定律是否适应于小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一)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1、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是否同样适用呢? (师: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2、请看:(出示例1)       0.7×1.2               1.2×0.7(0.8×0.5)×0.4        0.8×(0.5×0.4)(1.4+3.6)×0.5        1.4×0.5+3.6×0.5  (1)学生分组计算。  (2)组织汇报。  (3)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3、启发思考:是不是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所有的小数乘法都同样适呢?让我们举例验证一下吧:(要分别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4、组织汇报。(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结论?)5、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是否同样适用。(二)运用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1、出示例2(1)学生尝试练习(2)组织汇报,说一说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要这样算? (3)小结。 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探究报告单乘法运算定律字母表示举  例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我们发现: 学生小组活动,填写报告单,一个学习小组上台板演。〔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受科学验证的方法,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猜想成功的快乐。〕三、师生交流1、汇报:师:仔细看看这组同学的成果,其余组有什么补充?2、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例推导了,乘法交换律适用于小数乘法……也就是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应小数。(板书课题)。〔学生在表述时内化知识,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四、综合应用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1)3.6×2.78=(   )×(  )(2)0.5×43.7×0.6=(  )× (  )×43.7(3)3.27×1.5+1.5×6.73=【(  ) +(   )】×1.52、快乐填一填:0.25×4.78×4=4.78×(   ×   )2.33×0.5×4=   ×(   ×   )0.65×(200+1)=   ×   +   ×  6.7×0.7+0.3×6.7=   ×(   +   )学生口答:〔“快乐”一词赋予枯燥的习题生机和活力,投入情感因素。〕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0.034×0.25×4   102×0.45       2.69×99      2.78×52+4.8×27.84、灵活用一用 教学楼侧一块空地,长6.3米,款3.7米,这块空地周长多少米?师:该怎样计算?同学们先动脑想想, 动手算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想法②师:哪种方法最简便?4、思维训练巧算:4.7×0.35+0.47×6.5师:看到这道算式,想到什么运算定律?能不能直接用?缺少什么条件?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五、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获得知识的?师:如果换成分数这些运算定律能适应吗?课后我们也可以象这节课一样通过举例验证。七、课堂总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习方式成为最常听到的词语之一,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变得开放、生动,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乐于探究,并且感受到成功,成了老师们努力探索的重点。在这里做到了:挖掘教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导入部份用一组整数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简便算法,然后,在整数数字中点上小数点,摇身一变成小数乘法,让学生说怎么算?学生直接用上了简便算法,教者提出问题:对于小数乘法,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吗?让学生明白,猜想不一定是对的还需验证,然后让学生验证。这一设计,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把猜想验证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恰当的运用到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收获了一种思想,同时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学生的验证,有的是通过计算两个式子的结果得出的,有的是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验证的,有的是根据小数的性质来验证的,老师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计算教学是关于数学运算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关系到未来公民的素养。那么,如何去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要理解和牢固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即与计算能力有关的基础知识,主要指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内容。对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计算法则,应成为教学的难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应帮助学生以掌握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例如,“8加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10”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凑10”的算理。如在教学“8+4=”时,教师先出示有10个空格的盒子,其中已经装了8个皮球,盒子的外面有4个皮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很快算清楚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只要把盒子外面的4个皮球,拿出2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1整盒10个,盒子外面的皮球由于拿走2个,还剩下2个,即把4分为2和2。进而说出8个和2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2个就是12个,接着列出下列算式:8+4=12这样使学生在动中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相加”的计算过程,进而理解“凑10”的算理。二、加强练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计算练习中,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一步,同时要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他们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计算,不断提高计算能力。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对题量的控制,练习的数量要有度,不能只要量不讲质,搞题海战术,那样会适得其反。因为计算练习本身就有些枯燥乏味,缺乏情节,再加上有的学生缺乏勤奋学习的精神,所以题量较多时,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愿计算,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三、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任何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综合而成的,口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设计口算练习时,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例如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每天课前5分钟进行口算听算练习,让学生看算卡片口算,或老师口头出题,目的是对计算知识学习的巩固内化,由自己看题口算到听题口算,逐渐培养学生计算的速度、正确率,尤其要做到课课坚持练习。四、让学生树立信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树立坚强的学习信心,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碰到数据大,步骤多的题目要冷静分析,逐步计算,课堂上,多让后进生解答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课外应根据他们知识和技能的缺漏,加强个别辅导,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多表扬、鼓励,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五、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年级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为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做到算的‘又对又快’ 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后要检查。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当然,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就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总之,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符号运算能力,还要教会学生把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毕竟数学符号运算以及应用的过程,需要其他知识的协助。我们不能简单的将数学符号运算隔离出来,我们还需要包括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其它各方面知识的合作,才能完成数学符号的学习、运算、和应用。才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