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新版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题《平均数》第一课时,主要探究平均数的意义和如何求平均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快乐的数学学习。二、学习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平均分,对平均分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可利用这一点迁移,与学生们共同探究“平均数”。三、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情景的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在数学期中考试中,我们班级平均分是78分,你猜猜我们班的
李丹同学可能的了多少分?(尽量让学生猜猜)小结:刚才我们猜了李丹同学的数学成绩,有猜90多分的,有猜80多分的,也有猜其他分数的。我们来问问李丹同学她是多少分。那么你们刚才猜的分数是李丹的真实分数吗?生:不是!教师:班级平均分是什么?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新的知识——平均数。板书:平均数(学生齐读两遍)(二)学习新课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要求学生读课本90页情境图;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矿泉水瓶少的同学,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 (预设学生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76÷4 =17(个)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8+20+19+19)÷4=85÷=19(个)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小结 把同学收集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收集塑料瓶少的同学,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
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