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一节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高中语文·选修 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
生命是一道算术题,人的一生不过三万多个日子,活一天就减少一天。功名和财富却随时间推移做着加法。如若一辈子只是拼命地做“加法”,有了金钱,又要美女;有了豪宅,又要名车;有了地位,还要名声;生怕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少,没完没了,结果可能生活失调,精神崩溃。幸福的人生需要减法,若能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就是减法,知足、节制、感恩、惜福、避祸,或许,幸福反而会悄悄来敲门。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赏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满怀兴趣的投入,才能体验到干事创业成功过程的快乐。
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第三十六章》赏读: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老子得失进退的人生智慧,在今天和将来,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第四十一章》赏读: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的幽隐而没有名称。老子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庄子·天地》赏读:自然不会因为人讨厌寒冷而将冬天终止;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讨厌它太远而将废弃它的广大无边;君子不因为一些卑劣之人无谓的干扰就停止自己的行动。放弃个人的伟大志向,坚守正道才是做人的高境界。
(3)要有调动生活积累,根据写作需要将原始素材剪裁、组合成艺术形象的技巧。原始素材因作者的“意义”发现与创造性转换而成为不朽形象的现象,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不胜枚举。如:郁达夫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多来源于自身形象,而鲁迅笔下的人物则多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它们都为素材的转化提供了范本。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无可厚非,由此可以得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与结论,可以从不要束缚每个人的独特个性,不要强求选择的一致性入手;可以从选择、追求的适合性入手;可论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必强用一个模子塑造众生;可写选择的标准,应是适合自己,而非人云亦云;可以联系生活、国家、国际关系等比较大的方面,并且要照顾到三方面的需求。
第二,着眼局部,挖掘相关意义——拓展素材的深度。整体分析并不排斥局部挖掘。建立在整体分析基础上,转换角度,从局部出发,挖掘潜藏的角度与倾向,往往会形成独到深刻而又新颖的“意义”。这类文章常因切入点小,视角独特,挖掘细微而在高考作文的万绿丛中一花独秀。还是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局部切入,而获得不同的“意义”。如:
果汁型人生——追求享受的,一帆风顺的,乐观的。咖啡型人生——苦中有乐的,内蕴丰富的,醇香的。矿泉水型人生——平平淡淡的,淡泊的,看似无味实则有意义的。对于以上人生境界如果就其中一点展开,或通观评述,或褒扬,或贬抑,均可写出出色的文章。
如初次面对孟祥斌的事例,学生大多在赞扬他英勇的同时,也为其选择感到遗憾。但随着报道的深入,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从“生命是等值的”角度去思考,看到了孟祥斌的可贵,看到了美好人性的光辉,素材内涵也随之更深入、更丰富,其意义也就更典型。如下面的文章片段:
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温暖。他用自己生命的陨落换来别人的生命。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可是他并没有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永驻人间。希望还在,精神还在。他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是他生命的又一个开始,下一个瞬间他活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中。让我们为孟祥斌新开始的生命祈祷,让他永驻人间,温暖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活得比任何人都长。
滔滔的婺江水啊,记下你悲壮的身影。高高的城南桥啊,铭刻你临别的笑容。虽留恋弱妻幼女,却不敢忘记使命,虽牵挂年迈双亲,却毅然选择牺牲。真的仁者,视他人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孟祥斌,你就是这样一个仁者,一个勇者。然而,你就这样静静地睡去了,你听到你女儿最真切的呼唤了吗?爸爸,看不到爸爸了。三岁的女儿,还不懂什么叫生离死别,可从妈妈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中,她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她哭着,手里抓着爸爸跳下去前穿的鞋子。你在冰冷的江水中听到女儿的呼唤了吗?就这么离开她,你舍得吗?
妈妈,不哭好吗?你听到了吗?她在安慰妈妈,这么懂事的孩子,她已经知道用小手为妈妈拭去眼角的泪花,已经学会心疼妈妈。这么懂事的女儿,就这样离开她,你忍心吗?爸爸,回家,我们回家,这是她哭着喊出来的,她在叫你回家,刚刚和你团聚了26个小时,她还没有亲够,她要你回家陪她。这么可爱的女儿,就这样离开她,你放心吗?
我知道,作为一个年轻的爸爸,对自己的小女儿,你有千千万万个不舍得,有千千万万个不忍心,有千千万万个不放心,但是,你知道,你是一个军人,面对当时的情形,你义无反顾,你必须去救那个女孩。孟祥斌,收起你的不舍得不忍心不放心,安心地上路吧!你是人民的英雄,小女儿大家会替你照顾好的。
(2)写读后感,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写感受最深的东西,充分挖掘“感触点”,突出亮点。对这“三点”的理解不要过分拘泥,可以是原作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局部内容;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可以是一个神情,也可以是一个举动。只要能融进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思考即可。
(3)写读后感,不能大段地照抄所提供的材料,侧重点应该是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这样“感”才不空洞、宽泛,才能有的放矢;文章才能言之有物。(4)写好读后感,还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好角度,从自己感受最深处着笔,集中一个观点,说深说透。二是善于联想,通过类比、对比、象征等方法的有机运用,定会写得内容厚实,思路开阔,有说服力。当然,联想要紧扣中心,否则会导致牵强附会,偏离题旨。
只要生命还没有结束,我就要向苍天,向大地,向人间,不停地控诉!而下面那双早已经枯干了的嶙峋的双手,仍在紧紧地合拢着,还在做着最后的祈求:仁慈的上帝呀,请还我青春,还我尊严,还我天理,还我人道!那张被纵横交错的丝网紧紧缠绞封闭的双唇,里面分明有一腔鼓动着奔涌着的无穷的张力,要让那干涩的双唇爆发出岩浆石火一般的呼喊:仁慈的地母啊,请还我生命,还我清白,还我人格,还我公道!……
望着这张脸,所有的炎黄子孙,无论是谁,都不能不灵魂震颤,因为她浓缩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因为她浓缩了祖国母亲的屈辱!因为她浓缩了一部沧桑中华的百年史!如果再结合后面血泪横流的文字材料,我们就可以更加了解到许多撕心裂肺的冤魂故事,一腔郁结之气又会跌宕起伏在九曲回肠中,伴着观看照片时的强烈感觉奔突而出,直冲斗牛!
“60多年过去了,这茫茫20万忍辱负重的女人,她们中的大部分也许已成为永久的冤魂,而活着的,也大多将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深深埋在心底”,一步步地行进着自己“悄无声息的踪迹”。这难言的苦痛,这无以诉说的屈辱,这九曲回肠的冤情,何时是个尽头!读到这样的文字,任凭你是如何地“太上忘情”,也会泪雨滂沱;任凭你是如何地悠然恬淡,也会怒火中烧;任凭你是如何地觉远慧能,也会拍案而起;任凭你是如何地心如止水,也会血脉贲张!
以此为“中心印象”,可从以下角度入手将其转化为写作内容。如批判奸商的“生财有道”却灭绝人性的野蛮行径,进而呼吁人类“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唤醒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
从整体角度看,这则材料可以提炼出“善与爱”的本质意义。政府的善举,民众的善行,一切都源于对生命的关爱,源于大爱。从以上立意入手,选择较小的角度切入,或抒情,或议论,或叙述,或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达出对“爱”的呼唤,对“爱”暖人间的期盼;抨击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给“麻木”的人下一剂“猛药”,让人警醒,催人振奋,凡此种种,皆可入文。
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但是,这看似简单,实际上也确实不难做到的小事,要真正持之以恒地实施起来,则未必容易。不妨对比一下,如果这样的公共饮水设施放在我国的某些地方会怎样呢?恐怕水桶会不时地“失踪”一些或损坏一些。水杯子不准备一大摞也肯定不行;准备了,恐怕许多人喝水的时候不光不会“离嘴二三十厘米”,而且喝完后会随手一扔,又会增加环境污染。
有一位教育家曾深有感触地讲了自己在国外受到汽车司机教育的故事:他和我国某校校长在瑞典考察教育,一位外国司机为他们开车,途中该校长口中产生一口痰,为了卫生他自以为很文明地将痰拿纸包好后悄悄地从窗口抛出,然而这位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了,司机立即将车停靠到路边;下车跑步捡回我们的校长扔的痰纸,拿回来后放在自己的脚下,继续开车前行。后来陪同的国外教育大臣讲:“我们的司机是宁可脏自己的汽车,也不污染公路和城市!”外国司机的行为极大地教育了两位教育专家。
一位在长白山旅游的外国少年,身上背着一个装垃圾的袋子,一边观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随手拾拣着地上的塑料袋、饮料瓶、碎纸片……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说美丽的长白山在他心中有着童话一般的神奇,他不想让眼前的这些垃圾污染了心中圣洁的童话。一位国人在澳大利亚与一位澳籍华人一起到公海上捞虾,每一次拉上网来,澳籍华人总是拣很少的几条大的留下,其余大部分都再放回大海。国人问:这是在公海上,没有人看得见。澳籍华人说:有些事是不需要别人看见的。
上述的这些事,毫无疑问,都是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小事。然而,这真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吗?其实,社会无小事,事事现素质。文明、礼貌、公德心之类的文明修养常常就蕴藏在这些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通过这一件件小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社会尚有许多不足。
君不见众人蜂拥而上挤公交车的情景吗?君不见随地抛下的垃圾吗?君不见公共场合有人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吗?君不见名胜古迹的“某某到此一游”吗?君不见某些“飙车族霸王车”随意闯红灯吗?君不见大街小巷比比皆是的“小广告”吗?君不见盛夏之时的袒胸露背吗?……总之,这一则素材引发了我极其丰富的联想。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也在走向世界。那么,在人类的地球村里,我们中国人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呢?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必须正视的问题。
如2011年广东卷命题作文“回到原点”,某考生的满分作文,不是就表面意义的“原点”立意描述,而是以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为例,引出自己的观点,夺人眼球,呈现了作者非凡的认识高度。再引用毕淑敏的一句话,拓展开去,深化自己的思考。接着以自己对空乘人员的体验作为例子,强化自己的观点,更加让人信服。还以马寅初的事迹作为论据,加深对观点的认识。充分挖掘了材料的本质意义,最后,联系现实,以问句作结,引起深刻反思,令人回味。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起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是陆游的牢骚,壮志难酬的愤慨化作无处释放的怨愤。……才高于世,志存高远,却偏偏生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重门第出身的时代;有一览众山之怀抱,立志致君尧舜、淳化风俗的一代人杰,却赶上帝国沿下坡路滑行的乱世;誓将光复河山、匡复失地的志士,却置身于“世味薄似纱,杭州做汴州”的令人大醉的背景中。愤恨、失望、不满,便成了这些穷困之士的基本的感情指数。
无动于衷不可能,心如止水就更不可能,毕竟宠辱偕忘、超然物外是极少数人的专利,或者是某些人的故作豁达之语。不被理解、不受重用、用世无门、报国无地,稍有点儿脾气的人肚子里就会装满牢骚、不满,这是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倾诉给文字,宣泄出来,获得心理的平衡和心灵暂时的慰藉,同样是人正常的需求。所以,读屈原、鲍照,读杜甫、陆游,人们也便理解了他们的牢骚与抱怨,生出层层的同情、慨叹,甚而大骂苍天无眼,痛恨君主有眼无珠。
牢骚、抱怨之后呢?地球照样转,日子还得过。生活中的鲍照未必就总是一副拔剑击柱心理失衡的样子,杜甫也不会总是一个哭天喊地、满面愁容的形象,陆游总不能对谁都高呼“胡未灭,鬓先秋”吧?宣泄有时是为了以平和的心态做好该做的事。如此描画“人之常情”的坐标与图像,才算真正读懂了鲍照、杜甫、陆游等先贤们,也就给可能出现在你人生之途上的堰塞湖找到了很好的一个导流通道。
2011年湖南满分作文《把自己看淡》,考生引用的例子都是非常经典的故人旧事,但却写出了新意达到了转换思维角度,化旧俗为新奇的效果。他用汉高祖与三位忠臣的故事,不是赞颂刘邦的驰骋沙场,而是赞扬刘邦把自己看淡的宏大将人智慧,用弘一法师的看淡自己才有了他的伟大境界,用“牛顿若无伽利略、笛卡尔、胡克的帮助,他怎能总结出三大定律?开普勒若无第谷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他怎能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
来说明看淡自己的意义,以“李白十五习剑术,孙策十七立江东”来类比“我今年少,亦为十七”,“我的眼前有无限天地,我的前方乃芳草萋萋,我知道这非我一己之功”。而是“我的父亲如西西弗斯般坚韧地推我日日向上,我母亲如该亚般时时给予我力量”,从而论证了“我们把自己看得极轻,把对方看得极重,所以我们家的爱,很浓很浓”的深刻观点。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请君拨开历史的风烟,你可听见战马嘶嘶西风长啸。在这声响之中,我看见了汉高祖,“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抚军未若萧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你看你看,那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之际威加四海的刘邦此刻竟有如孩童,认为天下之事皆须因人之力。事实真是如此么?答案是否定的,韩张萧三人实能将军,但刘邦能将此三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很轻,换来三位忠臣把他捧得更高。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任众人把你踩成坦途。”诗人鲁藜如是说。把自己看得重极高极者,亦有之。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名曰“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有极强的优越心,与之相伴的是极重的妒忌与脆弱的自尊。他们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几乎可称之为“唯心者”的病态体现。这种人的生活可想而知,众叛亲离而已,医学上用两个字概括之——“有病”。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如是说。若春天只有华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轮,那日夜岂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宽,世界和心,便同时大了。冰心奶奶曾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正在此理。把自己看淡,是因为别人帮助自己太多。那位知名演员若无观众的捧场,她如何知名?牛顿若无伽利略、笛卡尔、胡克的帮助,他怎能总结出三大定律?开普勒若无第谷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他怎能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
李白十五习剑术,孙策十七立江东。我今年少,亦为十七。我的眼前有无限天地,我的前方乃芳草萋萋,我知道这非我一己之功。若非我的父亲如西西弗斯般坚韧地推我日日向上,若非我母亲如该亚般时时给予我力量,我今日断非如此!我爱我家,我们把自己看得极轻,把对方看得极重,所以我们家的爱,很浓很浓。老子曰:“夫之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朋友,像那知名的演员一样把自己看淡吧,把自己看淡,让时间成就你的浓,让他人成就你的荣!
“养育了我们的父亲,不知用血汗换来了多少个丰收,而他自己却仍然生活在贫困中”,这些深入的思考、独到的认识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正是在这样的“中心印象”之上,作者将油画素材定位于在贫困中挣扎的但养活我们的“父亲”形象。没有人不爱自己的父亲,作者将对父亲的情感移入文章形象,正是从最熟悉最有情的角度切入,才有了文章观察的细腻、感情的真挚,尤其是有了文末的为祖国而奋斗的豪情,并使这种豪情因“父亲”的缘故,不显突兀,更添自然真切的动人魅力。从印象最深处,从最具情感处入手,零碎、朦胧、粗粝的素材才会因独特的角度的照射而变为完整、真切、纯净的写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