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维的深化》教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理性思维的深化》教案1

ID:999936

大小:5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理性思维的深化》教案关于“话题探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新闻媒体的影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事物很快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热点”,如何引导学生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去分析,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热点”有它的表现形式和形成过程,也有它所产生的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们的心理需求背景等等。要理解它,就必须结合它的形成过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剖析。下面以时下的“超女热”作为例子,进行一些理性分析。“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从2004年开始举办的一档娱乐类节目。参赛选手大多是青春少女,现场观众除了评委和亲友团以外,也大多是少男少女,更有场外数以百万计的短信投票,加之是逐级淘汰,所以整个比赛过程紧张刺激,扣人心弦。许多青少年对“超女”十分喜爱,为她们的成功而呐喊、兴奋,为她们的失败而哭泣、难过。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疯狂入迷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围绕“超女”的比赛,既然已经形成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在对“超女热”进行理性分析时,我们不妨将这一现象分解为多个侧面,然后从不同的侧面入手,透过其表象分析它的本质。比如,我们可以从“超级女声”的比赛规程上,分析其比赛流程所体现出的评判公正性,并从中找出它迅速成为社会“热点”的原因。由于“超级女声”比赛采用了有观众和亲友团在场的现场演唱、现场评判、现场淘汰的竞赛形式,因而既极大地营造了现场紧张的气氛,造成结果的悬念,又体现了竞赛的公开性,这也许正是其成为“热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再一步理性地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社会在推进公开公正公平方面的进步,同时也透射出人们对提高社会透明度和渴望得到公平机会的呼唤。下面所节录的文章中就对此作了这样的分析:要保证合作体系作为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就必须坚持“公平机会”原则,否则分配正义就无从谈起。“超级女声”的口号“超级女声、想唱就唱”,实际上就暗含了“人人都有机会”这样一层意思,而这种人人都可参与的“海选”形式,也恰恰契合了民众对于“公平机会”的诉求。从20世纪80年代的“官倒现象”,到90年代的“权利资本化”“内部人控制”和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再到今天人们意见最大的“行政性行业垄断”,乃至股票市场上比比皆是的“黑幕”交易、操纵行为,都体现了“公平机会”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中的缺失。文章正是从一个侧面分析了“超级女声”所体现出的竞赛公开性的特点,指明“超级女声”的口号“超级女声、想唱就唱” 实际上就暗含了人人都有机会这样一层意思,那么,这样的娱乐竞赛实际上反映了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人们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样看来,它能够成为社会的“热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无论什么热点,有的人可能盲目地追“热”赶“热”,有的人可能冷眼旁观,有的人可能从“热”中看出深层次的问题。理性思维应属于第三种。作为高中生,理性思维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因为理性是思想成熟的标志。“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既强调“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和“美的熏陶”,也强调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提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由此可见,对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受到重视。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学科,应该主动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这种要求。粗略地说,思维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基本形式。感性思维往往同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时常伴随着想象和联想,并且蕴含着“爱”“恨”“愉悦”“悲伤”等种种情感活动。理性思维则借助“概括”“判断”“演绎”“归纳”等逻辑形式体现着对客观现实认识的深化。正如我们说理时可以饱蘸感情,叙述时也可以有冷静议论一样,二者是相互联系而且常常是相互促进的。不过在中学这个思维逐渐走向成熟的初级阶段,分别就思维的这两种基本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加速学生的发展。上一节“动情点”更偏重于感性思维,本节则是在上节的基础上引导同学理性思维的深化。如何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实现理性思维的深化?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感性需要理性的分析。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为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而写下了庐山记游诗。它既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又借景说理,意在指出观察事物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但我们还可以对这首寓意丰富的诗作更深入的解读,既然一座雄奇壮观的庐山可以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观,那么,我们对事物进行理性分析时是否也可以把整体分解成若干的侧面呢?回答是肯定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解的,这种“分解”不是简单地将事物肢解,而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进行认识的深化,以达到更加客观、透彻地认识事物的目的。我们看看当代作家余秋雨的一篇散文:垂 钓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眼算是打个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钓,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钓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他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两个都在嘲讽对方,两个谁也不服谁。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是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对于眼前以狂暴凛冽的大海为背景的一胖一瘦两位垂钓者,作者开始只是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神去观察,这是作者为眼前的景象而萌生出的一种感受,属于感性的层面。继而作者分别对两位垂钓者的动作行为和外貌表情进行描绘,实际上是对眼前的景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于是,作者所看到的一切被有序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狂暴凛冽的大海、和蔼乐观而又容易满足的胖老人和沉默寡言坚持取舍的瘦老人,每一个画面和景象都是作者心中的风景,并共同构成了让作者震撼的海参崴。经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从胖老人身上,作者看到了生活中乐观、开朗、追求物质的一面;从瘦老人身上,作者看到了生活中坚守、顽强、精神崇高的一面。正是通过对眼前景象所体现出来的人物不同行为进行不同侧面的理性思考,作者最终才明白了一个让他心灵震撼的结论:现实生活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悲剧与喜剧相互并存;在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大的朋友。在对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进行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需要对获取的感知进行理性的分析,需要将整体分解开来,之后在感知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分别挖掘出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或哲理,最后加以综合归纳,形成统一的、完整的理性认识。这是一个由分解到整合归纳的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分与合,而是认识过程中质的飞跃。第二、对自己的感知还要能够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理性思维的结果,在文章中也应该得到完整而准确的体现,特别是自己通过感知而形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理性认识,它就是文章的主旨和灵魂,如果表达的方式和效果不好或不够准确,必然会伤害文章的说服力或感染力。所以,如何对自己的感知运用恰当的语言加以概括和说明,往往决定了文章的成败。要解决这一难题,具体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下面两种方式对自己的感知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一是用一种形象而富有内涵和意蕴的句子来概括自己的理性思考。我们举雷抒雁的散文《鲜花与枯枝》加以说明:鲜花与枯枝雷抒雁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他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妆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萎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黄叶坠地时节,作者被眼前所出现的自然奇观所吸引。“奇迹”激发作者找寻其中的原因,原来是共同生活的枯枝与鲜花彼此互为生命的依托,“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理性化的深入思考使作者明白生活中彼此合作帮助才能超越自我,实现价值,创造奇迹。作者将这一富有哲理的人生启示用两个抒情的短句“枯树哟……”表达出来,形象而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这一理性感知,妙趣横生,发人深思。二是用以说明自己理性思考的文字,可以用一种明确的、概括性、议论性的语言直接加以表述,使其更加直白、鲜明。如下面这篇散文:落叶树北京的街道,国槐、白杨之类的落叶树很多,冬天到来时,树叶就纷纷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任凭寒风侵袭,冰雪堆积,始终傲然屹立街头。落叶树之所以能够抗击冰雪严寒,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根部。为了保护根部,它把自身的一部分──树叶,毫不吝惜的撒落地面,树叶慢慢化作肥料,被根部吸收,成为再生的源泉。落叶树深深懂得:藏在土里的树根比露在地面的枝和干更重要。春来时,光秃秃的树枝上吐出的新芽美极了。枝干渐渐长大,向天空挥舞手臂,努力表明自己的存在。这种力量来源于根。到了夏天,繁茂的枝叶感受烈日暴晒的痛苦,可它依然不动声色。这种忍耐是由于树荫挡住炽热的阳光使其根部的水分能得以保存的缘故。尽管骄阳似火,袒露的枝叶总要保护正在地下努力工作的树根──这使它们得以生存并蓬勃着生命。总之,就是这样:时而落叶纷纷,时而郁郁葱葱;经受酷暑之苦也毫不介意,只要能保住根──生命的源泉。落叶树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我。我想,如果舍不得牺牲,故意逃避苦难,而疏于保护根,那便没有落叶树,也不会有大千世界的滔滔风云。北京街道随处可见的落叶树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它之所以能够抗击冰寒,等到来年又郁郁葱葱屹立于街头的原因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作者以拟人化的笔调剖析了落叶树生命取舍的意义所在,字里行间饱含对生命的讴歌和敬畏。通过前面对落叶树极富感性色彩的描绘,结尾对自己理性感知的概括就水到渠成,“落叶树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我”,“如果舍不得牺牲……也不会有大千世界的滔滔风云” 。这里,作者将自己通过观察和思考所得到的生命启示表述得直接、明确。从教学和写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对自己的感知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不会将自己理性思考的结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或概括出来。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挤牙膏”式,将自己的理性感知在文章中断断续续表述出来,缺少统一性、整体性及必然性;二是结尾的概括与前面的分析联系不紧,水是水,油是油,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三是语言表述拖沓累赘,缺乏概括性。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注意并且设法解决的问题。第三、段落安排上努力体现内容的递进关系。递进虽然只是结构形式的一种,但它更能体现理性深化的过程。采用递进的形式安排文章段落间的关系,能够在形式上较好地体现理性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轨迹,体现理性思维步步深入,纵向探究的思维规律。如果引导并且鼓励学生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对他们是很有益的。我们的课文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充分利用;在练习设计和引导上,教师也可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例文借鉴”的点评与交流[例文一]点评:《近墨者未必黑》是1991年全国高考的作文试题。理性思维形式之一便是辨证思维,对于“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这样的问题,唯有辨证分析方能使论证充分有力,全面客观。本文破题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在展开论证过程中首先点明“近墨者黑”的合理性,接下来笔锋一转,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另一面,然后由物及人,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到革命者“面对醉生梦死之流和污秽弥漫之气,永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质和风范”,论据充分,论证由浅入深,体现出议论思路的逻辑性。文章最后两段更是深入一步,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了近墨者黑与不黑的根本原因,并分析了“人怎样才能做到近墨不黑”,体现出论证的逐层深化。[例文二]点评:《我忘不了那一双眼睛》是一篇把理性的认识用感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佳作。文章紧紧抓住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眼睛的四次变化,以此为线索勾勒出她悲剧的一生。但文章一开始并没有采用理性的分析去探讨作者这样安排的独具匠心,而是先以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引发作者的感受,来表达对人物命运的情感共鸣:“我被祥林嫂的眼睛深深地震撼了!”围绕这种情感,作者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也是强调人物悲剧命运带给读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对祥林嫂的同情,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罪魁祸首──封建礼教的无情鞭挞。[例文三]点评:《穿针引线式的人物── 卫老婆子》是一篇剖析深入、见解独到的文章。它选择了小说《祝福》中的一个小人物──卫老婆子,通过对她在小说中穿针引线的作用,紧扣情节和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的前半部分从卫老婆子的职业──“中人”入手,结合故事情节逐层分析了卫老婆子在祥林嫂悲惨遭遇中所充当的角色:表面上装的是那么乐于助人的,实则是一位虚伪狡黠的社会寄生虫。文章后半部分是重点,作者抓住卫老婆子在小说中所起到的“穿针引线”的作用,对卫老婆子在小说情节发展和故事叙述中所起到的作用做了细致的分析。特别是提出了卫老婆子与“我”作为小说叙述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作用,可谓见解独到。结尾处,更是以问句收束全篇,发人深思。这种对文学名著中小人物深刻细致的思考探讨,表现出从并不起眼的地方发现问题的探究意识和深入思考的敏感性。[补充例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下面是全国妇联最近公布的“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问卷调查的结果。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前10位:1.毛泽东  2.父母   3.周恩来  4.雷锋   5.刘翔6.成龙   7.任长霞  8.刘胡兰  9.董存瑞  10.杨利伟而一年前由一家媒体进行的同样的调查,结果如下:1.毛泽东  2.成吉思汗 3.孙中山  4.成龙   5.李小龙6.杨利伟  7.黄继光  8.雷锋   9.林则徐  10.袁隆平根据这两份调查的结果,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问题自选。  ③题目自拟。【试题解析】这是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第一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题。郁达夫在参加完鲁迅的追悼会以后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一个时代的青少年,如果英雄缺失,那将是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也必然会对文化传承、道德信仰等精神生态的一种破坏,很难想象这些未成年人将来还能担负得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所以,对社会的转型时期,时代的变迁大潮中的学生进行“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问卷调查,也成了社会和时代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审题时应注意试题“根据两份调查报告”的要求,应该把两则材料联系起来看,进行比较。比较时既能比较相同点,也能比较相异点;既能两份材料整体比较,也能选择其中某一点进行比较;既能比较彼此之有无,也可比较彼此之先后;既能比较优劣,也能比较特点。由于对材料思考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立意也相对开放。但如果是就两份调查的结果就事论事地分析入选英雄的名次升降,显然缺乏论证的深度和普遍性意义,必须是对材料进行理性化的思考过后,才能提炼出有高度、有深度的观点。 崇拜英雄,还是成为英雄?杜 芸日前全国妇联公布了“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的调查结果,学生心中英雄的前10位中有:毛泽东、父母、周恩来等。而一年前的结果前3位是:毛泽东、成吉思汗、孙中山。由此可见,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正从伟人向我们身边的人发展。其中,父母、刘翔、任长霞、杨利伟无一不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呢?远离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是父母养育了我们,刘翔、杨利伟在为国争光,而这些现实的事情使得看似遥远的英雄一下子被拉近了。那么,又有多少人愿意成为英雄呢?也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作证人出庭率不足10%。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昨天“东方时空”上播出的一个案例:祁某是北京某医院的保安,一天,他目睹了这家医院因不接受一个急症患者(没钱交医药费)而导致其死在医院卫生间门口的事情,此事后被媒体披露。死者家属希望祁某为他们作证,告这家医院。祁某在顶着保安公司和医院的双重压力下,毅然出庭。官司虽然赢了,祁某的工作却也丢了。事后网上评论此事,有84%的人认为祁某做得对,是英雄。而在问及自己是否会出庭作证时,仅有35%的人选择了“是”。假使这35%的人真如他们所说的出庭作了证,那么法院的证人率也不会低于10%了。可见,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英雄的,即使在“草根文化”发扬光大的今天,英雄平民化的今天,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而选择继续平凡。这也造成了虽然英雄的身影离我们很近,却不能真正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局面。自古就有“英雄末路”之说,而今的英雄们有的如祁某丢失工作,有的如刘翔虽然日日生活在闪光灯下却丢失了自由……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英雄的“不得善终”导致如今崇拜英雄者多,希望成为英雄者少的怪异景象吧!总而言之,虽然英雄们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他们也似乎不那么遥远了。而希望成为英雄、为国效力者却未见增多。这不知是人心的病,还是社会的病?科学英雄何处寻高 超分析全国妇联和一家媒体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心目中,开国元勋、革命烈士、人民公仆、体育影视明星等人物均列英雄榜内,这体现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科学领域的英雄却只有一人,且排在最后一名。这种现象值得反思。中国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的科技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心血。他们应当被世人所尊敬所推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科技工作者总是默默无闻,与电视报纸上对明星偶像的大肆宣传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不仅要问:科学英雄何处寻? 去年,我国著名的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不幸因病逝世,可报纸上只用很小的版面报道了这一消息。而就在这条消息之下,大版的NBA明星照片却闪亮登场,刺激着人们的眼球。陈省身是世界公认的五大数学家之一,他对社会的发展都作出过巨大贡献。他的去世,是一颗科学巨星的陨落。然而,其社会关注程度之低,令人震惊。这说明在国人心目中,科学家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和媒体所忽视。国家的发展需要科技,而人们却不关注科技,不关注科技工作者,这一现象实在令人担忧。现在的高三学生,在报志愿时往往选择一些热门的专业,像“金融学”“经济学”“保险精算”等专业。人们所谓的热门即是好赚钱,将来能够过上好生活。而像“航空航天”“地质”“石油”等专业很少有人问津。原因是这些专业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不高。这同样说明科技工作、科学研究并不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理想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别人开宝马,而科技工作者大多只有骑自行车的份。长此以往,我国科技工作者发展的后备人才将会出现空缺,科学发展在某些领域甚至会停滞不前。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刚刚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国家的创新自然离不开科技工作者。因此只有整个社会都崇尚科学技术,尊敬科技工作者,让更多的科学家登上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榜,我国的发展才会不断提速,社会才会更加繁荣。科学英雄何处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众多的科学工作者将会成为世人瞩目的时代英雄。“写作实践”的具体操作与参考答案第一题是一道既贴近现实生活,又可以见仁见智,开放性极强的作文题目。有“亚洲第一飞人”运动员刘翔既是上海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东方人的骄傲,在白种人和黑人一统天下的国际田径赛场上,他以骄人的110米栏战绩创造了一个个体坛神话。所以,对于是否在上海繁华商业中心为刘翔塑铜质雕像的问题,人们多方争议。如何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还是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确立思考的路径,即可以将这一问题分解成不同的侧面,再从这些侧面入手进行理性深化,达到理性思维的效果。比如塑铜质雕像的初衷和意义,雕塑对刘翔本人或社会的实际影响等等。当然,还可以采用辨证分析的思维方式,对塑刘翔铜质雕像本身以及之后产生的影响做一分为二的深入剖析,以达到全面认识的目的。同时,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就事论事上,还需要由此及彼,联系社会现实分析探讨,使文章对这一问题的理性化思考和认识更加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参考例文]刘翔塑像,平民英雄的礼赞邹云翔本月19日,一座高达3米、展现“亚洲第一飞人”刘翔跨栏英姿的大型铜质雕塑将矗立在上海繁华商业中心的徐家汇公园。自从雅典奥运夺冠以来,刘翔已经成为中国人气最旺、知名度最高的体育明星之一,但被塑成铜像,“永载史册”还是第一次。我喜欢这样的塑像,因为它向我诠释了生命的真谛──“长久的山不如瞬开的玫瑰” ,生命的意义在于自身的超越与拼博,通过刘翔这样的平民英雄的拼搏瞬间,我们将会发现蕴藏在我们个体身上的力量。给一个活着的人塑像并不荒谬,他此刻的成功是其拼搏的结果,当之无愧。即使他以后失败,甚至走向堕落,这样的塑像仍然会给我们人生的启示。因为那种强烈的对比,那种悲剧般的冲突,将会使人更深刻地认识到认真生活的意义,认识到当下具有无限激情的自己,如何更好地对历史负责。我们任何人都会走向历史,无论美与丑都将留给后人评判,我们不能因为刘翔今后可能有是非,而拒绝给其塑像,因为这样我们很可能就没有历史。历史的理性在于容纳一个个具有无限激情的个人,只将一个个高大完善的形象留给历史,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我们需要刘翔的塑像,因为我们需要刘翔证明,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使我们看到更多的希望。这样的塑像是对于平民英雄的一种礼赞,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思考生命的意义,更加坚定地认识到生活的意义:天堂不在彼岸,在于我们当下的奋斗中,我们都可成功,只要努力。刘翔已经与我们的时代融在一起了,因此我们需要这样的塑像。犹如西方那不断推动巨石上山,又不断滚落下来的西西弗斯一样,他在成功与失败间体现了生命的意义,使人们认识到认真活着的重要意义。刘翔为什么不学学聂海胜?耿银平11月3日《东方早报》报道,本月19日,一座高达3米、展现“亚洲第一飞人”刘翔跨栏英姿的大型铜质雕塑将矗立在上海繁华商业中心的徐家汇公园。虽然是一种临时性展览,刘翔注定又会成为“舆论风暴”,而且大多数人都建议刘翔不要同意这样做:这种“捧杀”会“烹杀”了自己。因此,笔者禁不住问一声,刘翔,为什么不能学一学聂海胜?面对盛名,名人,特别是涉世不深的名人,要想保持清醒的头脑,的确很不容易,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名誉不再的代价。但这恰恰是对自己人格和精神境界的一个考验。航天英雄聂海胜就经受了这种考验。在自己老家还处于赤贫状态时,他能脱身名利之外,不用名声作为交换筹码,清贫自高,惜名如金。在老百姓看来,聂海胜拒绝家乡政府和有钱人的赠与的行为比起他成功飞“神六”更高尚,更伟大,更难能可贵。聂海胜的宠辱不惊、高风亮节让人感动,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今天的刘翔,无论在自己从事的体育竞技还是名声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顶峰,如果不能“见好就收”,淡泊名利,就可能会被名声所误,走下坡路,辜负大家的一片厚望。经历过很多舆论波折的他这时候应该具有一定的理性和沉稳风度了。处在国人的无限期望中,他没有理由不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况且他还是在读研究生,需要时间、清静和继续奋斗。像这样的雕像,如果没有刘翔事先的同意,应该不会有这种“轰动性结果” 。因此,刘翔对这种社会炒作应该大胆大声说“不”了,应该发出一些“让刘翔回到人间”的诚恳声音。刘翔如果这样要求了,虽然不一定见效,那仍然是他的理智和清醒;如果刘翔没有这种必要的争取,那就是一种“不愿、不能回避名利”,在这样无休止的无谓争论中,更多人感到的只能是遗憾和痛惜。第二题:如何写好“我看鲁迅”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先体味一下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一段话:“鲁迅”(鲁迅其人,他的作品)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着深刻矛盾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体。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研究工作者,都按照各自所处的时代的与个人的历史哲学、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心理气质、审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鲁迅”本体,有着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由此而构成一个不断接近“鲁迅”本体,又不断丰富“鲁迅”本体的,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心灵的探寻》引言)作为鲁迅研究的专家,钱先生的这一段话讲的很深刻,也很到位。既然是“我看鲁迅”,肯定是要突出对鲁迅理性认识中的“个性化”,在看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既然人们对鲁迅的探讨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那么就需要我们在理性看待鲁迅的过程中要具备历史唯物观,这样才能不断接近“鲁迅”本体,又不断丰富“鲁迅”本体。[参考例文]我眼中的鲁迅黄 金要说出对我影响最大且最崇敬的人,鲁迅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人之一。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作为现代中国人我深深的引以为豪。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母亲,面对外辱“没有丝毫奴颜媚骨”(毛泽东语),倾其一生的精力为民族的觉悟和精神的改造奋斗打拼;或“郁郁独行”如“过客”(《野草/过客》),或“荷戟彷徨”如“斗士”(《彷徨/卷首诗》);先生执着自己的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在依稀微茫的血色中奋然前行(《纪念刘和珍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掷地做金石声的自白,即使是在今天,又有哪一个具备起码良知的国人不为之动容?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非常坚强勇敢的人。他像马克思一样把普罗米修斯当着自己的道德偶像,宁愿冒着巨大的个人危难,而“盗天火给人间”;先生在“风雨如磐”的“故园”,像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并不在乎腹背的受敌;面对着无边的黑暗和做着各种鬼脸的妖魔,他的回答就是用他的一支“金不换”,一再地“举起了投枪”,还有“匕首”(《野草》)。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高尚的人。先生反抗着,并且肩负着广博的社会和人生的责任──他“肩着黑暗的闸门” ,放青年人到光明的地方去(《坟》);心胸装着对每一位“弱者和幼小者”的博爱,包括对家人,对“黄包车夫”和对每一个到书店里购买他的书的读者──他写到:每一块带着读者“体温的铜板”,都像“烙铁一样灸烫着”自己的心(《且介亭杂文》)。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先生没有很高且完全的学历,也不是学文史哲的科班出身,但是他却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思想泰斗;他靠的就是勤奋和努力──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来读与写罢了。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严格要求的人。先生没有私敌,对自己的敌手严厉,至死奉行“一个也不宽恕”的政策;但对自己也非常严格。他说“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他敢于在文章中说出自己皮袍裹着的“小”字,虚心向“引车卖浆者流”认输,敢于忏悔并“幡然自新”(《一件小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先生一生恪守的座右铭。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真实不假的人。先生敢怒、敢爱、敢恨、敢骂、敢笑。不做欺心之事:不弃对前妻朱安的道义责任,更爱红颜知己许广平;呵护小弟周建人有加,而对不肖的二弟周作人强忍决裂之痛;既敢于理性的分析和呼吁社会对于妇女解放的关注(贯穿于于早期的大量文字),又大胆地感性地指出个别女人的邪恶(见于晚期的杂文《阿金》),修正自己对于女性的偏颇的看法;既痛斥作威作福的“洋大人”和“假洋鬼子”“西崽”,也真挚地感念跨洋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恩情。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善于创新和继承的人。杂文文体在他手中再生;小说史经他亲手开创;故事新编由他立体;短篇小说从斯得以成熟;散文诗体为他所立法;鲁迅的书法也是一绝。“旷世文章属阿Q”(郭沫若语)。实践已经证明:先生是我们伟大民族新文化的创造者和旧文化的继承者。他的16卷集的创作,和10卷集的翻译,以及他的浩瀚的手稿挡案,是我们民族20世纪文化和思想的百科全书,也是值得我们后人永远探索的不尽的宝藏。“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鲁迅的道德文章是我们民族的精魂,后世师法的高标。第三题对“历史伟人晚年悲剧结局原因初探”,需要运用唯物辨证观和历史唯物观进行评价和探寻。辨证地分析历史伟人的晚年悲剧,需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态度去评价那些历史伟人的功过。历史的功绩不能够抹杀,而存在的错误又不能遮掩。但在具体分析和评价功过的过程中,又有主次之分。既然小论文的题目确定了文章的重点是探寻历史伟人晚年的悲剧,那么就需要将分析的侧重点放在对该位伟人的“晚年过错”上,理性地分析其错误表现和行为,挖掘出悲剧的实质。 进一步对伟人晚年悲剧形成原因进行探究时,还应该运用历史唯物史观。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特定的时空生活,伟人也不例外,所以只有将历史伟人放在一定的历史坐标系中去分析其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时,才能真正实现提醒后人,警示来者的目的。教学建议1.由于“动情点”往往与感性思维相联系,本书可以简要地向学生介绍,使学生明白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区别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是在培养学生观察、感受、领悟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推理、演绎、归纳、判断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2.理性思维的深化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提升学生作文层次的一个难点,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和熏陶。特别是针对高中年级的学生,更需要培养他们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去感悟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借鉴优秀文章的办法,掌握理性思维在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一般特点,再结合写作实践,反复写作和讲评,掌握运用理性思维思考和写作的能力。3.为了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可以布置学生对一些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写成文章召开主题班会进行讨论,使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世界,成为他们积极主动探索、思考未知领域和社会生活的一片自由天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