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37分给低你了吗?——高三第二轮复习作文指导
一模作文成绩分析分数段60-—5049—4544——4039——35人数02101934——205班级平均分:37.389年级平均分:35.054突破“瓶颈”?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又称“部编本”教材)。此次教材改版,语文学科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与以前的人教版相比,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总篇数占到了全部课文51.7%。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日,节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它不仅是潺潺清流,它还是一座里程碑,是高雅文化与大众传媒结合的里程碑。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回顾试题
材料一: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又称“部编本”教材)。此次教材改版,语文学科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与以前的人教版相比,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总篇数占到了全部课文51.7%。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日,节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它不仅是潺潺清流,它还是一座里程碑,是高雅文化与大众传媒结合的里程碑。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抓核心、明任务
材料的重点直指当前社会的缺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于是,教育者和传媒人担当起了重任:要让浮躁的现代人和传统文化有一次美丽的“邂逅”让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因此,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从优秀文化本身角度: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不应抛弃,现代人可以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生活应该有“诗和远方”等。从学校(社会)角度:学校教育应该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应该慢一些,用敦厚的古代优秀文化润泽现代人浮躁的心灵,激浊扬清,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等。从社会个体(学生)角度;青年学生应该自觉主动地学好传统文化,然后以自己为圆点向外辐射,影响并号召其他人学习传统文化,以传承古代优秀的文化为已任;利用古代优秀文化使自己生活得优雅等。
亮点与缺点选取本次模拟考试四份作文样卷,大家来找一找亮点与缺点。
写好作文的六个方面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开题尾书写
开题尾(一)你的标题有魅力吗?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是扣话题的、扣材料的吗?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吗?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是深刻的吗?让人看一眼就知道你是有文采的吗?让人看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吗?材料作文你注意到标题要是观点句了吗?(二)开头、结尾的三个目标你达成了吗?也就是在三到五行里完成扣题、亮观点、展示文采三个目标了吗?引用没?修辞没?语句整齐没?语言精练没?
(三)你选材有妙招吗?新颖适合√深刻感动√着眼时代√假大空
(四)你觉得你的作文语言有魅力吗?生动、简练、有表现力、清新、深沉、耐人寻味······①错别字、病句连篇②用词不规范③语言欠生动(记叙过多,世俗功利,随意煽情)④缺乏逻辑性(由主观到客观,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正及反。)杜绝犯低级错误,守住作文的底线
(五)你的作文分段合理吗,“好看”吗?一篇八九百字的文章只有三段,那不是“麦兜”作文是什么?至少要分成六段吧?(起——引——议——联——升——结)另外,那最美的一句、最精练的一句、最诗意的一句、最扣题的一句、最对称的一句、最发人深省的一句、最让人过目难忘的一句,总之你最得意的一句、最能夸饰你水平的一句,你给它一个单独、突出的位置了吗?如果你总是让最“亮”最“靓”的话湮没在大的段落中,哪里有理由给你高分呢?结构精心的设计
精心设计——考场作文提纲审题立意——抓核心、明任务。定中心、定标题——最精炼的语言、最美的词句,把文题要论述的中心思路,用论述的词语进行包装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中心论点统领全文。主题部分——围绕中心论点确定论述层次逻辑关系,选3—5个材料作为论据,然后对每个论据做几句简单议论。联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修改思路的产生:※审题目与中心论点是否统一,审正文内容的论据论证与中心论点是否统一,审结论句子与正文内容、中心论点、题目是否统一。这样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不跑题。
练一练拟写作文提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逼格”“吊丝”“绿茶婊”“蓝瘦香菇”等类似的网络用词频繁地出现在80后、90后的日常交流之中,这不禁让很多人开始质疑网络语言的低俗化,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些“新词语”的诞生与一个国家的开放、自由息息相关。网络新词是“隐忧”还是“创新”?抑或其他?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唐·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