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性思维的深化

ID:999981

大小:1.1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第二节 理性思维的深化“深刻”属于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深刻是指作文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高考作文的见解深刻的表现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深入本质,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说明结果,或是指出规律,或是预见发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给人启发,等等。这里所说的深刻,是对高中毕业生的年龄和水平在考场上所能作出的文章的见解的优秀程度而言的,不能用评价专家学者所达到的思想深度来作为衡量高考作文的标准,也不能仅仅认定逆反思维、别出机杼的创新思维才是深刻。深刻在文中的表现形式:1.记叙文中议论的深刻透彻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法,但也常常运用议论与抒情。议论在记叙文中的有无与多寡是由文章的特质决定的,记叙文中的议论,虽然篇幅一般比较短,但却有其独特的功用。其一是叙事的深化。通常出现三种形式:一是先叙后议,二是夹叙夹议,三是先议后叙。无论哪一种形式,均以叙事为基础,是层进式的深化。“叙事”是“画龙”,“议论”则是“点睛”。其二是情感的升华。在记叙性的文章中,“饱含哲理的抒情”、与抒情相结合的议论,均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使之成为文章闪光的亮点。2.议论文中议论的深刻透彻议论文要有深刻的哲理性:议论不仅要有正确、科学的理,而且这个理还要阐述深入,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并且还要有周密的论辩性。理不能自现,不能自明,要明理就要论辩、阐发,使读者通过你周密的论辩,全面深刻地理解道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以理取胜,以理服人,循循善诱,才能让读者真正接受你所揭示的“本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由此可见,思维的深化对中学生的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理解“理性思维的深化”这个命题,首先要明确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感性和理性。感性思维是一种带有直觉性、整体性、模糊性色彩的思维方式,它往往同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这种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比较粗糙;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智能活动。很多文章就是因为它们能启迪人类的智慧,给人们带来丰富精神家园的无限可能而成为名篇,它们就是作者运用理性思维的产儿。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理性思维的深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理性就是能从基本事实出发,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一个问题试着分解成几个问题,注意对它们的探寻和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或者对一个事物进行分解,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以达到更加客观、透彻地认识事物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认识的深化过程,理性思维深化的过程。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面两句属于感性认识,后面两句属于理性认识,是对池塘水清景美进行理性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其次,学会对自己的感知进行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也就是要我们经常地总结自己,把一些具体化的东西抽象化。1.用形象而富有内涵的句子来概括。例如,余光中的《乡愁》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对祖国统一的渴盼。主旨句形象而富有内涵,令人深思,余情袅袅。2.用深刻而直白的语言直接点明,如下文:老师(节选)余秋雨我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已于去年逝世。今天有一位中年女子特地赶到校庆会场来找我,她是穆尼老师的女儿。她说,穆尼老师临终前几次留话,要把他的藏书全部遗赠给我。我和同学们一听都吓了一跳,因为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近似图书馆的庞大收藏。穆尼老师终生贫寒,全是为了购置这些书;他的家庭几十年来一直局促在难于转身的狭隘空间里,全是为了堆放这些书。他藏书,不是为了著书立说,只是为了备课,备好一节节的中学语文课;而当他无法再用这些书籍备课的时候,也就毫不犹豫地决定把它们全都交给某个他认为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当然不可能真去接受这份无价的馈赠,何况我现在连自己的藏书也已经完全无法对付,但面对穆尼老师的女儿我还是不能不心情沉重:毕业那么多年,我去拜访老师也就一二次罢了,而老师的遗言却突然使这架人情的天平严重失衡。天地间最大的人情失衡,第一产生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第二产生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子女和学生痛切地发现这种失衡时,大多已无法弥补。作者在叙述完老师留下遗言,要把他的藏书全部赠予“我”后,对此作出思考,并且用“天地间最大的人情失衡,……大多已无法弥补”这样一组直白而深刻的话点明了情谊无价和师情难还的主旨(理性思考)。主旨表述鲜明准确,透人心扉。再有,文章中理性思维的体现更多的是借助文章的结构。一篇理性思维力强的人所写出的文章一定是思路清晰且环环相扣的,让人读后能产生一种思维的快感,就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类。结构的安排,要注意两点:一是梳理思路,使理性的分析构成文章的主线,逐渐显示出文章的轮廓,这可以借助语言上的标志,如领起句、总括句来体现;其次,在段落的安排上体现出内容的递进关系,或由浅入深,或由次到主,或由表面到本质。“动情点”的捕捉是创作主体对内心情感世界的一种深入,是进一步了解自己心灵的一把钥匙。然而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从来都是人类心灵内部不可或缺的,创作的过程更多的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的过程,再丰富细腻的情感也必须在理性的框架内才能得到抒发。同时,理性思维本身也应该成为我们写作的一个亮点,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活动。理性思维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各种能力之母,很多优秀的文章就是因为它们能启迪人类的智慧,把人们带进丰富的精神家园。例文一 《近墨者未必黑》单就题目来说,文章就具备了一种深刻的、闪现着理性思维的光芒。文章本身更是显示了思维的理性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一是说理的条理性。这种条理性最重要的体现就在全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递进关系上,作者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并没有急着去论证,而是宕开思路从反面观点入手,这样的处理一方面增强了论点的针对性,又使得文章显得思路活泼且与后文形成相互的照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整体感。第三段笔锋陡然一转便到了文章的核心内容,“物本如此,人当固然”,可谓干净利索,这当然是思维的一次深入。接着,第四段,“如果以上谈的还不足以使人信服我的观点,这里不妨再举个集体近墨者未必黑的例子”,一句话就又使文意从个例上升到了群体,这就使论证更具有了典型性和说服力,论据充分,论证由浅入深,体现出议论思路的逻辑性。文章最后两段更是深入一步,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了近墨者黑与不黑的根本原因,并分析了“人怎样才能做到近墨不黑”,体现出论证的逐层深化。二是论证的辩证色彩。作者在论证“近墨者未必黑”的论点时,并没有全盘否定“近墨者黑”的说法,而是肯定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然后指出这个说法的片面性,从而引出本文的论点。理性思维的形式之一便是辩证思维,对于“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这样的问题,唯有辩证分析方能使论证充分有力,全面客观。例文二 《我忘不了那一双眼睛》本文是一篇理性的认识用感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佳作。文章紧紧抓住祥林嫂的眼睛的四次变化,以此为线索勾勒出她悲剧的一生,然后拷问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分析。但文章一开始并没有采用理性的分析去探讨鲁迅先生这样安排的独具匠心,而是先以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引发出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对人物命运的情感共鸣:“我被祥林嫂的眼睛深深地震撼了!”围绕这种情感,作者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也是强调人物悲剧命运带给读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对祥林嫂的同情。在文章的最后三段,作者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罪魁祸首——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鞭挞,并理性分析鲁迅先生通过眼睛这个窗口来表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独具匠心。全文的结构,采用了“总—分—总”的模式,先总写感受,再分述变化,再分析根源,再点明手法,最后点题,首尾呼应,严谨自然。由此文来看,理性思维的深化体现在写作中的思路梳理上,让理性分析构成文章的主线,逐渐显示出文章的轮廓。这些理性化的认识可以在开头提出,领起下文,当然也可以在结尾提出,总括上文,表现出一种清晰的思路。正如写议论文,结构上可以是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有一点是必不可少的,即理性的分析要贯穿全文的始终。例文三 《穿针引线式的人物——卫老婆子》本文是一篇剖析深刻、见解独到的评论性文章。作者对小说《祝福》中的卫老婆子这样一个次要人物作出了理性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中肯、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卫老婆子是一个中人,是当时社会的寄生虫;卫老婆子在小说情节上穿针引线。前者简略,后者详细。这样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在结尾处,作者又抛给读者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让我们体会到即使是这样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也被作者塑造得非常成功。本文在理性思维的深化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自己的思维成果有恰当的概括和说明,并让它们形成全文的主线,廓清思路;二是清晰的结构,严谨而完整。1.如何理解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提示 “知识导引”说“我们的感受是具体的”,这里的“具体”使用的是它的“特定的”含义。也就是说不同的个体,即使是面对同一事物时他们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任何的感知都具有独特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对这种独特的感受不加以阐明,那么别人是不容易理解的。这就需要从具体的感受里找出与它共同的、本质相同的(抽象的)感受。用“知识导引”中的例子来说明,作者对祥林嫂的眼睛的感受是他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当只是映现在他脑子里的时候,这种感知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表达出来怎么让人理解呢?于是他进行了适当地概括与进一步地说明,把它转化成了抽象的语言,用“芒刺在背”和“刺透了胸膛”两种本质相同的感受让读者理解了祥林嫂的眼睛带给作者的震撼。因此这种感受就不再是具体的了,而带有一种大家都可理解的广泛性。这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好比我们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现象总结出这样的规律——“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就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另外,在我们的写作中会经常地使用到这样一种技巧:由抽象到具体。思想是抽象的,但表达的形式却可以是具体的、形象的。有时候纯粹的学理和概念可能会让我们的思维枯竭,以致行文难以继续,所以在表达思想时,要贴住自己的具体感受,在丰富具体的感受中升华出明确的思想。像下面这段话:人生在世总免不了痛苦和快乐的交替,就像有黑夜之后注定要有黎明。我从不相信痛苦会伴随人的一生,就像世界永不会长久地被黑暗笼罩,因为地球在面对了黑暗之后又转过脸来。作者把对人生的抽象的感悟用形象具体的“黑夜与白天”这一真实可感的自然现象作了进一步明确。文章的思路也因此更显开阔,并且丰富了写作内容,从思想的角度来讲,这不也体现了一种认识的深化吗?2.在文章中如何呈现认识深化的轨迹?提示 理性分析的深化必然要显示递进的过程,这也是文章走向条理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议论文中。《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那些标志性的段落——“不仅如此……”“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等,都充分体现了文章在内容上的递进关系:“由浅入深,由次到主,由表面到本质。”这便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两位战友的情谊、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崇高评价都通过这种外在的形式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且内容远大于形式。如何使文章深刻?1.平中见奇全靠“问”看似不起眼的素材,经过理性分析后,就会别有洞天。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面对一个具体的人物、物象、场面或者电影镜头,我们虽然有很强烈的感受,但这种感受往往是比较朦胧的,甚至仅为一种潜意识。为了深化自己的认识,需要对自己的感受进行理性分析,要么分析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要么由现象到本质,挖掘根源或者由物到人,揭示象征意义。其实,这种理性思维的过程,同写作的运思过程是一致的,我们写作中的“以小见大”“象征手法”等构思手段,就是认识深化的具体运用。看到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一定能挖掘出感人、深刻、新颖的立意来。例如作文题目是“拒绝平庸”,有一篇满分作文选取了偶尔看见的一个镜头,以一家叫做“风沙渡”的小餐馆作为素材,平中见奇,以小见大,引起联想,将考生内心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的高度,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拒绝平庸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2.画龙莫忘“点睛”笔理性的认识,体现在文章中,就是对文字的恰当运用。我们的感受是具体的、个性化的,有时为了让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需要适当地用议论或抒情的语句点出来。这种文字表述可以是比较含蓄的,也可以是比较明确的,但它一定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例如满分作文《回到原点》,作者以“老巷”为载体,抒发了对故园老屋的无限怀念,全文以含蓄的笔调,叙写了对生命原点的拳拳深情。结尾时,作者轻轻“点睛”:“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把对生命“原点”的爱和痛,豁然亮出。回到原点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龄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3.思路如水渠自成文章写作之前,都会有一个构思的过程,经过反复比较、斟酌、弃取、梳理、不断深入、逐渐明晰,才会形成文章明确的写作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思路顺畅了,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文质俱美的理想境界,才会使得思想之流水奔腾于理性之堤坝内。下面对议论文的结构作一下简单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本部分提到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递进式等等,有时是几种形式的复合交叉。一般结构形式可分为两大类:(1)横式:并列式的论述结构“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先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请看下面一篇例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的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呼应标题)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的《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了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再次呼应标题)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分论点三)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最后再呼应标题)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唐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重申论题,照应起首)这篇文章属于并列式结构的范文。以“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的沟通”作为反复重现的句子格式,从三方面展开论述。这是典型的“三大三小”的结构形式。所谓“三大”即全文由三大部分组成,“三小”指的第二部分由三个并列的段落组成。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其结构如下:a.开头部分:起兴。b.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c.结尾部分:深化话题,重申观点。看几个主体段落的开头就知道这篇文章的结构,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这正是应试作文所需要的。一般情况下,并列结构有两种情况:一是观点的并列,一是材料的并列。拥有其中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文章的结构安排成并列式结构。(2)纵式:递进式的论述结构“层层深入”式,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起承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的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例文略。1.在生活中,父母和儿女在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同。作为孩子,总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作为父母,常为得不到孩子的理解而困惑。两代人之间这种无形的沟壑似乎永远存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填平这条沟壑吗?如果以“家庭关系”为话题作文,请填写下列空白。(1)这则材料其实讲的是代沟问题。(2)围绕这个问题应该写的思路是什么是代沟,它是怎样形成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填平代沟。(3)本文可确定的立意是①父辈(或师长)要主动与孩子多谈心,了解孩子的需要;②孩子必须相应地体谅父辈;③两代人要加强交流与对话;④理解是消除代沟的良药;⑤两代人要相互尊重。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旨。(15字左右)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窄的内心天地里。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以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扰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升华。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答案 将梦想转化为理想,人生才有意义。3.话题:生活的提醒。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 “生活的提醒”是一个生活化的话题,它引导考生在思考生活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树立生活的信心,享受生活的乐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万花筒,给人的提醒也是精彩纷呈的:生活教我们求真,向善;生活给我们信心、勇气;生活使我们坚强,勇敢;生活让我们丰富,充实……考生宜从原生态的生活入手,在生动的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升发感悟,抽绎哲理,启人深思,教人明理。4.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本作文题属于给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内容,明确歌词的内涵,然后才能确定出最佳立意,展开写作。这段歌词以充满深情的呼唤,抒写了个体的“我”对“你”的依恋、牵挂、注目和祝福等,其中“你”可以理解为所有与自己生命相关的,给自己带来影响、感召、启迪、庇佑的人、物,内涵广博。“我”与“你”的关系既可以指一种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如对亲人、朋友等的依恋、牵挂和祝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与整体、组织乃至国家的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和血脉相连。总之,“歌唱”是基调,“祝福”是主旋律。写作时,在立意上,最好从小的角度切入,抓住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点滴小事、小镜头、小片段,来反映大的主题,彰显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放大瞬间的写法往往更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更具有震撼力。文体最好能以富有鼓动性和感召力的抒情兼生动细腻的叙述为主,把“情”字做浓,做厚,以情动人,以生动细腻动人。不要空洞地说教、叙事、议论。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讨厌。”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一位青年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青年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一切……”老人便说:“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什么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任何环境都蕴含着独具个性的美,能不能发现它,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是啊,两个年轻人之所以对自己家乡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心态,请你以“心态与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写作提示 “心态”指心理状态,也包括认识主体的思维个性、性格等方面;“环境”在话题材料中侧重于自然环境,作文过程中也可以写社会环境。“心态与环境”是个充满辩证思维的关系型话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话题涉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①“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心态”创造“环境”。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往往有迥异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不同的心态造成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心态创造环境。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优化人文环境。②“心态”左右“环境”。环境改变,往往能改变人的心态。如果心态向好的方面转化,我们应该积极地促成;如果心态向不好的方面转化,则应该拿出点“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用心态左右环境。③“心态”适应“环境”。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心态”适应“环境”,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发展而不断的进步,才能创造和谐的社会。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向中学生推荐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三十本中外名著。请你在比较熟悉的两部中外名著(不局限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作品中,任选自己感兴趣的两个人物(例如保尔·柯察金、孙少平、潘金莲、安娜·卡列妮娜、林黛玉、简·爱……),并以自己感兴趣的这两个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写作提示 写想象作文必须有灵活的头脑、活跃的思维。写这类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1)想象大胆。人(包括一般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活动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束缚着人的思维。而要想使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延伸、人物复活,就应该学会“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凭着想象的神奇力打破时空界限,把不同时代、民族、地域里的人物编织在同一个故事框架中。(2)故事新奇。“故事新编”类想象作文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在“新”字上有突破。考生要在原故事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大胆地创造性地编写新故事,描写新环境,塑造新形象,表达新思维。叙述视点的选择、情节的设置、结构的安排都要力求“新奇”。(3)描写精细。中学生写想象作文存在“重情节,轻细节”的毛病,其实,作为叙事类的作文,如果没有富于情感和思想内涵的细节描写,往往难以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写作实践”参考答案一、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既贴近现实生活,又可以见仁见智、开放性极强的作文题目。“亚洲第一飞人”刘翔既是上海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东方人的骄傲,在白人和黑人一统天下的国际田径赛场上,他以骄人的110米栏战绩创造了一个体坛神话。所以,对于是否在上海繁华商业中心为刘翔塑铜质雕像的问题,人们多有争议。针对这一问题如何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还是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确立思考的路径,即可以将这一问题分解成不同的侧面,再从这些侧面入手进行理性深化。比如塑铜质雕像的初衷和意义,雕塑对刘翔本人或社会的实际影响,等等。当然,还可以采用辩证分析的思维方式,对塑刘翔铜质雕像本身以及之后产生的影响作一分为二的深入剖析,以达到全面认识的目的。同时,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还需要由此及彼,联系社会现实分析探讨,使文章对这一问题的理性化思考和认识更加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写作例文别误读了“为刘翔竖铜像”何勇海一座高达3米、展现“亚洲第一飞人”刘翔跨栏英姿的大型铜质塑像将矗立在上海繁华商业中心的徐家汇公园。自从雅典奥运夺冠以来,刘翔已经成为中国人气最旺、知名度最高的体育明星之一,但被塑成铜像、“永载史册”还是第一次。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因此,这条爆炸性新闻在网友间引起了激烈交锋,有人言辞激烈地指出“为刘翔竖铜像是典型的个人崇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刘翔是上海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的骄傲,刘翔是第一个在男子短距离竞赛项目获得奥运冠军的亚洲人,打破了亚洲人从体质上不适合短跑项目的宿命论,因此也是整个亚洲的骄傲!给刘翔竖立雕像有什么错?是不是只有人死了以后才有资格被人塑成雕像?是不是因为刘翔太年轻,不配被人塑成雕像?看看这两种观点的交锋,可能让人觉得都有道理。但是,当你接着往下读这条新闻时,你将会发现,他们是误读了“为刘翔竖铜像”的新闻。所谓“上海将在徐家汇为刘翔竖立3米高大型铜质雕像”,实际上是一场在徐家汇公园免费展出4个月的“上海首届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而已。听说上海要举办城市雕塑展的消息后,韩国著名雕塑家金善球特意根据中国飞人刘翔的主体形象,创作了这件高3米、宽2米、厚1.5米的大型铜雕——《中国之翔》,金善球为体育英雄塑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由此看来,这纯属雕塑家个人行为,与上海搞个人崇拜无关。至于城雕展之后,如果有上海企业或个人出于公益之心而购买刘翔跨栏铜像,使之一直矗立在上海徐家汇而不是装点自己企业的门面,也无不可。因为在一个日益文明、日益富裕、日益强大的社会里,无论是在体育比赛还是别的什么竞争环境下,民族自信心日益增强的人们,要求代表自己在国际舞台上亮相的人物,不仅具备实力,还要展现魅力。“我是最好的”“谁说亚洲人不能拿奥运会短跑金牌”,自信的刘翔恰好吻合着日益自信的民族心理。只要不是政府一厢情愿地拿财政来支撑这尊铜像的屹立,又有什么不可以的?(摘自2005年11月4日《晶报》)点评 这篇文章首先摆出现象,然后引出针锋相对的两派观点,接着作者从新闻本身分析,指出人们的误读,不可不谓振聋发聩,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角度新颖,立意深刻。二、写作提示 本题既然是“我看鲁迅”,因此写作时肯定是要突出对鲁迅理性认识中的“个性化”,在看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发现、阐释、发挥、再创造”;既然人们对鲁迅的探讨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终结的运动过程”,那么就需要我们在理性看待鲁迅的过程中要具备历史唯物观,这样才能不断接近“鲁迅”本体,又不断丰富“鲁迅”本体。要想写好这篇(或这类)文章,首先要学着去搜集材料,报刊上、网络上、书本上,都是很好的途径。要想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除了多思考社会、多思考现实,还要积极地去阅读,从而加强人生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阅读的视野决定着写作的视野,阅读的品位决定着写作的品位。不是有这样一种说法吗: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之后便是对材料的分析,哪些材料可用,哪些材料不可用,围绕着你的立意去粗存精。面对材料很多的情况,一定要在写之前列个提纲,否则便会杂乱。这也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文章的条理问题。写作例文活在人类的心里鲁 彦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歔,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只有鲁迅先生。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山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不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作过帮助他的语言的姿势。他的脸上也老是那样的冷静,薄薄的肌肉完全是凝着的。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其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的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只有鲁迅先生。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三、写作提示 既然这篇小论文的题目确定了文章的重点是探寻“某些伟人晚年悲剧结局原因”,那么就需要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对该位伟人的“晚年过错”上,理性地分析其错误表现和行为,挖掘出悲剧的实质和根源。在进行理性分析时,首先要运用辩证的观点,作深层思考。比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人和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伟人也不例外,我们在评价这些人物时不能仅看一时,应该把人生看成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用全面的观点,对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因为这个人有了很大的贡献就把他的不足一带而过,出于避尊者讳的考虑不说甚至去刻意掩盖;用内因与外因结合的观点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这些伟人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有什么值得我们警觉的吗?其次,对伟人晚年悲剧形成原因进行探究时,还应该运用历史唯物观。这悲剧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过错吗?是不是我们这个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特定的时空生活,伟人也不例外,所以只有将历史伟人放在一定的历史坐标中,去分析其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才能真正实现提醒后人、警示来者的目的。多问几个为什么,认识就自然会走向深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确定什么样的人是伟人?我们认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是伟人。比如毛泽东、陈独秀、斯大林等,再如牛顿、伽利略等。那么,怎样来认识类似的问题呢?下面两段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议论可提示一二:“仅仅讲毛泽东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制度问题,过去一些不好的制度把他推向了反面。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在于他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对毛泽东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毛主席所犯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决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毛泽东的个人品质上。不能把错误的责任都推到毛泽东一个人的身上。千万不要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别的同志都正确,只有毛泽东一个人有错误。‘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月 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①,北斗阑干南斗斜②。今夜偏知③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注 ①月色半人家:指月轮西移,庭院的一半照到月光。②北斗句:北斗,即北斗七星。阑干,横斜的样子。南斗,即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共六星。③偏知:方才知道。简介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滑州胙(今河南延津)人。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代即工诗赋,又善画山水。天宝中曾应试进士,后曾入仕。约在三十岁后归隐于颍川大谷山(今河南许昌一带)。其诗以绝句见长,情思悠远,不落俗套。诗意解读 这首诗通过诗人细腻独特的观察和体验写出了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诗的前两句分别从人间、天上两个角度写月夜,颇有画意,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对比衬出月夜的静谧。第二句写寥廓的天宇,星月西斜,碧海青天之中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三、四两句诗人另辟蹊径,避开常见的春天到来的标志,选取月夜闻虫鸣这一独特的意象,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和春天的信息。全诗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将诗人细腻的感受描绘得体贴入微。月色、星斗、人家、虫声,淡淡的背景,稀疏的笔意,把春夜写得生机盎然。摹月色用“半”字,渗透着诗人对春宵将逝的惋惜之情;写虫声用“透”字,新巧可喜,化无形为有形,见出诗人遣辞命意的精深功夫。名句识记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人的反驳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十五岁就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对党有深厚的感情,常常把“十月革命”亲切地抒写为“我的革命”。有人刁难他:“你啊,在诗中常写我、我、我,难道还称得上是无产阶级集体主义诗人吗?”诗人幽默地反唇相讥:“向姑娘表白爱情的时候,你难道会说我们、我们、我们爱你吗?”一次朗诵会上,马雅可夫斯基朗诵新作之后,收到一张条子:“马雅可夫斯基,您说您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可是您的诗里却总是‘我’‘我’……这是为什么?”马雅可夫斯基宣读条子后答道:“尼古拉二世却不然,他讲话总是‘我们’‘我们’……难道你以为他倒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吗?”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解读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 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红日西沉,皓月初上,皎皎明月啊,何时照着我返归故乡?王安石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十来个字,都不满意,最后才选定“绿”字。“绿”字是精心筛选的,极富表现力,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绿:使……变绿。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解读 但愿我们身体健康,在相隔千里的土地上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明月。这里包含双方想法一致、感情相通的意思。婵娟:美好的姿态,指明月。3.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解读 如果能读破万卷书,写起文章、诗词就好像得到神助了。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变化。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宋·朱熹《训学斋规》解读 原文是:“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对朗读作这样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可见朗读不可马虎。现在有些人忽视了朗读,懒得开口,这是极不好的习惯。5.马化腾:用微信“征服”世界他创造了庞大的虚拟家园,海角天涯变成咫尺之间;他营造的世界,年轻的心态是唯一的通行证;他用那个在电脑右下角频繁闪动的小企鹅提醒投资者:“玩”也是生产力。2000年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嗅到商机的马化腾凭借精准的眼光,大胆提出要和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COM公司。到2001年7月,腾讯就实现了正现金流;到2001年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而在这一年,三大门户网站也因为与移动的分成业务从互联网的冬天中缓过神来。之后,马化腾开始推出QQ秀、QQ行等一些新业务。一路风雨一路成长,马化腾和他的团队再接再厉,在2011年年初推出微信,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到2012年3月份已有超过1个亿的注册用户,目前用户量已经突破3亿。他的努力和创新影响和改变了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6.维诺德·塔库尔:无腿达人,舞动奇迹时而倒立、时而弹跳、时而翻滚,他灵活的动作和一气呵成的舞步自一开始就引来现场观众持续不断的尖叫和掌声。当21岁的维诺德·塔库尔停下最后一个舞步时,就连素来苛刻的评审们也忍不住起立为他喝彩。“印度达人”维诺德·塔库尔出生在印度德里东部的一个贫民区,他一夜之间成为感动印度的网络红人。维诺德生来就没有双腿。然而,生性倔强的他并未向命运屈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从朋友的建议,开始到网吧上网观看各种舞蹈视频。在迅速观看了数百种舞步后,他开始和朋友一起学习“街舞”。为了练习,维诺德把哥哥家的一个小房间改成了自己的“舞蹈室”。他在一面墙上安装镜子,用一台旧CD播放器来放音乐。小房间既没有灯也没有电扇,但即使在气温高达40℃的夏天,维诺德也没有中断练习。除了进行艰苦的舞蹈练习外,维诺德还定期去体育馆健身,以便通过刻苦锻炼来塑造结实的臂肌。现在,维诺德令人炫目的舞蹈视频在网上已红极一时,但他并没有被短暂的喜悦冲昏头:“我将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倔强的维诺德会用自己的努力在生命的舞台舞出更多的奇迹。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就是没有照见自己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立意突破 本次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材料是一首短诗,共四句,短小精悍,寓意浅显明了。诗歌中的物象是镜子,说的是镜子,一辈子只照别人,就是没有照见自己,直到有一天,偶遇另一面镜子,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首先,通过关键语句,把握材料的感情倾向。“照了一辈子人”“没有照见自己”“看见自己的真面目”,单看前两个短语,似乎还有赞镜子无私奉献之意,如红烛,如春蚕,但后一句最关键,定基调,结合前三句,诗歌意在批评镜子只能鉴人,不能鉴己;只能对别人的得失明察秋毫,却看不到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只能知人,不能知己。另外,还有关联词,“就是”“才”也可以作为佐证,表明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深深的惋惜,是浅浅的责备,是淡淡的批评。由物及人,诗歌意在告诫我们:不但要知彼,更要知己。要认清自己,不但要知人,更要察己,不但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别人,更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要为自己准备一面“镜子”。这正是作文的立意所在。因此,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立意角度示例写作点拨1.知人更要知己人生在世,要了解别人,更要认清自己。把他人当做一面镜子,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完美自己;常照镜子,时刻去清扫一下上面的灰尘,照出自己,也照出这个世界的百态众生。2.要利用好对手这面镜子,看清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观三省,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诤友——生活中的明镜“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人人皆知,可是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又怎样反省自己呢?有个词语:以人为镜。顾名思义就是把别人当做自己的镜子,照见自己的缺陷。4.知音——人生的一面镜子把知己当做镜子来提高自己,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进步,还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知己,和睦友善地相处。5.以史为镜,汲取教训想让自己少犯错误吗,就要以史为镜,把历史当做自己的镜子,时时刻刻地反省自己的得失。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偏离材料的立意:1.人生只为付出2.在默默无闻中成就伟大3.做一面干净的镜子样板美文镜子人生屋漏偏逢连阴雨。有一个年轻人生活的天空大雨滂沱,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好不容易求爷爷告奶奶地借了一笔钱做生意,又赔得血本无归,相爱多年的女朋友跟他四处躲藏债主,最后连他也被躲避了。他失恋了,一点爱情的慰藉都消逝了。朔风凛冽,天可能不冷,他却直打颤。万念俱灰的他不时有轻生的念头。他找到了他的中学老师——一位普通的老人。老师看了他灰白的脸,立即明白了他的处境。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欢迎下载资料:QQ1253608268群号:3634092静静地听学生说完,老师仍旧一言不发,只从屋里拿出一面镜子,默默地递给他。他莫名其妙,这是一面普通的镜子呀,转过来一照,镜子里出现的是他枯槁的面容。在他的惊讶中,老师拿过镜子。“哐啷”一声,镜子掉在地上,碎了。他慌忙蹲下身,帮忙收拾。“等等。”老师开口说话了,“你认真看看镜子。”地上,每一块镜子的碎片都映现出他的一个脸庞。镜子虽然破碎了,但地上有了无数面的镜子。他呆住了,恍然若有所悟,匆匆告别老师回家了。以后经过努力和拼搏,他东山再起,还清了债务,还办了一个小公司。他结婚的时候,老师没有来,只托人给他带了一件礼物——那面已经粘贴好的镜子。他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参加婚礼的嘉宾,大家十分感慨。“挫折就如这面摔碎的镜子,你以为自己破碎,但镜子里的你还是完整的,而且增加了许多个你的形象。挫折只能丰富你的人生,不会使你遭受损失。”他摇晃那面仿佛皱纹满面的镜子,激动地说。这面破碎而又粘贴好的镜子后来就放在他的桌子上,他把它当做了座右铭。他每天都要拿起镜子照一照,然后满面春风地上班去。再后来,失败的时候他揽镜自照,成功时他面对镜子沉思。镜子不再是简单的反射。名师批阅报告 本文构思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故事。说其简单,因为它可能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说其深刻,因为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正是这样一个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构思,才表现出作者的高明之处,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刻画深刻,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他的老师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家校圈:http://jiaoyu.139.com/资料免费下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