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下数学图形的全等教案和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拓展资源.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北师大七下数学图形的全等教案和课件》

共有 37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师大七下数学图形的全等教案和课件》 共有 3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拓展资源 问题1 比眼力: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找不同”游戏,巩固学生对“全等图形”概念的理解。‎ 问题2 将全等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折叠等变换后,让学生判断变换后的图形是否全等。‎ 问题3 将正三角形分成两个、三个、四个全等图形。 ‎ 问题4 如图,△ABD≌△ACE. ‎ ‎(1)如果∠ADB=110˚,∠B=30˚,你能说出△ACE中各角的大小吗?‎ ‎(2)如果BD=5㎝,AD=3㎝,AB=‎7cm,你能说出△ACE中各边的长度吗?‎ A E D B C 问题5 如图,已知:△AOC ≌ △BOD,小明说AC与BD一定平行.你认为他说得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全等符号“≌”的起源 ‎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书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茉布尼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这就是全等符号“≌”的起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