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物理10.3浮力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下物理10.3浮力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 题 ‎§10.3 浮力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课 时 本学期第 课时 日 期 本单元第3 课时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复备人 曹志国 审核人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了解轮船能够漂浮、潜艇下潜、气球升空的原因;‎ ‎(3)知道浮力的应用其他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轮船、潜艇、气球工作原理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情感目标 (1)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重 点 难 点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轮船、潜艇、气球的工作原理。‎ 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控制物体浮沉的方法、.‎ 学法点拨:学习本节内容,应注意以下过程和方法:‎ ‎ 1、尝试运用学到的力的知识,理解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对物体的浮沉的影响,认识控制物体的浮沉在实际中的意义,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器材 形状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各一个,水、水槽、废牙膏皮、橡皮泥、铁钉、塑料瓶、橡胶管。空香脂盒(金属)、玻璃球、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分组:把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一同浸没水中,同时放手,观察两物体的运动情况?‎ 问题:(1)浸没水中的木块、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为什么?‎ ‎(2)为什么木块浮起,铁块下沉?‎ ‎(3)铁块、木块体积相同,为什么受到的重力不相等?学生实验并讨论。‎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 小组回答:‎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探究:轮船工作原理 一、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分组实验: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废牙膏皮、水、烧杯完成两个实验。‎ (1) 把橡皮泥、废牙膏皮放入水中观察起浮沉情况?‎ (2) 要使橡皮泥浮于水面上应怎么办?‎ (3) 通过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阅读课本,相互讨论对轮船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 结合前面橡皮泥的实验,我知道了轮船在水面的道理:就是增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物体所受的浮力变大。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造成轮船。‎ 学生分组实验 对实验现象分析 小组展示 学生自主学些讨论 学习成果展示 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阅读材料是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素质与品质的好素材,‎ 八下物理10.3浮力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新人教版)‎ 3‎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复备标注 实验探究:潜水艇工作原理 一)演示实验:演示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  器材:空香脂盒(金属)、玻璃球、容器、水。‎ 其中用强力万能胶将玻璃球粘在脂金属盒的下部中央,如图1所示。‎ ‎  演示操作如下:‎ ‎  ①将粘有玻璃球的空盒(事先打开盒盖让学生看看,知道它是空心的)放在容器的水面上。让学生观察盒的状态并思考回答此时浮力与重力关系怎样?‎ 生答:浮在水面上,此时盒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 ②教师将盒压入水中,并提问 ‎ ‎ ③教师向盒内加些水(以一盒盖为宜),然后将香脂盒放在水中,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如何?‎ 学生发现:盒在水中下沉,感到很有趣,并马上意识到是在盒内加入些水的缘故,这时教师加以引导分析说明:加水后,增加了盒的重力,当重力大于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时,它就会沉下去。‎ 二)学生实验 师:为进一步说明潜水艇是如何充水排水实现浮沉的,请同学们利用水、水槽、铁钉、塑料瓶、橡胶管,完成教材188页自制潜水艇模型小实验。并总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 学生观察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学生盒受到浮力发生什么变化?‎ 松手后让学生观察盒的运动状态,简述原因。‎ 学生实验:自制潜水艇 让学生学着自己去解决问题 激励学生勇于展现自我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探究:气球和飞艇原理 演示实验:演示利用空气浮力使气球升空道理。‎ ‎ 器材:气球2只(街头上常见的一种)。 ‎ ‎  具体过程:‎ 拿出未充气的气球,展示给学生,‎ 教师松手气球落向地面,‎ 我们依照前面办法:采用“空心”办法增大它受到浮力,能否升到空中?指定某个学生向气球中吹气,并用线扎紧,展示给学生并提问:此时球的体积增大,它受到的浮力是否增大?松手后,气球会升起来吗?‎ 待学生稍做思考,教师松手,发现气球竟落向地面。此时教师继续发问:让气球升上天空,向球内加水或装上沙子能行吗?学生都被老师的提法逗乐了,异口同声答道:不行。再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学生的注意和思维便空前集中。‎ 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气球升到空中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总结气球飞艇升空的道理?‎ 问:要使氢气球落回地面,可采取什么办法?‎ 学生讨论,归纳得出:放掉一部分氦气,气球受到的重力减小了一定体积的氦气量,而浮力减小了相同体积的空气量。由于空气的密度大于氦气的密度,所以浮力的减小量大于重力的减小量,即重力大于浮力,气球下降。‎ 小结: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浮力(体积)来实现升降的。‎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 学生回答:1、它受空气的浮力吗?‎ ‎2、受浮力为什么还下落?‎ 师生活动增加学生兴趣 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 学生共同分析,学生的注意和思维便空前集中。‎ 学生讨论,归纳得出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 置身于一种师生共同创设的物理问题氛围中,激起学生探究心理,跃跃欲试,想发表见解,‎ 3‎ 知识梳理 本节学习了用调节重力、浮力的关系来控制浮沉的方法,还学习了有关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一些知识,希望大家能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灵活的用它来解决有关问题。‎ 学生归纳 课堂小结、归纳重点、‎ 技能迁移 图1‎ 如图1所示,在一盛水容器内一挂着重物的气球悬浮在水中如图位置。当你用手将该气球稍向下移动,松手后,气球将〔 〕‎ A.在移动的位置处继续悬浮 ‎ B.上浮到原来的位置,再悬浮 C.下沉,直至重物触容器底上 ‎ D.无法判断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订正 答案展示 综合训练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3-76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和的关系,有(  )‎ 图13-76‎ A.浮力增大,=     B.浮力减小,=‎ C.浮力不变,>     D.浮力不变,<‎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探究作业 1、 完成自制密度计模型 2、 完成本节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10.3 浮力的应用 ‎(一)物体的浮沉 ‎ ‎ (1)下沉: F浮<G ‎(2)上浮:F浮>G 体浸没在液体中 ‎(3)悬浮:F浮=G ‎(4)漂浮: 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二)浮力的应用 ‎ 轮船 空心 ‎ 潜水艇 改变重力 ‎ 气球、飞艇 改变浮力 教后反思 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