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四)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四)》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解读与探究 预习提示 ‎《爱的艺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罗姆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一反传统的理论,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本文节选自《爱的艺术》的第二章“爱的理论”的第二节,全文10个小节,叙述了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的心理结构逐步变化的过程,阐明了父爱与母爱在儿童构成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文中许多观点对于培养和教育儿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有一定难度,建议你采用下面的学习方法:‎ ‎(1)用探究的方法阅读本文。弗罗姆的《爱的艺术》是一部充满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作品,例如他把爱当作一种能力,一种艺术,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的意识和观念的批判;他用“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念对弗罗依德的唯心主义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进行改造,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特别是对西方现代社会所做的深刻批判,指出一切都是“交易”的现代西方社会造成爱的衰亡。因此,阅读这篇文章,要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了解弗罗姆观点的精髓,当然也包括他的观点的某些局限,激发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的激情。‎ ‎(2)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本文是议论性文体,阅读这类文章,要善于从文章阅读技巧与方法的角度入手,发现作者思路的灰蛇草迹,善于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经验,才能够得到阅读的快感与乐趣。本文思路清晰,说理透彻。阅读时要能分析句子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要能捕捉那些有领起作用、归结作用和过渡作用的语句,通过对它们的归纳分析,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3)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行动指南。这篇文章阐明的道理,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极其现实的指导意义,但因为课文讲的是抽象的道理,所以,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即使理清了文章思路,了解了文章内容,有可能仍然会感到抽象空洞,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它对我们行动的指导意义。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使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学习本文务必在这个问题上有突破有收获有体会。‎ 课文解读 ‎(1)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①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①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对于他则没有任何意义。‎ 这段文字说明婴儿虽然受到母爱呵护,但不具备爱的能力,不能体会到母爱。‎ 作者采用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的说理方法。婴儿出生后不仅不感到恐惧,而且有“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这是由于受到“仁慈的命运”(母爱)的呵护,但是婴儿“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不知道快乐来自母亲,不能感受到母爱,从上述现象,作者推出婴儿处在弗罗依德所说“自恋阶段”,不具有爱的能力。‎ 阅读这段文字必须知道作者弗罗姆所说的“爱”的含义。弗罗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障碍的力量,是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合起来的力量”,这就是说,爱只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现出来,是一种开放型的心态。而“自恋”,即自我爱恋,“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对于他则没有任何意义”,它是“一种心理的兴趣集中在自身的注意力”,属封闭型的心态。‎ 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这是弗罗姆关于爱的基本观点,是我们解读本文的钥匙。人们传统的看法是,爱是“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爱就是如何惹人爱,爱是别人恩赐的情感。弗罗姆认为,爱与其说是一种情感,毋宁说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在弗罗姆看来,爱作为一种主动的能力,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没有获得爱的人正是由于爱的能力发挥的失败,克服这种失败的唯一途径是研究爱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学会爱这门艺术,找出爱失败的原因,并且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弗罗姆关于爱是一种能力的观点,是爱的理论的一个创新和进步。‎ ‎(2)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母亲的乳房不再是惟一的食物来源。终于他能区别自己的渴、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他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同时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我被人爱是因为我长得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简而言之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有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这段文字阐述幼年孩童对爱的体验,说明母爱具有两面性的特征。‎ ‎(3)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 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这段文字论述儿童爱的能力的发展。阅读这段文字,最好通读《爱的艺术》全书,深入理解下面三个基本观点:‎ ‎(1)“给比得(给人爱比得到别人爱)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爱人比被人爱)更重要”,这是弗罗姆关于爱的一个根本性的观点。弗罗姆认为,“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什么是“给”?“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但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给予别人什么呢?“给”的“最重要范畴不是物质”,“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弗罗姆认为,一个人若没有某些东西,而不能给予出去,他就有贫穷的感觉,并从而产生囤积、剥削、控制他人的欲望。‎ ‎(2)“要从自恋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弗罗姆认为,自恋是人发展的早期阶段,那些又倒退到这一阶段的人就不会有爱的能力,这些人发展到顶点就会疯狂。爱的成功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但弗罗姆不否定自恋,不是说一个人就不要自爱。相反,他认为,若一个人有能力爱他人,也就有能力爱自己;若你真正爱他人,你就应该真正爱自己。反之,正因为你爱你自己也应该爱他人,爱他人是自爱能力的反映。自私者本质上不是爱自己,而是恨自己无能。自私者不能爱他人,因而也不能爱自己。弗罗姆的结论是,如果你爱自己,你就会像爱自己那样爱每一个人,只要你不像爱自己那样爱另一个人,你便不会真正的爱自己。‎ ‎(3)“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作者对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的解释非常精辟,在作者看来,给别人爱比得到别人爱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别人要比被别人爱更重要。因此,成熟的爱总是把“给别人爱”“爱别人”摆在第一位,“给别人爱”“爱别人”是“得到别人爱”“被别人爱”的前提,所以说:“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则反之,总是把“得到别人的爱”“被人爱”摆在第一位,“得到别人爱”“被人爱”是“给别人爱”“爱别人”的前提,所以说“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关系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那就是当怀孕的妇女和胎儿既是一体又是两体的时候。出生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决不是像看上去那样有很大的变化。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全依赖于母亲。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①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①休戚相关:彼此间的忧喜祸福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十分密切。休戚,欣悦与忧患。)‎ 这段文字紧承上几段,儿童“爱的能力”获得发展,说明儿童“爱的对象”也得到发展。本段有过渡的性质,前几段文字主要说明母爱,借这段文字过渡,引出下文对父爱的说明。‎ 文章第1段说明婴儿没有爱的意识,第2段说明幼儿(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第3段说明儿童(8-10岁)开始有爱的意识,以上都是说明儿童的爱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段则是进一步说儿童的爱的对象的发展,所有这些证明了弗罗姆在《爱的艺术》的“序言”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5)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我们上面已经谈到过母爱。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像,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我在这里提到的母爱或者父爱都是指“理想典型”,也就是马克斯·韦伯①提到了的或者荣格②的方式爱孩子。我更多的是指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体现的那种本质。)(①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②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著有《无意识过程心理学》等。)无条件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也许会节外生枝①——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①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生出了新的问题。)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蒂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鉴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 这段文字上承第2段进一步说明母爱的本质特征,为下面用对比方法说明父爱的特征作铺垫。本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说明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第二层说明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第一层用事实正面说明,第二层用事实反面说明,因为同无条件的母爱相比,通过努力换取的爱是有条件的爱,它有失去的危险,所以人们就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 ‎(6)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这段文字说明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不同,强调父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文章运用比喻的方法进行对比说明:对孩子来说,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代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父亲则代表人类赖以生存的另一个世界,即思想世界。如果说母亲是人生道路上避风躲浪的港湾,那末父亲则是人生道路上劈波斩浪的引路人。‎ ‎(7)同父亲作用紧密相关的是另一个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作用。随着私有制以及财产由一个儿子继承的现象出现,父亲就对那个将来要继承他财产的人特别感兴趣。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①,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①罪孽:佛教语。指应当受到报应的恶行。孽,niè。)‎ 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受我努力的支配。‎ 这段文字紧承上段而来,进一步说明“父爱的作用”,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开头至“因为你同我相像”,说明父爱的本质,第二层“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至最后,说明父爱的两面性。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其本质核心是“顺从”。文章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将父爱和母爱进行比较,说明父爱的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父爱的消极面是,父爱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赢得,如果辜负了父亲,就可能失去这种爱。父爱的积极面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赢得这种爱,所以,父爱可以受孩子的控制和受孩子努力的支配。无论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一面,对于孩子都是很重要的。‎ 弗罗姆认为父亲有条件的爱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父爱的本质特征是世袭的私有制社会经济的产物。弗罗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父爱的性质,这体现了弗罗姆的学术渊源,弗罗姆把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综合起来,既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人”的存在,考察人的情感的本质属性。‎ ‎(8)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①和专横的。(①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咄咄,duōduō。)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这段文字综合说明父爱和母爱的作用,提出好母亲和好父亲的更高标准。‎ 阅读这段文字,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弗罗姆为什么把“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当作母爱的更高层次的标志呢?对此,我们可以在《爱的艺术》第二章里找到答案。在那里,他说:“母爱中值得赞美的东西还不是母亲对婴儿的爱,而是母亲对成长着的孩子的爱。”因为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母体和母亲的乳房,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这也就意味着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母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成这一分离。只有在这个阶段,母爱才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这时就要求母亲无私并能贡献出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一无所求,但恰恰在这点上许多母亲都失败了。自恋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以是一个很疼爱孩子的母亲。但是当孩子处于同母亲分离的阶段时,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 弗罗姆在这里阐明的道理,实际上就是许多母亲所存在的一个通病,即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弗罗姆说“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讲的也是同一个道理。‎ 阅读这段文字,对弗罗姆的一些具体说法要作具体分析。例如“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这个说法是对的,但具体来讲,这个说法又有些偏颇。例如今天的中国,城镇中的年轻母亲多为职业妇女,与男人一样从事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也因此一定程度上有着男女性格的自然融合。所以,传统认为由父亲对孩子施行的影响和教育也可能由母亲来完成。‎ 又如“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事实上,孩子未必在6岁以后才需要父亲的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儿童出生后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的许多缺陷,后来之所以不能治愈,是由于在形成一个人的主要功能的最主要时期,即3岁至6岁的幼儿时期被忽视而造成的。”心理研究证实,0-6岁是个体生理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脑的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在脑的重量方面,三岁时约重 1000克,到幼儿期结束(6岁)时增长到1250-1300克,接近成人脑重的最低水平。”“4至7岁是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最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客观现实在大脑皮层的烙印特别深刻,因而这个时期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不仅一些基本的习惯已经形成,而且智力、情感、意志、社会性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也基本发展。所以在6岁之前对孩子施行为人处世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的引导是必要的,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的发展,后来的引导和矫正将事倍功半。因此父亲应该尽可能早地参与对孩子的教育。‎ ‎(9)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①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①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这段文字紧承上段而来,上段文字论述孩子和父亲母亲的分离,这段文字则论述孩子和父亲母亲的结合,分离是外形上的,结合是内心里的,一个成熟的心灵健康的人,他的心灵里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 这是本文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开头这一句是全段的总提,接着文章分三点进行具体说明:‎ ‎1.他发展了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父亲的良知。“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这是说,他具有了母亲的无条件的爱。“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这是说,他具备了父亲的有条件的爱。‎ ‎2.他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这是说,他既具有了母亲的爱的能力,又具备了父亲的理智和判断力。‎ ‎3.他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父亲的良知使他具有自我判断的能力,促成自己和他人的发展;母亲的良知使他仁慈而有人性。‎ ‎(10)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在文章结尾,弗罗姆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概括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他认为,儿童心理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在于,首先以依恋母亲为中心,再发展到以依恋父亲为中心,最终与他们分离,但同时又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父亲和母亲都是成熟的人,他们成为儿女效仿的典范,他们的爱使儿女最终独立并建立自己的权威,这是人成长的理想状态。‎ 特色鉴赏 ‎(1)科学断承、大胆创新。弗罗依德是欧洲19世纪末出现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罗姆是弗罗依德的崇拜者,但是弗罗姆不是一味地照抄弗罗依德的观点,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弗罗依德主义进行大胆的改造,从而形成自己的“新弗罗依德主义”。这一点在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里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弗洛伊德将人的一切行为归结为人的“潜意识”,但是,弗罗姆则认为社会形态与性质本身也会对于人的情感的发展发生作用,因此课文第7小节阐述父爱的本质特征时,就说明这是私有制经济的产物。弗罗姆通过这样的分析,将人本理论与唯物史观结合到一起,使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之间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统一,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全文采用由分到总的结构形式,结尾句是全文的概括,它暗示上面的文字分为三个部分,第1—3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说明婴儿“同母亲的紧密关系”,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阐明母爱的性质和特征。第4-7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说明儿童“同父亲的紧密关系”,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第8-9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说明母爱和父爱“达到综合”,指出一个成熟的心灵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文章由分而总,条理清晰,层层深入,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及发展变化。‎ 问题探究 这篇文章精辟阐述了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其心理结构逐步变化的过程。弗罗姆提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这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因为这样的生命个体既秉承了父爱与母爱的优点,又在综合的过程中懂得这两种情感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所以,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构建健康的心灵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但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即使理清了文章思路,了解了文章内容,有可能仍然会感到抽象空洞,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它对我们行动的指导意义。‎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就是:第一、将文中的观点与我们平时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观念联系起来对照分析;第二、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地将文中的抽象观念具体化。‎ 先说第一点。例如,当我们阅读第三段,读到“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很容易想起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给’永远比‘拿’快乐。”也许我们会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施比受更为有福。”也许还会想起一句俗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话和弗罗姆的观点是一致的,快乐在于付出,生命在于奉献。帮助别人,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爱需要付出,真正的爱是要为别人付上自己的代价,如时间、金钱、个人的参与等等。爱别人不求回报,恭敬人不带别意,一切都只因为爱。再看第八段:“一个好母亲……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于丹的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如此联系起来思考,你就可以化难为易,不会觉得弗罗姆的观点艰涩难懂。‎ 再说第二点。弗罗姆说:“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段话启示我们,必须教会孩子“爱人”,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家长却忽视这一问题。曾看到过这样一幕情景:一位妈妈给她三岁的孩子买了饼干,孩子把饼干一把抓在手里,怎么也不肯给妈妈尝一口。妈妈故意咬了一口孩子手里的饼干,结果孩子大发脾气,非要妈妈把饼干吐出来不可。这位妈妈无比感叹地说:“你看,这孩子真没良心,我对他那么好,什么都依着他,有点好吃的都给他留着,可他一点都不会体贴大人。长大了真不知道会怎么样……”这位家长的感叹确实令人深思。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集万千宠爱子一身,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是孩子没“良心”吗?不,“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具有潜在的善良之心,但是这种“良心”要开发,要培养。按照弗罗姆的观点,爱是一种能力,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对于他则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必须通过教育他才能学会“爱别人”,他才能“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不难发现不少家长不懂得这个道理,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家长认为,现在就一个孩子,只要我有能力,孩子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图的就是让孩子快乐幸福;也有家长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多学点知识技能,在聪明才智上超过别人,至于其他方面,用不着怎么教;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任性一点很正常,大起来自然会好的;更有甚者,还把孩子任性、自私、霸道的表现视为孩子的聪明、好玩,而加以纵容。总之,我们的许多父母都把孩子娇惯了,只让他们“被人爱”,而从不教育他们“爱他人”。前面的那个孩子,不愿与母亲分享他的东西,没有同情心,就是因为母亲平时“什么都依着他,有点好吃的都给他留着”,而从来不教育他“体贴人”。‎ 下面几个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你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摔摔打打,特别任性。有一天,他爸爸就把这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过一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气,好不好?”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来,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钉子!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发一次脾气,那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的钉子拔下来一根。”这个孩子一想,发一次脾气就钉一根钉子,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减少,他也只能不断地克制自己。‎ 一开始,男孩儿觉得真难啊,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学会了克制。他非常欣喜地找到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 爸爸跟孩子来到了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的心上打了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啊。”‎ ‎(2)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常见的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一个小孩子 不小心碰到椅子上,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指着椅子说:都是“这个椅子”不好,让俺宝宝摔倒了,妈妈打“这个椅子”给宝宝出气,于是妈妈就使劲地拍打“那把椅子”,一直到小孩停止哭泣。‎ ‎(3)一位旅居日本东京的中国母亲回国省亲,和国内亲人说了她在日本的见闻。这位母亲说,一个3岁的孩子在客厅走动的时候不小心被茶几碰倒,顿时大哭起来。日本妈妈听到儿子的哭声,过来把他扶起,郑重其事地说:儿子,你要再重新走一遍!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结果儿子走第二遍时,没有碰到茶几。走完后,日本妈妈对儿子说:你为什么会碰到茶几,一般有三种可能,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时候没有看着前面,第三是你走路的时候在想着别的事情。那么你刚才被茶几碰倒,是哪一种情况呢?儿子经过一番思索,把答案告诉了妈妈。‎ ‎(4)一位刚到美国定居的年轻中国母亲在给家人发的一封电子邮件里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上午,我从商店出来在路边等车,看见一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带着一个小孩走在人行横道上,孩子看起来三四岁的样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小孩突然摔了一跤,年轻的美国妈妈走到孩子身边,并没有弯下身子把儿子扶起,而是大声说了一句:卢迪,男子汉,站起来!然而,那个小孩子显然是摔疼了,不但没有从地上站起来,还开始哭了起来。没有想到,那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又对孩子说了一声:卢迪,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妈妈相信你一定会站起来!也许是妈妈的鼓励,那个孩子真的从摔倒的地方站了起来。年轻的美国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走到路边,然后蹲下身子,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又说:知道吗?卢迪,以后再摔倒,要学会自己站起来,你看你刚才的样子,像个咱们家的男子汉吗?你在家里不是说过,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刚才那样子怎么保护妈妈呀?‎ ‎(5)一个年轻的妈妈给家人分吃水果,她边切水果边念儿歌:“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奶奶不在留一个。”然后让三岁的儿子把切好的水果分送给大家,儿子边送也边念儿歌。有一次吃水果,碰巧爸爸不在,儿子边分送水果边唱:“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爸爸不在留一个。”他真的给爸爸留下了水果。‎ ‎(6)爸爸下班回来了。孩子马上倒上一杯茶,递到爸爸面前:“爸爸,请喝茶!”爸爸亲切地说:“好孩子,写作业去!不用你给我倒茶,你幸福爸爸就高兴。”‎ ‎(7)有个住在山上的孩子,有一天因为做一件错事被母亲责骂后,内心十分忿怨不平,为了发泄情绪,一个人跑到屋外,坐在山腰哭了一阵,然后大声喊叫:“我恨你!”山谷远方立刻传来同样的回声,他顿时被惊吓了,以为有人很凶恶地在和他对骂,又继续哭了起来。小孩快步跑回家,气急败坏地告诉母亲方才的遭遇,母亲听了反而露出微笑,温柔地替儿子 擦干眼泪,搀着他的手,又来到山崖边,要小孩大声叫:“我爱你!”对面山谷也传来同样的回声,小孩破涕为笑。母亲拥着他,说:“孩子,你给别人什么,你也会得到什么。”‎ ‎  ‎ 探究思路:‎ 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这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这个认识的规律反映在阅读上,就是要善于把具体的描写抽象化,把抽象的论述具体化,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举例来说:‎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鲁迅《呐喊·自序》)“麻木的神情”是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怎样的具体形象呢?我们看《药》里的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文中“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看客”“神情麻木”的具体形象。再看《故乡》:“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祝福》:“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仿佛石像一般”“仿佛是木刻似的”,鲁迅同样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闰土和祥林嫂麻木的神情。“汽车是朝我这个方向停着的,停在公路的低处。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里描写的司机是一个什么形象?为什么特别突出他高高翘起的屁股?原来作者要表现的是一个在危难关头鸵鸟式的胆小鬼形象,因为非洲大沙漠里的鸵鸟,遇到危险时, 把头埋进沙土里,却高高地翘起那个尾巴。‎ 从具体到抽象是理解的深化,从抽象到具体也是理解的深化。一般来说,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将具体的形象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抽象的概括,而阅读理论性的文章,则要善于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理论性较强,必须联系现实联系生活,才能真正领会它的深刻含意。对于上面列出的七个故事,我们可以根据弗罗姆的观点,进行如下的分析:‎ ‎(1)这个寓言的含义是,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日后的悔恨。因为我们每做一件事,说一句话,就像钉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留下的洞不会复原了。从父亲教育儿子的角度分析,则是弗罗姆所说的:“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父亲是儿女走向未来的引路人。而且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非常科学的,完全符合弗罗姆的思想:“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2)母亲似乎没有错,但是她在安慰儿子的时候,用错了教育的方法。因为儿子不仅不会从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训”,而且很可能还会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因为儿子看到有错的是“椅子”,而不是他。当他慢慢长大,被人生路上的一些“沟沟坎坎”而“绊倒”的时候,他也会养成找各种客观理由而不愿意自责自省的坏习惯。弗罗姆说;“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拍椅子”的做法之所以错误,是没有“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3)这个故事与中国的母亲拍椅子的教育方式恰成对比。日本的妈妈很重视“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并且启发他总结经验教训。‎ ‎(4)这个故事正好体现了弗罗姆的这个思想:“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 ‎(5)弗罗姆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母亲让儿子分送水果,有助于促成儿子的爱的能力的发展,使他顺利地“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 ‎(6)这个爸爸对儿子的教育与上面妈妈对儿子的教育恰成对比,这样的教育只会使儿子变得非常自私,只知道“被人爱”,而不懂得“爱别人”。‎ ‎(7)这故事含义深远:爱和恨都是相对的,如果你是以爱去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爱你。这个妈妈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爱别人”。‎ 训练提高 ‎1.本文有许多经典名句,最好背熟记牢。请在下面空格里填上课文中相关的语句:‎ ‎(1)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弗罗姆则说:                        。‎ ‎(2)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                              。‎ ‎(3)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                 。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                                  。‎ ‎(4)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              ,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                          。‎ 答案:(1)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2)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3)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4)他自己爱的能力上;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2.对下面句子的分析和理解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内,不正确的几项是:‎ ‎(1)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从婴儿并不感到恐惧的事实,说明婴儿感受到了命运之神也就是母爱的保护。)‎ ‎(2)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婴儿分不清食物、温暖和母亲。)‎ ‎(3)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同时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幼儿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 ‎(4)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这一事实说明孩子有了被人爱的体验。)‎ ‎(5)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这是说儿童进入少年后开始摆脱被爱以及那些被爱的资本。)‎ 解析:(1)是同义句式的转换。原句用的是否定句式,解释时用的是同义的肯定句式。(2)这是分析动词“区别”的宾语内部的关系。不是温暖、食物、母亲这三者的并列,而是温暖、食物这两者同母亲的并列。(3)这是材料和观点的关系。(4)也是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正确的说法应是,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5)这是对句子词语意义的理解,“接受爱”“赢得爱”就是“被爱”,“必须使自己弱小、孤立无援、生病或者听话”就是必须使自己有被爱的资本。理解这个句子必须联系第2段“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并且明白“资本”具体指什么。‎ 答案:(2)(4)。‎ ‎3.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   )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   )无条件的母爱有其有缺陷的一面。这种爱(   )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  )也根本无法赢得。(   )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   )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A.所以,而,因为、所以,只有,但。‎ B.因为,但,不仅、而且,如果,而。‎ C.因为,而,不但、而且,只有,但。‎ D.所以,但,因为、所以,如果,而。‎ 解析:第一空格要求分清哪是因,哪是果;第二、六空格,“而”可以表转折、承接、并列等多种关系,所以不需选择;第三、四空格要辨析是递进关系还是因果关系;第五空格要注意关联词前后呼应,因为后面有副词“就”,前面当用“如果”,“只有”当与副词“才”呼应。‎ 答案:B。‎ ‎4.分析下面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然而说说文章说理的思路。‎ ‎(1)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 ‎(2)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 ‎(3)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5)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6)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7)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8)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解析:这是一道文章思路赏析题。赏析文章思路必须从分析句子作用入手,而在思路结构上起作用的句子,主要有提示句、归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 答案:(1)是本段的中心句,“自恋”二字归结上文摆出的现象,下文则是从理论解说“自恋”的含义。(2)是本段的中心句。(3)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爱的能力”是对上文的概括,“爱的对象”引出对父爱的说明。(4)领起下文的中心句,“这种变化”指“爱的对象”的变化,下文第5-7段则是具体说明“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6)本段的中心句,暗示前面分别论述母爱和父爱,从本段起则是综合说明。(7)本段的中心句,说明本段文字是说明一个成熟的人的心理特征。(8)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从内容和思路两个方面归结全文。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是采取先分后总的思路进行论述。(具体分析参看“写作特色”栏目)‎ ‎5.阅读下面文字,特别注意推敲划了横线的句子和词语,然后回答问题。‎ 同父亲作用紧密相关的是另一个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作用 ‎①。随着私有制以及财产由一个儿子继承的现象出现,父亲就对那个将来要继承他财产的人特别感兴趣。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爱是有条件②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④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受我努力的支配⑤。‎ 解析:这是一篇翻译文字,有比较明显的外来语特征,句子结构复杂,意义晦涩难懂,阅读有一定难度。阅读此类文字必须养成字字句句认真推敲的习惯,以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通过本题的练习,有助于大家对这一特征的理解。‎ ‎①这个句子中“父亲作用”具体指的是什么?“另一个……的作用”指的是什么?这里说的“社会经济”具体指什么?作者认为“另一个”“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特征?‎ 答案:这是本段的中心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父亲作用”承上段而来,指的是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另一个……的作用”,这里用代词提示下文,指的是“父爱的作用”,文章在论述了父亲的作用后,进一步阐述父爱的作用。“社会经济”是对下文内容的概括语,指的是“私有制以及财产由一个儿子继承的现象”。爱,是一种意识,作者认为意识是由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这便说明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②“条件”具体指的是什么?可用哪两个字概括?‎ 答案:“条件”是一个抽象的词语,本题要求先将抽象的词语具体化,然后再用两个字对其进行概括。具体指的是“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概括起来就是“顺从”。‎ ‎③这个句子告诉我们,母爱和父爱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请结合课文概括说明。‎ 答案:这个句子有提示的作用,下文论述的中心是父爱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而母爱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则要从第2段概括。父爱的积极面是: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母爱的积极面是:母爱是无条件的,不用为此付出努力;消极面是: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一旦失去就根本无法赢得。‎ ‎④这个“也”字可否省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省。“也”这个副词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其意思是,不仅父爱的积极一面十分重要,父爱的消极一面也十分重要。‎ ‎⑤这个句子分别说明了父爱和母爱怎样的特征?请结合课文说明之。‎ 答案:这句话是说,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而母爱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没有母爱,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解答此题的关键在明白“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受我努力的支配”这句话的含义,母爱则与之相反)‎ ‎6.认真阅读课文,填充下面表格:‎ 年龄段 情感变化特征 刚出生阶段 ‎ ‎ ‎8岁以下 ‎ ‎ ‎8——10岁 ‎ ‎ 少年时期 ‎ ‎ 成熟时期 ‎ ‎ 结        论 ‎ ‎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要求扣住“情感变化特征”这个中心筛选出有关信息,然后用简要文字加以综合概括。‎ 答案:‎ 年龄段 情感变化特征 刚出生阶段 ‎ 处在自恋阶段,没有爱的意识。‎ ‎8岁以下 ‎ 有“我被人爱”的体验。‎ ‎8——10岁 ‎ 主要仍然是“被人爱”,但开始“爱别人”“创造爱”。‎ 少年时期 ‎ 最终克服“自我中心阶段”,懂得“爱比被爱更重要”。‎ 成熟时期 形体上同父母分离,心灵里却同时树立了父亲和母亲两个形象。 ‎ 结        论 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它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7.弗罗姆的理论充满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请你从课文中举一两个例子,说说这一特点。‎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旨在启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学习主要是继承,但继承不是目的,继承是为了创新。因此,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学习别人如何创新,这是培养自己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最好途径。‎ 答案:(1)弗罗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这观点一反传统的认为爱就是如何惹人爱,即把爱作为别人恩赐的情感的看法,也彻底抛弃了富有宗教色彩的关于丘比特和月下老人的传说带给人们姻缘注定的世俗的宿命论观念。这种思想具有进步意义。人们爱的失败,不能总在客观领域找原因,怨天尤人不但不能很好地生活,而且只能更加远离爱的绿洲而走向爱的荒漠。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力,因此,应当反省的是,自己是不是还存在某些方面的缺失。‎ ‎(2)弗罗姆提出,一个人的成熟就应该“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这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因为这样的生命个体既秉承了父爱与母爱的优点,又在综合的过程中懂得这两种情感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注意,在这里弗罗姆不同意弗洛伊德的关于合并父爱与母爱而产生一个新的心智结构的观点,而是强调了父爱与母爱是在人的心智里的不同领域发挥作用的,是一种能够综合而不是“融合”或者“结合”。弗罗姆是对弗罗依德的观点的创新。‎ ‎8.我们阅读任何人的作品,都要抱着一种探究的心态,读弗罗姆的作品也不例外。请说说本文有哪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思考题,启示我们用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经验证明,探究是创新的前提,凡是抱着这种心态进行学习,最能启发创新的潜在意识,从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答案: 文章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对这个问题我们要辩证分析。‎ 相对于其他的爱来说,特别是从爱的性质上看,母爱表现出的动机和目的性是所有爱最少的,似乎没有明确的意识、没有明显的报偿动机。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母亲爱孩子,也有着孩子可以给母亲慰藉和希望的原因。但是这种孩子给予母亲的希望和安慰在大多数时间里是潜意识的,母亲很多时候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种条件性。不过不论母亲是否明晰这种意识,但这种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母爱除了无私外,也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特别是孩子离开自己时,母亲也会产生“空虚”的情感。‎ 所以,母亲的爱中也有着对孩子未来的希望。‎ 其次,作者认为父爱是有条件的,这也是从其一般的意义来说的,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父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无条件的。再次,作者认为“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这些观点与一般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符。‎ ‎9.“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多年来流行的少儿歌曲,既感人心肺又耐人寻味,我们青少年为什么对母爱有这样的独特认识和体验?今天我们学习了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定从中得到了启迪,使你对母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请你以“母亲(父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告诉同学们你有一个伟大而崇高的母亲(父亲)。‎ 解析:题中已经明确,这篇文章不宜写成议论文体,应以记叙为主,但是又必须有强烈的抒情和恰当的议论,最好能适当引用课文中的警句。‎ 答案: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