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考纲展示:(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热点提示:(1)《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2)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4)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6)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考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旧瓶新酒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发展过程 ‎①1640年革命爆发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②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思考] 有人说,“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社会进步方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对此你如何理解?‎ 提示: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英国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 ‎2.确立过程 ‎(1)开始形成: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②意义: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点拨]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不是“光荣革命”,而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它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到议会制约。‎ ‎(2)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形成。‎ ‎①开始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②成员组成: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③运行机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多数党获得执政地位,领袖被任命为首相;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22‎ ‎④主要影响: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 ‎(3)逐步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①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②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③影响: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1832年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完善。‎ ‎3.意义 ‎(1)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对欧洲和北美等地区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思考] 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提示:提示: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是最深层的动力;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斗争是直接推动力;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形成和传播是思想动力;历史上,英国限制王权的传统是历史动力。‎ 问题1: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材料一  许多历史学家将“光荣革命”视为17世纪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终结。议会通过废黜一位国王和拥立一位国王,彻底摧毁了君权神授论,并且从法律上确认了自己的参政权。议会没有完全控制政府,但它获得了无可置疑的国事参与权。接下来的世纪逐渐证明了议会才是英国立宪君主制的真正权威。‎ ‎——《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光荣革命”的影响。‎ ‎(2)“光荣革命”至19世纪中期,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信息解读] 材料一说明“光荣革命”后,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2‎ 材料二中“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采用了渐进的温和变革的方式。‎ ‎[尝试解答] (1)彻底摧毁了君权神授理论,从法律上确认了议会的参政权。‎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的权利;18世纪中叶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问题2: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材料一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材料二 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而已……内阁还逐渐掌握了议会的财政权……伴随着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首相和内阁作为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实际权力不断萎缩的原因。‎ ‎[信息解读] 材料一“把女王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说明国王不仅远离至上权力,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只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材料二说明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过程中,内阁和首相的权力和地位不断上升,同时受到政党政治的制约。‎ ‎[尝试解答] (1)国王只是“理论上”上的权力源泉,国王成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2)由下议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己作出决定;随着社会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是根据内阁的提案作出选择。‎ ‎【归纳总结】 ‎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议会是权力中心,掌管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远离国家权力中心,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3)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4)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作为政府首脑,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5)是君主制、民主制与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6)奉行两党制和常任文官制。‎ ‎2.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 ‎(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2‎ ‎(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1.“‘光荣革命’把地主、资本家这些牟利者同威廉三世一起推上了统治地位……这样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英国就发展起来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就此结束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实现了妥协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从此稳定下来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英国的“光荣革命”及其历史作用。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英国君主共同成为领导者,这有利于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D。‎ ‎2.(2016·廊坊调研)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商业者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这种状况引发的最终结果是(  )‎ A.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C.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D.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解析:选D 本题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据材料信息“工商业者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和商业资本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但其政治权力较少,这引发了英国的议会改革,之后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故D项正确。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 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演进特点 ‎(1)从代议制的内容来看,其特点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责任制内阁逐步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内阁日益权重。‎ 22‎ ‎(2)从代议制发展的方式来看,其特点是渐进的温和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 ‎3.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白芝浩在《英国宪制》中指出:“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  )‎ A.君主      B.议会 C.内阁 D.最高法院 解析:选C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负责组织内阁,行使行政权,因此内阁和首相,实际上可以凭借议会中多数党的地位,控制立法权。故选C项。‎ ‎4.1923年12月英国大选,保守党失去在下院的多数优势,仅余258席,而工党及自由党则分别得191席及159席。翌年1月,议会通过对保守党政府的不信任案,事后英王乔治五世责成标榜社会主义的麦克唐纳筹组政府,麦克唐纳遂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工党首相。据此可知(  )‎ A.英国国王能够决定首相的任免 B.社会主义成为英国的主流思潮 C.自由党支持工党上台组织政府 D.英国政党制度发生了根本调整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政府的代议制。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在英国下院的选举中,保守党、工党、自由党的席位分别为258席、191席、159席,如果自由党不支持工党的话,工党就不可能获得多数席位,也就没有资格组建政府,故选C。‎ ‎5.(2016·黄山质检)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  )‎ A.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 D.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仅扮演仪式性、象征性的角色,因此英国女王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故选C项。‎ 22‎ ‎ 考点2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大陆新制 ‎1.背景 ‎(1)独立之初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国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思考] 1786年,华盛顿曾说:“每个州都有可能引发大火的易燃物存在。我感到一种比我所能表达的远为巨大的动乱已经出现。”对此你如何理解?‎ 提示:美国独立后,实行邦联制,各州的权力很大,导致社会局势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2.基础——1787年宪法 ‎(1)联邦制度 ‎①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共和政体 权力 权力职责 ‎ 特点 立法权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行政权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 ‎ 司法权 ‎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 ‎(2)评价 ‎①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②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政治权利。‎ ‎[点拨] 联邦制和邦联制 联邦制和邦联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联邦形成新的国家,联邦组成单位不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 ‎3.建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久,第一届国会也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共和制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4.两党制度 ‎(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实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 22‎ ‎(4)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思考] 美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而是选择了独具特色的、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美国“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有哪些?‎ 提示:确立了联邦制,建立了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逐步形成了两党制。‎ 问题1:探究美国联邦制的确立 材料一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邦联首脑争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传》‎ 材料二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即联邦制。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 ‎(1)材料一所述独立之初的美国面临怎样的政治局面?美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是如何实现“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的?‎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邦联首脑争斗”说明独立以后的美国由于实行邦联制,导致州与州之间、各州与中央之间矛盾尖锐。‎ 材料二说明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从而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尝试解答] (1)政治局面:独立之初实行松散的邦联制。改变:制定1787年宪法,改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2)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联邦的地位高于州,同时各州也享有一定自主权;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都受到一定限制;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都来自于宪法。‎ 问题2:探究分权制衡原则 材料一 1787年,国民议会起草了新的政权体系蓝图——《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其中强调了个人权利。美国领导人将联邦政府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同意遵从这部宪法,保障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个人自由。‎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是有必要的,条件是任何权力都不得被滥用;政府不能建立在对善良和品德的完全信赖之上,要利用权力的对立实现对权力的制约,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引导个人私利,从而服务于公众利益。‎ 22‎ ‎——廷德尔等著《美国史》‎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为保障个人权利,规定美国实施怎样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中“利用权力的对立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信息解读] 材料一强调美国1787年宪法要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这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人民主权原则。‎ 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在国家权力结构方面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尝试解答] (1)个人权利: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体制:三权分立。‎ ‎(2)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互相制约;国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二者互相制约。‎ ‎【归纳总结】 ‎ ‎1.美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原因 ‎(1)从历史上看: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直接继承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阻力较少。‎ ‎(2)从经济上看:美国建立前,资本主义经济较为发达,其经济发展水平与英法处于同一水平,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实力雄厚。‎ ‎(3)从思想上看:启蒙思想在北美大陆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传播,推动了美国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就是直接吸取了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4)从外围环境上看:美国独处北美大陆,受欧洲封建势力影响较小,其建立民主制度的过程较少受到外部的干扰。‎ ‎2.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 ‎(1)联邦制原则:美国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都是由宪法赋予的,但各州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中央集权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拥有国防、外交等一切大权,把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变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3)分权制衡原则: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并且互相制衡。‎ ‎(4)民主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对选民负责;人民对政府进行制约与监督。‎ ‎(5)宪法至上的原则: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 22‎ ‎1.美国独立初期制宪核心人物麦迪逊曾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此话意在说明(  )‎ A.反对无政府主义      B.反对外来的统治 C.主张“分权制衡” D.强调人民主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麦迪逊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不是天使,因而需要政府的管理,有必要加强政府的权力;但是可能面临着滥用权力的现象出现,所以需要对政府进行监督,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故选C项。A、B两项明显错误,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 ‎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曾指出:“权力是腐蚀人的,绝对的权力就会造成绝对的腐蚀。”为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美国联邦政府(  )‎ ‎①制订《联邦宪法》,积极强化法制建设 ②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宪法负责 ③将政府置于宪法制约之中 ④中央政府以三权分立原则进行权力的分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避免绝对权力出现的有效措施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机制,②③④均属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选择C项。‎ ‎3.(2016·徐州检测)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  )‎ A.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 ‎ B.对法官拥有灵活的任免权 C.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 ‎ D.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解析:选A 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故A项正确;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一经任命任职终身,故B项错误;最高法院对宪法拥有权威解释权,故C项错误;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制约平衡,故D项错误。‎ ‎4.(2016·黄冈调研)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设立国立大学,美国的大学分为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在最高水平的大学中,私立大学占主要位置。这一局面反映了(  )‎ A.人民主权原则 B.分权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美国政体的特点。由材料可知美国没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联系美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联邦制下地方有教育自主权,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故答案为B。‎ 22‎ ‎5.(2016·南昌调研)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主人公因名声好而且生平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而信心十足地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来的报纸揭露了他一系列罪行:伪证罪(有34人作证)、盗窃、毁谤、酒疯子、贿赂犯、讹诈犯、拐尸犯,而且都有人证!在一次民众大会上,有9个不同肤色的小孩子抱着他的大腿叫爸爸。马克·吐温的描述主要是为了(  )‎ A.发泄个人对选举的不满 B.揭露美国民主的虚伪性 C.批评美国民主制的弊端 D.批评美国社会缺乏诚信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政治制度。材料中主人公在竞选州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遭遇,与其前面所做的铺垫相矛盾,说明这是其竞选对手采取卑鄙手法对他进行攻击,因此这一事件反映了美国民主虚伪的一面,故选B。‎ 考点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殊途同归 ‎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①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③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①内容:议会掌握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选举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掌握行政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点拨]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而从法国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开始,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思考] 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其最后确立的共和政体也被称为“一票共和”(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共和国宪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2‎ 提示:法国保守势力强大;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艰难性和曲折性;民主共和的潮流不可阻挡。‎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德意志帝国建立。‎ ‎①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2)建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①君主立宪政体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皇帝 世袭制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 宰相 由皇帝任命 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 ‎②联邦制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3)评价 ‎①积极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德意志很快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局限性: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造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点拨]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是以普鲁士为中心,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的,这样的统一使得普鲁士原有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得以保留并扩大。‎ ‎[思考] 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什么特点?‎ 提示:俾斯麦以铁和血的手段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这体现了高度的集权性和专制性,所以俾斯麦的“手段剪裁”实际上是指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问题1:探究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 材料一 法国人推崇理性的力量,他们相信理性可以设计周全的制度,大众只要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就可以实现人们美好的制度愿景。……但理性是有限的,这些不同的派别也仅仅代表特殊团体的利益。任何一派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理念,因此,任何一派建立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存在。‎ ‎——肖艳银《从历史看法国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22‎ 材料二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群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时找到了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会前进一步。‎ ‎——摘编自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1)针对材料一中“理性是有限的”这一认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对政治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设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兰西共和国是如何促使法国社会“前进一步”的?‎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理性是有限的”是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也就意味着要在总统和参议院、众议院、内阁之间实现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 材料二中“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说明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尝试解答] (1)赋予总统和参议院极大的权力。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问题2:探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材料一 图1       图2‎ 图1:木桶的木条是德意志各邦,箍木桶的铁条指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如《银行法》《货币法》《度量衡法》。‎ 图2:年老的俾斯麦仍然身手不错,德国的经济如同俾斯麦的杠上动作一样,迅速腾飞。 ‎ ‎——《西方漫画史》‎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漫画中的信息。‎ ‎(2)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木桶的木条是德意志各邦,箍木桶的铁条指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说明德意志实行联邦制,各项法令加强了德意志各邦的联系,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 22‎ 材料二中“封建残余”“军事专制制度”说明德意志帝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尝试解答] (1)德意志帝国颁布的各项法律巩固了德意志的统一,推动了德意志帝国经济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权,但掌握权力的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有建议、公布及监督其执行法律的大权。‎ ‎【归纳总结】 ‎ ‎1.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 ‎(1)小农经济大量存在,是君主制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专制势力强大。‎ ‎(3)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4)欧洲其他国家的干涉与影响。‎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掌握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 ‎(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1.有学者评价,法国的共和制是一个“早产儿”,也是一个“难产儿”,这是针对法国政体发展过程中(  )‎ A.发生了大革命      B.曲折反复特点 C.君主派势力大 D.共和派势力小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法国共和制艰难确立的相关史实。共和制和君主制在法国反复较量,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度,此过程体现了法国政体确立过程的曲折与反复,故选B项。‎ ‎2.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 (  )‎ 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 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 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 22‎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构建。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A项错误;C项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但不能全面体现出总统、内阁、议会之间的关系,故排除;D项说法错误。故选B。‎ ‎3.(2016·银川调研)“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创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德国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仍是权力中心,贵族仍享有尊荣,如此运作方式符合德国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德国通过此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从此进入民主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个人利益。因此D项符合题意。‎ ‎4.(2016·常德模拟)有一幅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漫画的说明文字是“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联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此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 A.宰相牢牢控制议会 B.宰相与议会矛盾突出 C.君主立宪制度不健全 D.议会是宰相的工具 解析:选C 从文字说明可以看出宰相操纵着议会,这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本质特点,故A项错误;“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联邦议会”表明宰相和议会之间没有矛盾,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联邦议会都被宰相所操纵,体现了君主立宪制度的不健全,故C项正确;议会是宰相的工具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本质问题,故D项错误。‎ ‎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的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 材料二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如下: 56个不到2 000人口的选区和31个不到4 000人口的选区共取消143个议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获得13个议席。 ‎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 材料三 ‎ 22‎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要求:从三个角度论述,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解析:审题时抓住主题,围绕“三个角度”这个限制,充分利用材料,结合所学补充史实、 丰富结论。第一段材料可以从政治变革与思想解放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第二段材料可从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三段材料可以从政治变革反作用于经济发展角度、政治变革的具体方式与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关系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角度一:政治变革离不开对思想现代化成果的吸收。如:美国吸收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理念。‎ 角度二:政治变革往往受经济现代化的推动。如: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 角度三:政治变革可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如: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德国资本主义发展。 ‎ 角度四:政治变革的领导力量会影响到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如:旧势力掌握现代化领导权导致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 ‎——————————————[本讲课堂小结]————————————————‎ ‎[术语必备]‎ ‎1.1689年《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3.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故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 ‎4.美国的总统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其政治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美国总统的权力由宪法赋予。‎ ‎5.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7.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中,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制几次反复;共和国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呈波浪式前进。‎ ‎8.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9.资产阶级在其建立、发展政治制度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用法律的形式把革命、改革的成果巩固下来,法律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误必明]‎ ‎1.英国国王成为“虚君”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辨析: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可以依法行政,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制内阁形成以后。‎ ‎2.美国的联邦制相当于中央集权制。(×)‎ 辨析: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不是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集权制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地方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联邦制是一种中央和地方分权体制,除宪法规定的归属中央的权力外,其他权力归地方。 ‎ ‎3.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辨析: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互不统属,相互牵制。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 ‎4.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是一回事。(×)‎ 辨析: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是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是美国,其差别是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法国总统对国民议会负责。‎ ‎5.在近代,同为国家元首,英王和德皇职权是相同的。‎ ‎(×)‎ 辨析:英国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是礼仪性的,无权解散议会。德国皇帝是国家元首,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 ‎[全 国 卷]‎ ‎1.(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22‎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解析:选D 本题关键信息是“18世纪中叶”。材料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体现了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掌握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是国王作出决定要有议会的参与,这说明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18世纪中叶英国的情况,排除。‎ ‎2.(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解析:选B 美国《独立宣言》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体现的是天赋人权的原则。而1787年宪法中关于“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的规定,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的原则,故选B项。‎ ‎3.(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后的相关史实,意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A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故排除;光荣革命前英国就有女王执政的历史,故B项表述有误,排除;当时英国议会已经大权在握,故排除C项;注意题干中“詹姆士二世的女儿”这一信息,以玛丽为女王为光荣革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故选择D项。‎ ‎4.(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22‎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德国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知识迁移的能力。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民主政治发展滞后,这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德国是在容克贵族的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的,皇帝和容克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 ‎5.(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了清朝的太和殿和英国王宫与首相官邸,从图片可以看出,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取出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特点。中英比较可从中英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 答案: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 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可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地 方 卷]‎ ‎6.(2015·北京高考)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解析:选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由总统、国会和联邦法院掌握,其明确规定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是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法律,则法律即为有效,故答案为A项。‎ 22‎ ‎7.(2014·江苏高考)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由材料信息可知,俾斯麦的目的是确保德意志帝国君主的统治,D项符合题意。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在德意志帝国代议制政体之下,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宰相对皇帝负责,故A、B、C三项错误。‎ ‎8.(2015·海南高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 ‎《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 立法机构组成 一院制国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 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 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行政首脑 无 合众国总统 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 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批准生效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 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 解析:第(1)问,根据图表中立法机构的构成中两者的比较,得出联邦制下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立法机构健全;据材料中“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得出联邦制下国会的权力加强,享有征税权;据材料中邦联制下无行政首脑,而联邦制有合众国总统,得出实行总统制。第(2)问,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联邦制的确立改变了美国成立之初松散的邦联制的弊端,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政府的权力,并且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答案:(1)特点:立法机构健全;国会拥有征税权;权力加强:成为单一主权国家;实行总统制。‎ ‎(2)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联邦制成为新的国家结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22‎ 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和联系 古希腊民主政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阶级性质 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实现方式 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 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民主形式 直接民主 间接民主 民主范围 局限于城邦公民 在资产阶级范围内不断扩大 联系 古希腊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都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针对训练]‎ ‎1.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质,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指出:“民主的近代观念和希腊城邦的民主大不相同……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对材料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参与民主人数多少是古代与近代民主之异 B.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 C.近代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D.古希腊的民主优于近代的民主 解析:选B A项没有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实质,故排除;“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强调古希腊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故B项正确;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D项材料没有体现。‎ ‎2.在西方某些国家还保留着一种古代民主制的遗风,如瑞士某些州的广场集会或露天会议,以及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小镇的镇民大会等,通过这些会议决定本州(镇)的事务。这里的“民主制的遗风”指的是(  )‎ A.尊重一定区域内风俗习惯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集体表决决定人员的去留 22‎ D.维护小国寡民的城邦利益 解析:选B 从材料关键词“古代民主制”“镇民大会”等信息看出民主遗风指的是公民大会,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 二、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 ‎1.特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 ‎(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组成内阁。‎ ‎(4)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倡导的意志,总统和总理都拥有巨大的权力,不但领导内阁,而且还控制议会或干预立法。‎ ‎2.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是直接民主在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完善普选制。‎ ‎(2)两种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 ‎(3)三种原则,即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 ‎3.多样性的表现 ‎(1)法、美共和制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 ‎(2)英、德君主立宪制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 ‎4.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否定专制制度,避免少数人独裁,保证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 ‎ (3)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 (4)消极方面: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行政权扩张,议会立法权削弱。‎ ‎[针对训练]‎ ‎3.(2016·唐山调研)所谓代议制,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加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西方代议制的产生(  )‎ A.沿袭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 22‎ B.反映了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求 C.从体制上对君主制加以否定 D.主要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诉求 解析:选B 西方代议制属于间接民主制,与古希腊直接民主制有本质区别,故A项错误;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随着欧美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为了有效处理国家事务,西方代议制应运而生,故B项正确;西方代议制下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故C项错误;西方代议制下政权主要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 ‎4.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复兴与发展的产物,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每一种文化对以前的文化都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古希腊民主政治是代议制的源头 B.代议制的核心是民主与议会 C.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D.美国首创资产阶级代议制 解析:选C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只是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故A项错误;代议制的核心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每一种文化对以前的文化都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故C项正确;英国最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故D项错误。‎ 22‎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