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岳麓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高考历史一轮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岳麓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岳麓版 单 元 概 览 阶段 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末 ‎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主要内容 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建立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经济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即是全球化的产物,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单元主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趋势,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 第22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①随着二战胜利之日临近,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秩序,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③经济实力的膨胀使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2)形成: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召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内容 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23‎ 影响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②组织的成立: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成立。‎ 国际组织 宗旨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3)特征 ‎①投票权的多少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 ‎②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4)评价 ‎①积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两大机构的不同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2.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1)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①原因 ‎②建立: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③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④评价 ‎(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3‎ ‎①组成:包括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 ‎②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③影响 ‎,‎ 布雷顿森林体系 史料一 ①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②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③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史料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④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 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学会读史]‎ 史料一指出了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由①可知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由②可知以美国为主导;由③可知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 23‎ 史料二表明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胜出,从史料中二战后欧美关系的状况可判断其国际地位的变化。④是史料二的结论句。‎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提示】 特点: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 措施: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提供援助。‎ ‎(2)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提示】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思维拓展 ‎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作用 ‎(1)原因 ‎①必要: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②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衰日破,美国独霸。‎ ‎③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④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2)主要特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系。‎ ‎(3)作用 ‎①积极作用: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 ‎1.1944年6月,美、英、法、苏、中等44个国家的特使和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重新绘制战后全球经济蓝图。会上,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与会的44个国家中除英国外全部选择了“怀特计划”。这意味着美国(  )‎ A.与英国的同盟关系破裂 B.取得在世界金融中的领导地位 C.开始策划对苏“冷战”‎ D.其国力不足以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 ‎【解析】 二战后美英仍维持盟友关系,‎ 23‎ 故A项错误;此次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故B项正确;美国开始策划对苏“冷战”的标志是二战后初期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与会的44个国家中除英国外全部选择了“怀特计划”,可知美国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资本主义世界领袖,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2年以来,希腊发生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债务危机,国家面临着无力偿还外债的信用危机。按照国际惯例,帮助希腊渡过债务危机向其提供援助的应是(  )‎ A.联合国与欧盟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盟 C.世界银行与欧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解析】 希腊渡过债务危机需要国际组织的贷款和帮助,联合国不具有提供贷款的职能,故A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为出现收支不平衡的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的职能,希腊是欧盟欧元区成员,可以得到欧盟的支持和援助,故B项正确;世界银行是对会员国发展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不救助金融危机,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3.舒建中的《美国与1947年日内瓦会议》说,1947年关贸总协定机制的规则体系主要体现了美国的政策目标,“日内瓦(关贸总协定)的多边关税减让成果则体现了美国实质性的优势”。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A.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是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 B.自由贸易有利于美国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C.关税壁垒的消除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D.关贸总协定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材料中“美国实质性的优势”从根本上说是由其经济上的优势决定的,故A项正确。B项是从政治角度进行评价的,与材料不符;C项中的“消除”表述错误,应是“减少”;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以及关贸总协定,D项表述片面。‎ ‎【答案】 A 考点2|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背景 23‎ ‎①必要性 ‎②可能性 ‎(2)过程 步骤 史实 欧共体 的形成 ‎①开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发展: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加快经 济一体 化建设 ‎①1968年,建立关税同盟,实现贸易自由化 ‎②1968年,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 ‎③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汇率 ‎④1985年,提出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 扩展—‎ ‎—欧盟 初具规 模 ‎①成立:1991年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②成员国增加:2007年成员国增至27个 欧元 诞生 ‎①诞生:1995年,欧盟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②意义: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并且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3)意义 ‎①对欧洲: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促进了欧洲发展。‎ ‎②对国际格局:欧洲一体化反映了20世纪下半期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它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欧共体和欧盟的区别 从欧共体到欧盟不仅是名称的变化,其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欧共体是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是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合作内容扩大到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对二者的区分关键在其性质上,这也是易混淆的地方。‎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 ‎(1)背景 ‎①世界全球化发展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 23‎ ‎②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应对全球化的需求。‎ ‎(2)成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条约生效。‎ ‎(3)宗旨:协定规定,美、加、墨三国之间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4)影响 ‎①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它们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经济互补。‎ ‎②较好地实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③由于三国经济的差异,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3.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1)背景 ‎①20世纪70—80年代,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内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②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 ‎(2)过程 ‎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 ‎(3)宗旨: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4)特点 ‎①各成员国之间差异性明显,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 ‎②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开放的地区主义、协商一致和自愿、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称为“APEC方式”。‎ ‎(5)意义 ‎①大大提高了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②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多极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多极化发展时代,西方经济关系由美、西欧、日三足鼎立代替了美国独霸,美、日、西欧在经济领域里展开了激烈竞争,为了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们都加强了与邻近区域的经济合作,区域性经济集团应运而生。因此,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的基础,‎ 23‎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多极化的表现形式。‎ 欧洲一体化的表现、影响 史料一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①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 史料二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②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学会读史]‎ 史料一阐述了欧洲联合的基本思想。由①可以概括出史料的核心思想是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 史料二中尼克松认为西欧的联合增强了欧洲的整体实力,严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信息②说明美国的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学会用史]‎ ‎(1)概括上述史料的核心思想。‎ ‎【提示】 核心思想:史料一,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史料二,西欧已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 ‎【提示】 影响: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思维拓展 ‎ 全面理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成员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 ‎②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③进一步增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影响 ‎①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②区域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加大,贫富分化加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23‎ ‎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学习活动中做出了下图及相应的结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 C.阻断了经济全球化潮流 D.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 从材料可知表述的是欧元的诞生,结合史实可知,欧元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A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欧元是欧盟中欧元区国家统一货币,不是欧洲统一货币,故B项错误;欧元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1973年,欧元诞生是在1999年,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5年1月25日,伊朗央行宣布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欧元、卢布等货币签订外贸合同。这一事件说明(  )‎ A.欧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美元从此失去霸主地位 ‎【解析】 欧元是主要的国际货币之一,但不能说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并且和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美元、欧元、人民币、卢布这些货币在外贸合同中的运用说明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体现了当今的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故B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美元失去霸主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一位学生把区域性合作组织三种模式的特点归纳如下,下列组织最能体现模式3特点的是(  )‎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23‎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A项正确;模式1是欧盟的特点;模式2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上海合作组织属于多边合作组织,D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3|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开始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由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发展 ‎(1)原因 ‎①基础、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迅速提高。‎ ‎②技术手段: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 ‎③消除障碍:两极格局的瓦解。‎ ‎④体制保障: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2)表现 ‎①贸易领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②生产领域: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③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速度加快。‎ ‎3.意义 ‎(1)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3‎ ‎(2)由于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易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4)加强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5.实质 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6.展望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尽管经济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经济全球化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应对措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史料一 本协议各成员……①应旨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和贸易……②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份额……③切实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消除歧视待遇,为实现上述目标做出贡献。‎ ‎——《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概述》‎ 史料二 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绝不是发展中国家走出负债陷阱的出路。阿兰·伯努瓦(1996)认为,全球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同时④殖民主义仍然以其他方式继续存在。科摩指出,事实上⑤“现在的金融、贸易组织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承担。”法国学者雅克·阿达(1998)指出,全球经济外围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世界、中亚、南亚)⑥“直到现在仍在发展之外,除了石油,不对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起任何作用,受到私人资本的抛弃,通常又受到最严厉的金融限制”。‎ ‎——《反全球化思潮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反思》‎ ‎[学会读史]‎ 史料一阐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由史料中的①②可以归纳为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由③可以归纳为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史料二指出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根据史料中④可得出与新殖民主义作坚决斗争;根据⑤可得出要推动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进一步改革;根据⑥可得出制定合理对策,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世贸组织的宗旨。‎ 23‎ ‎【提示】 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提示】 ①与新殖民主义作坚决斗争;②要推动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进一步改革;③制定合理对策,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或答应该抓住机遇)。‎ 思维拓展 ‎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艰难,主要表现为:‎ ‎①挑战和压力增大。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故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③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7.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思维导图。在“②”处填入最合适的内容是(  )‎ A.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欧共体的成立 ‎【解析】 思维导图中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正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之时,故A项正确;B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错误;C项是1947年,错误;D项是1967年,错误。‎ ‎【答案】 A ‎8.(2016·湛江调研)据统计,20世纪最后30年,世界最富裕的5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5%,最穷困的5个国家增加了206%,世界人口增加了15亿,‎ 23‎ 而绝对贫困总数减少了2亿。这说明全球化(  )‎ A.加剧了全球的利益失衡 B.实质是资本的全球扩张 C.利于第三世界摆脱贫困 D.推动了世界整体性进步 ‎【解析】 从材料数据来看,不仅最富裕国家收入增长,而且最穷困国家收入也在增长,且增长比例超过前者,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资本的扩张,故B项错误;最穷困国家收入虽然增加,不能证明摆脱了贫困,绝对贫困总数减少不能证明相对贫困的减少,也就不能证明全球化有利于落后国家摆脱贫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各项数据,能够看出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全球范围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9.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廉价商品 C.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技 D.先进制度 ‎【解析】 A项属于政治范畴,而题干认为“新殖民主义者”是经济方面,错误;B项是近代西方列强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错误;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将大量资本和新兴技术带到发展中国家,从而打开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故C项正确;D项也属于政治范畴,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 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命题考查情况分析 考纲 近年全国卷已考试题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5‎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总额的变化 世界银行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5‎ 欧元的作用 欧盟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5‎ 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 欧盟扩大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32‎ 西欧六国率先联合 欧洲一体化的背景 ‎2012·新课标全国卷·35‎ 世界经济重心转移 经济全球化 ‎2011·新课标全国卷·32‎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经济全球化 23‎ 主题一 从无序到有序——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主题立意]‎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客观上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二战后世界经济影响巨大,高考试题主要从“影响”的角度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考生认识其在恢复经济、稳定国际贸易秩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近几年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所以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及特点的考查也是高考的热点。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5就是针对世界银行这一考点命题的。‎ ‎[知识交汇]‎ ‎1.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福勒为什么会这样说?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二战后成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元与黄金等价的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形成,美元具有了高于各国货币的地位。影响: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2.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哪些异同点?‎ ‎【提示】 ‎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不同点 主要提供长期贷款,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社会经济,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 主要通过提供短期贷款,帮助各会员国应对国际收支困难,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 相同点 根据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决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45年成立,总部均设在华盛顿。两家机构均属于联合国下属专门机构 ‎3.《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 积极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消极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 23‎ 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4.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有哪些异同点?‎ ‎【提示】 ‎ 比较项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 不同点 性质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作用 稳定金融秩序 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 相同点 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目的 美国进行经济扩张,建立经济霸权 作用 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表现和影响有哪些?‎ ‎【提示】 (1)表现 金融货币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 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积极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扩大商品输出,实际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工业方面 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科技方面 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影响 ‎①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将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实力悬殊的国家联系在一起,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以制度来规范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跟踪训练]‎ ‎1.右图形象地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是(  )‎ A.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使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 23‎ C.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机构,不是其本质,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这是它的作用,并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而且图片信息没有反映,故B项错误;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将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建立美元的霸主地位,故C项正确;关贸总协定才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 C ‎2.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为此,二战后建立(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关贸总协定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与材料“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与材料“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与材料“促进所有国家”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在同等条件下,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与关贸总协定“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基本一致,故D项正确。‎ ‎【答案】 D 主题二 “合作、竞争”与“发展、共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主题立意]‎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体现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随着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而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蕴含着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思想,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 对欧洲一体化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以欧盟的政治合作与其他区域合作集团的合作相比较。考生应将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进行比较,理解三个区域集团的特点,尤其要关注欧盟成立的背景以及在一体化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如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5和全国卷Ⅱ·35及2013·新课标全国卷·32都是围绕欧洲一体化这一主题命题的。‎ ‎[知识交汇]‎ ‎1.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先后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其中欧盟最具典型性。欧洲一体化的特点有哪些?‎ 23‎ ‎【提示】 (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2)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3)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 ‎(4)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2.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点?‎ ‎【提示】 (1)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之间虽然享受减免关税的待遇,但没有形成关税同盟,它们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2)欧盟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 ‎(3)欧盟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治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经济组织。‎ ‎3.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我们应如何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提示】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区域经济合作享受利益的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趋利避害。‎ ‎4.亚太经合组织规定:任何提议,只要有一个成员反对,就不能获得通过;即使是全体成员通过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这一规定体现了哪些原则?为什么通过的提议也不具有强制性?‎ ‎【提示】 原则:相互尊重平等的原则、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原因:亚太经合组织内的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成分复杂;亚太经合组织本身属于论坛性质,领导人参会形式为非正式会议。‎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哪三个发展阶段?各有何特征?‎ ‎【提示】 ‎ 阶段 时间 特征 第一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主要出现在欧洲 第二阶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方面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区域集团也出现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掀起新的高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跟踪训练]‎ ‎3.(2016·长春调研)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5年,‎ 23‎ 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新兴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一发展趋势(  )‎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C.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的现有格局 D.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解析】 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在苏联解体后,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现在仍然活跃存在,故B项错误;材料所提供的变化一定动摇现有经济格局,故C项正确;世界经济中心依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故D项错误。‎ ‎【答案】 C ‎4.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 A.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B.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C.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 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 ‎【解析】 根据“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结合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说明该组织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尽管在实现多区域、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但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该组织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比较大,故B项正确;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决定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会议最后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故D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三 “地球村”里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主题立意]‎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蕴含的相互开放、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思想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整合与分化、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存在的客观现象。‎ 23‎ 关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类题型,凸显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区域化,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整体方向一致。经济全球化要注意对世界经济的双重影响,特别是如何就利除弊问题。因此,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如2012·新课标全国卷·35和2011·新课标全国卷·32都是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命题的。‎ ‎[知识交汇]‎ ‎1.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莎拉发现的现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提示】 无法想象的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中国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原因: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经济全球化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还是充满危险的“陷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高素质的无形服务,但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容易造成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要提防这一“陷阱”。‎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哪些联系?‎ ‎【提示】 (1)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跟踪训练]‎ ‎5.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 A.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B.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C.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23‎ ‎【解析】 题干提及“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但并不能就此说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的是“国家的作用”,B项无法全面反映材料的意思,错误;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全球化,没有提及区域集团化,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信息可知,全球化的趋势与现实的国家体系正在发生冲突,国家主权将越来越多地被退让和削弱,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6·岳阳质检)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 000次。进入21世纪后,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地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B.加入世贸组织,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C.全球化日益加深使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平等往来的外交政策,并不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才认识到中外交往应该平等,故A项错误;中西差距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 项错误;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多重发展趋势,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等,说明全球化下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故C项正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之一,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不能代表所有发展中国家,故D项错误。‎ ‎【答案】 C ‎[展答题模板]‎ 运用参照法解答选择题 ‎(1)题干材料参照法:即材料信息排除法,以题干材料的信息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从而得出答案。如果题干材料的信息主要包括时间、地点、性质、含义等,要以此作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2)选项参照法:选项参照法就是利用某一选项提供的信息,对其他选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一种解题方法。具体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因果、包含、并列、交叉、矛盾、重复等。‎ ‎[示经典例题]‎ ‎【例】 (2015·全国卷Ⅰ)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23‎ ‎【点拨】 解答本题用题干材料参照法。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从材料信息看,到1981年,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和贷款总额都显著增加。题目要求回答“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根据这一点,对照选项,只有A项正确。因为这是向广大新兴独立国家提供贷款的结果。‎ ‎【答案】 A ‎【听课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全国考题——引领]‎ ‎1.(2014·全国卷Ⅰ)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 欧元的问世,只是有助于解决欧盟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问题,并不能消除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排除B项;D项错在“领导地位”。A项彰显欧元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C项反映了欧元的使用促进欧盟对外贸易的发展;A、C两项相比,欧元对推动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作用更大些,故选A项。‎ ‎【答案】 A ‎2.(2014·全国卷Ⅱ)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旗帜是欧盟的旗帜。欧盟成立于1993年,A、B两项的时间均在此之前,而图中的欧盟旗帜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 ‎【答案】 D ‎3.(2012·全国卷)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所反映出(  )‎ 23‎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解析】 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日本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而世界其他地区变化不大甚至比例变小。这反映了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故选C项。‎ ‎【答案】 C ‎[练分省考题——借鉴]‎ ‎4.(2015·广东高考)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从而赋予美国在题干中所述的“特权”,故选D项。‎ ‎【答案】 D ‎5.(2015·天津高考)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   ‎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 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由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到2013年兵马俑巡展广告灯箱在马德里街头出现可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以及国际性交流的范围扩大,‎ 23‎ 故选D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①错误。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但并没有融为一体,故②错误。‎ ‎【答案】 D 2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