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加入VIP免费下载

4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必修一).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丰县实验高中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备课教师:史步周 孔敏 沈国旗 ‎ 项目 内容 课题 烛之武退秦师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 ‎ 教学重、‎ 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 ‎ 教学 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 ‎ 教学 过程 ‎ ‎ 一、导入。 ‎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 ‎ ‎ ‎ ‎ ‎ ‎ ‎ ‎ ‎ ‎ ‎ ‎ 二、知识积累 一)、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曹刿论战》。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 它记述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 二)、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 ‎2、纠正字音。 ‎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逢(pá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孙 ‎ ‎②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 秦伯说(“说”同“悦”) ‎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 ‎4、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 ‎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 师:军队 ‎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4)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 ‎(5)《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说,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取胜;以兵戎相见,攻城拔池,乃为最下之策。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就使别的国家放下武器,停止战争,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这使得本文成为《左传》中的名篇。解题: ‎ 四、讲解课文。 ‎ ‎(一)讲解第一段。 ‎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秦晋围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秦晋为何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补充背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3、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么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 ‎(二)讲解第二段。 ‎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 ‎2、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 郑  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 ‎3、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 ‎③公曰:“……”许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 ‎1、“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 ‎ ‎2、讨论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 ‎  点拨:本文着重描绘的人物就是烛之武,他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善于外交辞令。‎ 因此把握烛之武的劝说特点对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很有帮助。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赏析:这段说辞,只有125字,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 然后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再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 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唯君图之”)。 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 这段说辞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 ‎3、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有什么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 明确: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②“巧设伏笔,首尾呼应” ③“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 ‎4、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 ‎1、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 ‎2、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 四、分析人物形象。 ‎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 ‎2、郑伯:(1)善于纳谏。 ‎ ‎(2)勇于自责。 ‎ ‎(3)善于言辩。 ‎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 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 ‎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 ‎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 五、写作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情节波澜起伏。 ‎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 ‎2、伏笔和照应。 ‎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 ‎3、详略得当。 ‎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 附1:文言字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词类活用 ‎ 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 ‎2.特殊句式 ‎ A.省略句 ‎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 C.判断句 ‎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 ‎4。古今异义 ‎ ‎①行李之往来 ‎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2:归纳基础知识  ‎ 实词:  ‎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 ‎3、焉  ‎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 词类活用  ‎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 ‎④‎ ‎ ‎ ‎ ‎ ‎ ‎ ‎ ‎ ‎ ‎ ‎ ‎ ‎ ‎ ‎ ‎ ‎ ‎ 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 通假字  ‎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 古今异义:  ‎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 文言句式  ‎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六、布置作业 尝试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课本剧。‎ 板书 设计 ‎              起因:秦晋围郑 ‎              发展:临危受命  夜缒出城 ‎                高潮:智退秦师 ‎ 第一步、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 ‎ ‎ ‎  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步、阐明利害  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  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结局:晋师撤离 ‎ 教学 反思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