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教案(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教案(新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丰县实验高中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数学(文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项目 内容 课题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探究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平面与平面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 ‎(1)面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符号表述为:α⊥β.‎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图形表述为:‎ 图1‎ 如图2,长方体ABCD—A′B′C′D′中,平面A′ADD′与平面ABCD垂直,直线A′A垂直于其交线AD.平面A′ADD′内的直线A′A与平面ABCD垂直吗?‎ 图2‎ 提出问题 ‎①如图3,若α⊥β,α∩β=CD,ABα,AB⊥CD,AB∩CD=B.‎ 请同学们讨论直线AB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 图3‎ ‎②用三种语言描述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给出证明.‎ ‎③设平面α⊥平面β,点P∈α,P∈a,a⊥β,请同学们讨论直线a与平面α的关系.‎ ‎④分析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特点,讨论应用定理的难点.‎ ‎⑤总结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口诀.‎ 活动:问题①引导学生作图或借助模型探究得出直线AB与平面β的关系.‎ 问题②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转换.‎ 问题③引导学生作图或借助模型探究得出直线a与平面α的关系.‎ 问题④引导学生回忆立体几何的核心,以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特点.‎ 问题⑤引导学生找出应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口诀.‎ 讨论结果:①通过学生作图或借助模型探究得出直线AB与平面β垂直,如图3.‎ ‎②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用文字语言描述为: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用图形语言描述为:如图4.‎ 图4‎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用符号语言描述为:AB⊥β.‎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过程如下:‎ 图5‎ 如图5,已知α⊥β,α∩β=a,ABα,AB⊥a于B.‎ 求证:AB⊥β.‎ 证明:在平面β内作BE⊥CD垂足为B,则∠ABE就是二面角αCDβ的平面角.‎ 由α⊥β,可知AB⊥BE.又AB⊥CD,BE与CD是β内两条相交直线,∴AB⊥β.‎ ‎③问题③也是阐述面面垂直的性质,变为文字叙述为:‎ 求证: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下面给出证明.‎ 如图6,已知α⊥β,P∈α,P∈a,a⊥β.求证:aα.‎ 图6‎ 证明:设α∩β=c,过点P在平面α内作直线b⊥c,‎ ‎∵α⊥β,∴b⊥β.而a⊥β,P∈a,‎ ‎∵经过一点只能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β垂直,∴直线a应与直线b重合.那么aα.‎ ‎ 利用“同一法”证明问题,主要是在按一般途径不易完成问题的情形下所采用的一种数学方法,这里要求做到两点.一是作出符合题意的直线b ‎,不易想到,二是证明直线b和直线a重合,相对容易些.点P的位置由投影所给的图及证明过程可知,可以在交线上,也可以不在交线上.‎ ‎ ④我认为立体几何的核心是:直线与平面垂直,因为立体几何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例如它不仅是线线垂直与面面垂直相互转化的桥梁,而且由它还可以转化为线线平行,即使作线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也离不开它.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特点就是帮我们找平面的垂线,因此它是立体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 ‎ ⑤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口诀是:“见到面面垂直,立即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 应用示例 例1 如图7,已知α⊥β,a⊥β,aα,试判断直线a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 图7‎ 解:在α内作垂直于α与β交线的垂线b,‎ ‎∵α⊥β,∴b⊥β.∵a⊥β,∴a∥b.∵aα,∴a∥α.‎ 变式训练 ‎ 如图8,已知平面α交平面β于直线a.α、β同垂直于平面γ,又同平行于直线b.求证:(1)a⊥γ;(2)b⊥γ.‎ ‎ ‎ 图8 图9‎ 证明:如图9,‎ ‎(1)设α∩γ=AB,β∩γ=AC.在γ内任取一点P并在γ内作直线PM⊥AB,PN⊥AC.‎ ‎∵γ⊥α,∴PM⊥α.而aα,∴PM⊥a.‎ 同理,PN⊥a.又PMγ,PNγ,∴a⊥γ.‎ ‎(2)在a上任取点Q,过b与Q作一平面交α于直线a1,交β于直线a2.∵b∥α,∴b∥a1.同理,b∥a2.∵a1、a2同过Q且平行于b,∴a1、a2重合.‎ 又a1α,a2β,∴a1、a2都是α、β的交线,即都重合于a.‎ ‎∵b∥a1,∴b∥a.而a⊥γ,∴b⊥γ.‎ 点评: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作用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见到面面垂直首先考虑利用性质定理,其口诀是:“见到面面垂直,立即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 例2 如图10,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AB=2,BC=的矩形,侧面PAB是等边三角形,且侧面PAB⊥底面ABCD.‎ ‎ ‎ 图10 图11‎ ‎(1)证明侧面PAB⊥侧面PBC;‎ ‎(2)求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 ‎(3)求直线AB与平面PCD的距离.‎ ‎(1)证明:在矩形ABCD中,BC⊥AB,‎ 又∵面PAB⊥底面ABCD,侧面PAB∩底面ABCD=AB,∴BC⊥侧面PAB.‎ 又∵BC侧面PBC,∴侧面PAB⊥侧面PBC.‎ ‎(2)解:如图11,取AB中点E,连接PE、CE,又∵△PAB是等边三角形,∴PE⊥AB.‎ 又∵侧面PAB⊥底面ABCD,∴PE⊥面ABCD.‎ ‎∴∠PCE为侧棱PC与底面ABCD所成角.‎ PE=BA=,CE==,‎ 在Rt△PEC中,∠PCE=45°为所求.‎ ‎(3)解:在矩形ABCD中,AB∥CD,‎ ‎∵CD侧面PCD,AB侧面PCD,∴AB∥侧面PCD.‎ 取CD中点F,连接EF、PF,则EF⊥AB.‎ 又∵PE⊥AB,∴AB⊥平面PEF.又∵AB∥CD,‎ ‎∴CD⊥平面PEF.∴平面PCD⊥平面PEF.‎ 作EG⊥PF,垂足为G,则EG⊥平面PCD.‎ 在Rt△PEF中,EG=为所求.‎ 变式训练 ‎ 如图12,斜三棱柱ABC—A1B‎1C1的棱长都是a,侧棱与底面成60°角,侧面BCC1B1⊥面ABC.求平面AB‎1C1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图12‎ 活动:请同学考虑面BB‎1C‎1C⊥面ABC及棱长相等两个条件,师生共同完成表述过程,并作出相应辅助线.‎ 解:∵面ABC∥面A1B‎1C1,则面BB‎1C‎1C∩面ABC=BC,‎ 面BB‎1C‎1C∩面A1B‎1C1=B‎1C1,∴BC∥B‎1C1,则B‎1C1∥面ABC.‎ 设所求两面交线为AE,即二面角的棱为AE,‎ 则B‎1C1∥AE,即BC∥AE.‎ 过C1作C1D⊥BC于D,∵面BB‎1C‎1C⊥面ABC,‎ ‎∴C1D⊥面ABC,C1D⊥BC.‎ 又∠C1CD=60°,CC1=a,故CD=,即D为BC的中点.‎ 又△ABC是等边三角形,∴BC⊥AD.‎ 那么有BC⊥面DAC1,即AE⊥面DAC1.‎ 故AE⊥AD,AE⊥AC1,∠C1AD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C1D=a,AD=a,C1D⊥AD,故∠C1AD=45°.‎ 点评: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找出平面的垂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找出平面的垂线,然后解决证明垂直问题、平行问题、求角问题、求距离问题等.‎ 思想方法总结:转化思想,即把面面关系转化为线面关系,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作业 课本习题2.3 B组3、4.‎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