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比较此文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 ‎2.学习描写山川景物形象的散文的一般欣赏方法。‎ ‎3.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重点 1. 鉴赏作品描绘的鲜明独特的形象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点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难点 通过形象,探究意旨 教学时数 ‎1课时 ‎(视本校学生实际,预习部分,可安排在课前,也可单独安排一课进行学习笔记的书写和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步,学生借助赏析示例和教师布置预习题,粗读《过小孤山大孤山》2遍,完成自学笔记,准备需要提出的问题。‎ 预习题:‎ ‎1.借助“赏析示例”阅读课文 ‎2.请分时间段(八月一日和二日),在文中标注出作者游览的地方。‎ ‎(八月一日:从烽火矶到沙夹,途径烽火矶——又有一石——小孤山——彭浪矶——沙夹——小孤山——沙夹 八月二日:从彭蠡口到湓浦口,途径彭蠡口——大孤山——江州——湓浦口)‎ ‎3.思考:课文的题目是编者所加,两篇日记,为何编者能将它们和在一起,浑然一体,并无拼接感?‎ 自学笔记示例:‎ ‎1.需要特别注意的字音:‎ 过烽火矶(jī) 又秋深潦缩(lǎo) 碧峰巉(chán)然孤起,上干云霄(gān)‎ 若稍饰以楼观(guàn)亭榭 传(chuán)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 有俊鹘(hú)抟(tuán)水禽,掠(lǚe)江东南去 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jiā)苇 每汲用,皆以杏仁澄(dèng)之 ‎ 舟人指点岸如赪(chēng)‎ ‎2.应该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 ‎(1)词语释义:‎ 嵌(山石如张口的样子)岩窦(孔、洞)穴 凡(所有)江中独山 ‎ 信(诚然)造化(这里指天地、自然界)之尤物(特异之物)也 ‎ 额(匾额上)曰“惠济”,神(庙里供奉的神)曰“安济夫人” ‎ 实不然(这样)也 俄(不久)复(又)开霁(天晴),遂行泛(泛舟)彭蠡口 ‎ 大孤状(形状,样子)类(像)西梁 ‎ 大孤则四际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皆大江 ‎ 州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德化县 南唐为奉化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节度(管辖),今为定江军 ‎ 岸土赤(红色)而壁(像墙壁一样)立 ‎ ‎(2)虚词:‎ 若稍饰以(用)楼观亭榭 有碑载其(这,指“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一事)事 虽(即使)无风,亦浪涌 复以(介词,用)小艇游庙中 乃(才)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过夕乃(才)可饮 实以(用)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句末语气词)‎ 杰然(……的样子)特起 实(实际,事实)不然(这样的)也 ‎(3)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guàn)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4)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5)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6)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4.需要记诵的句子或者语段 ‎5.学习一得 ‎6.需要提出的问题 第二步 一、由《入蜀记》的介绍导入 ‎1.利用课文中的注释①‎ 注释①:选自《陆游集·入蜀记》(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题目是编者加的。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途中以日记纪行,结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本篇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小孤山,在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与南安彭泽矶相对,俗讹作小姑山。大孤山,在江西九江南鄱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 ‎2.补充《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八对《入蜀记》的评价:‎ ‎“游本工文,故于山川风土,叙述颇为雅洁。而于考订古迹,尤所留意……皆足备舆图之考证……其他搜寻金石,引据诗文以参政地理者,尤不可殚数。”‎ ‎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三、再读文本——鉴赏形象 问题:文中哪一处景点的景物形象我们读来感觉最生动而饱满?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一形象的?‎ ‎1.尝试用短语概括“小孤山”景物形象特征。‎ ‎2.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景物形象的?‎ A.从移步换景的角度鉴赏(从“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相望”—“自数十里外望之”—“庙在山之西麓”—“舟过矶”—“复以小艇游庙中”, 突出不同角度的不同特点)。‎ B.从笔调灵动变化的角度鉴赏(以其他名山来对比—直接描写碧峰干云、姿态万千等特征—随笔写出郡县沿革情况—信手拈来前人诗句、传闻逸事—烘托登临之胜景)。‎ ‎3.诵读“小孤山”一段和苏轼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比较两者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刺,直刺。)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 ‎ ‎ 四、探究意旨 探究之一:作者随笔写出郡县沿革情况,有无深意?‎ 四处:1.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2.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3.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4. 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探究之二:作者援引的诗句有几处,各有什么作用?‎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