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七年级历史学案:《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预习导学 清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三、重难点:‎ 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四、精讲释疑:‎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较快的行业有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出现的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业发展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著名的商业都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著名的商帮有________________‎ ‎3、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康熙时,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________‎ 五、引导点拨:‎ ‎1.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有哪些?‎ ‎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六、反馈矫正:‎ ‎1、明末以来,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 B、连年混战 C、国力强盛 D、社会安定 ‎ ‎2、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3、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这些机户生活在( )‎ A、北京 B、江宁 C、长安 D、洛阳 ‎4、“走西口”所描绘的商帮在清朝与徽商齐名,它是( )‎ A、浙商 B、闽商 C、冀商 D、晋商 ‎5、下列不属于晋商主要贩卖的是( )‎ A、粮食 B、食盐 C、钢铁 D、绸缎 ‎6、清朝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是在( )‎ A、康熙时 B、雍正时 C、乾隆时 D、咸丰时 七、知识拓展与随堂过关检测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材料三: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什么社会经济现象?‎ ‎(3)材料一、二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3)材料三说明当时还存在什么现象?为什么?‎ ‎(二)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1.简要说明陈亮的观点。‎ 材料二: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 ,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2.清雍正帝在农工商的关系上持何观点?他持此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实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 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3.黄宗羲的观点是什么?‎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答案 六、1、B 2、B 3、 C 4、D 5、C 6、A 七(一)1.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 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 ‎3. 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二)1.陈亮的观点说明了农工商业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将它们割裂开来,这也是两宋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情况。‎ ‎2. 重本抑末(重农抑商)。他认为,农业为国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3. 批评了把农工商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了农工商皆本的思想。‎ ‎4. 在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