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ID:89941

大小:7.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及山水田园诗派的有关知识,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创作风格。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把握全文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并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  你的选择 1.你愿意生活在:A.边城      B .现代都市     C .安化     D .桃花园  2.你选择的身份:A .我若为王   B .我若为民   C.加官进爵  D .隐士 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大背景下,有这样一个人,他“质性自然”,沉迷于采菊栽柳、寻幽探壑、登高舒啸、临流赋诗,并且,为着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毅然抖落沉重的官袍,抛却名利,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学生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教师相机补充)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洗尽铅华、不带滞锈、冠绝千古的妙文——《归去来兮辞》。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  隐逸诗人之宗 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李白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白居易 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陆游 陶诗胸次浩然: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清8226;沈德潜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欧阳修 [互动设计3]  解题 1.结合注释①解题 点拨:“归去来兮”即“归去”义;“来”为表趋向的语气助词,“兮”是语气词,均无实义;“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2.补充介绍“辞”的特点 点拨:“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3.生齐读全诗,师生共同正音 4.朗读指导 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读时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降调,疑问句读升调)和停顿。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二二顿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一二一二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5.放录音朗读带,体味文章情感、气势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4]  研读文本,思考探究 1.作者弃官归隐的原因有哪些? 点拨:“田园将芜”和“心为形役”。 2.作者归途中的心情如何? 点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了诗人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表现了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的急切之情。 3.中间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归田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初进家门→居室之乐→庭园之乐→户外之乐。在第2段写到初见家门之时,“载欣载奔”,一派狂喜之态。家人等候迎接作者的归来,尔后举家欢庆,其乐融融。从“引壶觞以自酌”到“审容膝之易安”几句,写饮酒自娱自乐与傲然自得之情。随后作者将笔锋从居室转到了庭园,甚至到高处、远处等目光所及之处,精心选取了园日涉、策杖流憩、出岫之云、知还之鸟、抚孤松等几个画面,再加上前面的引觞自酌、倚窗寄傲等生活场景,创造出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抒怀,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无尽乐趣及作者的孤傲坚贞之志。第3段中作者听亲人说知心话,以琴书为伴,乐以忘忧。接着在农事闲暇之余乘兴出游,从出游方式到途中所见之景,作者都娓娓道来,春意盎然,诗意盎然,趣意也盎然。作者触景伤怀,万物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却让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也流露出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感情基调仍是明快愉悦和乐观的。 4.有人认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篇进行探讨。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互动设计5]  背诵练习 配乐背诵 四、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6]  全文主旨 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幻想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于是,他选择了归隐的道路。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互动设计7]  艺术鉴赏 1.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犹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自然真纯可亲。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矣。”(欧阳修)  “《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  (李格非语)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语) 2.丰富而又富于创造的想象,尽显浪漫色彩。 本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 3. 引用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语如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 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引用《论语8226;微子》楚狂接舆的歌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稍加点化,形神俱显。 4.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五、拓展延伸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他真的不愿通过仕途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吗?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