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调研考试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调研考试

ID:132550

大小:20.6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0-03-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张梦芬  审核人:王经会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戈培尔在日记中写到:“1939的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A.吞并奥地利     B.灭亡法国       C.进攻波兰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敦刻尔克撤退 ②意大利对法宣战 ③不列颠之战爆发 ④法国签署投降书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3.在德黑兰会议召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是 A.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围歼德军          B.英军在阿拉曼与德军激战 C.意大利已公布无条件投降            D.德军处于盟军东西夹击中 4.下列国际会议中,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开罗会议 ②德黑兰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在于A.社会制度的不同                   B.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的冲突                   D.美国推行霸权政策 6.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    ④在美国资本的扶植下恢复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7.“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A.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               B.加快经济发展    C.实现政治一体化                   D.抵制英国“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 8.20世纪70年代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阶段。对“滞胀”的解释最准确是 A.通货膨胀严重,生产停滞不前       B.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交织出现 C.生产徘徊不前,通货膨胀严重       D.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时有发生 9.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归于失败的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根深蒂固            B.不切实际的口号C.本人作风缺乏实事求是                D.急躁冒进,脱离实际的口号目标 10. 下列有关东欧国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盲目照搬苏联模式,造成了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国家进行改革B.各国努力探索适合本国的建设道路,不同程度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C.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由于多种原因,先后陷入困境D.有些国家因改革发生了反革命武装暴乱 1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可以概括为 A.美国取得压倒性优势                  B.双方互有攻守 C.苏联依靠绝对军事优势迫使美国退让    D.双方不堪军备竞赛重负放慢争霸步伐 12.尼克松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A.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B.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13.印度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努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建立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粮食基本实现自给 ③科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④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20世纪60、70年代韩国、新加坡和西亚产油国在经济发展上都 A.面临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问题 B.注重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累起丰裕的国家财富 D.调整经济结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15.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16.当今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格局形成 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D.“一超多强”局面将不会改变 17.当代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最重要因素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 C.第三世界的日益崛起              D.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18.当今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①政局稳定程度②经济实力③科学技术④军事实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新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推动力 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机会均等的 ③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相互对立的 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A.①③⑤         B.②④           C.④⑤          D.①④ 20.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B.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技的需求 21.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与子女组合,看起来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 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已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19世纪家庭生产职能增强          ②工业革命促使人口流动趋势加强 ③经济发展促使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④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22.美国的发展对世界近代史产生过重大影响,下列选项中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①美国独立揭开了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②1917年美国等国家相继加入协约国集团,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③美国凭借一战前取得的世界经济霸权,战后企图称霸世界 ④美英联合实施诺曼底登陆,加速德国灭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②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 ③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     ④直接耕种土地者要交纳租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4.下列典故或暴政与周厉王有关的是 A.“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B.烽火戏诸侯   C.酒池肉林                       D.“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25.对商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①盘庚把都城由亳迁到殷,商朝从此稳定 ②“人祭”与“人殉”反映了奴隶制的残酷性 ③商纣王的暴政,导致商朝的灭亡 ④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下列哪些符合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现象 ①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②出现刺绣品 ③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④以贝作为货币 ⑤用漆工艺装饰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27.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28.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下列言论,属于韩非子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 30.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结果有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10—2011学年度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卷Ⅱ(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量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造就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假如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       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三 本世纪初的相对论,20年代的量子力学,20年代和40年代的原子构       和       基本粒子理论,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等为一系列新兴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       基       础。 ---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      请回答: (      (1)试从技术、生产和科学的作用三个方面概括上述三则材料各自的含义。 (       (6分)               (      (2)综观上述三则材料,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三者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谈谈你的认识。(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孙鞅(商鞅)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指社会制度,下同)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定。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引自《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  殷因(沿袭)于夏礼,所损益(删减或增添)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周以后的王朝),虽百世可知也。                   ——引自《论语·为政》 材料三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十代之内少有不失败的);自大夫(诸侯的下属)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大夫的下属)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引自《论语·季氏》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政治局面的态度。(4分)       (2)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法家和儒家社会历史观的不同,并分析两派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中的不同影响。(8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产生的社会效果。为什么会出现“民勇于公战”的局面? (8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6分)  2010—2011学年度调研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  DBCBC  6--10 CBBAB   11-15 BADDD  16—20 AAABC  21—25 CCCDC 26—30 CACBA 31.①市场的扩大,技术的提高引起了工业革命;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新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6分) ②科学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产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根本动力。三者中最要害的因素是科学的发展。(4分)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要重视生产技术的更新和变革,推动生产发展。(4分) 32.(1)孔子持否定态度,表明孔子反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希望恢复西周奴隶制社会局面。认为是天下无道的表现。(4分) (2)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强调社会制度的变化,承认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儒家认为历史发展以沿袭为主,不主张社会制度的变革。法家的理论为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儒家思想对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起消极作用。(8分) 33.(1)结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富足,战斗力增强。 原因: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8分) (2)获得人民支持;实行严刑峻法;严厉打击变法的阻碍势力。(6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