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2)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2)及答案

ID:149263

大小:10.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4-08-2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训练(A卷2)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0分)(一)选择题(13分,第1题3分,2~6题每小题2分)1.为下列句中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1)桓侯不应(  )         A.huān   B.huán(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A.wēn   B.yùn(3)默而识之(  )      A.shí   B.zhì(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A.huì   B.huǐ(5)疾在腠理(  )      A.còu   B.zhiu(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   A.xiá   B.xié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A.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C.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侵,以思,无益,不如学也。”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对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B.学而时习之(复习),不亦说(愉快)乎?C.君有疾(小病)在腠理(皮肤的纹理),不治将恐深(厉害)。 D.居(居住)十日,扁鹊复(又)见。4.对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所述不正确的是(2分)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又爱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C.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就不必再请我去了。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为线索组材,按时间顺序记叙事件的发展。B.蔡桓公说的“寡人无疾”这句话 ,说明蔡桓公的病得不到医治的根本原因。C.这篇文章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自信,讳疾忌医。因为蔡恒公的死,正是他盲目自信,固执己见,讳疾忌医的必然结果。6.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C.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D.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二)语言积累运用(每空1分,17分)1.按课文原句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2)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2.按要求填写课文原句:(1)《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 静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湖阴先生壁》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自然景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孔文子谥号“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钱塘湖春行》描写花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十则》中表示虚心学习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0分)(一)(11分)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 鹊复见,曰:“君 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分)2.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了哪些话劝他及时治病?对扁鹊的忠告,蔡桓公是怎样评论的?(用原文回答)(2分) 3.扁鹊第四次见蔡桓公为什么“还走”?(用原文回答)(2分) 4.体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请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填入括号中。(3分)(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    )将恐深。(2)桓侯体痛,(    )使从索扁鹊,(    )已逃秦矣。(3)(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二)(11分)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 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3分)(1)累寸不已(    )      (2)若中道而(    )(3)何异断斯织 乎(    )   (4)复还终业(    )(5)以就懿德(    )    (6)妻跪问其故(    )2.辨析下列加粗的词并解释。(2分)(1)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2)一丝而累(          )(3)无它异也(          )(4)何异断织乎(          )3.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 遂成丈匹。(2)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一段的意思。(2分) (三)(8分)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③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⑤身已半入,止露尻尾。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选段中表现狼很狡猾的句子是(2分)( )A.①②③    B.①②⑦    C.②④⑤    D.①②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几项是(2分)( )A.“径去”的意思是径直走开。“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的坐在面前。B.文中三个“其”的意义分别是指:屠户、积薪、前狼。C.文中三个“以”的含义都是“用”。D.“屠暴起”,写屠户当即立断。“暴”,突然的意思。E.“目似瞑,意暇甚”的 意思是:眼闭着似乎在睡觉,那种神情善良的狠。 G.此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H.此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3.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其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屠户在柴堆后面都看到了什么?(2分) 三、作文(40分)题目:妈妈,今天我做了一件____________事要求:①作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写,用向妈妈陈述的口吻写。②所写的事作为一件事来讲,交待完整。③文中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④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一)1.(1)B (2)B (3)B (4)A (5)A (6)A 2.C 3.D 4.C 5.B 6.B(二)1.(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好之者不如乐之也 (3)戴月荷锄归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温故而知新2.(1)绿树林边合 青山郭外斜 (2)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6)三人行,必有我师二、(一)1.发生 发展 结局2.“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4.“寡人无疾” 固执已见,刚愎自用5.(1)疾 (2)桓侯 扁鹊 (3)病 臣(二)1 .(1)停止 (2)如果 (3)布 (4)完成 (5)美好 (6)长跪2.(1)并且 (2)无义 (3)别的事 (4)与……区别3.略4.劝夫积学(三)1.D 2.ADH 3.盖以诱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三、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