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达标测试(人民版必修一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达标测试(人民版必修一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同步测试(有解析人民版必修一)‎ 一、选择题 ‎1.“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 ④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选项②表述不确切,因这现象主要是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故可排除②。‎ ‎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答案】 A ‎【解析】 由“阶级斗争”这一关键信息可知,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3.“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的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能召开 ②公检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内乱,其破坏是多方面的。‎ ‎4.口号反映时代特色。“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国出现了严重叛乱 B.民众安全得不到保障 5‎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 ‎【答案】 D ‎【解析】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文化大革命”的口号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造成动乱局面。‎ ‎5.“我父亲有一同事,因上课时挥舞教鞭用力过猛,戳破了毛主席的画像被打成‘反革命’,不久就被枪毙了。”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种现象毫无历史根据 ‎②据判断,这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现象 ‎③说明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 ‎④表明当时阶级矛盾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所述判断该现象应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而后可以依据所学知识判断①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④与当时的实际不符合,正是由于毛泽东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才导致了“文革”的发生;材料中的“同事”“被枪毙”说明了当时法制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③是正确的评述。‎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体现在(  )‎ ‎①转变工作重心 ‎ ‎②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③平反冤假错案 ‎ ‎④恢复民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到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②发生在1954年,排除。①③④都是转折的体现。‎ ‎7.‎2008年10月23日到28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修订后的《消防法》,使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关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B.“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5‎ C.1982年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198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答案】 D ‎【解析】 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于1999年。‎ ‎8.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 A.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国民平等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依法治国原则。故选B。‎ ‎9.1986~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  )‎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 B.加强了立法工作 C.推动了普法教育活动 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制定法律的主要作用是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法律基础。‎ ‎10.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  )‎ A.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殊性 B.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C.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D.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邓小平在材料中以递进的方式阐释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密切联系。‎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5‎ 材料一 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他们正在我们身边,必须彻底揭露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 材料二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是靠极“左”思潮和“文化大革命”起家的。 在“天下大乱”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反革命集团。他们从批判《海瑞罢官》开始点火,其后的种种罪恶活动贯穿于“文革”的全过程,九一三事件后,他们更加猖狂。中共“十大”后,他们在中央政治局结成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阴谋全面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要否定,反革命要批判,但又不能也不应该否定十年的一切。毛泽东要对十年内乱负主要责任。从毛泽东一生的业绩来看,它只是“无产阶级政治家犯的错误”。‎ ‎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对当时国内形势的分析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导致他做出这一判断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形成“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土壤”是什么?‎ ‎(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文化大革命”中取得的成绩?又怎样看待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答案】 (1)消除混进党、政、军和文化领域各界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不符合客观事实。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美国扩大越南战争,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对世界战争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 ‎(2)极“左”思潮和“文化大革命”这种“天下大乱”的混乱局势。‎ ‎(3)“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成就绝不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成果,恰恰是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抵制和斗争的成果。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方面的错误,其主观愿望仍然是要搞好社会主义,与两个反革命集团有本质的区别。再与其整个一生的成就相比,那是次要的,这些仍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所犯的错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已把建立法制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之后,中国现在正在采取措施以恢复法律的作用。‎ ‎——法国《人道报》1984年《中国人民 正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司法制度》‎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建法制以来,我国加快了立法的进程。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60件,六届全国人大立法63件,七届全国人大立法87件,八届全国人大立法117件,九届全国人大立法113件。‎ 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 ‎(2)你认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 (1)①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中,将建立法制摆在优先地位。‎ ‎②1983年,人大建立一个法律委员会,以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 ‎③采取措施恢复法律作用。‎ ‎④加强全面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意义:①防止专制、个人独裁专行。‎ ‎②使国家政策制定更具民主性,能代表民意,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④从法律角度保障人民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