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五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辽宁五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考试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考试 ‎ 语文试题 ‎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2、用2B铅笔把1—6题答案,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签字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 周国平 ‎①现代技术正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发展,不断创造出令人瞠目的奇迹。人们奔走相告:数字化生存来了,克隆来了……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东西来了?尽管难以预料,但一切都是可能的,现代技术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它办不到的。面对这个无所不能的怪兽,人们兴奋而又不安,欢呼声和谴责声此起彼伏。‎ ‎②按照通常的看法,技术无非是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改变事物的手段,手段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之造福还是为祸,取决于人出于什么目的来发明和运用它。乐观论者相信,人有能力用道德约束自己的目的,控制技术的后果,使之造福人类,悲观论者则对人的道德能力不抱信心。仿佛全部问题在于人性的善恶,由此而导致技术服务于善的目的还是恶的目的。然而,有一位哲学家,他越出了这一通常的思路,在五十年代初便从现代技术的早期演进中看到了真正的危险所在,向技术的本质发出了追问。‎ ‎③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更是一种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构造方式。在技术的视野里,一切事物都只是材料,都缩减为某种可以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技术从来就是这样的东西。不过,在过去的时代,技术的方式只占据非常次要的地位,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非技术的、自然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大地是化育万物的母亲,他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土地的赠礼,守护存在的秘密。现代的特点在于技术几乎成了唯一的方式,实现了“对整个地球的无条件统治”‎ - 17 -‎ ‎,在现代技术的统治下,自然万物都失去了自身的丰富性和本源性,仅仅成了能量的提供者。‎ ‎④现代技术的真正危险并不在于诸如原子弹爆炸之类可见的后果,而在于它的本质中业已包含着的这种对待事物的方式,它剥夺了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和自身价值,使之只剩下功能化的虚假存在。这种方式必定在人身上实行报复,在技术过程中,人的个性差别和价值也不复存在,一切人都变成了执行某种功能的技术人员。事情不止于此,人甚至还成了有朝一日可以按计划制造的“人力物质”。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海德格尔活着时赶上了人工授精之类的发明,化学家们已经预言人工合成生命的时代即将来临,总之,人和自然事物两方面都丧失了自身的本质。‎ ‎⑤技术本质在现代的统治是全面的,它占领了一切存在领域,也包括文化领域。在过去的时代,学者都是博学通才,有着自己的个性和广泛兴趣,现在这样的学者消失了,被分工严密的专家即技术人员所取代。在文学史专家的眼里,历史上的一切伟大文学作品都只是有待从语法、词源学、比较语言史、文体学、诗学等角度去解释的对象。艺术作品也不复是它们本身所是的作品,而成了收藏、展览、销售、评论、研究等各种活动的对象,海德格尔问道:“然而,在这种种活动中,我们遇到作品本身了吗?”海德格尔还注意到了当时已经出现的信息理论和电脑技术,并且尖锐地指出,把语言对象化为信息工具的结果将是语言机器对人的控制。‎ ‎⑥既然现代技术的危险在于人与世界之关系的错误建构,那么,如果不改变这种建构,仅仅克服技术的某些不良后果,真正的危险就仍未消除。出路在哪里呢?有一个事实看来是毋庸置疑的:人类决不可能放弃已经获得的技术文明而复归田园生活。综观海德格尔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方式之成为人类主导的乃至唯一的生存方式却好像并不具有必然性。也许出路就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在保留技术的视野的同时,再度找回其他的视野呢?能否从那些歌吟家园的诗人那里受到启示,在冥想性思维中重新感悟存在?当然,这条出路未免抽象而渺茫,人类的命运仍在未定之中。于是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何海德格尔留下的最后手迹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还有家园?如何才能有家园?” (有删节)‎ ‎1、下列关于“现代技术的真正危险”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技术如同怪兽,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以无所不能、无法控制的态势席卷全球,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或恐慌。‎ B.现代技术的危险不在技术本身,而取决于人出于什么目的来发明和运用它,只有悲观者才因为对人的道德能力不抱希望而对技术的前景不看好。‎ - 17 -‎ C.现代技术的真正危险在于它的本质中包含着对待事物的方式,它剥夺了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和自身价值,使之只剩下功能化的虚假存在。‎ D.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导致了核武器的产生和扩散,使人工授精和克隆成为可能,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人与世界关系的构造方式,过去的年代,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非技术的、自然的关系。‎ B.在现代技术的统治下,自然万物都失去了自身的丰富性和本源性,仅仅成了能量的提供者。现代的特点在于技术几乎成了唯一的方式。‎ C.现代技术“对整个地球的无条件统治”必定招致在人身上实行报复,使人的个性差别和价值不复存在,一切人都变成了执行某种功能的技术人员。‎ D.随着人工授精、克隆之类的技术相继出现,人工合成生命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意味着人类这一宇宙的精魂的本质属性丧失殆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技术本质在现代的统治是全面的,不仅人和事物失去了他(它)的本源性,连文学、艺术也受到技术的裹挟,人们在作品中除了感受技术的高超,再也没有别的了。‎ B.要消除现代技术带来的危险,不仅要克服技术带来的某些不良后果,更要改变人与世界之间的错误建构,使人的丰富性和本源性得到重新确认。‎ C.和现代技术造就的文明相比,古老的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有它温馨合理的一面,因此,回归过去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D.海德格尔的最后手迹暗示现代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类失去家园感,人类最终要在歌吟家园的诗人那里受到启示,在冥想思维中重新感悟存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 ‎ ‎  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媪之许负①‎ - 17 -‎ 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馀不得幸。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后薄姬希见高祖。‎ ‎  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 ‎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  薄太后母亦前死,葬栎阳北。于是乃追尊薄父为灵文侯,会稽郡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已下吏奉守冢,寝庙上食祠如法。而栎阳北亦置灵文侯夫人园,如灵文侯园仪。薄太后以为母家魏王后,早失父母,其奉薄太后诸魏有力者,于是召复魏氏,赏赐各以亲疏受之。薄氏侯者凡一人。‎ 薄太后后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葬南陵。以吕后会葬长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 ‎ 《史记·外戚世家》‎ ‎①许负,中国古代第一位女相士。‎ ‎4. 对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B.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C.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D.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从“薄父死山阴”的交待来看,薄姬的父亲不是官宦,也不是读书人,只是个普通的百姓而已。‎ - 17 -‎ B.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 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D.《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薄姬的母亲魏媪到著名的相士那里去看相,预言薄姬将生天子,就把她嫁给魏王,魏豹心中窃喜,背汉联楚,后来被汉所灭。‎ B.薄太后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是好朋友,曾互相约定:先富贵者无相忘。后来管、赵均得幸于刘邦,二人便在私下里取笑薄姬。‎ C.刘邦死后,戚夫人等宠妾都被吕后幽禁在宫中,薄姬因为不受刘邦宠幸,吕后允许她随儿子到封国去。‎ D.薄姬在当时波谲云诡的政治事态中,能保全性命并得以善终,一是因为她并未与吕后结怨,处事克己谨慎,二是因为她仁德善良的人品。‎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5分)‎ ‎ ‎ ‎(2)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后薄姬希见高祖。(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8—9题。‎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①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①嚬,也作“颦”。‎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是如何描绘的?(5分)‎ - 17 -‎ ‎9.评论者认为结尾一句“情景俱佳”,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晋人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自己因人事全非、世事变迁而生的无限感慨。‎ ‎(2)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学与思”上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感叹自己居住条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莉娜的秘密 文/成小晟 莉娜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位很有名气的律师,除了工作,她几乎没有自己的个人生活,因为工作上的强势,很多同事表面上对她毕恭毕敬,可暗地里都说她不近人情,嗜钱如命。‎ 这天,莉娜的办公室来了一位憨憨的先生,她本就因为一个案子头昏脑胀,就生气地让助理把来人请了出去。下班后,刚要走,那个木讷的家伙又出现了,看来他根本就没离开。‎ 无奈,她只好把他请进了办公室,断断续续才听明白来由。男人叫科尼,32岁,却仅有7岁的智商,他刚出生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父亲也走了,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他25岁那年收留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子,并和她生下了一个女儿萝丝,可萝丝一出生,母亲也不告而别,丢下科尼和幼女相依为命。当了爸爸的科尼很心疼萝丝,因为好人缘,在一帮朋友的帮助下,萝丝顺利长大了。萝丝7岁,智力已经超过了爸爸,科尼已经无法应付她提出的许多问题。萝丝上学后,这对特别的父女引起了社会工作者的注意,他们认定科尼不适合再抚养萝丝,要把她带走,找一个正常的寄养家庭,科尼无助之下,在一个广告上看到了莉娜,于是就找了过来。站在律师的角度,这是一个很难打赢的官司,按照常理,莉娜本不该把自己的名声砸倒在上面的,可她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 17 -‎ 同事听说后议论纷纷,都说莉娜拿了不少酬劳,而实际上,莉娜则是完全免费,义务帮忙。很多人不明白莉娜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她也并不解释。可对于争强好胜的她来说,打赢官司才是重要的,可寻遍了科尼提出的所有人证,莉娜有些后悔了。‎ 科尼在一家咖啡店工作了八年,负责整理桌面和打扫卫生,尽管同事都很关照他,但大家也都清楚他只能做这样的体力活。也就是说,他的智商有目共睹,工作性质也不能为萝丝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无奈,莉娜只能从科尼周围朋友的身上得到他能好好照顾萝丝的证据,可科尼所谓的朋友只是一群与他类似的弱智患者,证词根本起不到作用。莉娜决定去儿童保护署见见萝丝。‎ 萝丝果然很漂亮,白皙的皮肤,浅黄色的头发,宛如天使,可面对莉娜,萝丝表现得并不聪明。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萝丝也和科尼一样脑子有问题?莉娜觉得糟糕透了,直到看到科尼递上来的成绩单和老师的评语,莉娜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她又一次去看了萝丝,这次,科尼也在,看着爸爸,萝丝猛地扑了上去,哭着说:“爸爸,我要回家,我不要和你分开,不要寄养,他们都说我比你聪明,其实爸爸才是最聪明的。”原来,乖巧的萝丝为了不让科尼伤心,也为了不让别人觉得自己聪明,她开始有意装傻。看到他们父女开心的场面,莉娜的眼睛湿润了。‎ 莉娜开始全心全意准备上法庭的资料。开庭那日,儿童保护署的律师严肃地说:“由于科尼先生的智力情况,根本无法承担对萝丝的照顾和教育,试想,萝丝7岁就超过了科尼先生的智商,如果再大点,他又能如何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职责,为了萝丝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给她找到一个寄养家庭,只有在正常的环境里,才是对她真正的爱。”莉娜情绪很激动,她反驳道:“虽然科尼先生智力有问题,但他爱萝丝,萝丝也离不开他,科尼虽然清贫,但他熟悉萝丝的一切,他知道萝丝喜欢吃什么,什么东西会过敏,他知道萝丝睡前必须听他唱歌,入睡要摸着一条方巾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个大房子,一个富有家庭所能解决的。”除此之外,莉娜还泪流满面地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她说:“谁说弱智的人群就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智力和爱人的能力无关,我也是孤儿,出生当天就被抛弃了,是一位扫大街的老人捡到了我,他就是我的爷爷,同样,他也是智力不全者,可我现在不一切都好好的吗?”这番话,让法庭一阵寂静。‎ 休庭期间,萝丝被法官单独叫了去,最后,法庭宣布,如果科尼没有一个智力健全的家庭,没有人在科尼之外照料萝丝,萝丝将会在她7岁生日后被送到寄养家庭。听此判决,科尼当场嚎啕大哭。萝丝用力抱着爸爸,用乞求的眼神问莉娜:“阿姨,如果我不在,你能帮我照顾爸爸吗?”莉娜用力地点了点头。‎ - 17 -‎ 以后,每周去探望萝丝时,莉娜总陪着科尼,她给科尼买了崭新的衣服。看着科尼西装革履地站在面前,莉娜突然觉得科尼帅极了。每次,当莉娜劳累时,科尼总上前拥抱她,然后站在她身后为她轻轻按摩,他总对她说:“萝丝对我说,你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阿姨,我也觉得。”‎ 三个月后,萝丝7岁生日前,莉娜说礼物她来准备,可科尼摇了摇头,此后就消失了。当莉娜四处寻找他时,科尼拿着一袋子照片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他兴奋地说:“萝丝很喜欢海,我没带她去过,你看,我花了很多钱,买了相机,去了海边,我让人拍了每个小时海的样子,她一定会喜欢的。”莉娜哭了,主动搂住了他。‎ 法庭最终审判的日子,莉娜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披着婚纱进了场,她对法官说:“我请求法庭作证,我今天嫁给科尼先生,此后萝丝再也不用被送走了,她将是我的女儿,我会永远照顾她。”领萝丝回家时,萝丝悄悄地对莉娜说:“其实,从第一眼我就觉得你会是我的妈妈,我当时就恳求法官再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没想到,我的心愿竟然成了真。”其实,对于莉娜来说,她还有一个未说的秘密。其实,她也曾经因为爷爷的弱智而羞愧,上大学时很长时间没回去看他,她谈过一个男朋友,可男友知道她隐瞒爷爷的事情后,毅然和她分手,等她回去时,爷爷离开了,因为伤心过度,怀孕三个月的孩子也没留下来,此后她一直寄情于工作,可午夜梦回,她每每都会梦到爷爷院子里那盛开的玫瑰花,她有过一个名字,是爷爷常喊的,也叫萝丝。‎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开头极力表现莉娜律师的不近人情、嗜钱如命,意在为后文揭示莉娜的身世埋下伏笔。‎ B.儿童保护署以科尼智力不全为由阻止科尼抚养自己的女儿,极不近人情,以此反衬出作为律师的莉娜极富爱心。‎ C.小说以莉娜替科尼争夺女儿的抚养权为主线,穿插介绍莉娜的身世,“秘密”在结尾揭晓,情节起伏,富有戏剧性。‎ D.小说善于运用伏笔与照应的手法,结构严密紧凑,法庭判决后萝丝求莉娜照顾爸爸,使后文莉娜嫁给科尼不至于显得突兀。‎ E.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叙述一个独特群体的故事,过程与结局均十分感人,意在告诉人们:人间自有真情在,真爱无价。‎ ‎(2)小说第9段写科尼不顾一切为萝丝准备生日礼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17 -‎ ‎(3)莉娜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莉娜,但文中用了不少笔墨写萝丝。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俞敏洪:最感激父母什么也没给我留下   又到一年毕业时,许多大学生都在为找到一份工作而辛苦地奔波。他们大多数满腹怨言, “恨爸不成钢”,埋怨“父亲就业时代”的种种不公。谈及此事时,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却出人意料地表示,他最感激的是——“父母什么也没给我留下”。‎ 大学期间,俞敏洪也曾埋怨过这个社会很不公平。身为农民的儿子,他从小穿着布衣,挑着扁担长大,连一辆自行车都买不起,而他同班的一名同学因为是部长的儿子,每到周末都会有司机开着奔驰280接他回家,过完周末又送他回来。他想上前去摸摸那辆气派非凡的车,戴着白手套的司机却拦住他说:“别碰,会黏上手印的!”‎ ‎“那种时候你就会对未来感到很绝望,你会觉得即使他们停下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所拥有的东西都比你多。”俞敏洪说。但他并没有被抱怨和失望的情绪困扰太久。冷静下来后,他渐渐想明白了:生命总是往前走的,人不只是活到大学毕业,而是要活一辈子。如果一个人能活到80岁,那大学毕业时还有3/4的生命历程是未知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坚持走下去。‎ 在俞敏洪看来,人与人之间,有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所大学读书,哪怕是一个班的同学,也会有许多差别:家庭背景、学习成绩、身材相貌等,但俞敏洪认为这些都不重要。美貌终会有消失的一天,在校成绩的优劣与后来取得的成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相反,当时他班上成绩排在后5名的同学在20年后所取得的成就比前五名的同学还要大,在他看来,这是因为前5名的同学往往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经历过学习上的挫折,走上社会后抗打击的能力反而比较弱。‎ 谈到此事,他还说,念大学那会儿,自己也是成绩排名后五的学生。由于智商上比不过人家,他最后就另辟蹊径跟同学比背单词。其实当时他从没想过这件事有没有用,只是觉得这既能打发时间,又能给自己建立一点自信,或者说获得一点虚荣心——“当同学指着某个单词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能立马说出来,同学就会惊叹地说连这个你都知道!”‎ - 17 -‎ 没想到几年后,中国要赴美留学的大学生都遇到了一门叫GRE的考试(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这门考试培训词汇量超过了两万个。当时很少有人能教这个,而俞敏洪的词汇储备已经达到了四万个,找遍北京最能教词汇的就是他,因此很快他就在北京教出了名声。后来俞敏洪又琢磨:“为什么要为别人教不为自己教呢?”于是1993年他决定自己开一所学校,结果就有了后来的新东方。‎ 一路走来,新东方从一家条件简陋的语言培训机构,发展成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教育科技集团。功成名就之时,有人问俞敏洪,你觉得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他说:“人的幸福感不在于你拥有什么东西,而在于你如何拥有这些东西。比如你自己做道菜,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你觉得好吃,因为是你亲自做出来的。如果别人给你做道菜,即使水平高很多,有时你也会觉得不如自己做的好吃,因为你是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有人问,你在这成功的过程中,你最感激的是什么,俞敏洪的回答出人意料:“我最感激的是父母只给我留下了一样东西,就是必须靠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最后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从零做起,一点点地往上成长,然后不断地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最后让成就感转化为幸福感,这个过程在俞敏洪看来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体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有很多年轻人可能因为家庭条件好,反而把奋斗的精神和能力给丢掉了。失去这种能力,他们的一生怎么会不平庸呢?‎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年6月20日版)‎ ‎1978年,俞敏洪参加高考落榜,英语成绩只有33分。俞敏洪的母亲不甘心,在获悉当地一所初中缺乏英语教师之后,硬是找上门去让俞敏洪担任了初中的英语代课教师,用意是既能获得一些收入,还可以复习备考。‎ ‎1979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这次英语考了55分。母亲听说县政府正在办一个高考补习班,就让俞敏洪上这个补习班。俞敏洪本来的目标是考取江苏当地师范学院的专科,但是高考补习期间成绩直线上升,所以报了北京大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对于眼下找工作难的现状,许多大学生都有怨愤和不满的情绪,认为自己没有遇到一个好的父亲,但俞敏洪却认为,拼“爹”是无能的表现,自己的人生靠自己去创造,人生的路很长,只有坚持自己走下去。‎ B.俞敏洪认为,同学之间家庭背景、容貌身材、学习成绩这些差别都不重要。他认为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抗打击的能力都很差,到社会上无法承受挫折,并不能取得好的成绩。‎ - 17 -‎ C.吃自己炒的菜会觉得比别人炒的菜好吃,其实是一种心态,人的幸福感不在于你拥有什么东西,而在于你如何拥有这些东西。‎ D.俞敏洪之所以感谢父母什么也没有给他留下,是因为他知道,优越的家庭条件,会使人丧失奋斗精神从而变得平庸。‎ E.文章通过对俞敏洪事迹的叙述,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奋斗努力的成功者的形象,而且对当下的一些人也有一定的教育和影响。‎ ‎(2)本文开头叙述当下大学生的不满和埋怨有何作用?(6分)‎ ‎(3)俞敏洪在学习和创业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并分析。(6分)‎ ‎(4)当今社会,有人认为是拼爹的时代,而俞敏洪却认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对以上两种看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请简述。(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然而最重要的是,中国要始终尊重俄罗斯,在它遇到16年来最大经济困难的时候,不对其趾高气扬,更不 。‎ ‎②耐心和勇气常能帮助我们去对付善于搅和的人,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不要让对方有 的机会。‎ ‎③位于火奴鲁鲁、迈阿密、纽约的三家酒店购买了一种新型的耐洗的射频识别标签,用以防止人们拿走他们的毛巾、亚麻织品和高级绒毛浴袍。这种 ‎ 已然成为某些人旅游之外的乐趣。‎ A.趁火打劫 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B.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C.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顺手牵羊 D.趁火打劫 浑水摸鱼 顺手牵羊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长期以来,公款吃喝已成了一种所谓的“官场文化”,那些对公款吃喝有瘾者,不会觉得公款吃喝是多么丢脸的事,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 17 -‎ B.国家接二连三地宣布降低药价,而降价幅度大的药品,却很快从市场上消失了,代之同类的高价药,这让消费者非常不满。‎ C.在高考改革过程中,配套制度的建设更为重要,需要完善高考评价机制,避免招录环节腐败,最大限度保护教育公平与考生利益。‎ D.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  15.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看着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 ① 。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 ② ‎ A.①它们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都本色而自然 ②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B.①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 ②不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C.①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 ②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D.①它们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都本色而自然 ②不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5分)‎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 ① ,这就是国际法则的“先占”原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 ② ,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可以肯定, ③ 。‎ ‎① 。‎ ‎② 。‎ ‎③ 。‎ - 17 -‎ ‎17. 下图是2012年在山东省海阳市举行的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志愿者标志,请简要说明除文字以外的构图元素,并说明徽标的寓意。(不超过120字)(6分) ‎ ‎(说明:volunteer字母所在的背景为黄色)‎ ‎ ‎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 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世代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丝阳光。一天,一只米罗虾忽然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觉只听长辈们描述过,但它从未真正感受过。   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垂柳,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间。它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一丝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7 -‎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1C(A现代技术发展速度快,给人类带来惊喜或恐慌,这不是作者强调的“真正危险”。B是通常的看法和悲观者的技术危险论。D环境污染等只是现代技术带来的不良后果。)‎ ‎2D(化学家们的预言是“人工合成生命的时代即将到来”,该项把未然变已然,说法不准确。)‎ ‎3B 二、(一)‎ ‎4.D 5.C 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 6.A 薄姬看相是在把女儿嫁进宫里之后。‎ ‎7.(1)到诸侯反抗秦朝的时候,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把她的女儿送入魏王宫中。(“及”译为到、等到;“畔”通“叛”,译为背叛、反抗;“内”通“纳”,使动,译为“把……送入”。以上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征兆,我来为你成全了吧。”一次被宠幸就生了男孩,这就是代王。此后薄姬就很少见到高祖了。( “此贵征也”,判断句;“幸”被动;“希”通“稀”,译为“少”。以上三处各1分,大意2分 )‎ 译文:薄太后,父亲是吴他人,姓薄氏,秦朝时与原魏王宗族的女子魏媪私通,生了薄姬,薄姬的父亲死在山阴,于是就葬在那里。‎ 到诸侯反抗秦朝的时候,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把她的女儿送入魏王宫中。魏媪到许负那里去看相,让她给薄姬相面,许负说她应当生天子。那时项羽正与汉王刘邦在荥阳相持天下,天下归谁还没有一定。魏豹起初是与汉王一同攻打楚王,等到听了许负的话,心里独自高兴,便背叛汉帝,先是中立,接着又与楚王联合。汉王派曹参等进攻并俘虏了魏王豹,把他据有的圭地改为郡,把薄姬送入织造府。魏王豹死后,有一次汉王进入织造府,看到薄姬美貌,下诏把她收进后宫,一年多也没有得到宠幸。当初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很亲密,三人立下誓约说:“谁先富贵不要把别人忘了。”后来管夫人、赵子儿都先后受到汉王宠幸。有一次汉王坐在河南宫的成皋台上,这两位美人谈起当初与薄姬的誓约而相互戏笑。汉王听到后,问她们缘故,两人把实情都告诉了汉王。汉王心中有些伤感,可怜薄姬,这天就召见她并与她同宿。薄姬说:“昨天夜里妾梦见苍龙盘据在我的腹上。”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征兆,我来为你成全了吧。”一次被宠幸就生了男孩,这就是代王。此后薄姬就很少见到高祖了。‎ - 17 -‎ 高祖去世后,对那些为高祖侍寝而得宠幸的妃子如戚夫人等人,吕太后非常气愤,就把她们都囚禁起来,不准出宫。而薄姬由于极少见高祖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到代国,成为代王太后。太后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到代国。 代王在位十七年,吕后去世。大臣商议立新君,都痛恨外戚吕氏势力强盛,都称赞薄氏仁德善良,所以迎回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薄太后改称号为皇太后,她的弟弟薄昭被封为轵(zhǐ,止)侯。‎ 薄太后的母亲已在这以前死去,葬在栎(yùe,月)阳北边。这时才追尊薄太后的父亲为灵文侯,在会稽郡设置在三百户的园邑,长丞以下的人被派去侍奉看守陵墓,宗庙供奉祭品及祀典都依照规定的礼制进行。在栎阳北边也设置了灵文侯夫人陵园,所有礼仪都和灵文侯陵园一样。薄太后认为母家是魏王的后代,她的父母早逝,魏氏家族中有人侍奉薄太后很尽力,于是下令恢复魏氏家族地位,分别按照亲疏程度接受赏赐。薄氏家族中有一人被封侯。‎ 薄太后比文帝去世晚两年,在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去世,葬在南陵。由于吕后在长陵与高祖合葬,所以她特为自己单独起建陵墓,靠近孝文帝的霸陵。‎ ‎(二)8、答案: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轻理鬟鬓、长袖飘飘的佳人,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红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9、答案:“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一切都在“不语”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景2分,情2分,手法及作用2分。)‎ ‎10、(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三、11‎ ‎(1)答案: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A“不近人情、嗜钱如命”不是作者“极力表现”的,而是作者概括介绍同事对莉娜的看法;此外,作者作这一介绍,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不是“伏笔”。B此处没反衬,从法律角度看,儿童保护署的做法并无过错;E“独特群体”表述不准确,除科尼外,其他都是正常人。)‎ - 17 -‎ ‎(2)答案:①突出这位智力不全的父亲对女儿的深挚的爱;②推动情节发展,使莉娜更加坚定了嫁给科尼的想法;③营造离别气氛,为萝丝最终没有被送走作铺垫。‎ ‎(3)答案:①善良纯朴,富有同情心。面对智力低下的科尼的求助,她毫不犹豫地答应帮助他。②执着顽强,勇敢无畏。为帮助科尼与萝丝,她不惜名声,不畏艰难,甚至勇敢地嫁给弱智的科尼。③工作勤勉,富有职业操守。作为律师,她无偿帮助科尼,只为维护正义与公平。‎ ‎(4)参考答案:①从情节结构看,萝丝是串连情节的关键人物,科尼因萝丝而找到莉娜,萝丝因科尼而求莉娜,莉娜因萝丝而嫁科尼。②从人物的塑造看,萝丝的聪明乖巧、科尼的憨厚真诚、莉娜的善良纯朴相互映衬,相互补充。③从主旨表达看,萝丝有意装傻,哭求不离开父亲,请求莉娜照顾父亲等,无不传达出本文的主旨——真爱无价。④从艺术表现上看,作者在描写萝丝时用了多处伏笔和照应,如萝丝求莉娜照顾科尼最终促成他们的婚事,莉娜小时候爷爷也曾叫她萝丝等。‎ 四、12‎ ‎(1)答案:C项3分,E项2分,D项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于文无据,“拼爹是无能的表现”文中没有这一点。B项混淆范围,“凡是……都”表意过于绝对。D项将或然说成了必然,表意不准。原文有“可能”二字。‎ ‎(2)答案:①目的在于引出传主俞敏洪。②与当下青年的抱怨形成对比,突出了俞敏洪的精神。③使得这往篇文章具有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当下人们“恨爹不成钢”思想起到一定教育引导作用。(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的能力。作用有三个角度:引出传主,突出传主形象,提示作品的主题。‎ ‎(3)答案:①勤勉努力,不懈奋斗。虽白手起家,却能一步步踏实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终于使新东方发展成成功上市的教育科技集团。②不惧贫寒,心理强大。虽然父母什么也没留下,虽然也受过别人的冷遇和白眼,但他不抱怨不失望,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③面对挫折,毫不气馁。两次高考失败,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愈战愈勇,终于考上了北大。(每点2分)‎ ‎(4)参考答案:我赞同俞敏洪“只有靠自己的努力”的观点。①依靠家庭条件的人常常会把奋斗的精神和能力给丢掉了,从而导致人生的平庸。②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会让我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进而产生幸福感。③‎ - 17 -‎ 靠自己的努力同样也可以获得成功。生活中像俞敏洪这样依靠自己的打拼成功的人士有很多。拼爹的抱怨和想法,是自己不自信、不积极的一种表现。(观点2分,阐述至少三点,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针对这两类人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在于纠正我们不正确的想法。作为探究题,首先应该表明自己的观点,又如本题,你赞同哪一种观点都行,关键是要联系文本和现实找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五、13 答案:D(趁火打劫,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浑水摸鱼,也作“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顺手牵羊,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14 答案: A(B项“代之”后加“以”; C项搭配不当,“保护”应改为“维护”; D项“由于”与“所决定”杂糅。)‎ ‎15 答案:C ‎16答案:①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 ②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 ③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答对1空1分,2空3分,3空5分。)‎ ‎17参考答案:两个志愿者手牵着手,勾勒出一个心形图案,寓意亚洲沙滩运动会的志愿者向世界人民伸出友爱之手,充分展现志愿者“我奉献我快乐”的主题精神;志愿者脚下的“黄色”,是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的沙滩,充满了活力、朝气,暗示了沙滩运动会的背景。‎ ‎(每个要点3分,其中要素1分,寓意2分。)‎ 六、18立意探索: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舞者,与其羡慕别人的舞姿,不如坚持最适合自己的节奏,跳出最适合自己的舞蹈。贪恋浅水区生活的米罗虾错推了生活之门,其遭遇隐含着深刻的哲理:不安于现状量力而行,在春天里开花,在秋天里结果,应是成长、生活的不二法门。参考立意角度:“面对诱惑”“认清自己”“定位人生”“遵循规律”“在自己的世界里精彩生活”“不安于现状没有错,努力改变现状也没有错,但违背规律地刻意改变,那就犯了大忌!”‎ 材料中的用词,体现了命题人感情褒贬,出题意图,“米罗虾忽然心血来潮”“觉得水下生活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还没来得及反应”等词句表明“寻找光明”“追求幸福”“执着探索”等属立意跑偏。‎ - 17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