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中2016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公安三中2016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24.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已经走向全面崩溃 B.季孙拒绝出兵是为维护宗法制 C.孔子伐齐是因为反对暴政 D.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 ‎2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26.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主要是指 A.官员的职责经常变动并要受制于中央政府 B.官员的任职地域经常变动 C.官吏来源有一定社会性且由中央任免调遣 D.所有官员完全听命于皇帝 ‎27.《战国策· 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商君“正度量、调轻重” 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繁荣 ‎ C. 秦国富国强兵,实现统一 D.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 ‎28.到1912年,各种政党纷纷建立,各种政纲、政见竞相宣示。据统计,当时政党政团数目高达312个,可谓社团迭现、政党林立,蔚为大观,随即喧闹一时,匆匆画上句号。这一结果说明 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社会巨变 B.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未带来影响 C.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失败 D.中国社会对民主政治缺乏热情 ‎29.“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 9 -‎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30.1940年,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曾发出以下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这反映了 A.敌后战场的抗战作风顽强 B.正面战场会战得到有力配合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 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31.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积极开辟人文合作新渠道,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弘扬上海合作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发出更多“上合声音”。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32.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33.“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而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是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B.罗马法的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C.罗马法导致了自由市场的形成         D.罗马法维护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34.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的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旨在强调罗马法 A.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B.具有永恒性和普遍适用性 ‎ C.代表法学最高成就具有超前性 D.适用商品交换有持久生命力 ‎ - 9 -‎ ‎35.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A.德意志帝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工人武装起义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  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                      ‎ ‎——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变易进化历史观,是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的一个中间环节。近代历史进化论的开创者是康有为。他的“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历史进化论的理论体系,但它采取了传统经学的形式。严复的历史进化观则自觉地以达尔文进化论等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摆脱了传统经学形式,更完全地具有了近代的形态。梁启超提倡新史学,鼓吹史学革命,把历史进化论进一步加以系统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封建旧史学,批判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论和其他非历史主义观点。       ‎ ‎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积极影响(13分)‎ ‎(2)根据 - 9 -‎ 材料一、二、三,概括说明中国古代变易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2分)‎ ‎41.材料一: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以为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以为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 材料二: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人民教育出版社《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2005 年6 月第一版 阅读材料,分析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对美国宪法的评价有何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变化的的原因。(12分)‎ 请考生在第45~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9分)‎ - 9 -‎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在北美,人们还享有一定的参政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大会还提出、讨论、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伯恩比在1759—1760年访问了北美。据他描写,弗吉尼亚人特别“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 材料二  到18世纪60年代,北美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许多产品能够同英国竞争。……随着农业、工业及贸易的发展,原来处于隔绝状态的各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统一的北美市场形成了。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各殖民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在北美英属殖民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 材料三  现代民族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部落体制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有的部落突然发现他们被划在一个名为坦桑尼亚的国家中,但是,即使将他们划在肯尼亚也无所谓。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独立后的非洲出现了一条新的谚语:“在非洲,武装政变随着季节一起到来,有时是武装政变越过季节而来临。”非洲独立后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就是腐败。                                      ——钱乘旦等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体制在美国得以确立的原因。(7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非洲国家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状况。据此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选择自已的政体?(8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15年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 - 9 -‎ ‎1935年10月12日,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大批日本关东军入关,威逼平津。‎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1937年8~11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牵制了日军主力。‎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5月8日,二战中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材料二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这样,《开罗宣言》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实际上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摘编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开罗宣言》公布后有何历史意义。(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光绪元年(1875)初,郭嵩焘上奏《条陈海防事宜》,主张“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方之基”。同年,清廷任命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给驻在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光绪三年,郭嵩焘上奏清廷,建议在华侨集中的各埠设领事以护民,清廷迅速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了领事馆。郭嵩焘建议总理衙门编纂《通商则例》发给各省并各国驻华公使,使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有所参本。‎ - 9 -‎ 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时,湖南士绅群情激奋,要开除他的省籍。有人编了一副讽刺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后来,郭嵩焘被迫辞职回到故乡长沙,全城遍贴揭帖指责他“勾通洋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郭嵩焘病逝。李鸿章奏请朝廷宣付史馆为郭立传,并请赐谥。朝廷降旨曰:“郭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故不准立传赐谥”。‎ ‎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郭嵩焘的主要贡献(7分)‎ ‎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失败的原因(8分)‎ - 9 -‎ 历史 ‎24—25 D C 26—30 C D C C A 31—35 B C B D C ‎40.(1)特点:源远流长,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或有优良传统);服务于政治生活,深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或与政治经济紧密结合);肯定历史进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任答三点9分)‎ 影响:为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中国社会古代和近代前期文明发展。(4分)‎ ‎(2)变化:由传统的变易史观发展为近代历史进化论;研究方法由直观走向科学;研究目标由封建体系向近代社会转化;适用范围由政治和哲学变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任答三点6分)‎ 原因:中国古代变易观的弊端;工业文明的冲击,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与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对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反思。(任答三点6分)‎ ‎41.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材料一)认为美国宪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美国民主自由是虚伪的。(2分)21世纪初(材料二)则客观地肯定了美国以宪法确立的民主共和制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 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一个要点2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一个要点2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认识:历史认识和评价与时代的变迁以及评价者的立场、价值观念和文化构成密切相关。‎ 要正确认识他国,应该尊重历史、尊重国情、尊重差异。等等。(可以酌情加1—2分)‎ ‎45.(15分)‎ ‎(1)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形势不断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6分)‎ ‎(2)假维新: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3分)‎ - 9 -‎ 真改革:新政中的具体内容(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提倡留学)促进中国军事近代化;政治机构近代化;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任意3点即可,6分)‎ ‎47.(15分)‎ ‎(1)特点:①中国抗日战争是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的一个反法西斯战场;②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消耗和拖垮了日本的经济,配合了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④中国抗日战争具有双重性,即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任答3点得6分)‎ ‎(2)意义:对日本:肯定了日本发动的对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侵略性质;宣示了中、美、英三国联合对日作战的目的和宗旨,规定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惩罚性措施;(3分)‎ 对中国: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要悉数归还中国;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3分)‎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表达了同盟国打击惩罚侵略者、维护国际正义的共同政治意愿,对加速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起了积极作用。(3分) ‎ ‎48.(15分)‎ ‎⑴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推动洋务运动发展);树立了按国际惯例处理外交事务的形象;推动清政府设立领事馆保护侨民利益;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7分)‎ ‎⑵社会观念落后;守旧势力反对;清政府腐朽;郭嵩焘个人局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8分)‎ - 9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