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云南玉溪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玉溪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60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原创题】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基本特性”是指 A.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家国同构特征 ‎ B.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君民平等特征 C.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法血缘特征 ‎ D.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等级森严特征 ‎2.“拓跋建成立北魏政权,……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作者研究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史的切入点是 A.朝代更替 B.中央集权 C.社会稳定 D.经济政策 ‎3. 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货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4.下图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雇工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成都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明代苏州地区 D.清代的洛阳地区 ‎5. 顾炎武认为:“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据此,顾炎武强调的是 ‎ A.社会教化 B.经世致用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政通人和 ‎6.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A.关羽的忠勇 B.理学的推崇 C.人民的爱戴 D.经济的发展 ‎7.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所知戒惧。司马迁继承孔子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从中可见,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功能是 A.考据、求真 B.求真、鉴戒 C.鉴戒、陶冶 D.陶冶、考据 - 9 -‎ ‎8.《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据此有人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9.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 B.罗马法无法有效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 C.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10.【改编题】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文艺复兴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 ‎ B.文艺复兴虽名为复兴但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 C. 文艺复兴和古希腊、罗马文化没有关系 ‎ D.文艺复兴应该全面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11.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A.社会契约论 B.天赋人权 C. 三权分立 D.人民主权 ‎12.《全球通史》中记载:葡萄牙人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知识,确信地球比哥伦布认为的还要大,因而拒绝资助哥伦布……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前往西印度群岛,令人扫兴的是只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的确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哥伦布航海因未获得黄金而失败 B.冒险家的狂热情绪因此而消失 C.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竞争激烈 D.西班牙王室没有因此获得好处 ‎13.“18世纪,英国棉花产业生产力爆发,极大地降低了棉花价格,从而使穷人在历史上首次能够穿上漂亮迷人的棉制衣服。”此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穷人财富收人的大幅增长 B.英国海外贸易的急剧扩大 C.棉纺业中机器的广泛使用 D.英国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14.最早的自行车产生于1790年,是木制的。此后,自行车先后出现铁制车轮、钢辐条、链条、无缝钢管用于自行车生产、橡胶充气轮胎的不断改进,至1898年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由此可见,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A.只利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只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利用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终结于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时期 ‎15.有学者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 - 9 -‎ 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16. 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充分说明 ‎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一度出现反弹 B.国王违背宪法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渐进性 D.光荣革命没有实质意义 ‎17.崇奉古代雅典民主的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雅典民主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其原因是 A.雅典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 B.雅典民主并未影响现代民主 C.雅典民主具有不可复制性 D.雅典民主有性别和种族歧视 ‎18.【原创题】易中天在《费城风云》中对美国1787宪法中这样说道:总体精神,就是防官如防贼,防权如防火,防权力的滥用如防洪。因此,宁可方案复杂一点,事情麻烦一点,办事效率低一点,也不让大权在握的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非作歹。以下哪种关系没有体现这一精神 ‎ A.国会内部 B.南北方之间 C.行政与立法之间 D.立法和司法之间 ‎19.伦敦宪章派在1840年1月12日《宪章报》的社论中说:“中国由于拒绝遭受鸦片的毒害,注定要被英国的恐怖战争所摧毁。我们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告诉那些胡说什么国家荣誉的记者们,英国工人阶级再也不会屈从这种行径来维持英国的商业制度……工人阶级受欺骗的日子已过去了,他们开始独立思考了”。材料说明 A.宪章派认为鸦片战争欺骗了英国工人阶级 ‎ B.英国工人阶级力求与世界工人阶级结成同盟 ‎ C.宪章派反对现行商业制度下对工人阶级的压迫 ‎ D.宪章派反对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20.“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 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21. 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里的“特殊措施”是指 ‎ A.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工资 B.由工人接管并运营被原主人放弃的企业 C.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D.专门成立管理经济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 ‎22.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 - 9 -‎ 士兵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lì),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23.《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 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24.彭新武在《造物的谱系》中声明:“那个时代感到已经不再需要上帝,不再需要将上帝当成为解释万事万物的第一因,而是认为,全部的生命奥秘都能够用自然法则来解释。”该思想最有可能出现在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天体运行论》‎ C.《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D.《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 ‎25.【改编题】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6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3月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军备废弛 B.清朝无法动员全民抗击英军 ‎ C.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D.清朝统治具有地域歧视倾向 ‎26.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27. 陈旭麓曾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D.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28.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民主共和制 ‎29.【改编题】1919年,孙中山致信时任粤军第二军前敌总指挥的蒋介石,“‎ - 9 -‎ 我所求者,惟期主义,政策与我一致,即我所谓服从我三十年来之共和主义。而岂若专制之君主,以言莫予违为得意耶?兄性刚而疾俗过甚, 故常龃龉难合。然为党员重大之责任,则勉强牺牲所见降格,以求所以为党, 非为个人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A.蒋介石专断独裁难当大任 B.国民革命在当时已经埋下隐患 C.孙中山始终倡导实行共和政治 D.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见分歧 ‎30.【改编题】 1930年6月,李立三(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和宣传部长)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已经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论”‎ C.李立三否认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李立三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 玉溪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Ⅱ卷(共40分)‎ ‎31.【原创题】(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日本统治集团十分狂妄,认为中国军队一击即溃。参谋本部的一位中佐狂言“军车通过山海关时中国方面就会屈服”。然而战争结果却是中国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而日本帝国主义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材料二 国殇墓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县城,于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内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等碑记。陈列分“太平洋战争”、“腾冲抗战”、“腾冲人民对抗战的贡献”、“中印公路的建筑”、“腾冲战役中部分抗日将士事迹介绍”五个部分。‎ 文革期间,国殇墓园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墓碑、墓穴被捣毁。文革结束后,于1984年动工恢复了忠烈祠及墓园大门的原貌,并整理出了部分烈士资料及名录,使烈士英名重得昭于天下。‎ 材料三 2015年5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将于2015年9月在北京举行阅兵式,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  ‎ - 9 -‎ ‎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在1600余字的讲话全文中,习近平共18次提及“和平”。‎ ‎——摘自网络新闻资料 请回答:‎ ‎(1)(8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战前如此狂妄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日本为何“最后却遭到了彻底失败”?‎ ‎(2)(6分)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不同时期政府对抗战历史重视的不同方式,并说明其各自的现实意义。‎ ‎(3)(2分)结合国殇墓园的沧桑历史谈谈今天我们还有哪些纪念抗战的方式。‎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有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程度有关 序号 历史材料 ‎1‎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及全世界 ‎2‎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3‎ ‎6世纪,我国蚕豆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今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入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而不实的衣服被淘汰 ‎6‎ ‎19世纪末,电话、电报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7‎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8‎ ‎20世纪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都说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 ‎(要求:填写“主题”和“材料序号”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字数200字左右)‎ - 9 -‎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 ‎——孙中山《发刊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6分)‎ 玉溪一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A C A B B D C B D C C C A - 9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B D B C D D D C A C C B B 第Ⅱ卷 ‎31. (16分)(1)战前狂妄的原因:近代历史上,中国任人宰割,第一次中日战争中(甲午中日战争),腐败的清政府丢城失地,一溃千里;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经济水平十分落后;第二次中日战争时中国国内阶级、政党矛盾等复杂尖锐;日本方面蓄谋已久。‎ ‎ 遭到彻底失败的原因:国际其他凡法西斯战场的配合支持,民众对抗战的付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8分)‎ ‎(2)①方式 国民政府:修建烈士陵园,以中央政府发文进行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②意义 ‎ 国民政府修建陵园,发文保护,体现了对抗战历史的珍视和对抗战英烈的崇敬,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振奋了国民精神,有利于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以盛大阅兵仪式的方式来纪念抗战胜利的历史,有利于国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分)‎ ‎(3)认真保护抗战历史遗迹;对抗战英烈进行缅怀祭奠;对健在的当年为民族独立做出贡献的老兵不分党派和意识形态的一律给予关怀和尊重等等。(说明:若考生说出其他方式,只要言之有理,就可得分。)(2分)‎ ‎32.(12分)主题:文明发展推动生活习俗进步 材料序号:5、6、8、9(2分)‎ 论述:‎ ‎19世纪以来,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俗。人们的服饰从区分等级到简洁实用,并且日益大众化、多样化;(2分)‎ 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结构不断改变;家居环境也越来越舒适宽敞;(2分)‎ 火车、汽车、飞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电话、电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途径;(2分)‎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将抗、优质和精神愉悦成为时尚;(2分)‎ 社交礼仪、婚丧习俗不断现代化。可见,文明的进步是生活习俗进步的推动力。(2分)‎ ‎ 可供参考的其他主题:‎ ‎ (1)文明交流改变各国生活习俗 ‎ (2)生活习俗推动文明进步 ‎ (3)科技革命推动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 ‎(以上主题仅供参考,如果学生有其他主题只要符合要求亦可)‎ 论述: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选择相应的角度和材料进行阐释。如选择材料5、6、8、9,以文明发展推动生活习俗进步为主题,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通讯的影响,并概括其演变趋势;也可选择材料5、6、7、8,以名推动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为主题,以中国为特例,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也可选择相应材料,分析生活习俗变迁对文明进步的反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 9 -‎ ‎32. (12分)(1)异:学习西方技术(自强求富),维护封建制度;(3分)‎ 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社会改良)(3分)‎ ‎(2)特点:政治革命,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分)‎ 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3分)‎ ‎【说明】第1、18、31题为原创题,第10、25、39、30题为改编题。‎ - 9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