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一中2014-2015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牡丹江一中2014-2015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牡一中2014-2015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 一、选择题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  )‎ A.促使西周强盛    B.强化宗法体制     C.导致诸侯割据    D.促成秦朝统一 ‎2.下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中央集权的完善                                    B.中央机构的精简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 ‎3.汉武帝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汉和帝规定: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进仕路狭……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由此可见汉代孝廉察举制(  )‎ A.员额分配的变化,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 B.在人才选拔的对象上,对普通民众逐步倾斜 C.“孝”“廉”标准不易掌握,实际操作难度大 D.是为政以德理念的实际运用,体现公正性 ‎4.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 - 15 -‎ 这段话认为古希腊罗马民主的实质是(  )‎ A.主权在民的民主                                B.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 C.城邦式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5.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确保法律程序的严密性                        B.保护私有财产转让的合法性 C.关注以经济赔偿方式解决纠纷             D.以实用性原则解决财产纠纷 ‎6. 1871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宪法,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最能从政治上反映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 A.内阁的建立        B.议会的产生         C.国家的统一        D.联邦的形成 ‎7.会审公廨是1869年出现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谳员),与外方陪审官(领事)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会审公廨制度规定:当事人不用跪堂,还可以聘请律师,证人必须到庭接受双方交叉询问,对被告人不能刑讯逼供等等。据此判断以下关于会审公廨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护了中国司法的自主权利                B.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勾结起来 C.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        D.反映出清朝法律已与西方兼容 ‎8.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 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 - 15 -‎ ‎            D.科学精神 ‎9. 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中写道:“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表明当时(  )‎ A.中共已经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            B.中共中央尚未接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中共已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指导            D.中共将城市斗争与农村革命紧密结合 ‎10.《中国民主政治白皮书》 中指出:“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280多万人,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有(  ) ‎ ‎①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结合 ②代表具有广泛性 ‎ ‎③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呈现出渐进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 ‎11.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这种改变缘于(  )‎ 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                    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 ‎12.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 15 -‎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13. 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主要是为了(  )‎ 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 C.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                            D.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14.有学者认为,世界政治力量非常分散,根本无法用单极、多极或霸权加以描述。世界不仅存在着“一超”和“多强”及它们之间的博弈,而且还存在越来越强大的“非极力量”( 众多不能成为“极”的中小国家和没有“极”参加的非国家行为体)大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取决于它与“非极力量”寻找共同语言的能力而非其军事实力。“非极化”发展势头强劲。这表明(  )‎ A.“一超多强”被“非极化”取代          B.大国霸权的影响正在逐步遭到削弱 C.“非极化”趋势妨碍全球化进程          D.“非极力量”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15.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D.小农经济的脆弱 ‎16.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 - 15 -‎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清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大小男妇人口超过1亿4300万;二十七年(1762年)为2亿零40余万;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面对短时间内的“人口大爆炸”,乾隆帝降谕:“各省丈量田亩及抑勒首(注:强逼自首)报垦田之事,永行禁止,违者以违制论。”反映出乾隆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严格限制土地兼并行为                        B.默许民间大量隐匿土地 C.严格核定全国土地总量                        D.允许官员大量拥有土地 ‎18.宋出现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白银获得政府认可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19.苏州出土的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 ‎20.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                    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 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                    ‎ - 15 -‎ 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 ‎21.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22.图4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荷兰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3.从下列两表中能看到的本质问题是(  ) ‎ - 15 -‎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艰难发展 ‎24.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岛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以上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张謇创办的企业带有官办性质            B.封建势力阻碍了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 D.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商业竞争力 ‎25.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的信中指出:“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税……兹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夹缝中生存        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 C.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D.民族工业与外商企业的不同等待遇 ‎26.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27.下面柱状图最有可能反映罗斯福新政前后(  ) ‎ - 15 -‎ A.生产发展情况                                   B.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 C.失业率起伏情况                                 D.人均收人增长变化情况 ‎28.图5是1913—1973年欧美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该表反映了欧美各国政府(  ) ‎ A.逐渐承担起保障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责任 B.完全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受到苏联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 D.形成了“混合经济”的新模式 - 15 -‎ ‎29.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新一轮经济危机成为世界金融的热点。为稳定金融秩序,各国可向哪一机构申请救助(  )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联合国 ‎30.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欧共体各国制定了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规定重大方针政策由国家首脑组成的欧洲理事会一致决定,具体行动由成员国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多数表决。这表明欧共体(  )‎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已没有明显差异     B.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C.合作的组织机构更具程序化和严密性 D.大欧洲联盟已经正式形成 ‎31.下表中两类国家分别是指世界排名前15的国家(简称最富国)和排名后15的国家(简称最穷国)从表中可以看出(  ) ‎ 年份 ‎ 两类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对比 ‎ ‎(货币单位:美元) ‎ 两类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平均值对比 ‎ ‎(货币单位:美元) ‎ 最富国 ‎ 最穷国 ‎ 差值 ‎ 倍数 ‎ 最富国 ‎ 最穷国 ‎ 差值 ‎ 倍数 ‎ ‎1981 ‎ ‎21115 ‎ ‎198 ‎ ‎20917 ‎ ‎106 ‎ ‎18123 ‎ ‎244 ‎ ‎17882 ‎ ‎74 ‎ ‎1991 ‎ ‎32471 ‎ ‎213 ‎ ‎32258 ‎ ‎152 ‎ ‎31002 ‎ ‎209 ‎ ‎30793 ‎ ‎148 ‎ ‎2001 ‎ ‎39931 ‎ ‎164 ‎ ‎39767 ‎ ‎243 ‎ ‎37534 ‎ ‎172 ‎ ‎37362 ‎ ‎218 ‎ ‎2011 ‎ ‎65860 ‎ ‎422 ‎ ‎65438 ‎ ‎156 ‎ ‎57978 ‎ ‎397 ‎ ‎57581 ‎ ‎146 ‎ A.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差值不断扩大 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倍数不断增加 C.最穷国经济增长使其正在摆脱相对贫困化的困境 D.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32. 1651年“王麻子”刀剪店创立,20世纪50年代“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真王麻子”等68家手工刀剪作坊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表明(  )‎ - 15 -‎ A.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D.政治运动波及到经济领域 ‎33.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 ‎ 会议 ‎ 粮食产量指标 ‎ 棉花产量指标 ‎ ‎1956年中共八大 ‎ ‎2500亿公斤 ‎ ‎4800万担 ‎ ‎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7500亿公斤 ‎ ‎15000万担 ‎ 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出现大跃进运动 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34.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建设缺乏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的错误严重泛滥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35. 1980年,北京市工商局为李桂仙创办悦宾饭店颁发了中国第一份个体餐饮营业执照。美国合众社记者尤步乐在报道中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重新焕发生机 B.发展私营工商业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形成 D.非公有制经济在繁荣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 ‎36. 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 ‎ - 15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C.计划经济的盛行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 ‎37.下图描述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某地的所有制结构,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 A.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B.公有制经济不再起主导作用 C.我国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逐步走向单一 D.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38.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等。上述法律(  )‎ 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B.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回应了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后面临的挑战 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9.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 (单位:百万1990国际)‎ 年 份 ‎ ‎1820 ‎ ‎1870 ‎ ‎1913 ‎ ‎1950 ‎ ‎1973 ‎ ‎1998 ‎ 中国 ‎ ‎228600 ‎ ‎189740 ‎ ‎241344 ‎ ‎239903 ‎ ‎740048 ‎ ‎3873352 ‎ 占世界份额(%) ‎ ‎32.9 ‎ ‎17.2 ‎ ‎8.9 ‎ ‎4.5 ‎ ‎4.6 ‎ ‎11.5 ‎ 上表表明(  ) ‎ A.近代现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 B.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 - 15 -‎ C.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40.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 ‎ 年份 ‎ 全国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福建 ‎ ‎1982 ‎ ‎56,930 ‎ ‎12,565 ‎ ‎5,457 ‎ ‎2,950 ‎ ‎997 ‎ ‎1990 ‎ ‎234,800 ‎ ‎70,100 ‎ ‎54,900 ‎ ‎16,400 ‎ ‎32,500 ‎ ‎1995 ‎ ‎236,800 ‎ ‎21,700 ‎ ‎36,000 ‎ ‎7,200 ‎ ‎66,200 ‎ 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 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二、非选择题 ( 41题12分,42题28分,共40分。)‎ ‎41. (12分) ‎ 材料 中英重大改革 ‎ 晚清政治改革 ‎ 英国议会改革 ‎ ‎1、1898年戊戌变法: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 ‎2、1898年戊戌政变后,政改措施均被废弃; ‎ ‎3、1901年1月29日,正式颁布新政上谕。 ‎ ‎4、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 ‎5、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 ‎6、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 ‎ ‎7、1911年,清政府设立责任内阁制,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 ‎1、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对法案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分给了52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 ‎2、1872年,通过投票法案; ‎ ‎3、1883年,公布《取缔选举舞弊法》; ‎ ‎4、1884年,颁布《人民代表法》,将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 ‎ ‎5、1918年,法案授予年满30岁的妇女选举权; ‎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 - 15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42.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 ‎ ‎——岳麓版高中教材 ‎ 材料二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 时  期 ‎ 迁出 ‎ 至他乡种田 ‎ 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 出国从事工商业 ‎ ‎1820~1849年 ‎ ‎29 ‎ ‎29 ‎ ‎0 ‎ ‎0 ‎ ‎1850~1879年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年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年 ‎ ‎473 ‎ ‎0 ‎ ‎77 ‎ ‎396 ‎ 材料三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工业革命后,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5%;英国在1801年时五千人以上的城镇只有106个,占全国人口的26%,到1851年时,全国城镇数目达到265个,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上升到54%,1891年时,城镇数目增至622个,人口占到68%。有经济学家统计,英国在1801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2%、23%和45%,而到1841年则变为22%、34%和44%。 ‎ 材料四 1949—201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示意图 - 15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城市发展的特点(6分),并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归纳材料二中1820~1939年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出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导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的主要因素。(8分) ‎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6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分析1979年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高二历史期末答案 一、选择题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D D B C A B A C C D D A C B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C C B B B A A B B A C B C D B D D D D ‎41.(12分) ‎ ‎【答案】不同: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4分) ‎ 原因: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8分) ‎ 示例1: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 ‎ 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2分) ‎ - 15 -‎ 原因:(1)中国: 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政治:民族危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③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广泛传播。(4分,任答2点即可) ‎ ‎(2)英国:①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发展;②政治: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③思想:民众民主意识增强。(4分,任答2点即可) ‎ 示例2:结果: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4分) ‎ 原因:(1)中国: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②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③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④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4分,任答两点即可) ‎ ‎(2)英国: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③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④英国政治环境稳定。(4分,任答两点即可)‎ ‎42. (28分) ‎ ‎【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江南的东南沿海和长江两岸;专业化城市出现;城市发展加快;经济功能加强,生产性(或商业性)突出。(6分) ‎ 原因:交通发达;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人口增加。(4分) ‎ ‎(2)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出国做工的增多。(4分) 因素:国门被打开,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局势动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手工业衰落;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4分) ‎ ‎(3)影响:工业革命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推动小城镇规模越来越大,城镇数量也越来越多;改变了产业结构,推动了城市体系的形成,加快了城市化进程。(6分)‎ ‎(4)特点:城市化发展迅速。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村大量劳动力;改革开放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发展(4分) ‎ - 15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