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河北定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2016河北定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定兴三中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共 44 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1.5分,共6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3.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4.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由此可见,齐景公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 A. 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维护社会等级名分 D. 尊重知识分子意见 ‎5.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学派时指出:“它虽然反经验知识,反社会,甚至反对现实人生的种种欲望,但它并不是虚无主义,它只是借‘反’的方式揭示另一种智慧”。这里是在评价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6. 汉朝建立之初,大臣陆贾经常给刘邦讲儒家经典,刘邦很反感,认为自己的天下“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问:“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让陆贾撰写《新语》,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这反映了当时 A. 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 B. 有人主张用儒家治理社会 C. 军事无益于维护国家统治 D. 《诗》《书》已成为统治工具 ‎7. 学者葛兆光认为汉代儒学的改革,使得社会上的知识分子阶层能够代天而言,拥有一些与政治抗衡,对君主制约的权力,下列汉代儒学的主张体现了这一作用的是 A. 今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B.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C.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8. 清末维新人士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革命党人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孙中山等则抽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分发革命同志。这主要是因为王、黄、顾的思想 A.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B. 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性质 C. 打破了宋明理学的官方统治地位 D.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主张 ‎9.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8‎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0.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代表 主张 评价 A 李贽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其思想具有“民主”色彩 B 黄宗羲 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挑战权威,挑战正统思想 C 顾炎武 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 开一代朴实学风 D 王夫之 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式 ‎11.司南发明之初,它的使用必须有地盘(刻有干支)配合才能使用。南宋罗盘不但有子午正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两个方向之间有一夹角,即磁偏角。上述材料反映了 A. 传统科技催生近代科学 B. 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迷信 C. 传统科技的自我完善 D. 中国古代海域不断扩大 ‎12.“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能够印证此话的是 A.二府三司、火药、交子               B.交子、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C.火药、理学、通判                   D.造纸术、理学、指南针 ‎13.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扩大不问门第的科举制录取人数,文人阶层不断壮大。同时,随着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士人更加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情趣的修养。上述原因导致 ‎ A.宫廷画的发展 B.文人画的兴盛 C.小说插图流行 D.百姓喜爱年画 ‎14.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反映了 A.明代小说分为两大流派 B.社会思潮复杂催生小说 C.小说盛行于明嘉靖年间 D.文学作品源于社会现实 ‎15.民国元年,唐绍仪、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等二十六人特地组成社会改良会,指出:“数千年君权之影响未泯,其与共和思想抵触者颇多。同人以此建设兹会,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该组织的建立有助于 A.传播君主立宪思想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肃清封建残余思想     D.同复古逆流展开斗争 ‎16.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 A.调和劳资关系 B.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 C.没收外国资本 D.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17. 在鸦片泛滥时,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坚持“大清律例”,不但适用于“华民”,而且同样适合在华的“外夷”,“夷人有犯,并依律科断之”“与华民同照律例一体治罪”。材料主要表明林则徐:‎ A. 有睁眼看世界的全球意识 B. 有抵御外来侵略的军事才能 C.有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思想 D. 有强烈的近代民族意识 ‎ ‎18.‎ 8‎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19.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 D.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20.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 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 “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21.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 ‎ ‎9月22日‎ ‎ 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 ‎ ‎10月4日‎ ‎ 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 ‎ l0月13日 ‎ 晚,看《共产党宣言》。 ‎ ‎10月18日‎ ‎ 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 由此可见蒋介石 A.怀疑三民主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C.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22.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杰出理论贡献是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3.胡锦涛在《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说:“江泽民同志的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主要是因为 ‎①“三个代表”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②“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③“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④“三个代表”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5.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 8‎ 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 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 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26.某人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由于在农村劳动期间“踏实肯干,政治觉悟高,热爱领袖毛主席”而接到了一个高校入学通知书。这最有可能得益于 ‎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 ‎27.下列有关中国科技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在预测地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二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做出了卓越贡献 C.图三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D.图四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8.史家评论某地的历史发展,指出: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某地”是指:‎ A.西班牙 B.意大利     C.日耳曼     D.法兰西 ‎29.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30.《孟子·尽心上》:“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与孟子这一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毕达哥拉斯 ‎31.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 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其主要意图是鼓励人们 A. 保持怀疑精神、批判眼光 B.反抗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 C. 发现自我,追求人身自由 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32.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传召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的路德参加帝国会议,企图 让他在会上公开放弃自己的观点。路德却这样回复:“我不能,也不愿放弃,因为反抗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确,这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这表明 A.王权取代教权获得宗教裁判权 B.路德坚持人文主义宗教观 C.封建势力与罗马教廷立场一致 D.德国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33. 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对立面是 A.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   B.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 C.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D.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 ‎34‎ 8‎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有必要 ‎ 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35.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36.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 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他一定会吓昏过去。”这里所说的“疯狂的实践后果”主要是指 A.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十月革命 ‎37.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普朗克的量子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8. 2004年,在联合国第58次大会上,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以纪念一个具有划时代物理学贡献诞生100周年,并盛赞是它“改变了传统物理学固执而绝对的不合理状态”。这个“划时代物理学贡献”‎ A.改变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B.从运动角度论证了世界的相对性 C.开启了近代物理学发展的大门 D.从微观领域完善了经典力学体系 ‎39.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下面的哪一句话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 A. 达尔文继承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 B. 达尔文继牛顿之后再次驱逐了造物主 C. 达尔文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 D. 达尔文进化论比牛顿经典力学影响更大 ‎40.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清朝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A.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B.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D.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 ‎41.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下列有关影视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电影的发明者是美国人格里菲斯 B.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国际巨星 ‎ C.一战前电视已大规模普及和应用 D.二战后彩色电影和立体声电影问世 ‎42.丹纳(1828—1893),是法国思想家、评论家、史学家,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的风俗概况。”他能够评论的不包括 ‎ A.《巴黎圣母院》 B.《自由引导人民》 C.文艺复兴 D.摇滚乐队 二、材料题(43题21分,44题16分,共37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8‎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 ‎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至7枚金币,便可以洗净罪恶了。 ——摘自赎罪券价目表 ‎ ‎ 材料二 ‎1527年7月,路德与一位曾经当过修女的姑娘喜结良缘。这个消息传开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在罗马,人们怒不可遏。路德的一位朋友也担心这一举动可能损害他的威信。但是路德就这样跨出了转向市民生活的第一步,不少宗教界人士纷纷效仿。……早在路德翻译《圣经》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把《圣经》翻译成德文了,但是这些译本艰涩难懂,错误百出。路德是按照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进行翻译的。1521年,路德在小城瓦特堡每天伏案6小时,在羊皮纸上翻译圣经。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 材料三 天主教徒……更为恬静,更少有投身商业的动机,他们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 ——奥芬巴赫 ‎ ‎ 材料四 由巴克斯特与清教神学家们进一步调整的关于救赎的加尔文教义,对于理解以商业为取向的人们力争财富和利润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信徒们从不确切地知道有关他们救赎的状态,但他们可以从逻辑上推论,鉴于上帝意愿一个丰裕的尘世王国以彰显他的荣耀,由个人为共同体实际生产的巨大财富,就是上帝喜好那个人的记号。实际上,对信徒来说,个人财富变成了他们救赎状态的真实证据。全能且全知的上帝从不允许有罪之人赞美他的荣耀。确实,“如果财富是从事一项职业工作的成果,那么财富的获得就是得到上帝祝福。”‎ 材料五 ‎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六 ‎ 柏克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个。……其他批评卢梭的人……怀疑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卢梭:一个是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得多的卢梭。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及相关知识,分析新教与天主教会在教义上有哪些区别;概括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9分)‎ ‎(2)‎ 8‎ 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6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六中为什么有人认为有“两个卢梭”?并分析“邪门得多”的卢梭对启蒙思想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6分)‎ ‎44.(16分)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极大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朴素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机械而其中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 ‎ ‎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近代以来,尤其自19 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三:如图 。‎ 图一:瓦特改良蒸汽机 图二: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图三:第一台计算机 材料四: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对欧洲的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以来的科技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3分)‎ (4) 依据材料四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6)‎ 8‎ 高二历史月考12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BCCB BCBBC CBBDB DCDDA BCCAD CDBAC ABCDB CBABA BD ‎43.(1)区别:天主教主张因行称义,肯定教会仪式和赎罪券的功效;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天主教会强调禁欲主义,鄙视商业活动;新教主张建设世俗教会,先定论肯定财富的合法性。天主教会肯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新教强调《圣经》和上帝的权威。(6分)‎ 背景: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压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弘扬人文主义;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2)经济:自由思想在经济领域引起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的原则。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6分)‎ ‎(3)原因:卢梭思想中既有理性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特点。积极影响:指出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双刃剑”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6分)‎ ‎44.(1)影响:有利于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唯物主义思潮兴起;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3分)‎ ‎(2)促进生产力发展或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4分)‎ ‎(3)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3分)‎ ‎(4)重要条件:不盲从权威,敢于创新。(2分)‎ ‎ 经济:小农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分)‎ ‎ 文化:程朱理学禁锢、八股取士、文字狱。(2分)‎ (4) 8‎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