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5-2016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娄底市2015-2016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三中高一(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 ‎ ‎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下面可以用于确定细胞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特征是(  )‎ A.遗传物质是DNA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 C.有细胞壁 D.细胞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源 ‎ ‎ ‎2.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一般是分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 ‎ ‎3.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 ‎ ‎4.生物大分子中出现最多并起骨架作用的元素是(  )‎ A.碳 B.氮 C.氧 D.磷 ‎ ‎ ‎5.下列健康人的四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6.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 ‎ ‎7.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 ‎ ‎8.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 22 -‎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 ‎ ‎9.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 A. B. C. D.‎ ‎ ‎ ‎10.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 A.核糖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和中心体 C.线粒体和中心体 D.核糖体和线粒体 ‎ ‎ ‎11.关于制作玻片标本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现象: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 ‎ ‎ ‎1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④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⑤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⑥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 ‎ - 22 -‎ ‎13.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 ‎14.下列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 A.能正常进行分裂和分化 B.能无限增殖 C.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 D.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 ‎ ‎ ‎15.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是无氧呼吸 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 D.不是酒精发酵 ‎ ‎ ‎1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酶在不断地更新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 ‎ ‎17.在植物细胞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 ‎ ‎18.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 ‎①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 ‎19.太阳光能转化成电鳗发出的电能,需要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光合作用、消化作用、主动运输、呼吸作用、ATP水解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作用、主动运输、ATP水解 C.呼吸作用、ATP水解、光合作用、主动运输、消化作用 D.主动运输、消化作用、ATP水解、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 ‎ - 22 -‎ ‎20.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mol数与消耗的O2 mol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 A.0.5 B.1.0 C.1.5 D.2.0‎ ‎ ‎ ‎2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在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 ‎ ‎22.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如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 ‎ ‎ ‎23.如图是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一直增强 C.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c点之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增强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 ‎ ‎24.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如果如果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它们产生CO2的比为2:1,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A.1:2 B.2:1 C.3:2 D.2:3‎ ‎ ‎ ‎25.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22 -‎ A.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是最高的 B.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可表现出全能性 C.生物体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因为基因在特定时空下的选择性表达 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细胞的全能性并不受到限制,很容易表达 ‎ ‎ ‎ ‎ 二、填空题(50分)‎ ‎26.(14分)(2015秋•娄底校级期末)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如图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 ‎(1)上图表示目镜的是      ,表示物镜的是      (用标号作答).‎ ‎(2)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可选择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为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      .‎ ‎(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4)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5)物象处于显微镜的视野左下方,要使物象移至视野的正中央,那么应向      移动玻片标本.‎ ‎ ‎ ‎27.(10分)(2015秋•娄底校级期末)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的24Na+.实验方法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1‎ 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 ‎﹣‎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2‎ 同上 加入某种药物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出现24Na+‎ ‎3‎ 同上 加入同种药物 - 22 -‎ 加入ATP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1及其现象可知,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来源于      .‎ ‎(2)由实验2和3可知,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      .加入的药物抑制了神经细胞的      作用,细胞不能产生      .‎ ‎(3)综合以上实验,可判断24Na+通过神经细胞膜的方式是      .‎ ‎ ‎ ‎28.(12分)(2015秋•娄底校级期末)如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      ,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      .‎ ‎(2)苹果果实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      ,判断的依据是      .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当外界氧浓度为6%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摩尔,至少需要吸收      摩尔的O2.‎ ‎ ‎ ‎29.(14分)(2015秋•娄底校级期末)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图甲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段,分别指出图乙中1~5的名称:[1]      ,[2]      ,[3]      ,[4]      ,[5]      .‎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      .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      ,消失于图      .‎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      .‎ ‎ ‎ ‎ ‎ - 22 -‎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娄底三中高一(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下面可以用于确定细胞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特征是(  )‎ A.遗传物质是DNA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 C.有细胞壁 D.细胞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源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 ‎【专题】对比分析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不能用于确定细胞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特征,A错误;‎ B、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真核细胞具有具膜细胞器,细胞器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可以用于确定细胞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特征,B正确;‎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这不能用于确定细胞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特征,C错误;‎ D、原核生物蓝藻和真核细胞中的植物细胞都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源,这不能用于确定细胞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的特征,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设计新颖,以判断细胞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为背景,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 ‎ ‎2.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一般是分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 ‎【分析】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2、蓝藻是原核生物,包括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等.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解答】解:A、单个蓝藻细胞的直径比细菌大,但用肉眼一般是分不清的,A正确;‎ B、蓝藻是一类生物的总称,包括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等,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 D、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D正确.‎ 故选:C.‎ - 22 -‎ ‎【点评】本题以蓝藻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 ‎ ‎3.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解答】解: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可以看出:动植物具有统一性,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 ‎ ‎4.生物大分子中出现最多并起骨架作用的元素是(  )‎ A.碳 B.氮 C.氧 D.磷 ‎【考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 ‎【分析】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单体都以碳原子为基本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碳元素是生物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解答】解:生物大分子中出现最多、且起骨架作用的元素是碳元素.‎ 故选:A.‎ ‎【点评】对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 ‎ ‎5.下列健康人的四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 ‎【分析】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蛋白质;胃液中因为有消化酶,属于蛋白质;汗液中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少量尿素,不含蛋白质;唾液中因为含有唾液淀粉酶,属于蛋白质.‎ ‎【解答】解:‎ ‎①健康的人的尿液中没有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能出现紫色反应;‎ ‎②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属于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能出现紫色反应;‎ - 22 -‎ ‎③汗液中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少量尿素,不含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能出现紫色反应;‎ ‎④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属于蛋白质,所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能出现紫色反应.‎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检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6.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 ‎【分析】(1)构成D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T;构成R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U;DNA含T不含U,RNA含有U不含T.‎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解答】解:①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之一,①错误;‎ ‎②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②正确;‎ ‎③磷酸在DNA分子和RNA分子都含有,③正确;‎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是构成DNA的碱基,④正确;‎ ‎⑤胸腺嘧啶是构成DNA的分子组成,⑤正确;‎ ‎⑥尿嘧啶是组成RNA分子成分之一,⑥错误.‎ 故选:C.‎ ‎【点评】核酸有两种:DNA和RNA.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五碳糖的不同、碱基的不同,注意区分.‎ ‎ ‎ ‎7.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 ‎【分析】进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时,应该选取富含蛋白质的实验材料,如植物的大豆,动物的鸡蛋清.用鸡蛋蛋白液进行该实验时,应该进行适当的稀释,因为蛋清蛋白遇重金属会发生变性而凝集,如果蛋白质浓度过高,就会凝集成团而粘附在试管壁上.‎ ‎【解答】解: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时,若用鸡蛋蛋白液为材料,一定要进行稀释,否则蛋白液浓度过高,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实验的原理,掌握双缩脲试剂的组成及作用;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实验材料选取的原则,明确用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时,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否则就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 ‎ ‎ ‎8.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2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 ‎【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纤维素,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分子中不含S元素,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雄性激素是固醇的一种,固醇属于脂质.‎ ‎【解答】解: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纤维素,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B错误;‎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含有硫元素,C错误;‎ D、雄性激素是固醇的一种,固醇属于脂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组成生物体的物质比较复杂,种类繁多,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按一定规律进行分类,例如无机物和有机物;遗传物质和非遗传物质等进行归类比较.‎ ‎ ‎ ‎9.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 A. B. C. D.‎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多肽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多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形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解答】‎ - 22 -‎ 解: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共1×2+2×5+3×6+3×7=51,又每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所以最少含有的氨基数目是1+2+3+3=9,肽键数目为1×1+2×4+3×5+3×6=42.根据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所以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依次是9、42、8.‎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 ‎ ‎10.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 A.核糖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和中心体 C.线粒体和中心体 D.核糖体和线粒体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 ‎【分析】细胞内产生水主要包括:叶绿体暗反应过程中产生水,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植物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产生水.‎ ‎【解答】解: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合成蛋白质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水,但中心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作用,不能产生水,A错误;‎ B、叶绿体在暗反应过程中可以产生水,但中心体不能产生水,B错误;‎ C、线粒体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但中心体不能产生水,C错误;‎ D、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可以产生水,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掌握各个细胞器的功能,就能比较顺利解题,利用排除法也可以,中心体不能产生水,所以排除ABC,正确选项D.‎ ‎ ‎ ‎11.关于制作玻片标本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现象: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分析】1、脂肪鉴定实验的步骤为:取材→切片(切取花生子叶薄片)→制片(该过程中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进行染色)→观察.‎ ‎2、线粒体观察:取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制片→观察.‎ ‎3、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 ‎4、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 ‎【解答】解:A、脂肪鉴定实验的步骤为: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A正确;‎ B、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B错误;‎ C、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步骤为: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C正确;‎ D、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D正确.‎ 故选:B.‎ - 22 -‎ ‎【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实验、观察线粒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 ‎ ‎ ‎1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④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⑤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⑥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解:①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①正确;‎ ‎②酶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不一定都是酶,如胰岛素是蛋白质,但不是酶,②错误;‎ ‎③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③正确;‎ ‎④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等外界条件的影响,④错误;‎ ‎⑤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⑤正确;‎ ‎⑥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⑥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明确酶是蛋白质或RNA;识记酶的特性,明确酶的作用条件温和;掌握酶促反应速率的原理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 ‎ ‎13.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 ‎【分析】本题的是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和在生活中应用,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在生产中应用的综合性题目.回忆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过程影响的曲线模型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曲线模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于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受抑制,因此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较低氧条件下旺盛;零下低温,虽然细胞呼吸速率很低,但温度过低水果容易被冻坏,因此无氧和零下低温均不利于水果保鲜,A错误;‎ - 22 -‎ B、C6H12O6不能直接在线粒体中分解成CO2,葡萄糖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酵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分解成二氧化碳,B错误;‎ C、ATP是物质不是能量,ATP中含有能量,因此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C错误;‎ D、夏季连续阴天,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减少,夏季的气温较高,细胞呼吸作用较强,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较多,不利于植物生长,所以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从而增加净光合作用强度,可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影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的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A选项往往因对氧气对细胞呼吸影响的理解不透彻而出现错误分析.‎ ‎ ‎ ‎14.下列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 A.能正常进行分裂和分化 B.能无限增殖 C.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 D.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 ‎【分析】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转移;(4)失去接触抑制.‎ ‎【解答】解:A、癌细胞能分裂,但不分化,A错误;‎ B、癌细胞能无限增殖,B正确;‎ C、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与正常细胞不同,C正确;‎ 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包括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癌细胞的特征等,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并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要明确特征之间的关系,例如糖蛋白减少,会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转移.‎ ‎ ‎ ‎15.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  )‎ A.是无氧呼吸 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 D.不是酒精发酵 ‎【考点】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 ‎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 ‎2、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少量),或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 ‎【解答】解:A、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能是有氧呼吸,A错误;‎ B、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能是无氧呼吸,B错误;‎ - 22 -‎ C、乳酸发酵时只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一定不是乳酸发酵,C正确;‎ D、酒精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可能是酒精发酵,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 ‎ ‎1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酶在不断地更新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等特点,只有在适宜条件下,酶才能充分发挥其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体内不断更新.‎ ‎【解答】解:A、酶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少数酶为RNA,在体内不断不断的失活,不断合成,人体内酶在不断地更新,A正确;‎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起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可以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例如胞外酶唾液淀粉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B错误;‎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的速率,但不能影响反应的本质,不能使反应放出更多的能量,C错误;‎ D、强酸、强碱或高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低温只是降低了酶的活性,并没有永久失活,常用低温法来保存酶制剂,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酶的产生、成分、作用及失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识记、理解与运用能力,相关的基础知识要牢记.‎ ‎ ‎ ‎17.在植物细胞壁分离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植物细胞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由于吸水,细胞液浓度不断减小,其吸水能力逐渐下降.‎ - 22 -‎ ‎【解答】解: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吸水能力逐渐降低,所以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C图.‎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 ‎ ‎18.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 ‎①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 ‎【专题】观察类实验;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在本题选择项所生物教材中实验,用活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不多,对于活细胞的实验材料要记牢固,①观察叶绿体、线粒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③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和吸水,④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等.据此答题.‎ ‎【解答】解:①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需要细胞保持活性,①正确; ‎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实验中,经过盐酸水解后,细胞已经死亡,②错误;‎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需要保持酵母菌的活性才能进行细胞呼吸,③正确; ‎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要将红细胞破裂才能提取到血红蛋白,因此细胞已经死亡,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 ‎ ‎19.太阳光能转化成电鳗发出的电能,需要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光合作用、消化作用、主动运输、呼吸作用、ATP水解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作用、主动运输、ATP水解 C.呼吸作用、ATP水解、光合作用、主动运输、消化作用 D.主动运输、消化作用、ATP水解、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 ‎【专题】热点问题;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分析】1、人体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获取物质和能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有机物中的能量必须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3、太阳光能经光合作用固定到有机物(淀粉)中,植物被动物摄食,淀粉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主动运输吸收到细胞中,电鳗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生成ATP,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22 -‎ ‎【解答】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电鳗摄取有机物后在消化道内消化转变成小分子的、可以被人体细胞吸收的物质,在消化道内被电鳗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并运输到肌肉细胞,肌肉细胞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出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鳗的电能.‎ 因此,太阳光能转化成电鳗发出的电能,需要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光合作用→消化作用→主动运输→呼吸作用→ATP→ATP水解.‎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人体同化作用的方式,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 ‎ ‎20.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mol数与消耗的O2 mol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 A.0.5 B.1.0 C.1.5 D.2.0‎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即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 ‎【解答】解:从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看出,呼吸作用产生6molCO2,则需消耗6molO2,因此呼吸作用产生的CO2mol数与消耗的O2mol数的比值=6÷6=1.0,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对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有氧呼吸过程,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为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的过程有两种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少量),或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 ‎ ‎ ‎2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在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四种色素溶解度由大到下的顺序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 22 -‎ ‎【解答】解:A、分离色素采用的是纸层析法,所以要在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故A正确;‎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否则滤液会溶于有机溶剂,故B正确;‎ C、绿叶中含有四种色素,因此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故C正确;‎ D、实验得到的四个同心圆的颜色从内到外依次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黄色,即最大的一个圆呈橙黄色,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 ‎ ‎22.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如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受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影响.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阶段、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暗反应.‎ ‎【解答】解:根据光合作用那个的具体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推知a、b分别是[H]和ATP,c是二氧化碳.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不能生成,原有的三碳化合物继续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直至全部消耗,导致五碳化合物积累,含量增加;三碳化合物减少.最终使得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消耗的[H]和ATP量减少.但光反应继续进行,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增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物质变化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 ‎23.如图是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一直增强 C.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c点之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增强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 - 22 -‎ ‎【专题】坐标曲线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当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解答】解:A、a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该曲线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当达到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B错误;‎ C、b点既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二氧化碳,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正确;‎ D、c点之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等,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理解和模型建构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 ‎ ‎24.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如果如果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它们产生CO2的比为2:1,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A.1:2 B.2:1 C.3:2 D.2:3‎ ‎【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 ‎【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1mol葡萄糖产生6mol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分解1mol葡萄糖产生2mol二氧化碳.‎ ‎【解答】解:设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则产生的二氧化碳为6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2Y,由题意可得关系式6X:2Y=2:1,那么X:Y=2:3.‎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利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进行相关计算,对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反应式的记忆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 ‎ ‎25.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是最高的 B.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可表现出全能性 C.生物体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因为基因在特定时空下的选择性表达 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细胞的全能性并不受到限制,很容易表达 ‎【考点】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其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 ‎【分析】1、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2、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卵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3、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解答】解:A、受精卵的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正确;‎ - 22 -‎ C、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具有一定全能性,B正确;‎ C、生物体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因为在同一个体内,基因在特定时空下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不容易表达,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 ‎ 二、填空题(50分)‎ ‎26.(14分)(2015秋•娄底校级期末)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如图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看图回答:‎ ‎(1)上图表示目镜的是 ①② ,表示物镜的是 ③④ (用标号作答).‎ ‎(2)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可选择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为 ②③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倍数为 600 .‎ ‎(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 D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4)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④ .‎ ‎(5)物象处于显微镜的视野左下方,要使物象移至视野的正中央,那么应向 左下方 移动玻片标本.‎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 ‎【专题】实验基本操作;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分析】1、目镜与物镜的识别及放大倍数的识别: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 ‎2、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3、显微镜观察的物象是倒像,物象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1)由题图分析可知,①②无螺纹是目镜,③④有螺纹是物镜.‎ ‎(2)更清楚的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应该使物象放大倍数增大,用短目镜和长物镜,即图中的②③;此时的放大倍数是15×40=600.‎ ‎(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4)③与④中,④放大倍数小,视野明亮.‎ ‎(5)物象处于显微镜的视野左下方,要使物象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物象移动的方向是右上方,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是左下方.‎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 ‎(2)②③600‎ ‎(3)D - 22 -‎ ‎(4)④‎ ‎(5)左下方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掌握.‎ ‎ ‎ ‎27.(10分)(2015秋•娄底校级期末)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的24Na+.实验方法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1‎ 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 ‎﹣‎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2‎ 同上 加入某种药物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出现24Na+‎ ‎3‎ 同上 加入同种药物 加入ATP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1及其现象可知,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来源于 向枪乌贼细胞内注入的24Na+ .‎ ‎(2)由实验2和3可知,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 能量 .加入的药物抑制了神经细胞的 呼吸 作用,细胞不能产生 ATP .‎ ‎(3)综合以上实验,可判断24Na+通过神经细胞膜的方式是 主动运输 .‎ ‎【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 ‎【分析】由实验2、3可知,24Na由神经细胞进入周围溶液需消耗ATP;而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呼吸,从而使ATP的产生减少.‎ ‎【解答】解:(1)由实验1及其现象可知,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来源于向枪乌贼细胞内注入的24Na+.‎ ‎(2)由实验2和3可知,神经细胞运输24Na+需消耗能量(ATP).某种药物能抑制细胞呼吸,细胞不能产生ATP.‎ ‎(3)综合以上实验,24Na+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 22 -‎ ‎(1)向枪乌贼细胞内注入的24Na+‎ ‎(2)能量 呼吸 ATP ‎(3)主动运输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 ‎ ‎28.(12分)(2015秋•娄底校级期末)如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 水和酒精 .‎ ‎(2)苹果果实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 有氧呼吸 ,判断的依据是 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 .其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6O2+6 H2O6CO2+12H2O+能量 ‎ ‎(3)当外界氧浓度为6%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摩尔,至少需要吸收 0.6 摩尔的O2.‎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 ‎【专题】坐标曲线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p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之前,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氧气的吸收量,因此p点之前,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p点之后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外界氧浓度为5%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多于氧气的吸收量,因此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从P点开始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3)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吸收6mol氧气,产生6mol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过程中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2mol二氧化碳,设至少需要吸收Xmol的氧气,则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X,消耗的葡萄糖是,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则有关系式,[X+(0.2﹣)×2]:X=4:3,解得X=0.6mol.‎ 故答案为:‎ ‎(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水和酒精 - 22 -‎ ‎(2)有氧呼吸  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 C6H12O6+6O2+6 H2O6CO2+12H2O+能量 ‎(3)0.6‎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题.‎ ‎ ‎ ‎29.(14分)(2015秋•娄底校级期末)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图甲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gn 段,分别指出图乙中1~5的名称:[1] 细胞板 ,[2] 细胞核 ,[3] 纺锤体 ,[4] 染色体 ,[5] 细胞壁 .‎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 DEABF .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 间期 ,消失于图 后期 .‎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 6 .‎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oa和gh表示G1期;ab和hi表示S期;bc和ij表示G2期;cd和jk表示前期;de和kl表示中期;ef和lm表示后期;fg和mn表示末期.‎ 分析乙图: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后末期,其中1是细胞板;C细胞处于间期,其中2是细胞核;D细胞处于中期,其中3是纺锤体,4是染色体;E细胞处于前期;F细胞处于末期,其中5为细胞壁.‎ ‎【解答】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甲中gn段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1为细胞板,2为细胞核,3为纺锤体,4为染色体,5为细胞壁.‎ ‎(2)图乙中,A处于后期,B处于后末期,C处于间期,D处于中期,E处于前期,F处于末期,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DEABF.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即图C,消失于后期,即图A.‎ ‎(3)E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也含有6个DNA分子,因此甲图中的2N=6.‎ 故答案为:‎ ‎(1)gn 细胞板 细胞核 纺锤体 染色体 细胞壁 ‎(2)DEABF C A ‎ ‎(3)6‎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分裂图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 ‎ - 22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