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期末调研模拟试卷(人教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0474.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期末调研模拟试卷(人教版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思品期末调研模拟试卷(人教版附答案)‎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时事》杂志有篇文章说:“东莞通往深圳的公路一堵车,全球电脑市场就缺货。”这一说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 A.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C.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D.今天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 ‎2.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正式会晤于2014年7月在巴西举行。五国首脑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国际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安排一笔1000亿美元的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来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这是落实峰会主题“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标志性事件。这表明 ( )‎ A.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B.金砖五国的各种利益趋于一致 C.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 D.金砖五国合作共赢不再有竞争冲突 ‎3. 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这 ( )‎ ‎①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反映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 ④表明维护国际核安全需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漫画(右图)所揭示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实施“单独二 孩”(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 )‎ ‎①顺应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②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 ‎③可以提高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④能解决我国人口基数大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雾霾的有害成分主要来自汽车、工厂、家庭燃煤、石油等化石 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其危害非常大。下列哪些可行且有效的措施能减少雾霾天气的形成 ( )‎ ‎①禁止使用煤炭、石油等化学能源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的减排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3年底,“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卫星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三号”的月球软着陆器和月球车的任务之一是实地考察月球资源。它对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改变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现状 B.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 C.用月球资源完全替代地球资源 D.扩展资源的开发范围 ‎7.‎2007年9月18日,苹果公司在英国伦敦专卖店展示了iPhone手机。iPhone手机是一款集手机、宽屏音视频播放器和突破性无线上网设备于一体的革命性产品。iPhone手机属于第 ‎ 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其标志是 ( )‎ A.第一次 电子的广泛应用 B.第二次 蒸汽机 ‎ C.第三次 空间技术、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第三次 电力的广泛应用 ‎8.《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指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培养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科普资源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 ( )‎ ‎①不断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 ‎③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④把搞好科普工作作为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9.‎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上述目标要求表明 ( )‎ ‎①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有了物质保障 ②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只要加大教育投入就能发展我国教育 ④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从引进核心设备到掌握发动机关键技术,从仿制到自主设计,我国的飞机制造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多种型号的飞机出口国外,带来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这充分证明 (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③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④我国已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有人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y ( )‎ A.英法争夺殖民霸权 B.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军事同盟 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军备竞赛 D.一战期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12. “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了思考、为了走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13.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 (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14. 有人认为:“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 ‎②“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当时民众的迫切要求 ‎③“宣布继续参加一战”使临时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 ‎④《土地法令》的颁布是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有学者指出:“土耳其自革命以来,既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摆脱宗教影响的共和国,也是中东地区最为安定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凯末尔 ( )‎ A.签订《国民共约》 B.创建人民共和党 C.发起“帽子革命” D.实行民主化改革 ‎16.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 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论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中的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 ( )‎ 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 C.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 D.罗斯福废除了自由资本主义,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17.《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 )‎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8.将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二战全面爆发 ③第二战场的开辟 ④苏军攻克柏林 ‎ ‎⑤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A.②①③⑤④⑥ B.②①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②③①④⑥⑤‎ ‎19.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是 (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 C.侵华日军步步紧逼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20.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试 卷 II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永续发展】(16分)‎ 请你观察漫画,思考问题:‎ ‎(1)寓意揭示: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4分)‎ ‎(2)解决对策:为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哪些国策和战略?(3分)‎ ‎(3)问题探究:有同学认为:“只要政府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就能彻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请你对此观点作出简要评析。(6分)‎ ‎(4)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青少年该怎么做?(3分)‎ ‎22. 【科技改变生活,教育振兴民族】(14分)‎ 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14日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又一卓越贡献,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保障经济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据此回答:‎ ‎(1)“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和“玉兔号”成功软着陆,这是我国实施哪一战略的结果?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加强的“两个创新”指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一中提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3)材料二体现国家在哪个方面保障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国家还在行政、法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公民受教育权,请各举一个实例。(5分)‎ ‎23.(10分)近代化始终是近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普遍的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近代化(也叫早期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思想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第一块最醒目的界碑。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1)对于学者所说的西方近代的变革过程,请你结合17—19世纪中期西方在制度方面、器物方面变革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 ‎(2)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在中国先后出现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请分别举出其中一个历史事件。(3分)‎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最醒目的界碑”?根据材料二,说说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使“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3分)‎ ‎24.(10分)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斯大林在《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中写道:“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采取的政策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3分)‎ ‎(2)材料二表明苏联在农业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来什么问题?(3分)‎ ‎(3)结合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哪些启示?(4分)‎ ‎25.(10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的浩劫与灾难,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最终战胜了法西斯,维护了人类的和平与正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图二:希特勒制造 图三:意大利法西斯童子军的成员 ‎ 国会纵火案 正在接受如何使用步枪的训练 材料二: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 材料三:1937年11月,英国掌玺大臣哈里法克斯奉张伯伦之命和希特勒会谈时称颂德国是“西方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他们”主要是哪两个国家? “两个小孩”是指什么? “另一个小孩”是指什么? “躲避灾难的政策”指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他们实行这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014-2015学年东湖中学九年级(上)社会思品期末调研检测卷答案 命题人:潘金燕 审核人:梁翠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D D C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A D B C B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6分)‎ ‎(1)漫画一反映了我国还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分)‎ 漫画二反映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资源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2分)‎ ‎(2)①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分)‎ 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3)这种认识是片面的。(1分)政府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1分)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采取措施加强环保;公民要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4分。2个角度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宣传国策和战略;自觉履行节约资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不使用一次性产品,垃圾分类等;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2分)‎ ‎22.(14分)‎ ‎(1)科教兴国战略(1分);科教创新和教育创新(2分)‎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6分)‎ ‎(3)物质保障(1分);行政上:很多地方规定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入学条件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法律上: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4分,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 ‎23.(10分)‎ ‎(1)制度变革: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只答出具体的革命或改革事件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等史实只得1分;只说明而不答出史实也只得1分,共2分。)‎ 器物变革:开展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步入“蒸汽时代”(如只答出史实不加说明只得1分;只说明而不答出史实也只得1分,共2分。) ‎ (2) 器物变革:洋务运动;制度变革: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3分)‎ ‎(3)结束了封建帝制,推动了思想解放(2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 ‎24.(10分)‎ ‎(1)罗斯福新政(1分);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2)制定农业集体化的政策(1分);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1分),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1分)。‎ ‎(3)科学决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分);经济政策的调整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2分)‎ ‎25.(10分)‎ ‎(1)专制独裁;残酷屠杀贫民;推行军国主义,实行全民军事化;(任两点2分)‎ ‎(2)英国和法国(2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2分);波兰(1分);绥靖政策(1分)‎ ‎(3)主要目的是牺牲小国,避战求和,祸水东引。(2分,或:把战火引到苏联)‎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