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后例题(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0680.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15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后例题(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后例题(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高考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后例题(附解析)‎ ‎1. [2014·信阳模拟]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列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每生成1 mol N2O,消耗‎67.2 L CO B. 等物质的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C. N2O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D. N2O会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解析:该题考查物质的性质。A项中没有温度压强,体积不能确定,所以错误;C项N2O中N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所以错误;NO可以迅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N2O会麻醉人体中枢神经,所以错误。答案选B。‎ 答案:B ‎2. [2014·绍兴模拟]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 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和碳酸钡 D. 在Z导管的出口处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解析:该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反应等。根据题意可知,X是CO2和SO2的混合气体,Y是NO2气体。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由于在酸性溶液中CO2的溶解度很小,所以Z气体中含有CO2和NO。但由于NO极易被空气氧化生成NO2,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答案:D ‎3. [2013·山东青岛二中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浓硝酸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 B.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干燥剂,能干燥氢气、硫化氢、氨气等气体 D. 因为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可与铁或铝反应,因此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储存浓硫酸 解析: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铜能与浓硝酸反应,A正确;CO与NO在催化条件下生成无污染的N2和CO2,B错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强还原性气体H2S,而且浓硫酸具有强酸性,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C错误;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铁、铝表面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因此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储存浓硫酸,D错误。‎ 答案:A ‎4. [2012·上海高考]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 还原性:Fe2+>Cl-‎ 解析:选项A的实验现象只能说明氧化性:Cl2>Br2和Cl2>I2,不能说明氧化性Br2>I2;选项B的实验现象还可以说明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选项C中,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也可以出现对应的实验现象;e处变红色是氯气氧化Fe2+生成Fe3+的结果,选项D正确。‎ 答案:D ‎5. ‎ ‎[2014·衡水模拟]将足量CO2通入NaOH和B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段表示的离子方程式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CO2+OH-===HCO ②CO2+2OH-===CO+H2O ③‎ CO+Ba2+===BaCO3↓ ④BaCO3+CO2+H2O===Ba2++2HCO3 ⑤CO+CO2+H2O===2HCO A. ③①        B. ②⑤‎ C. ⑤④ D. ④②‎ 解析:由于OA段发生的反应为CO2+Ba(OH)2===BaCO3↓+H2O,此时还剩NaOH,所以AB段发生的反应为CO2+2OH-===CO+H2O, CO+CO2+H2O===2HCO,BC段发生的反应为BaCO3+CO2+H2O===Ba2++2HCO。‎ 答案:B ‎6. [2014·东北三校联考]已知还原性:I->Fe2+>Br-,向只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通入的Cl2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根离子,且Ⅰ和Ⅳ表示的离子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段Ⅱ表示Br-‎ B. 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 C. 根据图象无法计算a的值 D. 线段Ⅳ表示IO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图象分析与化学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由于还原性I->Fe2+>Br-,所以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依据还原性,依次发生I-、Fe ‎2+、Br-与Cl2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则Ⅰ、Ⅱ、Ⅲ分别代表I-、Fe2+、Br-,A项错误;根据图象横坐标,可以计算出原溶液中I-为2 mol,Fe2+为4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Br-为6 mol,原溶液中n(FeI2)∶n(FeBr2)=1∶3,B项错误;6 mol Br-能消耗3 mol氯气,则a=6,C项错误;已知b-a=5,而反应开始生成的I2为1 mol,说明a到b之间I2与Cl2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因此线段Ⅳ表示IO,D项正确。‎ 答案:D ‎7. [2014·长春调研]现取m g镁铝合金在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 mol·L-1 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沉淀中OH-的质量为(n-m) g ‎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④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 L ‎⑤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A. 5项 B. 4项 C. 3项 D. 2项 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有Al+4HNO3(稀)===Al(NO3)3+NO↑+2H2O;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Al(NO3)3+3NaOH===Al(OH)3↓+3NaNO3;Mg(NO3)2+2NaOH===Mg(OH)2↓+2NaNO3‎ ‎。当沉淀质量为最大值时,溶液中的NO与Na+的物质的量相等,n(NO)=n(NaOH)= mol,故②正确。沉淀质量最大时,生成的n g沉淀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中镁、铝元素的质量等于m g,所以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 g,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n(e-)=n(OH-)= mol,故①、③正确。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标准状况下V(NO)= L,故④正确。参加反应的硝酸有两种作用,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生成硝酸盐)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钠的物质的量,即 mol;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O的物质的量,即 mol,所以,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⑤正确。‎ 答案:A ‎8. [2014·重庆模拟]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两种强酸,请就两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0 mL 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 ‎7.32‎ L‎ B. ‎‎6.72 L C. ‎20.16 L D. ‎‎30.24 L ‎(2)若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将溶液稀释并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考查浓硫酸和铜反应的有关计算、硝酸的氧化性。(1)浓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1.8‎ ‎ mol,浓硫酸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所以理论上应该生成SO2的物质的量是0.9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0.16 L。但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浓硫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所以实际生成的SO2气体的体积小于‎20.16 L,所以答案选A、B。‎ ‎(2)在酸性条件下,硝酸钠具有氧化性,可以继续氧化单质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u+8H++2NO===3Cu2++2NO↑+4H2O。‎ 答案:(1)AB ‎(2)3Cu+8H++2NO===3Cu2++2NO↑+4H2O ‎9. [2014·长沙模拟]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考查氨气的性质。‎ ‎(1)装置A中的反应方程式为Mg(OH)2+NH4ClMgOHCl+NH3↑+H2O。碱石灰用来干燥生成的氨气。‎ ‎(2)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C装置处会发生倒吸,所以氮气的持续通入可以防止C装置发生倒吸。‎ ‎(3)向AlCl3溶液中通入氨气只能看到产生白色沉淀,因为氨水是弱碱不能将Al(OH)3溶解。‎ 答案:(1)Mg(OH)2+NH4ClMgOHCl+NH3↑+H2O 干燥氨气 ‎(2)防止装置C中的AlCl3溶液倒吸入装置B和A中 ‎(3)产生白色沉淀 Al3++3NH3·H2O===Al(OH)3↓+3NH ‎10. [2013·北京高考]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ⅰ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 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由pH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可知,漂粉精溶液具有碱性和漂白性。(3)向水中通入过量SO2不能形成白雾,说明二氧化硫不能形成白雾;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说明白雾中不含氯气;根据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因为白雾中混有SO2时也能满足实验a、b的现象,最终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说明有氯气生成,即发生反应:Cl-+ClO-+2H+===Cl2↑+H2O,为确认这种可能性,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5)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O,则沉淀X中含有CaSO4。‎ 答案:(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碱性、漂白性 ‎(3)①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 ‎②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化的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CaSO4‎ ‎②SO2+Cl2+2H2O===SO+2Cl-+4H+‎ ‎11. [2014·湖南十二校二模]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再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B中品红溶液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铜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 滴加的溶液 ‎ ‎ 氯水 ‎ ‎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______‎ ‎______‎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由于导管E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A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后,装置中残留气体有毒,不能打开胶塞。为了防止该气体排入空气中污染环境,拆除装置前,应当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SO2气体通入含有n mol Na2S的溶液中,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试分析该溶液最多能吸收SO2气体________ mol(不考虑溶解的SO2)。‎ 解析:由于A试管中有空气,加热时气体逸出,在B、C中产生气泡,要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只能从B中品红褪色来说明。SO2通入BaCl2溶液中,二者不反应,但会有SO2溶解,滴加氯水时发生反应SO2+2H2O+Cl2===H2SO4+2HCl,生成的SO与Ba2+结合成BaSO4沉淀。如果加入氨水,则SO2+2NH3·H2O===(NH4)2SO3+H2O,生成的SO与Ba2+结合成BaSO3沉淀。前者体现SO2的还原性,后者体现SO2水溶液的酸性。A试管中E导管的作用体现在A中气压减小时,空气被吸入,能起到防止B、C装置内液体的倒吸,同时在反应完成后可以从E中鼓入空气将SO2赶入NaOH溶液中,防止污染环境。Na2S溶液吸收SO2最多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HSO3,利用反应方程式2Na2S+5SO2+2H2O===4NaHSO3+3S↓可以得出n mol Na2S能吸收2.5n mol SO2。‎ 答案:(1)2H2SO4(浓)+CuCuSO4+SO2↑+2H2O ‎(2)B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 ‎(3)BaSO4 BaSO3 SO2+Cl2+2H2O===4H++SO+2Cl-、Ba2++SO===BaSO4↓(或Ba2++SO2+Cl2+2H2O===BaSO4↓+4H ‎++2Cl-)‎ ‎(4)当A试管中气体压强减小时,空气从E导管进入A试管中,维持A试管中压强平衡 ‎(5)从E管口向A中缓缓地鼓入足量的空气,将残留的SO2气体赶入NaOH溶液中,使之被完全吸收 ‎(6)2.5n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