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4-201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深圳市2014-201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深圳市2014-201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本试卷共8页,包括七个部分26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基础选择题,共20分 ‎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昏聩(kuì) 抽搐(chù) 韬(tāo)光养晦 畏葸(sī)不前 B.寒暄(xuān) 吞噬(shì) 拾(shè)级而上 稗(bài)官野史 C.恫吓(xià) 缄(jiān)默 一蹶(jué)不振 垂耳耷(dā)脑 D.搭讪(shàn) 编纂(zuǎn) 心宽体胖(pànɡ) 荷(hè)枪实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大深圳校友会第二届年会在五洲宾馆隆重召开,新朋旧友欢聚一堂,畅叙幽情,共享天伦之乐。‎ B.中国女子足球队在本届世界杯赛上表现神勇,不孚众望,昂首挺进八强。‎ C.关于南京这起“宝马撞车事故”的原因,许多媒体都选择了“集体沉默”,即使有零星的报道也都语焉不详。‎ D.李师傅下棋进攻不犀利,小张防守不严密,常出昏招,二人各有千秋,亟待提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B.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几率增长12%至19%。‎ C.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①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 ‎②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③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④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 14 -‎ ‎⑤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⑥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①⑥③⑤④②          B.③②⑤⑥①④‎ C.④⑤②⑥①③          D.④⑥①②③⑤‎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C.蒙故业,因遗策 因:沿袭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辜负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求人可使报秦者 / 蔺相如者,赵人也 C.师不必贤于弟子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以勇气闻于诸侯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履至尊而制六合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信义安所见乎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拜送书于庭 D.召有司案图 ‎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0.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B.柳永,原名三变,北宋著名词人,曾做过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是北宋词坛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 C.《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D.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白朴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 ‎ 二、文言文阅读及默写,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 14 -‎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①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②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注:①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②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 报:答复,给回信 B.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 忧:父母丧事 ‎ C.还称旨 称旨:符合皇上的心意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可否:能不能 ‎1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自顾不合于时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而人之从其游者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母老乃择禄邪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B.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C.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D.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补奉职。曼卿一直没有就职。‎ - 14 -‎ 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后来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 D.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2分)‎ ‎ ‎ ‎(2)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3分)‎ ‎ ‎ ‎(3)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2分) ‎ ‎ ‎ ‎16、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6)师者, 。(韩愈《师说》)‎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8) ,到黄昏、点点滴滴。‎ ‎(9)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飞过。‎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7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7.上阙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 ‎ ‎ ‎ ‎ ‎ ‎18.说说作者在下阙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 ‎ - 14 -‎ ‎ ‎ ‎ ‎ 四、论述文阅读(9分)‎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画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9.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做法。‎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20.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画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21.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 14 -‎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五、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4题,共15分。‎ 不毁灭的背影 沈从文 ‎“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 ‎“君子”在这个时代虽稀有难得,也就像是不切现实。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①身后的题词,或许比起别的称赞更恰当具体。佩弦先生人如其文,可敬可爱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做文章还重要。‎ 我认识佩弦先生和许多朋友一样,从读他的作品而起。先是读他的抒情长诗《毁灭》,其次读叙事散文《背影》。在诗歌散文方面,得把他的作品和俞平伯先生成就并提,平伯先生如代表才华,佩弦先生实代表至性。惟从现代散文发展看全局,佩弦先生的叙事散文,能守住文学革命原则,文字明朗、朴素、亲切,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贡献特别大,影响特别深。在文学运动理论上,“普及”和“通俗”目标实属问题核心,真能理解问题重要性,又能把握题旨,且得到有持久性成就的,少数作家中,佩弦先生的工作,可算得出类拔萃。求通俗与普及,佩弦先生都若在不甚费力情形中运用自如,而得到极佳成果。一个伟大作家最基本的表现力,是用那个经济、准确、明朗文字叙事。正如作家的为人,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提到这一点时,更让我们想起“佩弦先生的死去,不仅在文学方面损失重大,在文学教育方面损失更为重大”(冯友兰语)因为冯先生明白“教育”与“文运”同样离不开“人”,必以人为本。文运的开辟荒芜,少不了一二冲锋陷阵的斗士,扶育生长,即必需一大群有耐心和韧性的人来从事。文学教育则更需要能持久以恒、兼容并包的人主持。佩弦先生伟大得平凡,从教育看远景,是惟有这种平凡作成一道新旧的桥梁,才能影响深远的。‎ 一个写小说的人,对人特别看重性格。外表轮廓线条与人不同处何在,并不重要。最可贵的是品性的本质与心智的爱恶取舍方式。我觉得佩弦先生性格最特别处,是拙诚中的妩媚。他对事、对人、对文章,都有他自己的意见,凡事和而不同,然而差别可能极小。他也有些小小弱点,即调和折衷性,用到文学方面时,比如说用到鉴赏批评方面,便永远具教学上的见解,少独具肯定性。用到古典研究方面,便缺少专断议论,无创见创获。即用到文学写作,作风亦不免容易凝固于一定的风格上,三十年少变化,少新意。但这一切又似乎和他三十年主持文学教育有关。在清华、联大“委员制”习惯下任事太久,对所主持的一部门事务,必调和折衷方能进行,因之对个人工作为损失,对公家贡献就更多。熟人记忆中如尚记得联大时代常有人因同开一课,各不相下,僵持如摆擂台,就必然会觉得佩弦先生的折衷无我处,如何难能可贵!又良好教师和文学批评家,有个根本不同点:批评家不妨处处有我,良好教师却要客观,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一个大学国文系主任,这种认识很显然是能将新旧连接,文化活用,引导所主持一部门工作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的。中国大学的国文系,若还需要办下去,佩弦先生的这点精神,这点认识,实值得特别注意,且值得当成一个永久向前的方针。(选自《不毁灭的背影》 有删节)‎ ‎22.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成就?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说明。(4分)‎ - 14 -‎ ‎ ‎ ‎ ‎ ‎ ‎ ‎23.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作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5分)‎ ‎ ‎ ‎ ‎ ‎ ‎ ‎24.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6分)‎ ‎ ‎ ‎ ‎ ‎ ‎ 六、语言运用(10分)‎ ‎2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并按要求答题。‎ ‎(漫画下方的文字:“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 ‎(1)请用一句话描述漫画内容。(4分)‎ ‎ ‎ ‎ ‎ ‎(2)请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 ‎ ‎ ‎ - 14 -‎ ‎ ‎ ‎26.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根据所学课文补出合适的下联。(4分)‎ 上联:黄州赤壁矶惊涛拍岸 ‎ ‎ 七、作文 (6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久前,几位在校大学生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发现:在绿化带内放置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效果就会有所不同。譬如,“请走人行天桥”等传统宣传标语收效甚微,相比之下,效果最显著的则是一句“你丑你横穿”的标语。此标语一出,行人横穿率直降30%左右。‎ 这一情况,一经报道,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在生活中,我们不时也会遇到类似这种“以不文明的言语来制止不文明的行为”的事情。请根据你自己的经历或认识,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 14 -‎ 深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语文 学号 班级 姓名 ‎ 选择题:(41分。1-10每题2分,11-14,19-21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9‎ ‎20‎ ‎21‎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2分)‎ ‎ ‎ ‎(2)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3分)‎ ‎ ‎ ‎(3)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2分) ‎ ‎ ‎ ‎16、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6)师者, 。(韩愈《师说》)‎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8) ,到黄昏、点点滴滴。‎ ‎(9)李白《蜀道难》中“ , ”‎ - 14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飞过。‎ ‎17.上阙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 ‎ ‎ ‎ ‎ ‎ ‎18.说说作者在下阙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 ‎ ‎ ‎ ‎ ‎ ‎22.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了朱自清先生的成就?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说明。(4分)‎ ‎ ‎ ‎ ‎ ‎ ‎ ‎ ‎ ‎23.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作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5分)‎ ‎ ‎ ‎ ‎ ‎ ‎ ‎ ‎ ‎24.作者在文中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6分)‎ ‎ ‎ ‎ ‎ ‎ ‎ ‎ ‎ ‎25.(1)请用一句话描述漫画内容。(4分)‎ ‎ ‎ ‎ ‎ ‎(2)请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 14 -‎ ‎ ‎ ‎ ‎ ‎ ‎ ‎26.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根据所学课文补出合适的下联。(4分)‎ 上联:黄州赤壁矶惊涛拍岸 ‎ ‎ - 14 -‎ 深圳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1.【B】(畏葸xǐ 恫吓hè 体胖pán)‎ ‎2.【C】(“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团聚的欢乐。“不孚众望”应改为“不负众望”,孚,令人信服。“各有千秋”指各有自己的长处,褒义。)‎ ‎3.【B】(A“由于…结果”句式杂糅,C成分赘余,删去“作用”,“含量”前加“的”D“实现”“效果”搭配不当) ‎ ‎4.【C】(④照应段首句,应放在最前面;①③与后面的话语紧密衔接,故宜置后)‎ ‎5.【D】负:担负,承担,是使动用法 ‎6.【C】介词,表比较,(A.音节助词,无实义/结构助词,取独 B.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D.介词,凭借/介词,把)‎ ‎7.【A】奇,意动用法,以……为奇,其余三项都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8.【B】(A.“见”通“现” C.“庭”通“廷” D.“案”通“按”)‎ ‎9.【D】例句为被动句, (A.为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C.状语后置,D“不拘于时”表被动)‎ ‎10.【C】《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1.(3分)D (可否:褒贬,议论。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12.(3分)C(A.介词,第一个“于”,跟,与;第二个“于”被 。B第一个“之”定语后置标志 ;第二个“之”代词,C副词 ,都是“才“。D.连词,第一个表假设关系,第二个表转折关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3.(3分)C(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 ‎14.(3分)B (“一直没有就职”错,与原文不符。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15、(1)北宋皇帝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 ‎(考点“嘉”“禄”,1点1分)‎ ‎(2)而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懂得爱慕曼卿大度超群,却不懂得他的才华有为世所用的地方。(考点为定语后置,“落落可奇”“有以”,1个分句1分)‎ ‎(3)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雅闻”“特”“征拜”“再”各0.5分,共2分)‎ ‎[视频]【大国工匠】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大国工匠】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 ‎【参考译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 14 -‎ 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心中不为所动。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他的母亲是永安县君,他遭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后来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 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曼卿上书谈了(留心边事、平时练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没有引起重视。不久元昊背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谏书,召见了曼卿。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石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意,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身体不好。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贼决斗,曼卿笑着说:“这只领悟了我的表面意思。没有经过调教的士兵,勇敢的胆小的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现在或许没有空闲来调教,不如招募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来的人个个都是强兵。”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值得做似的。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他仪表英俊,喜欢饮酒,性恪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却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不管是贤者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的为人。‎ ‎16、(1)只是当时已惘然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别有幽愁暗恨生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一蓑烟雨任平生 (8)梧桐更兼细雨 (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7.①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写的。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与绵长的堤影掩映着;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 廖廖数笔,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③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每答对一问得1分,意思对即可。)‎ ‎18.①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动静互衬。②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 ,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 ,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 。此句与王维笔下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答对表达技巧得2分,赏析部分占2分)‎ ‎19.D(从第四段“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一句可看出李清照是反感“俗词”的。)‎ ‎20.D(文章并未提及李清照的尊体论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事实上也不是这样。)‎ ‎21.B(文章并未提及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成就。)‎ ‎22.文学创作方面:①坚守文学的革命原则,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②求通俗与普及,且能持之以恒地在创作中加以实践和运用。(2分)‎ 文学教育方面:①兼容并包,尊重价值上的多元性;②连接新旧,使文化活用,把文学引导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2分)‎ - 14 -‎ ‎23.做了一分为二的评价。(1分)①不足之处:少独具肯定性,无创见创获,风格少变化、少新意。②优点:能调和折衷,兼容并包,使得文学得到了繁荣发展。(2分)‎ 写作好处:①客观真实再现朱自清先生的形象,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②先抑后扬,为后文写朱自清先生的牺牲自我等精神做张本和铺垫。(2分)‎ ‎24.认同(1分)‎ ‎①作家的“常人品性”是一种“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这种质朴厚实的品性使得作家更能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贴近人的心灵,反映大众的心声。‎ ‎②这样的作家给人的感觉是“真人”真性情、朴素无华,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贴近民众,因此说“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常人品性”更重要。‎ ‎③而所谓的“英雄气质”是一些作家强调的“个性”,虽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但也很可能是表现了个例或表现法让人难以理解、接受,甚至脱离生活,走向极端。‎ 因此,作者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结合文本分析3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1-2分)‎ ‎25. (1)一个戴着金丝眼镜人坐在草地上,(1分)双手捧着一本百科全书在看(1分),他怀里有一根钓鱼竿,钓线已经放入井中(1分)。他身体左侧放着一个小桶。画的下面写着:“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1分)。(要素齐全,事实清楚即可。)‎ ‎(2)讽刺了机械照搬书本,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2分,意思对即可)‎ ‎26.参考答案:建康赏心亭秋水随天、钱塘西子湖烟柳迎风(羌管弄晴)、洪都滕王阁落霞满天。‎ ‎(上下联字数一致、结构相同2分,上下联语意连贯,1分,上句平收、下句仄收1分。)‎ ‎27.【审题说明】‎ ‎1. 可以从标语的制作者的角度来分析:原本是出自一种善意的提醒和对不文明行为的制止,并且是想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用不文明的语言来制止不文明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缺失。‎ ‎2. 可以从行人的角度来分析:行人横穿马路,不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横穿马路的人,不但不遵守交通规则,而且对警示标语视而不见,以至于逼迫标语制作者不得不采取这种较为“极端”的警示语。在这些行人身上,缺失的不只是基本的道德素养,同时也表明他们的公共意识的淡薄和对公共秩序的无视。‎ ‎3. 可以从这一现象的大的角度来分析:不文明的标语和不文明的横穿,两者都是对公共道德的一种践踏,都是不文明的,都是应该改正和杜绝的。‎ ‎4. 可以从生活实际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 “乱倒垃圾死全家”“随地小便就是畜生”等提示或标语,而且其他各种不文明、没有文化的标语,一直以来没有断绝过。这些粗鄙标语为什么会管用?这些咒骂式标语真的就能入脑入心吗?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些不文明的标语很难真正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它们制造的只是文明的假象。实际上,原本被承担文明教化功能的标语,反倒成了让公共表达变得粗鄙、暴戾的帮凶。‎ - 14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