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6届高三历史第三次综合检测(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洛阳市2016届高三历史第三次综合检测(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A)‎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 ‎ 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这些做法有助予 ‎ A。改造传统儒学 B.宣扬社会教化 ‎ C.打击豪强地主 D.选拔实用人才 ‎25。南宋时期,绍兴府山阴县的梅市和项里市,是著名的杨梅和茨实(又名:鸡头米)市 ‎ 场;秀州华亭县的下砂市、海盐县的鲍郎市、明州鄞县的大嵩市等则是著名的盐业 ‎ 草市;嘉兴府“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这主要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已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B.长途贩运贸易逐渐兴起 ‎ C。市场具有专业化特征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26.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 ‎ 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 ‎ 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27.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 ‎ ……这般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甲午战后的上海,‎ ‎ “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出 ‎ 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C.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 D.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28.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 (1935年)、《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等文件中,均明确表 ‎ 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 ‎ C.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30.1953年至1954年间,天津工业企业共抽调两万多人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和一 ‎ 些地区重点建设单位。仅天津汽车制配厂输送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干部和工人 ‎ 已相当于解放初期该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当时 ‎ A.天津经济建设地位的突出 B.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 C.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D.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31.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 ‎ 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 ‎ 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 A.维护公民平等 B。强调法律至上 ‎ C.限制公权滥用 D.追求司法公正 ‎32.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 ‎ 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 ‎ 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33.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广大英国普通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切实的权利,但 ‎ 革命为之确立的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则为每一个社会下层提供了一种合法的渠道,‎ ‎ 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与更高的社会地位。于是工业革命就从英国开始了。‎ ‎ 据此可知,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秩序确立 B。下层民众竞相追求社会财富 ‎ C.法律平等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国家政治民主权利逐渐下移 ‎34.1933年上台的罗斯福总统,极力强化联邦政府的职能,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 ‎ 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而1981年上台的里根总统则称”本人有意限制联邦政府的 ‎ 规模和影响……我们当前所遭遇的苦难,和由于政府不必要的过度成长对我们生 ‎ 活的干预有关。”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美国 ‎ A.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遭到破坏 B.经济衰退导致联邦政府权力的下降 ‎ C。总统权力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 D.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 ‎35. 1990年11月21日,有34国参加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了被誉为“新欧洲”‎ ‎ 宣言的《新欧洲巴黎宪章》,它在“东方”认同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宣告“欧 ‎ 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今后的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 ‎ 础上”,这几乎成为所有欧洲国家的共识。这表明 ‎ A.冷战格局在欧洲的结束 B.“新欧洲”是东西方妥协的产物 ‎ C.欧洲开启了一体化进程 D.冷战时代以西方的胜利宣告终结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 60分)‎ ‎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 答。第42—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40. (25分)“宪政”又称“立宪主义”,发源于英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国共 产党开始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取代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使用的宪政概念,以 及标志着资产阶级法治和政体概念的宪政概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前,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中,西方宪政思想被看作能够使中国 摆脱积贫积弱局面的良药开始为中国人所日益重视。早期主要受英国“立宪政体”的影 响,把宪政理解为民权与君权的结合;后期倡导“民权主义”,强调政权和治权分离。孙中 山先生主张的“五权宪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宪政主张的集中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宪政思想 传播过程中,中国的先知先觉者往往将西方的宪政制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中,在中 国传统文化资源里寻求西方宪政制度的理论支点和历史论据。如康有为在论述中国开设 国会的必要性时强调:“盖吾国君民,久皆在法治之中,……今各国所行,实得吾先圣之经 义,故以至强。”孙中山则指出:“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但这一时期的 宪政努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之上,而像自由、控权‘、保障人权这 样的真正的宪政核心价值理念,终究要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 ‎ ——摘编自李小康:《近代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与反思》‎ ‎ 材料二五四的激进民主派开始超越对西方具体宪政制度的盲目崇拜,他们在不妥 协地反传统、抛弃“托古改制”的模式,致力于以观念变革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 理想、民主价值等新理念。在文化借鉴上,则隐去了纵向的民族传统继承,而专事横向的 外国文化移植。‎ ‎ ——摘编自陈家刚:《试论近代中国民主追求的三次抉择》‎ ‎ 材料三 中国近代宪政运动中的宪法文本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当政者为应对 时局被迫制宪以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的产物,最典型的是晚清政府颁布的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