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校2016-2017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天津市五校2016-2017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2017学年天津市五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杨村一中、芦台一中、蓟县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 ‎ 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四种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噬菌体 B.酵母菌 C.发菜 D.小球藻 ‎2.仔细观察下面四个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共有5种核苷酸 B.组成人体的化合物乙的R基种类约有20种 C.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在松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不可能是蔗糖 ‎3.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4.下列有关人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肝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 B.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生成 C.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减少,抗寒能力提高 D.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需要水 ‎5.以下细胞中最适合制备细胞膜的是(  )‎ A.叶肉细胞 B.根尖细胞 C.鸟类的红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6.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狗尾草根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  )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 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D.免疫功能 ‎8.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  )‎ A.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吸收氧气,进行需氧呼吸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10.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甲图中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 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11.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12.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13.图1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色素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纸层析法 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丁 C.只有在B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D.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1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观察1 000个处于分裂期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做出的统计图.据图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做出的正确判断是(  )‎ A.洋葱根尖细胞大多数处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B.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相对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 C.图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时期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最多的时期是后期 ‎15.如图为某动物某器官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器官不可能是肝脏 B.图②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 C.图③中有两个四分体 D.图④中可能存在两条Y染色体 ‎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B.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在细胞内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是内质网 D.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着膜组分的更新 ‎1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D.在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可能不同 ‎18.如图甲是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B.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 C.pH=c时,E点为零 D.淀粉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19.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相关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可以在图示生理状态下正常生长 B.细胞器A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小于细胞器B C.A、B两种细胞器产生的ATP均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增大光照强度一定会提高A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 ‎20.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③④‎ ‎2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 ‎②高度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③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 ‎④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有利于物质运输 ‎ ‎⑤有些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 ‎⑥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2.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 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23.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上的四种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 B.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C.①上碱基A:C:U:G=1:2:3:4,则对应的DNA分子中A:C:T:‎ G=2:3:2:3‎ D.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合成的4条肽链相同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为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C.基因型为Aa的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D.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25.如图为HIV病毒在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④分别表示不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RNA复制,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U﹣A、A﹣T、G﹣C、C﹣G B.②是DNA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配对情况A﹣U、G﹣C、T﹣A、C﹣G C.③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 D.④是翻译,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 ‎26.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  )‎ A.烟草花叶病毒 B.噬菌体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 ‎2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 D.④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2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29.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将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16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30.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能产生[H],但没有[H]的消耗过程 B.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H2O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ATP的合成 D.无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均可产生少量ATP ‎31.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32.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 A. B. C. D.‎ ‎33.某种雌雄异株植物,茎有绿色和紫色两种(用基因B、b表示),花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用基因R、r表示),两表现型为绿茎红花的雌、雄植株杂交得到如下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绿茎红花 ‎ 绿茎白花 ‎ 紫茎红花 ‎ 紫茎白花 ‎ 雄株 ‎ 152‎ ‎ 148‎ ‎ 48‎ ‎ 52‎ ‎ 雌株 ‎ 297‎ ‎ 0‎ ‎ 101‎ ‎ 0‎ A.控制茎色和花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 C.让子代中绿茎雄株与紫茎雌株杂交,F2中紫茎植株所占比例为 D.让子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F2中白花雄株占 ‎34.如图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肽合成时,只有mRNA和tRNA两种RNA参与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3种 C.进入细胞器a的多肽,部分具有催化作用 D.合成完成的多肽经过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核 ‎35.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15℃和25℃条件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强度等于0时,该植物在25℃时比15℃多吸收氧气10毫升/小时 B.当光照强度等于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在两种温度下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 C.当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司时,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 D.当光照强度超过8千勒克司时,15℃下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碳(暗)反应 ‎36.某细胞含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几次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37.如图为某动物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 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B.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C.在图中e结构内,葡萄糖可氧化分解产生CO2‎ D.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 ‎38.如图为一对近亲结婚的青年夫妇的遗传分析图,其中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图中与本题无关的染色体已省略),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于D细胞 B.从理论上分析,图中H为男性的概率是1‎ C.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 D.正常情况下,H个体和G个体的性别相同的概率为0‎ ‎39.下列四幅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结构图 B.‎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 C.‎ 酶降低的活化能是bc段 D.‎ 分离定律中F2代性状分离比 ‎4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16、0、16‎ 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 C.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粒,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36个着丝粒 D.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 ‎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细胞中许多代谢活动都与水有密切关系,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已知1为细胞壁,8为细胞膜)‎ ‎(1)原生质层不包括甲细胞的  (填序号)结构.6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  .‎ ‎(2)发生乙、丁反应的膜状结构分别是  、  .‎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  ,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破坏细胞核中  (结构)会影响该结构的形成.‎ ‎(4)夏季白天甲图中的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  .‎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5)同一植物体具不同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根本原因是  .‎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植物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42.如图,图1表示一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图3表示某种高等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在繁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体内细胞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据图回答:‎ ‎(1)图1中在雌性动物体内可出现的细胞有  .‎ ‎(2)图1中的细胞D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  .‎ ‎(3)图2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图1中细胞  一定处于图2的BC段.‎ ‎(4)DNA分子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主要是在图1的  细胞中进行.‎ ‎(5)图3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的是  段(用图中的标号填空).‎ ‎(6)图4代表  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其中A代表此分裂过程中  的数目变化.‎ ‎(7)用显微镜观察图1细胞中的染色体,需用  进行染色.‎ ‎(8)在图5坐标系中画出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曲线(标明纵坐标的数值)‎ ‎  .‎ ‎43‎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产量.‎ ‎(1)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生理过程,X、Y代表不同过程产生的物质.写出①②过程的总反应式  ,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X的结构简式是  ,小麦叶肉细胞内能合成X的细胞结构有  ,Y代表的物质是  .‎ ‎(2)图乙是探究小麦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t1→t2,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是由于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光合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  上,缺Mg导致  合成受阻,  光谱的吸收显著减少;t2→t3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  (“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44.如图是一个家系中,甲、乙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Ⅱ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已知这两种疾病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注意: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 ‎(2)Ⅱ7的基因型为  .若Ⅱ7与一个有甲病的女子结婚,婚后生出一个有甲病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无甲病的概率为  .‎ ‎(3)Ⅱ3与Ⅱ4结婚,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45.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一个世代中要经历卵(蚕蛾交配后产下的受精卵)、幼虫(蚕)、蛹(蚕吐丝成茧变成蛹)成虫(蚕蛾)四个发育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表示家蚕体内某个基因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则③表示  过程,此过程中作为模板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  链(填“甲”或“乙”)转录的.与③相比,②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若要改造此多肽分子,将图中丙氨酸变成脯氨酸(密码子为CCA、CCG、CCU、CCC),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 ‎(2)图2中①是  ,其功能是  .②形成的主要场所是  .‎ ‎(3)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有  .‎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GTA肯定不是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tRNA上只含有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 E.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鼠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4)若蚕蛾的黑斑翅和白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E和e)共同控制,含有B和E基因的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作用机理如图3).现有一批白翅蚕蛾,甲组:bbEE,乙组:BBEE,丙组:bbee,若想利用这批白翅蚕蛾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斑翅蚕蛾,请完成实验方案并讨论.‎ ‎①实验方案:‎ Ⅰ.选择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 Ⅱ.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Ⅲ.让F2中表现型为   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挑选F3‎ 中同样表现型的个体继续杂交,逐代筛选,就会得到纯种的黑斑翅蚕蛾.‎ ‎②讨论:‎ Ⅰ.F2中白翅蚕蛾的基因型共  种,黑斑翅蚕蛾与白翅蚕蛾的比例为  .‎ Ⅱ.从理论上分析,若将F2中黑斑翅蚕蛾自由交配得F3,则F3黑斑翅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Ⅲ.由题干可知,蚕蛾翅色这一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  来控制性状的.‎ ‎ ‎ ‎2016-2017学年天津市五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杨村一中、芦台一中、蓟县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四种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噬菌体 B.酵母菌 C.发菜 D.小球藻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解答】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A错误;‎ B、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发菜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C正确;‎ D、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C.‎ ‎ ‎ ‎2.仔细观察下面四个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共有5种核苷酸 B.组成人体的化合物乙的R基种类约有20种 C.组成丙化合物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在松鼠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不可能是蔗糖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4、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5、分析题图:‎ 图甲中的上面一条链有碱基T、表示DNA单链的一部分,下面一条链有碱基U、表示RNA链的一部分,因此该过程(由上面到下面)可表示转录过程;‎ 图乙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图丙中碱基为T,则中间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该物质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图丁为二糖的分子式.‎ ‎【解答】解:A、图甲中上链为DNA链、其中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下链为RNA链、其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该图中共含有4+4=8种核苷酸,A错误;‎ B、图乙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因此结构通式中的R基约有20种,B正确;‎ C、胸腺嘧啶是DNA中特有的碱基,因此其五碳糖为脱氧核糖,C正确;‎ D、蔗糖是植物体中特有的二糖,在动物体内没有,动物体中特有的二糖为乳糖,D正确.‎ 故选:A.‎ ‎ ‎ ‎3.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5)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解答】解:根据无机盐的作用可知ABD正确.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确切的说是葡萄糖.直接利用能源:ATP.重要能源物质:是糖类.C错误.‎ 故选:C.‎ ‎ ‎ ‎4.下列有关人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肝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 B.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生成 C.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减少,抗寒能力提高 D.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需要水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1、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定义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2、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结合水的比例上升时,植物的抗逆性增强,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解答】解:A、水在肝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A正确;‎ B、胰岛素为蛋白质,通过脱水缩合形成,故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B正确;‎ C、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减少,结合水相对含量增高,以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C错误;‎ D、ATP转化成ADP的过程是ATP的水解过程,需要水的参与,D正确.‎ 故选:C.‎ ‎ ‎ ‎5.以下细胞中最适合制备细胞膜的是(  )‎ A.叶肉细胞 B.根尖细胞 C.鸟类的红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分析】制备细胞膜时,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 ‎(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 ‎(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 ‎【解答】解:A、叶肉细胞含有细胞壁,制备过程繁杂,且有细胞内膜结构的干扰,A错误;‎ B、根尖细胞含有细胞壁,制备过程繁杂,且有细胞内膜结构的干扰,B错误;‎ C、鸟类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细胞内膜结构会干扰实验结果,C错误;‎ D、大肠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没有膜内结构的干扰,适于作制备细胞膜,D正确.‎ 故选:D.‎ ‎ ‎ ‎6.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狗尾草根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  )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考点】电子显微镜.‎ ‎【分析】1、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显微结构,显微结构一般包括: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壁、染色体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细胞中的细胞器均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 ‎2、图中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 ‎【解答】解:(1)在狗尾草根细胞中存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因此可以观察到图中①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等亚显微结构;‎ ‎(2)该狗尾草根细胞中不存在②叶绿体,因此不可以观察到.‎ 故选:C.‎ ‎ ‎ ‎7.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 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 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D.免疫功能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流动性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 ‎【解答】解: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故选:C.‎ ‎ ‎ ‎8.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  )‎ A.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吸收氧气,进行需氧呼吸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核酸的碱基组成特点、各种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等相关知识.‎ 题干中T的含量为0,T是DNA特有的碱基,说明该细胞器不含DNA.题干中U的含量为15%,U是RNA特有的碱基,说明该细胞器含有RNA.‎ ‎【解答】解:A、mRNA与核糖体结合,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中翻译形成蛋白质,核糖体中含有RNA不含DNA,A正确.‎ B、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中心体中不含DNA和RNA,B错误;‎ C、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基质中含少量DNA和RNA,C错误;‎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质中含少量DNA和RNA,D错误.‎ 故选:A.‎ ‎ ‎ ‎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噬菌体侵染细菌、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结构,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解: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所以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团.‎ 故选:A.‎ ‎ ‎ ‎10.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甲图中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 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分析曲线甲图:方式a 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图乙是对胞吐和胞吞的过程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a是细胞的胞吞过程,b是细胞的胞吐过程,不论是细胞的胞吞还是胞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因此胞吐与胞吞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 ‎【解答】解:A、分析曲线甲图: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 B、甲图中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其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B正确;‎ 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胞吞和胞吐是耗能过程,需要细胞内部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C.‎ ‎ ‎ ‎11.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ATP是生物体直接的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为A﹣P~P~P,其中“﹣”为普通磷酸键,“~”为高能磷酸键,“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离腺苷较远的高能磷酸键易发生断裂,从而形成ADP,如果两个高能磷酸键都发生断裂,则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生物体合成ATP 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答】解:A、黑藻细胞内由甲→ATP的过程为ADP合成ATP的过程即ATP的形成,生物体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黑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以合成ATP.故A正确;‎ B、乙物质为ATP断裂掉两个高能磷酸键之后形成的物质,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故B正确;‎ C、丙为腺苷“A”其组成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为磷酸是磷脂的组成成分之一,故C正确;‎ D、ATP转化为ADP时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须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断裂,故D错误;‎ 故选:D.‎ ‎ ‎ ‎12.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槽内是清水,B、C 代表蔗糖溶液,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水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运输,而水的浓度越高,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综合分析,水运输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水分运输的就越多.‎ ‎【解答】解:A、根据图(二)的结果可知,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A正确;‎ B、根据图(二)的结果(H1高于H2)可知,图(二)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错误;‎ C、由于B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比C的蔗糖浓度高,所以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C正确;‎ D、图(二)中C的水柱不再上升,所以水分由A进入C和水分由C进入A是相等的,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B.‎ ‎ ‎ ‎13.图1表示利用大豆幼苗的绿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结果,图2表示温室中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色素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纸层析法 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丁 C.只有在B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D.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1、提取色素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原因是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而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色素的含量.‎ ‎2、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 ‎(最宽)、叶绿素b(第2宽).所以图1中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 ‎3、图2中“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表示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量”表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A点净光合作用为0,说明在A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解答】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所以分离时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纸层析法,A正确;‎ 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丁胡萝卜素,所以扩散速度最快,B正确;‎ C、根据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所以图中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2倍的点有B、D点,C错误;‎ D、图2中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就是用图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表示,所以净光合作用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20℃,因此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温室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D正确.‎ 故选:C.‎ ‎ ‎ ‎1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观察1 000个处于分裂期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做出的统计图.据图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做出的正确判断是(  )‎ A.洋葱根尖细胞大多数处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B.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相对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 C.图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时期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最多的时期是后期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一般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而分裂期只占5%~10%‎ ‎.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只是没有联会和分裂的现象.‎ ‎【解答】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间期占90%~95%,因此洋葱根尖细胞大多数均处在细胞周期的间期,A错误;‎ B、图中可以看出,细胞数由多到少为:前期、末期、中期、后期,时间和细胞数是呈正比的,B正确;‎ C、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联会现象,联会出现减数第一分裂前期,C错误;‎ D、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消失,DNA数和前期、中期相同,只有染色体数最多,D错误.‎ 故选:B.‎ ‎ ‎ ‎15.如图为某动物某器官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器官不可能是肝脏 B.图②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 C.图③中有两个四分体 D.图④中可能存在两条Y染色体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是有丝分裂后期;②图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是有丝分裂中期;④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解:A、由于肝脏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该器官不可能是肝脏,A正确;‎ B、图②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核DNA 分子数=1:2,B正确;‎ C、③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不发生联会,所以没有四分体,C错误;‎ D、图④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因此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 ‎ ‎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B.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在细胞内起重要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是内质网 D.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着膜组分的更新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3、生物膜是对细胞膜和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细胞膜、具膜细胞器和核膜.‎ ‎【解答】解:A、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通道,通常是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自由进出,A错误;‎ B、生物膜是对细胞膜和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并非指生物体内所有膜,如大网膜、肠系膜不是生物膜,B错误;‎ C、内质网通过囊泡将不成熟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将成熟的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由此可见,高尔基体在其运输过程中起交通枢纽的作用,C错误;‎ D、进入细胞的病原体及细胞衰老的细胞器等被膜包裹进入溶酶体,进行消化处理,此过程伴随其膜成分的更新,D正确.‎ 故选:D.‎ ‎ ‎ ‎1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D.在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可能不同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概念.‎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促反应的原理: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1)温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2)底物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但由于酶浓度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相对稳定.‎ ‎(3)酶浓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时,随着酶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解答】解:A、酶是蛋白质或RNA,因此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 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都能发挥作用,C错误;‎ D、在最适温度的两侧存在两个温度使酶的活性相同,因此在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D.‎ ‎ ‎ ‎18.如图甲是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B.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 C.pH=c时,E点为零 D.淀粉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1、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分析示意图:图甲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其中b点是酶的最适PH,在b点之前,随PH升高,酶活性上升,超过b点,随PH上升,酶活性降低,直到失活;‎ 图乙中D点表示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解答】解:A、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A正确;‎ B、p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B正确;‎ C、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即E点为零,C正确;‎ D、底物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 故选:D.‎ ‎ ‎ ‎19.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中的A、B两种细胞器及相关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可以在图示生理状态下正常生长 B.细胞器A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小于细胞器B C.A、B两种细胞器产生的ATP均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增大光照强度一定会提高A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器A是叶绿体,细胞器B是线粒体,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线粒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外界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解答】解:A、有机物的积累量如果大于夜间植物呼吸消耗量,该植物可以正常生长,A正确;‎ B、细胞器A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细胞器B释放的二氧化碳,因此A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大于B细胞器内生理活动的强度,B错误;‎ C、叶绿体光反应产生的ATP被暗反应消耗,不能从叶绿体中运出用于生命活动,C错误;‎ D、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后,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D错误.‎ 故选:A.‎ ‎ ‎ ‎20.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③④‎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结 构 时 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有 丝 分 裂 间期 ‎2n ‎0→4n ‎2n→4n 分裂期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4n ‎4n→0‎ ‎4n 末期 ‎4n→2n ‎0‎ ‎4n→2n 减 数 分 裂 间期 ‎2n ‎0→4n ‎2n→4n 减 Ⅰ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 ‎4n ‎4n 末期 ‎2n→n ‎4n→2n ‎4n→2n 减Ⅱ 前、中期 n ‎2n ‎2n 后期 n→2n ‎2n→0‎ ‎2n 末期 ‎2n→n ‎0‎ ‎2n→n ‎【解答】解:(1)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即图④;‎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DNA=1:1,即图②.‎ 故选:C.‎ ‎ ‎ ‎2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 ‎②高度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③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 ‎④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有利于物质运输 ‎ ‎⑤有些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 ‎⑥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4、细胞癌变的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基因、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解答】解:①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对生物体是不利的,①错误; ‎ ‎②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改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因此高度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变,②错误; ‎ ‎③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不是同步进行的,③错误; ‎ ‎④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不利于物质运输,④错误; ‎ ‎⑤有些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⑤正确; ‎ ‎⑥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⑥正确; ‎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短,⑦错误.‎ 故选:B.‎ ‎ ‎ ‎22.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 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 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密码子共用64种,包括2种起始密码子、3种终止密码子和59种其他密码子,其中起始密码子不仅可以作为翻译开始的信号,还能编码相应的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只是终止翻译的信号,不编码氨基酸;59种其他密码子只编码相应的氨基酸.‎ ‎【解答】解:该信使RNA碱基序列为: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则该序列的第6、7、8三个碱基构成起始密码子(AUG),倒数第5、6、7三个碱基构成终止密码子(UAG),即编码序列长度为5+40+3=48,则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48÷3=16.‎ 故选:C.‎ ‎ ‎ ‎23.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上的四种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 B.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C.①上碱基A:C:U:G=1:2:3:4,则对应的DNA分子中A:C:T:G=2:3:2:3‎ D.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合成的4条肽链相同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其中①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②是核糖体,翻译的场所;③是多肽链,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图中mRNA结合了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提高蛋白质合成速率.‎ ‎【解答】解:A、①为mRNA,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因此其上的四种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A正确;‎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 C、①上碱基A:C:U:G=1:2:3:4,则其非模板上的碱基A:C:T:G=1:2:3:4,模板链上的碱基A:C:T:G=3:4:1: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对应的DNA分子中A:C:T:G=2:3:2:3,C正确;‎ D、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由一条mRNA控制合成的4条肽链相同,D正确.‎ 故选:ACD.‎ ‎ ‎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为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C.基因型为Aa的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D.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癌变的原因;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解答】解:A、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相关蛋白质)、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等,A正确;‎ 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同步的,但是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B正确;‎ C、基因型为Aa的生物体产生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应该这样表述:基因型为Aa的生物体产生雄配子中基因型A:基因型a=1:1;基因型为Aa的生物体产生,雌配子中基因型A:基因型a=1:1,C错误;‎ D、致癌因子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正确.‎ 故选:C.‎ ‎ ‎ ‎25.如图为HIV病毒在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④分别表示不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RNA复制,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U﹣A、A﹣T、G﹣C、C﹣G B.②是DNA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配对情况A﹣U、G﹣C、T﹣A、C﹣G C.③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 D.④是翻译,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①表示逆转录,②表示DNA的自我复制,③表示转录,④表示翻译.‎ ‎【解答】解:A、①表示逆转录,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U﹣A、A﹣T、G﹣C、C﹣G,A错误;‎ B、②是DNA复制,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配对情况A﹣T、G﹣C、T﹣A、C﹣G,B错误;‎ C、③是转录,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配对情况为A﹣U、T﹣A、G﹣C、C﹣G,C正确;‎ D、④是翻译,原料是20种氨基酸,配对情况为A﹣U、U﹣A、G﹣C、C﹣G,‎ D错误.‎ 故选:C.‎ ‎ ‎ ‎26.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  )‎ A.烟草花叶病毒 B.噬菌体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与RNA的判定方法:‎ ‎(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有核糖一定为RNA.‎ ‎(2)若含“T”,一定为DNA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RNA或其单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细胞中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DNA的复制;若大量利用“U”,可认为进行RNA的合成.‎ ‎(3)但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DNA,因双链DNA分子中A=T、G=C、嘌呤(A+G)=嘧啶(C+T).‎ ‎(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 ‎【解答】解:A、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因此其所含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不一定相同,A错误;‎ B、T2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其所含嘌呤总数应与嘧啶总数相等,这与题干信息不符,B正确; ‎ C、大肠杆菌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嘌呤可能与嘧啶不等,C错误;‎ D、酵母菌和人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嘌呤可能与嘧啶不等,D错误.‎ 故选:B.‎ ‎ ‎ ‎2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 D.④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解:A、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利用细菌;又检测放射性时不能区分何种元素,所以要分别利用含有35S和32P的细菌,A正确;‎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但不会导致实验失败,B错误;‎ C、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C错误;‎ D、标记的元素不同,放射性部位不同,D错误.‎ 故选:A.‎ ‎ ‎ ‎2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在DNA 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故A错误;‎ B、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故B正确;‎ C、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故C正确;‎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故D正确.‎ 故选:A.‎ ‎ ‎ ‎29.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将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16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计算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某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数量,先根据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DNA分子中该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然后用DNA该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乘以增加的DNA分子数.‎ ‎【解答】解;由题意知,一个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即1000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3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后,最后一次复制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2n﹣2n﹣1)×200=1600个,解得n=4.‎ 故选:B.‎ ‎ ‎ ‎30.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能产生[H],但没有[H]的消耗过程 B.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H2O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ATP的合成 D.无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均可产生少量ATP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 ‎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 ‎3、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的过程:‎ ‎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2、2丙酮酸+4[H] 2酒精+2CO2 (细胞质基质)‎ 或2丙酮酸+4[H] 2乳酸. (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A、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能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转化成乳酸或酒精、二氧化碳,A错误;‎ B、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能量,B正确;‎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ATP的合成,C错误;‎ D、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均可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不产生ATP,D错误.‎ 故选:B.‎ ‎ ‎ ‎31.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即雄性蝴蝶中,基因型为Y_个体表现为黄色性状,基因型为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性状,而雌性蝴蝶无论基因型是什么都表现为白色.‎ ‎【解答】解:A、♀yy×♂yy→后代无论雌雄都是白色,因此不能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A错误;‎ B、♀Yy×♂yy→后代雄性个体既有黄色也有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不能判断白色后代的性别,B错误;‎ C、♀yy×♂YY→后代后代雄性个体都是黄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可以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C正确;‎ D、♀Yy×♂Yy→后代雄性个体既有黄色也有白色,雌性个体都是白色,所以不能判断白色后代的性别,D错误.‎ 故选:C.‎ ‎ ‎ ‎32.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杂交,得到的F1是AaBbCc.如果三个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情形.现在只有4种,说明有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本题可以四幅图中基因逐项分析,考虑产生配子的种类,或根据四种后代的基因型确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进而判断连锁的基因.‎ ‎【解答】解:测交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aabbcc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abc,因此F1(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有:abc、ABC、aBc、AbC,并且四种配子比例相等,四种配子可以看出,A和C基因、a和c基因连锁,即对应图中B.‎ 故选:B.‎ ‎ ‎ ‎33.某种雌雄异株植物,茎有绿色和紫色两种(用基因B、b表示),花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用基因R、r表示),两表现型为绿茎红花的雌、雄植株杂交得到如下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绿茎红花 ‎ 绿茎白花 ‎ 紫茎红花 ‎ 紫茎白花 ‎ 雄株 ‎ 152‎ ‎ 148‎ ‎ 48‎ ‎ 52‎ ‎ 雌株 ‎ 297‎ ‎ 0‎ ‎ 101‎ ‎ 0‎ A.控制茎色和花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 C.让子代中绿茎雄株与紫茎雌株杂交,F2中紫茎植株所占比例为 D.让子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F2中白花雄株占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表现型为绿茎红花的雌、雄植株杂交,后代雌、雄植株中,绿茎:紫茎都是3:1,说明绿茎对紫茎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后代雌、雄植株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不同,说明红花对白花显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解答】解:A、根据分析,控制茎色和花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于亲本为绿茎红花,子代绿茎:紫茎是3:1,所以都是Bb;又子代雄性红花:雄性白花=1:1,雌性红花:雌性白花=1:0,所以是XRXr和XR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B正确;‎ C、让子代中绿茎雄株(1BB、2Bb)与紫茎雌株(bb)杂交,F2中紫茎植株所占比例为×=,C正确;‎ D、让子代中红花植株(XRXR、XRXr)和白花植株(XrY)杂交,F2中白花雄株占×=,D错误.‎ 故选:D.‎ ‎ ‎ ‎34.如图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多肽合成时,只有mRNA和tRNA两种RNA参与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3种 C.进入细胞器a的多肽,部分具有催化作用 D.合成完成的多肽经过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核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示意图,在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形成多肽.合成完整的多肽,有的留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运输到其他细胞结构.‎ ‎【解答】解:A、多肽合成时,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有rRNA、mRNA和tRNA三种RNA参与,A错误;‎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2种,即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误;‎ C、进入细胞器a的多肽,有一部分形成酶,具有催化作用,C正确;‎ D、合成完整的多肽经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 ‎ ‎35.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15℃和25℃条件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强度等于0时,该植物在25℃时比15℃多吸收氧气10毫升/小时 B.当光照强度等于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在两种温度下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 C.当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司时,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 D.当光照强度超过8千勒克司时,15℃下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碳(暗)反应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图中曲线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氧气释放速率表示的净光合作用量.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司之前,15℃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在光照强度等于5千勒克司时,两条线重合,说明两种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相等;大于5千勒克司时,25℃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 ‎【解答】解:A、当光照强度等于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可以看出该植物在25℃时比15℃多吸收氧气10毫升/小时,故A正确;‎ B、在光照强度等于5千勒克司时,两条线重合,说明两种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相等,而制造有机物的量=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量,因此25℃条件下制造有机物的量多,故B错误;‎ C、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司之前,15℃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因此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故C正确;‎ D、当光照强度超过8千勒克司时,15℃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光照不是限制因素,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不是限制因素,因此制约因素主要是碳(暗)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 ‎ ‎36.某细胞含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几次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由于果蝇体细胞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所以本题关键是要搞清楚染色体上DNA的变化.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 ‎【解答】解: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DNA复制后形成的新DNA分子含有一条母链、一条子链;‎ A、第1次分裂时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标记链,一条非标记链,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不分裂,含有8条标记染色体,但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加倍,含有16‎ 条标记染色体,A错误;‎ B、第2次分裂时由于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的DNA双链中只有一条被标记,DNA复制后由一半DNA分子含标记链,一半不含标记链;前期同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条染色体上,因此标记染色体的8条,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个DNA分子分开,染色体加倍,一半被标记,另一半不标记,即后期也有8条染色体被标记,B正确;‎ CD、第3次、第4次分裂标记的染色体具有随机性,不能确定,CD错误.‎ 故选:B.‎ ‎ ‎ ‎37.如图为某动物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B.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C.在图中e结构内,葡萄糖可氧化分解产生CO2‎ D.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动物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是氨基酸;a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是内质网,对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行粗加工;c是高尔基体,负责对蛋白质进行再加工;d是细胞膜,将合成好的蛋白质胞吐(外排)出细胞;e是线粒体,为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供能.‎ ‎【解答】解:A、由以上2的分析知,a、b、c、d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正确;‎ B、由图可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B正确;‎ C、图中e结构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不能直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CO2,C错误;‎ D、分泌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分泌到细胞外是通过胞吐进行的,D正确.‎ 故选:C.‎ ‎ ‎ ‎38.如图为一对近亲结婚的青年夫妇的遗传分析图,其中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图中与本题无关的染色体已省略),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发生于D细胞 B.从理论上分析,图中H为男性的概率是1‎ C.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 D.正常情况下,H个体和G个体的性别相同的概率为0‎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题图,左图表示精原细胞(AaXBY)形成精子的过程,右图中表示卵原细胞(AaXBXb)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又因为图中H是白化病色盲,所以H的基因型是aaXbY,则卵细胞F的基因型是aXb,进一步判断E的基因型,最后可以得到G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解答】解:A、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可发生于C细胞中,但D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 B、根据分析,H是一个患白化病色盲的男性,B正确;‎ C、已知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则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患色盲的概率也是,所以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1﹣(1﹣)(1﹣)=,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H是一个患两种病的男性,则形成H个体的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是Y,所以左图中E的性染色体为X,因此G的性别是女性,与H个体的性别不相同,D正确.‎ 故选:A.‎ ‎ ‎ ‎39.下列四幅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光学显微镜下的叶绿体结构图 B.‎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 C.‎ 酶降低的活化能是bc段 D.‎ 分离定律中F2代性状分离比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酶促反应的原理;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据图示可知,A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B图为有丝分裂中DNA变化图,应注意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C图为酶作用的原理图,酶降低的活化能是cd段;D图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解答】解:A、图示结构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图,为电镜下的图象,A错误;‎ B、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染色单体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无染色单体时,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后期时由于染色单体的分开,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B错误;‎ C、据图示可知,酶降低的活化能是cd段,C错误;‎ D、孟德尔杂交实验(一)中F1代性状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D正确.‎ 故选:D.‎ ‎ ‎ ‎4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16、0、16‎ 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4个四分体 C.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粒,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36个着丝粒 D.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以2n为例):‎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解答】解:A、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该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说明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则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8、0、8,A错误;‎ B、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8条,则该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8个四分体,B错误;‎ C、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36个着丝粒,即36条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含有18条染色体,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含有18个着丝粒,C错误;‎ D、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A和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了AaXb和Y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相同,即AaXb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AaXb精子,Y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Y精子,所以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D正确.‎ 故选:D.‎ ‎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细胞中许多代谢活动都与水有密切关系,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已知1为细胞壁,8为细胞膜)‎ ‎(1)原生质层不包括甲细胞的 1、2、3 (填序号)结构.6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 ‎(2)发生乙、丁反应的膜状结构分别是 线粒体内膜 、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 脱水缩合 ,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核糖体 ,破坏细胞核中 核仁 (结构)会影响该结构的形成.‎ ‎(4)夏季白天甲图中的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 ①②④ .‎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5)同一植物体具不同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根本原因是 不同细胞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植物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破坏了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蛋白的结构 .‎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根据图解可知,1是细胞壁、2是细胞液、3是细胞核、4是高尔基体、5是叶绿体、6是线粒体、7是内质网、8是细胞膜.‎ 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其中甲表示质壁分离失水的过程,乙表示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丙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丁表示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光解.‎ ‎【解答】解:(1)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各种细胞器)共同组成的,故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细胞结构是1、2、3..6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2)乙反应表示[H]和O2生成水的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而丁反应表示水分解成[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3)丙图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某种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故破坏细胞核中核仁会影响核糖体的形成.‎ ‎(4)甲图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夏季白天甲图中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细胞间信息交流.故选:①②④.‎ ‎(5)同一植物体具不同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该植物细胞,发现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破坏了细胞膜上运输Ca2+‎ 的载体蛋白的结构.‎ 故答案为:‎ ‎(1)1、2、3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2)线粒体内膜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脱水缩合 核糖体 核仁 ‎(4)①②④‎ ‎(5)不同细胞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6)破坏了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蛋白的结构 ‎ ‎ ‎42.如图,图1表示一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图3表示某种高等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在繁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体内细胞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据图回答:‎ ‎(1)图1中在雌性动物体内可出现的细胞有 ABDEF .‎ ‎(2)图1中的细胞D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 (第二)极体或精细胞 .‎ ‎(3)图2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图1中细胞 ACE 一定处于图2的BC段.‎ ‎(4)DNA分子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主要是在图1的 F 细胞中进行.‎ ‎(5)图3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的是 ad 段(用图中的标号填空).‎ ‎(6)图4代表 减数 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其中A代表此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 的数目变化.‎ ‎(7)用显微镜观察图1细胞中的染色体,需用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进行染色.‎ ‎(8)在图5坐标系中画出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曲线(标明纵坐标的数值)‎ ‎  .‎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分析图1: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F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分析图2: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3:ad表示减数分裂,de表示受精作用,ej表示有丝分裂.‎ 分析图4:Ⅰ、Ⅳ、Ⅴ中不含B,说明B表示染色单体;Ⅱ、Ⅲ中A:C都是1:2,说明A表示染色体,则C表示DNA分子.根据Ⅴ中数目可知,这种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Ⅰ和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 ‎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Ⅴ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解:(1)图1中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不能在雌性动物体内出现,其余细胞均可出现的雌性动物体内.‎ ‎(2)图1中的细胞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因此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第二)极体或精细胞.‎ ‎(3)图2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图2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1中细胞ACE.‎ ‎(4)DNA分子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即在图1的F细胞中进行.‎ ‎(5)图3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的是ad段.‎ ‎(6)由以上分析可知,图4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其中A代表此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7)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成深色.‎ ‎(8)间期细胞中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由1:1变为1:2;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1:1;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1.因此,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为:.‎ 故答案为:‎ ‎(1)ABDEF ‎ ‎(2)(第二)极体或精细胞 ‎ ‎(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ACE ‎ ‎(4)F ‎ ‎(5)ad ‎(6)减数 染色体 ‎ ‎(7)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 ‎(8)‎ ‎ ‎ ‎43.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产量.‎ ‎(1)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生理过程,X、Y代表不同过程产生的物质.写出①②过程的总反应式 CO2+H2O(CH2O)+O2 ,④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线粒体 .X的结构简式是 A﹣P~P~P ,小麦叶肉细胞内能合成X的细胞结构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Y代表的物质是 丙酮酸 .‎ ‎(2)图乙是探究小麦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t1→t2,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是由于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光合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 类囊体(薄膜) 上,缺Mg导致 叶绿素 合成受阻, 红光、蓝紫光 光谱的吸收显著减少;t2→t3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二氧化碳浓度 ;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 减少 (“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据图分析:图1甲小麦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X物质表示ATP,Y物质表示丙酮酸.图乙中显示,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解答】解:(1)据图甲分析,①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CO2+H2O(CH2O)+O2.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X表示ATP,其结构简式为A﹣P~P~P.小麦叶肉细胞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能合成X,合成ATP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图中Y表示丙酮酸.‎ ‎(2)图乙中的t1→t2,光照增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光合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缺Mg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红光、蓝紫光光谱的吸收显著减少;t2→t3,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二氧化碳浓度.t4后短暂时间内,光照停止,光反应也停止,[H]和ATP的生成减少.‎ 故答案为:‎ ‎(1)CO2+H2O(CH2O)+O2 线粒体 A﹣P~P~P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叶绿体 丙酮酸 ‎ ‎(2)类囊体(薄膜) 叶绿素 红光、蓝紫光 二氧化碳浓度 减少 ‎ ‎ ‎44.如图是一个家系中,甲、乙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Ⅱ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已知这两种疾病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注意: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伴X隐性 遗传.‎ ‎(2)Ⅱ7的基因型为 AAXBY或AaXBY .若Ⅱ7与一个有甲病的女子结婚,婚后生出一个有甲病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无甲病的概率为  .‎ ‎(3)Ⅱ3与Ⅱ4结婚,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考点】伴性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1、Ⅰ1和Ⅰ2不患甲病,生了个患甲病的女儿Ⅱ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甲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Ⅰ2不患甲病,所生女儿一定不患甲病,故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Ⅰ3和Ⅰ4正常,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儿子Ⅱ4,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甲、乙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所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解:(1)根据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 ‎(2)Ⅰ3和Ⅰ4正常,Ⅱ7正常,而Ⅱ6患甲病,所以Ⅱ7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若Ⅱ7与一个有甲病的女子结婚,婚后生出一个有甲病的孩子,则Ⅱ7的基因型为AaXBY.因此,再生一个孩子无甲病的概率为.‎ ‎(3)由于Ⅱ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所以其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Ⅰ3和Ⅰ4正常,而Ⅱ4患乙病,所以Ⅱ4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Ⅱ3与Ⅱ4结婚,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1﹣××)×=.‎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 伴X隐性 ‎ ‎(2)AAXBY或AaXBY ‎ ‎(3)‎ ‎ ‎ ‎45.家蚕主要以桑叶为食,一个世代中要经历卵(蚕蛾交配后产下的受精卵)、幼虫(蚕)、蛹(蚕吐丝成茧变成蛹)成虫(蚕蛾)四个发育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表示家蚕体内某个基因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则③表示 翻译 过程,此过程中作为模板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 甲 链(填“甲”或“乙”)转录的.与③相比,②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T﹣A .若要改造此多肽分子,将图中丙氨酸变成脯氨酸(密码子为CCA、CCG、CCU、CCC),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个碱基来实现,即由 C→G .‎ ‎(2)图2中①是 tRNA ,其功能是 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②形成的主要场所是 细胞核 .‎ ‎(3)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有 CD .‎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GTA肯定不是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tRNA上只含有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 E.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鼠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4)若蚕蛾的黑斑翅和白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E和e)共同控制,含有B和E基因的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作用机理如图3).现有一批白翅蚕蛾,甲组:bbEE,乙组:BBEE,丙组:bbee,若想利用这批白翅蚕蛾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斑翅蚕蛾,请完成实验方案并讨论.‎ ‎①实验方案:‎ Ⅰ.选择 乙和丙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 Ⅱ.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Ⅲ.让F2中表现型为 黑斑翅(蚕蛾)  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挑选F3中同样表现型的个体继续杂交,逐代筛选,就会得到纯种的黑斑翅蚕蛾.‎ ‎②讨论:‎ Ⅰ.F2中白翅蚕蛾的基因型共 7 种,黑斑翅蚕蛾与白翅蚕蛾的比例为 3:13 .‎ Ⅱ.从理论上分析,若将F2中黑斑翅蚕蛾自由交配得F3,则F3黑斑翅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Ⅲ.由题干可知,蚕蛾翅色这一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来控制性状的.‎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图1: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 分析图2:图2表示翻译过程,其中①为tRNA,②为mRNA,③为核糖体.‎ 分析图3:蚕蛾的黑斑翅和白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E和e)共同控制,基因B控制酪氨酸酶的合成,进而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但基因E会抑制基因B的表达,因此黑色的基因型为B_ee,其余均为白色.‎ ‎【解答】解:(1)图1中③表示翻译过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此过程中作为模板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甲链转录的.②为转录过程,其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③为翻译过程,其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因此与③相比,②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要将图中丙氨酸(GCU)变成脯氨酸(密码子为CCA、CCG、CCU、CCC),只需要将密码子的第一碱基G变为C,即将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由C→G.‎ ‎(2)图2中①是tRNA,其功能是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②为mRNA,其通过转录形成的,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3)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A正确;‎ B.密码子在mRNA上,其上不含碱基T,因此GTA肯定不是密码子,B正确;‎ C.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 D.tRNA上含有多个碱基,其一端的三个碱基被称为反密码子,D错误;‎ E.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因此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鼠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E正确.‎ 故选:CD.‎ ‎(4)现有一批白翅蚕蛾,甲组:bbEE,乙组:BBEE,丙组:bbee,若想利用这批白翅蚕蛾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斑翅蚕蛾(BBee),应该选择乙和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让F2中表现型为黑斑翅(蚕蛾) 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挑选F3中同样表现型的个体继续杂交,逐代筛选,就会得到纯种的黑斑翅蚕蛾.‎ ‎②讨论:‎ Ⅰ.F2中白翅蚕蛾的基因型共7种,即BBEE、BBEe、BbEE、BbEe、bbEE、bbEe、bbee;黑斑翅蚕蛾(3B_ee)与白翅蚕蛾(9B_E_、3bbE_、1bbee)的比例为3:13.‎ Ⅱ.从理论上分析,若将F2中黑斑翅蚕蛾(BBee、Bbee)自由交配得F3,则F3黑斑翅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Ⅲ.由题干可知,蚕蛾翅色这一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来控制性状的.‎ 故答案为:‎ ‎(1)翻译 甲 T﹣A C→G ‎ ‎(2)tRNA 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细胞核 ‎ ‎(3)CD ‎ ‎(4)①乙和丙 黑斑翅(蚕蛾) ②7 3:13 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 ‎ ‎2017年2月5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