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市2016-2017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四川雅安市2016-2017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川省雅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共(64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 ②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 ③‎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 C.“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句话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解释了我国古人朴实之为美的原因。 ‎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和谐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批判华丽之美,这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从而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小题每小题3分,7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听,字正思,七岁以荫为协律郎。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以听为神策行营兵马使。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承璀数问听计,卒缚卢从史。迁左骁卫将军,出为蔚州 刺史。州有铜冶,自天宝后废不治,民盗铸不禁。听乃开五炉,官铸钱日五万,人无犯者。徙安州。会观察使柳公绰方讨蔡,以听典军,一二咨之,声振贼中。 ‎ 帝讨李师道,出听楚州刺史。淮南兵绵弱,郓人素易之。听日整勒,士皆奋,即掩贼不虞,降之。以功兼御史大夫。徙灵盐。部有光禄渠,久废,听始复屯田以省转饷,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 ‎ 穆宗初立,幽、镇反,择名臣节度太原者代裴度,使统兵北讨。始听为羽林时,有骏马,帝在东宫,使左右讽取之,听自以身宿卫,不敢献。于是帝曰:“李听往在军中,不与朕马,是必可任。”乃授检校兵部尚书,充河东节度使。以功封凉国公。 ‎ 王廷凑之乱,诏听悉兵屯贝州,史宪诚惧听因取道袭之,衷甲候诸郊。听敕士櫜【注】兵野次,魏人乃安。宪诚既请朝,魏人怨,诏听兼帅魏博。听迁延不即赴,魏遂乱,杀宪诚。于是御史中丞温造等劾奏魏州乱,宪诚死,职由于听,请论如法。天子不罪也,罢为太子少师。 ‎ 拜邠宁节度使。邠署相传不利治垣舍,前刺史视其坏,莫敢葺。听曰:“将出凿凶门,何避治署邪?”亟使完新之,卒无异。以疾求还。卒,年六十一。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回·列传第七十九》,有删改) ‎ ‎【注】櫜(gāo):收起(兵器)。揫(jiū):聚集。   ‎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 B.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 C.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 D.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封妻荫子”的“荫”就是这意思。 ‎ B.“迁”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积”是多次的意思。“积迁”就是多次升迁官职的意思。“出”在这里是指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一般含有被贬谪的意思。 ‎ C.公: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的封赐。在周代,爵位主要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 D.羽林:即羽林军,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听有计谋,懂军事。承璀和柳公绰都多次听取了李听的计谋,或活捉了卢从史,或声威震动叛军;李听打败敌人,因战功升官。 ‎ B.李听不迎合皇帝,得到赏识。穆宗认为李听值得重任,这是因为以前穆宗想占用一匹骏马,李听没有因为穆宗是皇帝就把骏马献给他。 ‎ C.李听是个武将,但也善于治理地方。他任蔚州刺史,采取措施,制止了民众私自铸铜钱的行为;他在灵盐任职时,疏通废弃水渠,百姓因此得利。 ‎ D.李听敢于破除迷信。他在邠宁任职时,官署相传修房屋不利,不敢修理损坏了的房子,而李听不信这个邪,派人修缮,最终没有发生什么灾异。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5分) ‎ ‎(2)听日整勒,士皆奋,即掩贼不虞,降之。(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8.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分点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 ‎9.全诗以“何处捣寒衣”作为结句,简要赏析作者这样写的妙处。(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 ‎(2)《琵琶行》中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来侧面描写琵琶音乐动听的两句是“ , ”。‎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2分)‎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地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着的辉煌闪烁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之间,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的,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很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说,“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整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份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又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姿百态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了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了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忽然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年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 B.看到装满烟斗的玻璃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淳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 C.老范的儿子在老范去世之后,依照叮嘱,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信守承诺。 ‎ D.唐先生的一幅画被定为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 ‎(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请梳理小说的情节,并简要概括出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最突出的特点。(6分)‎ ‎(4)关于小说的线索,有人认为是“雕花烟斗”,有人认为是“凤尾菊”。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第II卷表达题(8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6分:12——16小题每题3分,17小题5分,18小题6分)‎ ‎12.下列书写正确且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纤细(qiān) 厮打 人才济济(jǐ) 走投无路 ‎ B.夹袄(jiá ) 聒躁 畏葸不前(xǐ) 川流不息 ‎ C.监生(jiàn) 烟霭 撒手人寰(sā) 令人目眩 ‎ D.广袤(mào) 寒喧 刨根究底(páo) 自鸣得意 ‎1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 B.他游刃有余地驾驭着镜头下的线条、颜色、光影、结构和空间,这使很多其他摄影家望尘莫及。‎ C.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垫和鞋底。‎ D.病菌虽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常洗手常开窗是最为有效的预防。‎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肯德基、麦当劳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些过期劣质肉类原料出自上海福喜食品公司。‎ B.‎7月11日凌晨,第15届欧洲杯决赛开赛,葡萄牙队在主力球员C罗伤腿的情况下,经过加时,以1:0力克东道主法国队,捧起欧洲杯冠军。‎ C.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乱收费举报电话。‎ D.目前,我国开放了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而旅行社真正投放市场供游客选择的不到30个左右,2/3的目的地资源空置。‎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今全球通胀继续攀升,世界主要经济体必将联手干预市场、控制通货膨胀继续肆虐。 , , , , , 。因此,欧美各国都把压制原油价格过快上涨作为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之一。‎ ‎①并加剧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② 如今这种危险已经蔓延到发达国家 ‎ ‎③ 今年以来,不断高涨的油价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④ 欧元区通胀率上升至2.7%,超过了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 ‎⑤ 美国政府也已感受到通胀导致的公众的不满和压力 ‎⑥ 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负担加重、消费受到抑制 A.③⑥②①⑤④B.③⑥①②④⑤C.⑥①⑤④②③D.⑥③④⑤②①‎ ‎1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17.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给“年画”下一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5分)‎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枊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8.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6分)‎ 五、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雅安市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A(A项,忽略了“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这一信息,表述绝对化)‎ ‎2.C(从文中第三段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一种“治国的原则”,而不是“美学思想”,C项表述错误)‎ ‎3.D(A项,强加因果,前后构不成因果关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与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没有必然因果联系。B项,与原文不一致,文中庄子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不是和谐的美。C 项,将“已然”当“未然”,原为是“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A.(李听做官严酷琐细,极力享乐,坐装饰豪华的车马,穿华丽的衣服,坑精美的物品。有人告诫他, 李听说:“家庭的名声在于人,如果显得衰穷,担心不能显示功臣的荣耀,我想夸耀并鼓励它。”)‎ ‎5.C封赐的对象不仅仅是贵戚,还包括功臣,从文中“以功封凉国公”可推断出。‎ ‎6.B“李听没有因为穆宗是皇帝就把骏马献给他”错,穆宗当时是太子。‎ 依据文中:始听为羽林时,有骏马,帝在东宫(当初,李听做羽林军时,有一匹駿马,穆宗当时是东宫太子) ‎ ‎7.(1)交战以后,(李听)杀了敌军的勇将,宪宗认为他雄壮,命令画他的图像献给朝廷。(5分:“既,已经,……以后”;“壮,认为……雄壮”;句式省略,补出“李听”各1分;大意2分)‎ ‎(2)李听每天整顿训练,士兵全都振作起来,随即趁敌人不备发动攻击,使敌人投降。(5分:“整勒”“降”“虞,预料、准备”各1分,大意2分)‎ ‎(二)古诗鉴赏(8分,每小题4分)‎ ‎8.(1)时届深秋,枫叶飘零,秋景令人思乡断肠;(2)暮色苍茫,城闭鸟飞,倍添诗人羁旅孤独之感;(3)月上渡口,邻家未归,身在他乡的诗人由人及己,联想到自己久客他乡,思亲怀远,故而“乡心”欲绝。(共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满分)‎ ‎(三)名句默写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AE(答A或E给2分;答B.C.D不给分。)(B项,对老范的语言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无知、傻气”的表述错误。C项,“表现了他们父子信守承诺”的说法不准确。D项,“畸形的社会”“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的说法于文无据。)‎ ‎(2)①有才华,热爱艺术,在绘画、雕刻方面都很有造诣;②温良,和善,懂得感恩;③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3)情节:受尽歧视,花房邂逅——花房交往,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拾真情。(一点1分)‎ 突出特点:一波三折(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4)示例一:雕花烟斗是小说的线索。(1分)‎ ‎①小说的标题是“雕花烟斗”;(2分)②“雕花烟斗”贯穿小说的所有情节,使得作品结构谨严(2分);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画家雕刻烟斗,赠送烟斗,为烟斗而悔恨;花农欣赏烟斗,接受烟斗,临终前叼着烟斗(2分)。作者通过雕花烟斗表现了对人性纯美和人性弱点的重新审视。(2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满分)‎ 示例二:凤尾菊是小说的线索。凤尾菊贯穿小说的所有情节,使得小说结构谨严(2分);它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前还叮嘱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2分)。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象征善良、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歌颂。(2分)‎ 四、语言表达(12至16题每题3分)‎ ‎12.C(A.纤应读xiānB.躁应为噪D.喧应为暄)‎ ‎13.B 、 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A.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这里误解为“观察不细致”。C.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这里应用“沸沸扬扬”。D.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这里误联对象。)‎ ‎14.C(A.中途易辙B.搭配不当,应该是“捧起欧洲杯”或“获得欧洲杯冠军”。D.不合逻辑,“不到”和“左右”矛盾。)‎ ‎15.B(油价高企是通胀的根源,故③为首句。排除C.D两项。②中“这种危险”在⑥中有指代,故⑥一定在②前。①句紧承⑥句而来,所以应在②前。④⑤介绍的是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应排在末尾。⑤中有个“也”,表明⑤应该排在④后)‎ ‎16.D(A项,“惠存”,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B项,“斧正”,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C项,“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都不当。D项,“赐教”,敬辞,表示给予指教。)‎ ‎17.【答案】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 评分标准:“图画”1分 “春节时张贴、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一点1分,共5分。(注意考生是否有病句问题) ‎ ‎18.现象:(1)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时,各个阶段孩子与母亲的交流都多于与父亲的交流(2分)‎ ‎(2)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交流减少,与同学、朋友交流的增逐渐增多,甚至“谁也不说”。(2分)‎ 建议:父母尤其是父亲多陪孩子、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2分)‎ ‎19.作文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 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角度与立意:‎ ‎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坚守良心,温暖他人。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 面对利益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 ‎2.选择第二则新闻: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 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遵从秩序规则,方便他人。‎ ‎3.选择第三则新闻:主办方不惜珍贵名画受损,宽容12岁男孩。‎ 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成长。‎ 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 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参考译文】‎ 李听,字正思,七岁时因为祖上功劳被授任协律郎。吐突承璀征讨王承宗,任用李听为神策军行营兵马使。 交战以后,杀了敌军勇将,宪宗认为他雄壮,命令军中画他的图像献给朝廷。承璀多次向李听询问破敌的谋略, 终于活捉了叛贼卢从史。升任左骁卫将军,出任蔚州刺史。蔚州有炼铜的作坊,自天宝年间就荒废不炼铜铸钱 了,百姓偷着炼铜铸钱不能禁止。李听就开了五个炼铜炉,官府每天铸五万钱,没有谁敢犯法私铸。调安州。 碰上观察使柳公绰正征讨蔡州的叛贼,用李听主持军务,时常向李听询问计谋,声威震动叛军。‎ 皇帝讨伐李师道,李听出朝任楚州刺史。淮南的军队软弱,郓人一向轻视他们。李听每天整顿训练,士兵 全都振作起来,随即趁敌人不备(发动攻击),使敌人投降。因功劳兼任御史大夫。调任灵盐。境内有光禄渠, 长时间废弃,李听重新开始恢复屯田用来节省转运的费用,随即疏通水渠灌溉塞下土地达千顷,后来此地依靠这个富饶。‎ 穆宗刚继位,幽、镇两地反叛,朝廷挑选名臣任太原节度使代替裴度,使该节度使统兵向北讨伐。当初,李听做羽林军时,有一匹駿马,穆宗当时是东宫太子,让身边的人向李听暗示索要,李听自己认为身负警卫皇宫的 重任,不敢献给太子。到这时穆宗说*李听以前在羽林军中,不送我駿马,这一定能胜任。”于是任命他为检校 兵部尚书,担任河东节度使。因功劳封为凉国公。‎ 王廷凑叛乱,朝廷命令李听的全部兵力驻扎贝州,史宪诚惧怕李听趁上路时袭击他,就内穿甲衣在郊外迎候。李听命令士兵收起武器在野外驻扎,魏州人才安定下来。史宪诚后来请求回朝廷,魏州人怨恨,朝廷命令 李听兼任魏博镇统帅。李听拖延着不立即去魏州上任,魏州于是发生了叛乱,杀死了史宪诚。于是御史中丞温 造等人弹劾说魏州叛乱,史宪诚被杀死,是因为李听失职造成的,请求皇帝按法律治罪。天子没有治罪,罢免了 他的节度使等职,降为太子少师。‎ 授任为邠宁节度使。州衙门相传修房屋不利,前任刺史看到房屋损坏了也不敢修缮。李听说:“将帅都能穿过凶门而出,何须避讳修缮官署?”很快将官署修缮一新,结果没有什么灾异发生。因病请求回家。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李听做官严酷琐细,急于聚敛,极力享乐,坐装饰豪华的车马,穿华丽的衣服,坑精美的物品。有人告诫他, 李听说:“家庭的名声在于人,如果显得衰穷,担心不能显示功臣的荣耀,我想夸耀并鼓励它。”‎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