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分项解析--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含解析2017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考历史分项解析--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含解析2017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中华文明的起源:‎ ‎1.(2017年广东卷)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 A.旧石器时代 ‎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D.铁器时代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的生活 ‎2.(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卷)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 C.禅让制 D.宗法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袭制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 22‎ 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因此,“选贤与能” 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世袭制。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3.(2017年湖南省怀化市卷) 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北京人还未过上农耕生活,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大汶口人生活时间晚于半坡人。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的生活 ‎4. (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卷) 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河姆渡 D.陕西半坡村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5.(2017年山东东营卷)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2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制造陶器。住干栏式的房屋,开挖水井,过着定居生活。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的生活 ‎6. (2017年山东聊城卷)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原始农耕的有关知识。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生活的人类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他们那时已经处于原始农耕时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A落后于磨制石器,C出现在春秋时期,D出现在唐朝。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的生活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 (2017年甘肃省庆阳市)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2. (2017年甘肃省庆阳市)《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答案】D 2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奖励耕战。商鞅变法的措施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3.(2017年甘肃省武威市、白银市、定西市、平凉市、酒泉市、临夏州、张掖市卷)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4.(2017年甘肃省武威市、白银市、定西市、平凉市、酒泉市、临夏州、张掖市卷)《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踢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推行县制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井田,开阡陌 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有: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和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统一度量衡,在秦国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题文材料“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踢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的内容。ABC题文材料不能体现,故选D。 ‎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5. (2017年广东卷)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22‎ C.宗法制 D分封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有关知识。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A在西周不存在,BC和题意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6. (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卷)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 A.孔了 B.老子 ‎ C.孟子 D.荀子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7. (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在中华传统美德里,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仁”。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改造,成为我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8. (2017年湖北省衡阳市卷)我国古代有着高超的青铜制造技术, ‎ 22‎ 是目前已发现的我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古代阿拉伯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 》。‎ ‎【答案】司母戊鼎;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9.(2017年湖南省怀化市卷) 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永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10. (2017年湖南省怀化市卷) 我国有了文字可考历史是从夏朝开始。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朝甲骨文的有关知识的识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作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因此本题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11. (2017年湖南省邵阳卷)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且是湖南境内出土的文物是( )‎ 22‎ A.四羊方尊 B.司(后)母戊鼎 C. 兵马俑 D.三彩骆驼载乐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的青铜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作。三彩骆驼载乐俑是著名的唐三彩。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12. (2017年湖南省邵阳卷)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的第75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第75 位名人是( )‎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A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13. (2017年湖南省岳阳卷) 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 A.秦国 B.魏国 C.齐国 D.楚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的具体位置,最西面是秦国,最东面是齐国,最南面是楚国,最北面是燕国,中间是赵、魏、韩,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 ‎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14. (2017年江苏南京卷) “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材料中的“他”是( )‎ 22‎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孔子希望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改造,成为我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ACD的思想和题文无关,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15. (2017年江苏苏州卷)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16. (2017年山东东营卷)《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 材料反映的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北魏孝文帝改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奖励耕战。商鞅变法的措施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22‎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7. (2017年山东聊城卷).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 A.问鼎中原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三顾茅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问鼎中原源于晋楚争霸的楚庄王,纸上谈兵源于战国的长平之战,卧薪尝胆源于春秋的吴越争霸,三顾茅庐源于刘备三请诸葛亮。分析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18. (2017年山东聊城卷)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________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答案】儒 法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19. (2017年山东聊城卷)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赵州桥是由隋朝著名工匠______设计的。‎ ‎【答案】李冰 李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20. (2017年山东潍坊卷) 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桀失其国,无人复国。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A 2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有关知识。分析题文的“太康失国,少康复国。桀失其国,无人复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桀是夏朝的末代国王。由此可知,顺口溜指的朝代是夏朝。BCD选项和题文顺口溜无关,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21. (2017年山东潍坊卷)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 法家 D.道家 ‎【答案】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22. (2017年山东潍坊卷)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 A. 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 奖励军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奖励耕战,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项措施的实行,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23. (2017年山东潍坊卷)下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 A.道家思想 ‎ 22‎ B.儒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墨家思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分析题干材料“疑是民间疾苦声和一枝一叶总关情”可以知道这是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因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ACD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24. (2017年山西襄阳卷)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25.(2017年山西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材料二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材料三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 22‎ 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材料二、三摘编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法典在欧洲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2分)‎ ‎(4)根据材料四给出的示例,在空白处撰写简要说明。(2分)‎ ‎(5)综上所述,并结合身边的事例,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2分)‎ ‎【答案】(1)韩非子的思想主张被秦始皇采纳,成为秦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 ‎(2)原则:公民平等;或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或自由和平等。(1分)‎ 作用: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3)美国:政府通过颁布法律,废除了奴隶制,保障了人民获得土地的权利,使北方政府在战争中取胜,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分)‎ 俄国:通过颁布法律,废除了农奴制,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国内市场,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4)(答案见材料四表格内)‎ ‎(5)政府要做到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彰显法律公平、正义,如反腐倡廉,加大监督检察的力度等;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秩序,如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法》等;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个事例1分,理解说明1分,共2分。)‎ 22‎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韩非子思想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被秦始皇采纳,成为秦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韩非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2)分析材料二的“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 可以概括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公民平等的立法原则。拿破仑法典的作用是: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1949年9月制定了《共同纲领》,1954年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认识。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政府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彰显法律公平、正义,如反腐倡廉,加大监督检察的力度等;其次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秩序,如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法》等;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等。‎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26.(2017年山西卷)“和谐”‎ 22‎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某班同学以“和谐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搜集名言——汲取思想智慧】(2分)‎ ‎(1)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B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D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任务二【赏析名画——见证民族团结】(3分)‎ ‎(2)下面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务三【对比事件——感悟②】(2分)‎ ‎(3)完成下表中①处内容的填写。通过比较后,请你为本栏目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词。(填写在②处)‎ ‎(4)“求大同,存小异”对和平发展意义重大,请从下列史实中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任务五【联系现实——构建和谐社会】(4分)‎ ‎(5)右边是同学围绕“科技与生活”开展问卷调查后,整理出的百姓关注的生活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22‎ ‎(6)完成板报任务后,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2分)‎ ‎【答案】(1)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孔子: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墨子: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孟子:主张为政以德,以民为本。(分别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和亲(1分)册封(1分)元朝设置宣政院(1分)‎ ‎(3)②合则两利;民族大义 ;责任担当;国共关系等。(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1分)‎ ‎(4)示例1:万隆会议:针对会前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指出,亚非国家不应陷入关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应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团结起来,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示例2:《联合国家宣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战火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面对共同的敌人,26个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示例3:欧 洲联盟:二战后,西欧国家为振兴经济,并在美苏两级对抗中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摒弃前嫌走向了联合之路,成立了欧共体。此后,组织规模逐渐扩大,逐步向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到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任选两例作答,答出具体史实得1分,说明作用得1分,共4分。)‎ ‎(5)积极: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科技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科技推动 经济发展转型等。消极:科技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问题 ‎(积极、消极各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6‎ 22‎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谐的国际关系是和平与发展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保障;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有利于维护全民族共同利益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有关知识。任选两位思想家即可。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具有辩证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墨子:主张互爱互利,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孟子:主张“仁政”,以民为本。‎ ‎(2)本题考查民族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步辇图》反映的是吐蕃使臣到大唐求亲的情景,反映的是唐和吐蕃的和亲。《顺治帝会晤五世达赖图》反映的是清朝顺治皇帝对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的册封。元朝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 ‎(4)本题答案不唯一,任选两例即可。选万隆会议:针对会前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总理指出,亚非国家不应陷入关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应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团结起来,积极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选《联合国家宣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战火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面对共同的敌人,26个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反法西斯同盟,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选欧洲联盟:二战后,西欧国家为振兴经济,并在美苏两级对抗中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摒弃前嫌走向了联合之路,成立了欧共体。此后,组织规模逐渐扩大,逐步向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到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5)本题考查对科技与生活的认识。分析科技与生活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科技的积极影响是: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科技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等。科技的消极影响是:科技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问题。‎ ‎(6)本题考查学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谐的国际关系是和平与发展的前提;民族团结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保障;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有利于维护全民族共同利益等。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要和谐相处。‎ 22‎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版八年级下•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人教版九年级下•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27.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卷) 【中国智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5 分)‎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春秋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能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提供思想来源?(1 分)请写出一例汉唐时期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1 分)‎ ‎(2)《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掀起了国人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潮。唐宋时期,哪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诗词文学的繁荣?(1 分)‎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学习汉族文明的一项措施。(1 分)指出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1 分)‎ ‎【答案】(1)思想家:孔子 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制度:科举制 ‎(3)措施: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或说汉话);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或穿汉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或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或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实行均田制或租调制(或学汉制);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贡献:促进了民族融合。(或促进了民族交融;或促进了民族交流)‎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主张为政以德。汉朝重视德政,出现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唐朝重视德政,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2)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2‎ ‎(3)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改官制、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以孝治国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的诞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8. (2017年湖南省怀化市卷) 如图人物是  。‎ ‎【答案】孔子 ‎【考点定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29. (2017年湖南省岳阳卷) (16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源远流长】‎ 材料一: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了学术繁荣的局面。‎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博大精深】 ‎ 材料二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34‎ ‎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36‎ 22‎ ‎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42‎ ‎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46‎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中西交融】 ‎ 材料三: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权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材料四: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他(陈独秀)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状进行反思……他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中国才有救。‎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与时俱进】‎ 材料五:雷锋精神犹如一座魏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人民日报》 ‎ 请回答:‎ ‎(l)材料一中“学术繁荣的局面”指什么?在这个局面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代表人物是谁?(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发明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明清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哪一部?湖南古代书法家中独创“欧体”的是谁?(6分)‎ ‎(3)依据材料三谈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思想?(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陈独秀为救中国发起了什么运动?(2分)‎ ‎(5)依据材料五,请说说“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2分)‎ ‎【答案】(1)“百家争鸣”;韩非子 ‎(2)指南针;《西游记》;欧阳询 ‎(3)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人相互关爱,体现博爱的精神,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这些思想有利于伏尔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意思相近即可)‎ ‎(4)新文化运动 ‎(5)“雷锋精神”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2‎ 的重要组成部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国家的统治。‎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指南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也是明清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巨著是《西游记》。湖南古代书法家中独创“欧体”的是欧阳询。‎ ‎(3)依据材料三的“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实行“德治主义”。可以概括出伏尔泰推崇孔子思想的原因是: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人相互关爱,体现博爱的精神,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这些思想有利于伏尔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 ‎(4)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依据材料四的“他(陈独秀)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状进行反思……他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中国才有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等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30. (2017年山东东营卷) (14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分)‎ 材料二 ‎ 22‎ ‎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统一文字”指的是什么书体? 文字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繁荣的地方——敦煌。‎ ‎(3)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材料中能感受到哪些古老的艺术?(4分)‎ ‎(4)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2分)‎ ‎【答案】(1)孔子;(2分)儒家。 (2分)‎ ‎(2)小篆;(2分)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发展。(2分, 答出其中一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亦可)‎ ‎(3)壁画(绘画)、音乐、舞蹈(反弹琵琶、胡璇舞、飞天等)、雕塑等。 (4分,答出两项即可)‎ ‎(4)诵读经典、练习书法、欣赏绘画等。 (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有理亦可) ‎ ‎【解析】‎ 试题分析:(1)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改造,成为我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2)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在文化上,秦朝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统一文字,对我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3)本题答案不唯一。依据题文的“敦煌”和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 22‎ 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的画面,我们能感受到壁画(绘画)、音乐、舞蹈(反弹琵琶、胡璇舞、飞天等)、雕塑等这些古老的艺术。‎ ‎(4)本题考查学生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应做到:经常诵读经典,从小练习书法,学会欣赏中国的绘画、古典音乐、舞蹈等。‎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2‎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