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一中2017-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云南临沧一中2017-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临沧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5题,共140分)‎ ‎1. 阅读下图“西周分封的重要诸侯国”,该图表明 ‎①封国主要集中在政治中心东部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周文化扩展至黄河中下游 ④姬姓贵族均分封在边远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西周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晋、卫、宋、鲁、齐、燕等诸侯国,其中卫、宋、鲁、齐、燕都在政治中心东部,①正确。图示显示西周分封的重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无法推断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排除②。晋、卫、宋、鲁、齐、燕等诸侯国的位置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故周文化扩展至黄河中下游,③正确。晋、卫、鲁都是姬姓诸侯国,地处中原地区,而燕国则处偏远地区,排除④。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排除ACD,所以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西周分封的重要诸侯国”示意图的地理位置等相关意思,逐一排除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2. 《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又说:“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据此可知当时 A. 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定制 C. 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 D. 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 ‎【答案】D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关键信息“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等,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3. 汉初列侯封邑,列侯可征收封地租税,但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据此可知汉初 A. 列侯与中央矛盾重重 B. 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C. 郡县制并未得以推行 D. 封邑经常与朝廷对抗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和“反似贬逐”等信息可以看出在汉初中央集权有所强化。所以本题选B。“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说“列侯与中央矛盾重重”违背了材料的意思,可排除A;材料中的“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说明郡县制得以推行,可排除C;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4. 下图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部分),12岁的作者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此文物可佐证 A. 唐太宗推行“祟儒尊孔”的国策 B. 《四书章句集注》已成为考试用书 C. 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 D. 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也有所传播 ‎【答案】D 点睛:材料“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5. 治外法权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而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形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 列强意图加强控制中国 B. 中国日益卷人资本主义市场 C. 中西方法律观念的差异 D. 国人普遍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 ‎【答案】D ‎【解析】司法主权是国家五大主权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治外法权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破坏。由材料“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可见国人普遍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故选D。材料体现不出列强意图加强控制中国,故选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中西方法律观念的差异的信息,排除C。‎ ‎6. 张之洞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曾提出:“凡我普天臣庶,遭此非常变局,忧愤同心,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薄今,力变以前积弊,其兴勃焉,又何难雪此大耻。”说明此时的张之洞 A. 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 B. 仍坚持洋务派的主张 C. 准备彻底地改弦更张 D. 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答案】A ‎【解析】材料“《马关条约》签订后”“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薄今,力变以前积弊,其兴勃焉”体现了当时张之洞不满现状、期待改革,在思想上与维新派有诸多相通之处,故A项正确;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材料 中没有体现戊戌变法,故D项排除。‎ 点睛:对材料“《马关条约》签订后”“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薄今,力变以前积弊,其兴勃焉”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7.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国历”,然而之后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1936年,国民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这表明 A. 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B. 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 C. 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速度差异大 D. 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应因势利导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912至1927政府倡导使用阳历,但民间以使用阴历为主;根据1936年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可知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需要顺应民众生活,应该因势利导,故D项正确。民间使用阴历,不能说明是保守主义,更不能推断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排除A。民间使用阴历不能说是落后生活方式的体现,而且不能体现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排除B。题干只是强调政府对使用阴历的前后政策的变化,与城乡之间习俗变迁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8.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这一转变 A. 表明由华夾外交转变为近代外交 B. 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 反映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D.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不是华夷外交,“由华夷外交转变为近代外交”错误,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错误;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足以证明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是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必须走出去”方针足以证明新中国外交政策不再是内向性外交,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是在改革开放后而非日内瓦会议后,所以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只能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逐渐变成正常化的外交,故C正确,D错误。‎ ‎9. 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据此可知,孟子主 张 A. 仁政 B. 徳治 C. 守礼 D. 非攻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天子可以讨伐诸侯”体现的是天子维护等级名分制度;“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体现的是诸侯不能僭越礼;故可知孟子主张守礼,C项正确。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A。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用德去教化百姓,而是主张守礼,排除B。非攻是墨子的主张,与孟子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天子可以讨伐诸侯”“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等意思,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0. 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表明 A. 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 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琴者,禁也” “以琴正心”体现儒家提倡古琴的“禁”,主要是因为儒家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A项正确。题干信息强调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与时代精神无关,排除B。理学产生于宋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题干体现弹琴的儒者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而没有体现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睛:关键是理解题干中“琴者,禁也” “以琴正心”等信息的意思。‎ ‎11. 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 A. 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 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C. 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D. 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这一信息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功名富贵的不屑,希望通过隐逸山林和寻仙问道来摆脱现实中的痛苦。C项的说法与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一致的,本题应选C。A、B、D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12. 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但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铜原料的昂贵,‎ 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B. 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C. 历史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共识 D. 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 ‎【答案】D ‎【解析】材料“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与“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立”表明,在历史研究过程中,针对史学结论出现争鸣,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误在“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3. 材料一 在近代,欧洲一些文化哲学大师曾鄙视中国文化。黑格尔就把中国哲学排斥于哲学之外;马克斯·韦伯认为传统中国哲学是背离时代潮流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自不必说,就连中国文人也难以抵挡这股潮流。胡适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感慨中国处处不如人;鲁迅则剖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 材料二 1737年出版的《莱布尼茨哲学发展史》指出,莱布尼茨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柏拉图,二是东方的中国哲学。1773年霍尔巴赫在《社会的体系》中赞美孔子对政治与道德结合,以至于“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功效”,他主张以德治国,要求“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汤因比(1889—1975)和池田大作(1928-)研究发现,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而不是西欧或西欧化的国家,中国宗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如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道教顺其自然的直感,将使中国文化为世界统一的文化主轴。‎ ‎ ——据王文科、白风城《论中国文化哲学对近代欧洲的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鄙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变化,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文化的影响及原因,说明“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文化)”的根据。‎ ‎【答案】(1)原因:近代西方部分学者贬低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中西方冲突中,中国处于劣势地位;进化论宣扬自然选择的淘汰机制,为当时西方鄙视中国文化提供了理论根据。‎ ‎(2)变化:从否定到肯定;从鄙视到景仰(1分)。‎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为西方哲学的进步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反宗教神权、反封建王权的有力武器。‎ 原因:欧洲割据动荡,人们渴望和平发展;欧洲饱受神权和王权压迫,期盼身心解放。‎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强调和谐,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有利于整合“破碎的世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从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鄙视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文化的影响及原因等方面来分析。‎ ‎(1)材料“欧洲一些文化哲学大师曾鄙视中国文化”“中国文人也难以抵挡这股潮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2)从材料“欧洲一些文化哲学大师曾鄙视中国文化”到“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可以得出近代西方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从材料“莱布尼茨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柏拉图,二是东方的中国哲学”和“赞美孔子对政治与道德结合,以至于“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功效””可以分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文化的影响。结合18世纪欧洲社会的状况可以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文化的原因。结合材料“中国宗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并结合儒家思想的内容来分析得出第四小问的答案。‎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图。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2分,史实6分,论证过程3分(逻辑和结构),结论1分。‎ 要点:①论题明确、观点鲜明②史实可以分解为政治上反侵略求民主和经济近代化思想解放③论证过程: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论证充分“三段式”的格式和较合理的语言能体现出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 ‎ 答题示例 论题: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斗争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阐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开启政治民主化的尝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想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清廷自救的新政加快了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一战中日本加紧对中国侵略及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兴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十月革命为中国近代化指出了新方向。‎ 总结: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人民反帝反封斗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型试题,首先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可以从中外经济发展演变,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之间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等角度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15. 材料 宋代诗人整体对屈原的关注,造成大规模对屈原的评价是以往任何朝代都不能相比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孰著于屈原呢?…… 宋代诗人通过对屈原之死、之醒、之流放、之离骚的评价,来表明自己对生死、醉醒、贬放、诗歌的认识。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文人士大夫既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又是这一政权的支柱,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 苏轼在《屈原塔》一诗中盛赞屈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李覯在《屈原》一诗中却写道:“秋来张翰偶思鱸,满筯鲜红食有馀。 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摘编自游筱《屈骚精神与宋代诗人心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诗人整体关注屈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诗人对待屈原自杀问题的态度,并作简要评析。‎ ‎【答案】(1)时代背景:宋代内忧外患,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宋代文官官僚制度成熟、理学的形成,增强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 ‎(2)态度:有人赞赏,有人不认同,‎ 评析:赞赏者看重的是社会价值一种面对国是日非的积极入世精神;而不认同者看重的是个人价值,批评屈原面对自身挫析时不能超然应对。以上两种不同的标准,反映了宋人心中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可概括为宋代内忧外患,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可归纳为宋代文官官僚制度成熟、理学的形成,增强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可知有人赞赏屈原行为;根据材料“秋来张翰偶思鱸,满筯鲜红食有馀。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可知有人不认同屈原行为。对屈原的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和个人价值(为人处世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特时代背景”“态度、分析”。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