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六校2017-2018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辽宁六校2017-2018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命题学校:瓦房店市高级中学 命题人:冯萍 校对人:姜庆雨 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这表明(  )‎ A.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领域 ‎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音乐艺术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式 ‎ D.劳动始终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走进新开通的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很多乘客惊喜地发现,地铁内部装饰体现着杭州特色,在公共艺术墙上有白居易卸任太守、白娘子与许仙等故事传说,石凳上则画满水墨画,一步一景尽显江南风情。在杭州这座人文城市,地铁也成了人文载体,80%的广告墙位为艺术让位。这(  )‎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②反映了当代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③蕴含着对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 ‎④体现了地铁首要的功能是承载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表明(  )‎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 ‎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会放慢,而文化往往会“逆势上扬”,人们会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因此我们不要仅从经济利润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②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 ‎④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6.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以“读好书养堂正之气,说好话树君子之风”为主题的“青年之声·净语良言我承诺”行动正式启动。这是因为(  )‎ ‎①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中形成的,是持久不变的 ‎③统一的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在羊年新春贺词中提出,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强调重视家庭文化建设的依据是(  )‎ ‎①文化决定人的发展未来和发展高度 ‎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小王为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 D.2016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1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蹿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回归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屠呦呦回忆其成功背后的曲折时说,在经历上百次的试验无果时,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 渍,绞取汁,尽服之”使她获得了灵感,用“绞取汁”而非“水煎”的方法,成功地提取了中国传统中草药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青蒿素,成为如今最有效的疟疾防治药物。东晋葛洪的医药著作《肘后备急方》给了屠呦呦灵感,这启示我们(  )‎ ‎①要高度重视古代医药学,它是我们灵感的来源 ‎②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要重视对古代医药学的继承 ‎③批判继承古代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现代科学家的成就是建立在古代科学家贡献的基础上的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6年7月9日,金砖五国领导人小范围会谈,在专门设计的毡房里进行。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  )‎ ‎①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 ‎ ‎②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 ‎③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 ‎ ‎④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每一种方言都承载着一段乡愁,一份乡情。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科学保护方言。保护方言,是因为(  )‎ A.方言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纽带 ‎ B.方言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深远持久 C.语言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D.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15.长久以来,阅读被认为应该是件“孤独”的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交化阅读的出现,让你可以看到好友在读什么书,看到他们的书架、推荐和想法,向他们赠书或借书……阅读方式的转变(  )‎ ‎①推动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 ‎②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标志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 ‎④彰显大众传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17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3周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思想日益觉醒,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迅速高涨。这表明(  )‎ A.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 ‎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迁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 ‎17.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也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但一说到包子,中国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天津狗不理”这五个字。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天津狗不理”没有故步自封,而是顺应市场陆续推出了包括传统民俗面食礼盒、速冻“狗不理”包子等新产品,成功打入欧洲市场,成为传统食品市场化潮流的引领者。由此可见(  )‎ A.传统文化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 ‎ B.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D.我们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9.“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口号所传递的信息是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②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鲜明的民族性 ‎ ‎③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④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应尊重文化差异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0.微电影《红色气质》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代代传承。这显示出大众传媒 ‎①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 ‎②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 ‎③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 ‎④使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根本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的影响 ‎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汉书》记载: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的社会实践 ‎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C.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 D.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3.“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戛纳电影节售出超过1 001万元人民币的版权,创下中国动画国际销售的最好成绩。业内人士认为,其成功得益于这是一部自觉追求“中国化、东方美”民族风格的动画电影,有着接续传统、兼收并蓄的努力。这说明(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 ‎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既紧密相连又融为一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6.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和地方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  )‎ ‎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 ‎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 ‎ ‎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如《春》正读: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逆读: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 ‎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①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9.以“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第21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在北京启动。之所以要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②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③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 ‎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兰考调研,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的强大思想动力。上述材料说明(  )‎ ‎①焦裕禄精神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 ‎②文化是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③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远远大于落后文化的影响力 ‎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1.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④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2.15年来,中国所诞生的上百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发现个体力量的契机,而当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汇集起来,便是坚如磐石的中国力量,这也是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底座。这表明:‎ ‎①中国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 ‎④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二.问答题(4小题,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渝、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中国共产党在95年里不断成长壮大;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党的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爱戴和支持;是改革开放时期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党以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历练的“红色气质”,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持多久,能够薪火相传,人民的江山就能世代永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色气质。(12分)‎ ‎34.环境保护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材料:陈吉宁指出,在众多环境问题中,雾霾是最受关注的,治理雾霾,改善空气情况,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合力。真正的治理环境污染,还需要加强公众参与,要大力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新闻媒体开展环境保护法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提升公民自身的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转变那些对环境不友好的生活方式,变成每个人自觉的行动。 ‎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14分)‎ 35.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也是“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2016年9月20日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隆重开幕。 本届敦煌文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会“丝路”沿线国家围绕“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等重要共识,共同发表了《敦煌宣言》。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丝路”沿线国家达成上述共识的依据。(15分)‎ ‎36.材料 自先秦至当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一路走来,款款而行。“礼之用,和为贵。”和平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第一印象,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法则。“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本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精神追求,困扰西方世界上百年的一个个命题,被中国智慧一举廓清。中华文明古国,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卓越的东方智慧,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谈谈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元素。(11分)‎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 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5 B B A D A 6‎-10 A D B C B 11-15 B C D D B ‎ ‎16‎-20 C D D B A 21-25 D D B A B 26-30 B C A B C 31‎-32 C B 二.问答题(4小题,共52分)‎ ‎33.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红色气质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红色气质作为先进健康文化,是人民政权巩固、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红色气质有助于凝魂聚气,弘扬红色气质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每点4分)‎ 34. ‎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要加强“三观”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使得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3分)‎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通过学习和自我修养,认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从我做起,转变生活方式,自觉行动。(3分)‎ ‎③文化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要开展环保的宣传教育,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使人民受到感染,形成习惯。(3分)‎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提升公民环境道德素质。(3分)‎ ‎⑤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将环保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来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使得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2分) 35.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既是各国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5分)‎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和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各国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5分)③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合作,能够深化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各国文化的共同发展。(5分)‎ ‎36.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3分)‎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3分)‎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植根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引领中华儿女和国际社会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3分)‎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2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