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大附中2017~2018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安徽师大附中2017~2018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期中考查 高 二 政 治 试 题 ‎ ‎ ‎ 命题教师:柯群帆 审题教师:潘雪融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这说明:( )‎ A.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材料说明 ‎ ‎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科研活动都是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④应该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研究活动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预设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一说法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预言都能最终实现 ‎4.明朝王阳明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东汉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从哲学角度看,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本质是正确的 ‎ B.回答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C.探究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 D.认为思维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5.2017年台风“天鸽”于‎8月23日在广东珠海沿海登陆,造成很大危害。“天鸽”台风具有强度大、移速快、影响广、后期路径不确定等特点。“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样的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因为:‎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存在是思维的反映 ‎ ‎6.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其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唯心主义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8.经济学家门格尔和希克斯等人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4个面包可以“无差异”,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说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②吾心即宇宙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心外无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历史性 D.科学性 ‎10.天人关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①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③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 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下列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昨日去兮,杨柳依依。今日来兮,雨雪纷飞  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④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 ‎①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 D.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14.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静止 ‎①与运动相互依存 ②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④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科学家们发现,在微观世界里,有共同来源的两个量子之间存在着“纠缠”关系,无论两者相距多远,只要其中一个量子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量子就会立即“感应”,并作出相应变化,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人们可以认识规律  ‎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树上结西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变成了现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 ) 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 D.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17.“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消极地忍受,在凄风苦雨中窒息不堪的形象;而毛泽东则写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以及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说明:‎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2017年初,一个英国科学家团队征集了24名志愿者,让他们分组在虚拟情境下凭借卫星 导航或自己能力认路,同时用仪器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显示,自己认路的志愿者大脑海马体和前额皮质区域扫描图像有明显突起,而靠卫星导航的志愿者这两片大脑区域却全然无活动。这一试验证明了 ‎①科技手段的使用正逐步改变着人脑的生理构造 ‎②长期依赖科技将导致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退化 ‎③人们可以认识人脑的运行机制,揭开智慧的奥秘 ‎④意识活动对人脑各区域的运行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17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下列与“撸起袖子加油干”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①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②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④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研究人员近日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而且被视为是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它让病患者告别打针之苦。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④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循环往复性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2.‎2017年6月1日,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合作组织通过官网宣布,他们刚确认发现第三次引力波事件。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作的预测,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于此。每次人类获得新的观测工具时,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引力波探测器必然会推动物理学进一步发展。材料进一步佐证:‎ ‎①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7年4月12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将在轨实现“东方红三号”B平台功能和性能指标考核,开展我国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业务试验,探索星地双向高速激光通信技术及应用。“实践十三号”的发射及其试验 ‎①说明了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提高了我国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能力 ‎③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④表明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源于认识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关系到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南京国民政府作用的评价,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历史地位的认识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分歧。随着对这些问题全面深入的探讨,史学界普遍认可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这表明:‎ ‎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人们能在谬误中发现真理,正确认识事物 ‎③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 ‎27.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勿念。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要发愤学习,切莫贪玩。”这是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 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思维奥妙”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几档文化综艺节目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集体回望”的认识。‎ ‎28.(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要自觉运用党建基本规律指导基层党建实践,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解决党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更大力度管党治党,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针对基层党建的老大难问题,应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学会用抓经济工作的方法抓党建工作,从根本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实现全面从严治党。(12分)‎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12年,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2013年,中央首轮巡视启动,从此巡视成为新常态;‎ ‎2014年,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教育;‎ ‎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2017年,十九大报告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全面从严治党,贵在“全面”、重在“从严”。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然要“全面”、要“从严”。  ‎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12分)‎ 安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 高 二 政 治 参 考 答 案 ‎1---5 CDACA 6---10 ACABC 11---15  CDABA ‎ ‎16---20 BBDDC 21---25 DCBBD ‎26.(10分)‎ ‎(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能够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7. (16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反映了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体现在人们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集体回望,并有计划的开展多种活动进行传承。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凝聚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化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点4分)‎ ‎28. (24分)‎ ‎(1)①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解决党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运用党建基本规律指导基层党建实践,推进从严治党。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更大力度管党治党,层层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党建工作。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将党建工作的责任压力转化为内驱动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学会用抓经济工作的方法抓党建工作,从根本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一点4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告诉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一点4分)‎ 温馨提示:参考答案和赋分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