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题(人教版15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中语文必修5练习题(人教版15份含答案)》 共有 1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单元质量检测(四) (A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大厦(shà)       两栖(xī)‎ 混沌(hùn) 轮廓(kuò)‎ B.流域(yù) 梵文(fàn)‎ 蜂窠(cháo) 细胞(bāo)‎ C.墁地(màn) 暴涨(zhǎng)‎ 轴线(zhú) 分娩(miǎn)‎ D.鲱鱼(fēi) 膨胀(zhàng)‎ 接榫(sǔn) 蒙昧(mèi)‎ 解析:选D A项,“栖”应读qī;B项,“窠”应读kē;C项,“轴”应读zhó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巨擘   激奋   琉璃   富丽堂黄 B.振动   木屑   点缀   苦口婆心 C.糟糕   慧星   穹宇   慈祥谦和 D.霎时   崩溃   贯例   耗尽燃料 解析:选B A项,黄—皇;C项,慧—彗;D项,贯—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解析:选A B项,繁文缛节: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烦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应用“繁冗拖沓”。C项,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可用“青睐有加”。D项,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可用“不绝于耳”。‎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4.(浙江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解析:选C A项,否定失当,“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应在“音像制品”后加上“的人或单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 C.②⑥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⑥④‎ 解析:选A 首先观察标点符号,发现需排列的句子分属三句话。看衔接点,能与“低垂”相对应的只能是③,由此排除B、C两项。①给出了一个动态的前提,而⑤用“依然”开头,显然不能跟在①的后面,从而排除D项。‎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绝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压压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6.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这一层”指代的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中词语的指代意义。阅读前后文不难发现,“这一层”指的是前文中蚂蚁们的智慧。‎ 答案:蚂蚁们拥有的集体的智慧。‎ ‎7.“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这为什么让我们不安?(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答案:因为我们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但事与愿违,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总之,它们可能跟我们相关,这是我们人类所不愿看到的。所以,这令我们不安。‎ ‎8.你如何理解“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这句话的含意?请从原文中列举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选文第2段,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生物中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也许不会有什么思想;几只蚂蚁,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这似乎是无意识的;但当数千蚂蚁成为密集的群体时,它们仿佛在思考、筹划、谋算,而那些爬来爬去的作为个体的蚂蚁就是整个蚁群的心智。‎ ‎9.选文第三段中,作者想说明什么问题?请用选文中的话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从文中不难发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一句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答案:昆虫中“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 ‎(二)课外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蝉 的 卵 法布尔 ‎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昆虫的很好的家庭。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这是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0.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困难地走出壳外,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或: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多月的阳光生活。)‎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1.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心。‎ ‎(2)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黏土、天冷无处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与困难。(意思对即可)‎ ‎12.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结构方面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方面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13.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拟人化手法。举例(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简要回答这段文字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宝山遗址中建筑遗迹的情况。‎ ‎(5分)‎ 宝山遗址位于陕西省城固县宝山镇宝山村西北一块较平坦的台地上,发掘后发现商时期建筑遗迹10处以上,有地面式和半地穴式等形式。地面式建筑墓址平面为长方形或长条形。面积一般为10~20平方米,墙体多采用木骨泥墙或加立柱的做法,不少墙基保护完好,结构与修筑技法清楚可辨。半地穴式的墓址平面为近椭圆形或圆形,面积大小不一,深度多在1~1‎.5米之间。‎ 这段文字介绍了宝山遗址中建筑遗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的情况。(不超过14个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时代、形式、墓址平面、墙体、墙基 ‎15.将下列三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要点)(5分)‎ ‎①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样一个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或一度是沙漠。‎ ‎1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这并不是胜利”的漫画,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5分)‎ ‎(1)简要介绍漫画内容,使没有看过漫画的读者能了解漫画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或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是一幅寓意深刻的漫画。漫画的正中间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上面长出几片小叶。画面的左上角有“这并不是胜利”的字样。(说明要有一定的顺序,语言简洁,不要评论) ‎ ‎(2)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能说出漫画的含意,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 四、写作表达(50分)‎ ‎17.宇宙的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呢?科学家在做严谨的探索。但是,探索也离不开想象。你能大胆地想象一下未来的宇宙吗?请以“未来的宇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略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