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练习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练习新人教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5 藤野先生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jié zé)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2)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fēi hóng)的轻云。‎ ‎(3)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bù xùn)。‎ ‎(4)末尾是匿名(nì míng)。‎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除下帽来,油光可签,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B.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C.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D.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 选择该项的理由是:“签”应改为“鉴”。‎ ‎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这部小说情节抑扬顿挫,读来激动人心。‎ C.对于邻居的盛情邀约,我好意难却,不得不与他们一起吃饭。‎ 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批判了人们深恶痛疾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 ‎(解析:B项“抑扬顿挫”只能形容歌声、语气和语调等,不能用来形容小说情节。)‎ ‎4.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 修改意见:删掉“是否”。‎ ‎(2)弘扬和传承国学文化需要凝聚各方力量。‎ 修改意见:将“弘扬”和“传承”调换位置。‎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6.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 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我”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了“我”的忧国之情,这是“我”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职员对自己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铺垫;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看电影事件是因为这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事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着密切关系。‎ ‎7.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呕心沥血,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英勇顽强,与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鲁迅精神,光耀中华”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仿照上联拟写下联。‎ ‎①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②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示例】幽默谦逊贵在自省 ‎(2)阅读下列关于鲁迅的两副挽联,写出它们表达的共同主题。‎ ‎①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②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示例】赞颂鲁迅的丰功伟绩,对鲁迅的逝世感到无比痛心。‎ ‎02  课内精读 阅读“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回答问题。‎ ‎8.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看电影事件促使鲁迅弃医从文。‎ ‎9.“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 影片中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影片中围观的看客;讲堂中的“我”。‎ ‎10.“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前后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前半句符合中国的实际,但后半句是荒谬的,中国人并非因国家衰弱而低能,鲁迅的成绩就已证明了这一点。作者这么说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为下文写自己思想的转变做有力的铺垫。‎ ‎11.“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一句中“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了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拯救民族迫在眉睫;因为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03  拓展阅读 那时候有多美 王璐琪 ‎①那个五月的雨天,新来的语文老师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来到我们身边。当他立在教室门前,大家都鸦雀无声地盯着他看。‎ ‎②“今天的作文课,描述你们的新语文老师——我。”他走到讲桌前,行头都没有卸掉,就这么抱着手肘,看着我们写作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鲜的老师,很新鲜。我留意到,他的鞋上还粘着一片水灵灵的草叶子。因为披着蓑衣,所以他走过的时候,掀起了一阵麦草的清香。‎ ‎③“写作不是闭门造车,要到田野里去!”当其他班的同学在教室里上课时,我们则头戴柳条编的花环,蒲公英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了校园。他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外面风景那么美,在屋里待着简直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会在长满芬芳牧草的草坪上读鲁迅的文章,在潺潺的小溪边背苏轼的词,在洁白的羊群中念余光中的乡愁……‎ ‎④老师教我们唱一首《那时候有多美》的民谣,他会弹吉他。老师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合唱。‎ ‎⑤我们的老师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可谁能想到,这么个铁塔般的汉子心中,满满的全是有关文学和艺术的柔情呢?‎ ‎⑥半个学期在“田园牧歌”中度过,我们班在期中考试遭遇了“滑铁卢”。除了语文成绩的平均分全年级最高,其余的课简直惨不忍睹。在那么有趣的语文课里待着太美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其余的课都用来回味了,谁还有心思趴在课桌上,看着铁青的黑板?‎ ‎⑦成绩出来的那天上午,老师还安慰我们,不要灰心,总会有又有趣又能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的。但下午开家长会时,家长像一群等着吃肉的秃鹫,在老师发分数条的时候就开始虎视眈眈了……‎ ‎⑧于是,之后的语文课基本都是在教室里上的,可是作文课,他还是带我们去了学校附近的湖边。当老师讲述该如何描写湖的时候,一位同学站起来:“这个湖我们天天见,知道怎么写,没必要来这里。”‎ ‎⑨“可是湖水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呀,光线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景色是不一样的,甚至湖水的气味也是不一样的!”老师没听出来学生话语中的挑衅,他沉浸在自己对湖水的一往情深中,“在我们北方,几乎见不到这么美的湖……”‎ ‎⑩可是,更多的同学关心的是会不会因为成绩差而挨打。于是,不少家长和学生发起签名上书的倡议,开始质疑语文老师的教学。‎ ‎⑪不久,老师来向我们辞行。他走得很突然,一如他来的时候那样。最后一篇作文是“离别”,老师事先帮每一个人在作文上写好了题目。字迹飘逸俊秀,与他的外形差距很大。这一刻,我们都哭了。‎ ‎⑫后来,我们换了一位“称职”的语文老师,这一年,我们班的升学率全校最高。‎ ‎⑬毕业后,我也会来那片湖泊,转一转,看一看。才发现,原来老师说的是真的。这片在我们曾经看来百年不变的湖泊,确实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颜色。而且,雨天湖水散发着淡淡的雾气,弥漫着青草的香味。可是这么多年了,却是由一个外乡人为我们点明的。‎ ‎⑭“那时候有多美,笑起来像一湖清水,连叹息都那么轻微,我不能体会。”‎ ‎(选文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 多年前“我们”的语文老师领着“我们”到大自然中学习写作、上语文课,但由于班级综合成绩下滑而被学生及家长质疑,最后语文老师被换掉,悄然离开。(3分,言之成理即可)‎ ‎13.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1分)将出了校门的“我们”比喻成自由自在的蒲公英,并与坐在教室的其他班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1分)生动形象且突出地把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时兴奋、愉悦、自由的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1分)‎ ‎1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4分)‎ 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1分)与前文中语文老师对湖水的描述相呼应,结构严谨完整。(1分)内容上: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师生互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1分)令人回味无穷。(1分)‎ ‎1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语文老师的人物形象。(3分)‎ ‎①教育方法独特。如领着“我们”到大自然中学习写作、上语文课。②多才多艺。会弹吉他,教“我们”唱歌,懂文学懂艺术。③宽容。在被学生及家长质疑,最后被换掉的情况下,没有对学生发一次火,而是悄然离开。(3分,结合具体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16.说说标题“那时候有多美”的含义。(3分)‎ ‎①指那时候老师领着“我们”到田野中学习的快乐时光;(1分)②指老师被换多年后,“我”终于感受到老师要“我们”体会的自然美景带给心灵的洗礼和感受,(1分)并对老师产生怀念和敬仰之情。(1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鲁先圣《我的三位贵人》 曹文轩《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肖复兴《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