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甘肃兰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甘肃省兰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实战考试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汉通西域到唐代,西北陆上贸易一直占据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就国家政策而言,陆上贸易主要作为控驭戎狄之术,政治目的远大于经济追求。这是因为汉唐时期,大部分中原王朝建都于长安洛阳之间,其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草原。因而,鼓励蕃商来华贸易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关市之征和宫廷所需珍宝,而是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直到唐代,海洋贸易还处于对外贸易的次要地位,更没有财政意义。‎ 宋朝鼓励海洋贸易,设立市舶司,实行抽解和博买,一开始就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重,获取市舶收入。宋高宗就反复强调“国家之利莫盛于市舶”,乃“富国裕民之本”。元朝继承了宋朝追求经济利益的态度,大力发展海洋贸易,把市舶收入作为国家财政收入,认为市舶与赋税、盐法、商税等一样,乃“军国之所资”。由此可见,宋元两朝已完全不同于汉唐对外贸易目的,第一次以经济眼光和趋利态度看待海洋贸易。‎ 秦汉时期,在人们的认识中,广袤的海洋更多是作为构成“天下”组成部分的虚渺空间。这种情况直到唐代也无根本改变。宋元时期,朝廷鼓励本国民众出海贸易,民众的海洋意识有了根本改变。从《诸蕃志》《岛夷志略》这两记载海商的书中看到,民间海商关注的已是航路、物产、市场、风土、货物等与商业贸易直接相关海外诸国信息。可见,民间已十分熟悉海外市场,海洋不再是神仙世界,而是充满商机、聚财生利的现实世界和生存空间。这种海洋意识催生了沿海民众向海谋生的潮流。‎ 随着海洋意识的新变化,中国海洋活动全面领先于亚洲沿海各国,开始显现海洋大国的地位。宋元海商数量巨大,商品结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具有绝对优势,在亚洲海洋贸易中具有发动机的作用。宋代沿海民众出海贸易之风盛行,贩海之商“江、淮、闽、浙处处有之”。有学者推测南宋东南沿海常年有近10万人涉足外贸,南宋民间海船总数保守估计应有七八万艘。宋代鼓励商人出海与穆斯林商人在东南亚、印度洋沿海带动的早期伊斯兰化两股潮流相互激荡,开创了亚洲海洋贸易的新格局。‎ 宋元南海贸易体系的商品结构,是以中国瓷器和丝绸为主的手工业品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的香药、珠宝为主的资源性商品相交换,因技术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而构成了供需稳定、利润丰厚的互补性市场关系。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有明显优势。《梦粱录》记载,海商船舶大者五千料,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元代海船与宋朝相去不远,二千料船载重约120吨,五千料约300吨。而当时东南亚商船只是载重4吨至40吨不等的帆船。宋元还把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并不断完善。‎ 宋元两朝激发出的沿海百姓贸易求利的海洋意识及中国在海洋贸易中的优势,使中国对外贸易真正进入海洋贸易时代,并成为亚洲海域的南海贸易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海洋大国。当然,这也与当时国家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 (摘编自黄纯艳《宋元海洋意识的新变与海洋贸易时代的确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唐时期中国鼓励蕃商来华贸易,只是为了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 B. 海洋贸易在宋代已占据对外贸易的主导,并以追求经济效益,获取市舶收入为目的。‎ C. 民众自发所产生的海洋能够聚财胜利的意识,加速了沿海民众出海贸易之风的盛行。‎ D. 宋元海洋贸易中我国海商数量巨大,商品结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具有绝对优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通过路上贸易和海洋贸易地位的比较,论证了国家政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B. 文章从对外贸易政策趋向、海洋意识转变两个方面论述了海洋贸易地位确立的过程。‎ C. 文章通过对宋元时我国海洋活动实力的阐述,证明了我国在亚洲经济贸易中的地位。‎ D. 围绕海洋贸易地位的确立,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确立的条件、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唐西北陆上贸易,只有遏制草原游牧势力的政治意义,并无经济追求的财政意义。‎ B. 宋元两朝以趋利态度大力发展海洋贸易,说明市舶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占有一定比重。‎ C. 由互补性市场关系可以看出,海外诸国对中国出口瓷器和丝绸等受工业品的依赖性。‎ D. 如果宋元时期国家经济重心没有南移,中国对外贸易重心可能不会由陆上转向海上。‎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原文“主要目的并非微不足道的关市之征和宫廷所需珍宝,而是显示王朝的强大富足,吸引各国臣服”,选项把“主要目的”改为“为了”,扩大范围;B项,“宋代已占据对外贸易的主导”文中没有依据;C项,“众自发所产生的”错误,原文“众出海贸易,民众的海洋意识有了根本改变”。‎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还有“海洋贸易体系的商品结构”。‎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并无经济追求的财政意义”错误,原文“政治目的远大于经济追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湖底 阿城 后半夜,人来叫,都起了。‎ 摸摸索索,正找不着裤子,有人开了灯,晃得不行。浑身刺痒,就横着竖着斜着挠。都挠,咔哧咔哧的。说,你说今儿打得着吗?打得着,那鱼海了去了。听说有这么长。可不,晾干了还有三斤呢。闹好了,每人能分小二百,吃去吧。‎ 人又来催。门一开,凉得紧,都叫,关上关上!快点儿快点儿,人家司机不等。这就来,也得叫人穿上裤子呀!穿什么裤子,到那儿也是脱,怎么也是脱。‎ 不但裤子穿上了,什么都得穿上,大板儿皮袄一裹,一个一个地出去,好像羊竖着走。‎ 凉气一下就麻了头皮,捂上帽子,只剩一张脸没有知觉。一吸气,肺头子冰得疼。真冷。玩儿命啊。吃点子鱼,你看这罪受的。‎ 都说着,都上了车。车发动了,呼地一下蹿出去,都摔在网上了,都笑,都骂,都不起来,说,躺着吧。‎ 草原冻得黑黑的,天地黑得冷,没有一颗星星不哆嗦。就不看星星,省得心里冷。‎ 骑马走着挺平的道儿,车却跑得上上下下。都忍着说,颠着暖和。天却总也不亮,都问,快到了吧?别是迷了。‎ 车也不说一声儿,一下停住。都滚到前头去了。互相推着起来,四面望,都说,哪儿呢?怎么瞅不见呀?车大灯亮了,都叫起来,那不是!‎ 草原不知怎么就和水接上了。灯柱子里有雾气,瞅不远。都在车上抓渔网,胡乱往下扔。扔了半天,扔完了。都往下跳,一着地,嗬,脚腕没知觉,跺,都跺,响成一片。‎ 车转了个向,灯照着网。都择,择成一长条,三十多米,一头拴在车头右边。一抬头,天麻麻亮。都说,刚才还黑着呢。‎ 先拢起一堆火。都伸出手,手心翻手背,攥起来搓,再伸出去,手背翻手心,摸摸脸,鼻头没知觉。都瞅水。‎ 说是湖,真大,没边儿。湖面比天亮着几成。怪了,还没结冰。都说,该结了,怎么还没结呢?早呢,白天还暖和呢,就是晚上结了,白天也得化。这才刚立秋。关外不比关里。北京?北京立秋还下水游泳呢!霜冻差不多了,霜冻也没这疙冷。‎ 酒拿出来了,说,都喝。喝热了,下水。火不能烤了,再烤一会儿离不了,谁也不愿下水了。别烤了,别烤了。都离开了,酒传着喝。‎ 天一截比一截亮。湖纹丝不动。‎ 都甩了大羊皮袄,缩头缩脑地解袄扣子。绒衫不脱,脱裤子。都赶紧用手搓腿肚子,咔哧咔哧的。‎ 搓热了,搓麻了,手都搓烫了,指尖还冰凉。都佝着腰,一人提一截网,一长串儿,往水里走。‎ 都嚷,这水真烫啊!要不鱼冻不死呢,敢情水里暖和。你说人也是,咋不学学鱼呢?嘿,人要学了鱼,赶明儿可就是鱼打人了。‎ 都笑着,都哆嗦着,渐渐往深里走。水一圈儿一圈儿顺腿凉上来。最凉的是小肚子,一到这儿,都吆喝。‎ 水是真清。水底灰黄灰黄的。脚碰到了,都嚷,嘿,踩着了!别嚷别嚷,鱼一会儿跑了。‎ 网头开始往回兜,围了一大片。人渐渐又走高了,水一点一点浅下去。水顺着腿往下流。都叫,快!快!冻得老子顶不住了!‎ 天已大亮,网两头都拴在车头后面。司机说,好了没有?都说,好了好了,就看你的了!‎ 半天没动静。司机一推门,跳下来,骂,冻上了,这下可毁了!都问,拿火烤烤吧?‎ 司机不说话,拿出摇把摇。还是不行,就直起腰来擦一下头。都在心里说,嘿,这小子还出汗了。‎ 司机的胳膊停在脑门上,不动,呆呆的。‎ 都奇怪了。心里猛地一下,都回过头去。‎ 一疙瘩红炭,远远的,无声无息,一蹿,大了一点儿。光着的腿上都有了感觉。那红炭又一蹿,又大了一点,天上渗出血来。都噤声不语,心跳得咚咚的,互相都听得见,都不说。‎ 还站在水里的都一哆嗦,喉咙里乱动。听见那怪怪的声音,岸上的都向水里跑。‎ 湖水颤动起来,让人眼晕,呆呆地看着水底。灰黄色裂开亿万条缝,向水面升上来。‎ 都是鱼。‎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打得着,那鱼海了去了”这句充满地方色彩的话,既巧妙交代了这群人要去打鱼的事情,又表现出他们兴奋的心情。‎ B. 文章注重描写特定情境下人物的感受,“哆嗦”的星星,“红炭”似的朝阳,就绝妙地写出了人们在打鱼境遇中的特殊感受和情绪。‎ C. 文章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善于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D. 文章叙写了一群人半夜前往草原大湖网鱼的神奇过程,以短句为主要言说方式,笔法老练,用语奇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5. 文章中网鱼的人群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6. 文章是怎样叙述网鱼的一群人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1)性情粗犷而有野性。大声说闹,大声笑骂,不拘生活小节。(2)性格坚忍而乐观。半夜网鱼,虽然气候异常寒冷,路途顛簸遥远,湖水冰冷刺骨,但因能打到鱼的愿望而勇敢从容面对。(3)经验丰富,互相配合。大家听从安排,统一行动,团队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安慰。 ‎ ‎6. (1)以时间为线索,从半夜被叫起到日出看到湖底的鱼,清晰呈现打鱼过程:(2)以“我”(隐匿的叙述人) 的所见所闻来叙写,真实再现打鱼时节气候的寒冷和打鱼人群的辛苦、兴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3).以网鱼人群在特定的打鱼境遇中的感觉状态和情绪状态来叙写事件,容易调动读者的体验,使读者感同身受。‎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句子含义,B项考核内容,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风格,其中C项“善于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没有“对比”。‎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的题目,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根据文章的情节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大声说闹,大声笑骂,不拘生活小节”“半夜网鱼,虽然气候异常寒冷,路途顛簸遥远,湖水冰冷刺骨,但因能打到鱼的愿望而勇敢从容面对”“大家听从安排,统一行动,团队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安慰”等情节概括“性情粗犷而有野性”“坚忍而乐观”“经验丰富,互相配合”等形象特征,‎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材料组织特征的题目,注意线索、视角、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此题以时间为线索,清晰呈现打鱼过程;以“我”的所见所闻来叙写,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以网鱼人群在特定的打鱼境遇中的感觉状态和情绪状态来叙写事件,容易调动读者的体验,使读者感同身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科学进展》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的光污染正在持续恶化——2012年到2016年每年10月份的卫星观测数据表明,人工照明面积正在以2.2%的幅度逐年增长。‎ 研究人员通过扫描夜空照片,考察世界各地夜空究竟有多少人造光线,其中,大部分人工照明面积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开始兴起的时候,工业蓬勃发展的国家需要额外的户外照明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光污染的增长可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相关联。随着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国家的GDP急剧上升,人工照明的使用也在增加。‎ 不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工照明情况在卫星图像上显得更加稳定,这是因为研究中使用的卫星只能“拾取”旧灯泡的红色、橙色和黄色光,而发光二极管(LED)的蓝光不会显示在图像中。LED光源比旧光源效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许多城市和家庭都开始换用这种光源,以减少开支,降低能源消耗。国际空间站采集的图像显示,城市已经从过去的黄色变成蓝色,与此同时,城市的扩张正将这些明亮的边界推向更遥远的地方。‎ 虽然光污染不像空气污染那样致命,但仍会损害健康。时间生物学专家正在研究睡眠和觉醒周期对健康的影响,人造光特别是蓝色人造光容易在人准备入眠时触发觉醒,过度接触夜间光线已经与癌症、肥胖等联系在一起了。‎ ‎ (摘编自房琳琳《全球光污染面积逐年增长》,‎2017年11月29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近年来,许多城市用LED灯来代替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作为路灯,这样不仅更亮,还可以节约能源。但由于LED灯散发的光在可见光光谱中占到更大比例,灯光播撒的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光污染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城市光污染已造成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夜晚看不见银河。不仅如此,它还有可能会让春天提前,甚至会伤害到动物和植物。但从相关调查来看,光污染问题尚未引起民众的关注。‎ 民众对光污染的认识与可能采取的措施 对是否存在光污染的认识 受到光污染时可能采取的措施 ‎ (摘编自刘洁《关于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对策探讨》)‎ 材料三 光污染很难像其他环境污染那样通过分解、转化和稀释等方式消除或减轻。光污染与传统的环境污染类型相比,不仅具有无形、无味且更易被发现的特点,而且在光照过程中产生的光辐射,会被周围的树木、花草等自然因素或人工建筑及气象环境所吸收或阻断。但光污染带来损害后果的过程往往较为复杂,短时间的光污染不会有太大的损害,如果长期处于光辐射的环境之中,环境自净能力饱和,光污染的危害就会渐渐凸显。结合这些特征,光污染防治应从源头入手,多种防范举措共同作用,事先对光污染有效控制。‎ ‎ (摘编自林唐凌《城市光污染立法探析》)‎ 材料四 ‎2009年国际天文年期间,天文学家曾呼吁公众自愿参与“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保护黑暗夜空不受光污染。日前,杭州市政府公布《杭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除特定区域设置功能照明设施外,还应划定城市黑天空保护区。比如在西湖西部群山地区,必须无条件禁止亮灯,以避免该地区受到光污染的影响,“让城市也有看星星的地方”。除了杭州,此前在西藏阿里等地,也有一些类似探索,建立了相关的保护区域。尽管名称不同、形式不一,但选择的都是自然生态条件较好、动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也对减少光污染对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地区还出台相关规定,以使人们形成对城市照明的正确认识。比如,对照明的时间、地段和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减少对亮化、美化的过度追求,在城市照明设置中遵循绿色环保、关注自然的原则等。然而,由于目前相关法律还比较滞后,“受到光污染后该找谁解决”“如何处罚光污染制造者”等核心问题还没有明确规定,治理效果也就十分有限。‎ ‎ (摘编自陈娟《找回消失的那片星空》,‎2018年1月19日《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材料中光污染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光污染的持续加重与夜间人工照明的使用增加有关,近几年全球人工照明的面积正在以2.2%的幅度逐年增加。‎ B. 发展中国家的光污染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发达国家,是因为它们工业的蓬勃发展需要额外的户外照明以提高GDP。‎ C. 光污染与其他形式的环境污染相比,不仅无形、无味,而且更易被发现,光照中产生的光辐射也易被吸收或阻断。‎ D. 光污染改变了自然的昼夜循环,这不仅会损害人类健康,还会影响到天文观测、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家庭用LED光源代替旧光源,这不仅可以让城市和家庭的照明变得比原来明亮,而且还能减少开支,保护环境。‎ B.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光污染是一种轻微环境污染,因此受到光污染时都采用忍受的措施,不与当事人交涉。‎ C. 带来了诸多破坏的光污染,长期被人们忽视,与其危害的潜在性不易被人们发现,人工光源的使用未被人们科学认识等因素有关。‎ D. 光污染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用分解、转化和稀释等方式消除或减轻其危害,因此光污染的治理只能从源头入手,采用预防的方式。‎ E. 《杭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的出台,明确提出设置功能照明设施和黑天空保护的区域,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 怎样才能有效进行光污染的治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CE ‎ ‎9. (1)从环保的角度,转变人们对光污染的认识,倡导人们科学用光;(2)从法律的角度,建立健全光污染防治的环境立法,使光污染的防治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 项“发展中国家的光污染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发达国家”文中没有依据,文中只有“大部分人工照明面积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表述。‎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保护环境”错误,原文“但由于LED灯散发的光在可见光光谱中占到更大比例,灯光播撒的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光污染也不容忽视”;B项,强拉因果,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D项,“不能用分解、转化和稀释等方式消除或减轻其危害”错误,原文“光污染很难像其他环境污染那样通过分解、转化和稀释等方式消除或减轻”。‎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如何有效治理光污染,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虽然光污染不像空气污染那样致命,但仍会损害健康。时间生物学专家正在研究睡眠和觉醒周期对健康的影响,人造光特别是蓝色人造光容易在人准备入眠时触发觉醒,过度接触夜间光线已经与癌症、肥胖等联系在一起了”“光污染防治应从源头入手,多种防范举措共同作用,事先对光污染有效控制”“一些地区还出台相关规定,以使人们形成对城市照明的正确认识”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毛修之,字敬文,荥阳阳武人也。祖虎生,伯父璩,并益州刺史。父瑾,梁、秦二州刺史。修之有大志,颇读史籍。荆州刺史殷仲堪以为宁远参军。桓玄克荆州,仍为玄佐。解音律,能骑射,玄甚遇之。及篡位,以为屯骑校尉。随玄西奔,玄败于峥嵘洲,复还江陵,人情离散,议欲西奔汉川。修之诱令入蜀,冯迁斩玄于枚回洲,修之力也。晋安帝反正于江陵,除骁骑将军。下至京师,高祖以为镇军咨议参军,加宁朔将军。旬月,迁右卫将军。既有斩玄之谋,又伯、父并在蜀土,高祖欲引为外助,故频加荣爵。高祖将伐羌,先遣修之复芍陂,起田数千顷。及至彭城,又使营立府舍。时洛阳已平,即本号为河南、河内二郡太守,行司州事,戍洛阳,修治城垒。高祖既至,案行善之。王镇恶死,修之代为安西司马。值桂阳公义真已发长安,为佛佛虏所邀,军败。修之与义真相失走将免矣始登一坂坂甚高峻右卫军人叛走已上坂尝为修之所罚者以戟掷之伤额因坠坂遂为佛佛所擒。佛佛死,其子赫连昌为索虏 拓跋焘所获,修之并没。初,修之在洛,敬事嵩高山寇道士,道士为焘所信敬,营护之,故得不死,迁于平城。修之尝为羊羹,以荐虏尚书,尚书以为绝味,献之于焘;焘大喜,以修之为太官令。稍被亲宠,遂为尚书、光禄大夫、南郡公。其后朱修之没虏,亦为焘所宠。修之相得甚欢。修之问南国当权者为谁,朱修之答云:“殷景仁。”修之笑曰:“吾昔在南,殷尚幼少,我得归罪之日,便应巾韝①到门邪!”经年不忍问家消息,久之乃讯访,修之具答,并云:“贤子元矫,甚能自处,为时人所称。”修之悲不得言,直视良久,乃长叹曰:“呜呼!”自此一不复及。初,荒人去来,言修之劝诱焘侵边,并教焘以中国礼制,太祖甚疑责之。修之后得还,具相申理,上意乃释。元嘉二十三年,死于虏中,时年七十二。‎ ‎ (节选自《宋书·毛修之传》)‎ ‎【注】①巾韝(gōu),指头巾和单衣,为古代士人之盛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修之与义真相失/走将免矣/始登一坂/坂甚高峻/右卫军人叛走/已上坂/尝为修之所罚者/以戟掷之/伤额/因坠坂/遂为佛佛所擒/‎ B. 修之与义真相失/走将免矣/始登一坂/坂甚高峻/右卫军人叛/走已上坂/尝为修之/所罚者以戟掷之/伤额/因坠坂/遂为佛佛所擒/‎ C. 修之与义真相失/走将免矣/始登一坂/坂甚高峻/右卫军人叛/走已上坂/尝为修之所罚者/以戟掷之/伤额/因坠坂/遂为佛佛所擒/‎ D. 修之与义真相失/走将免矣/始登一坂/坂甚高峻/右卫军人叛走/已上坂/尝为修之/所罚者以戟掷之/伤额/因坠坂/遂为佛佛所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军,指官职名称,是中国古代诸王及将帅的幕僚,也指中国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 B. 旬月中的“旬”指十天,古代记录时间的方法,这里强调毛修之的升迁速度之快。‎ C. 索虏,南北朝时期南朝对北朝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 D. 贤子多用以美称他人之子,常有过分夸赞之意,这里确实朱修之对元矫的真诚夸赞。‎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修之忠于朝廷,借机尽力止变。他懂音律、能骑射,深得桓玄赏识,但在桓玄篡位后,兵败失利返回江陵之时,却用计诱杀了桓玄。‎ B. 毛修之富有才干,得到高祖重用。高祖讨伐羌人之时,先派他修治芍陂,开垦数千顷田;后高祖进至彭城时,又让他建造官舍、修治城垒。‎ C. 毛修之虽为俘虏,却得加官进爵。他被外族俘虏后,因擅长烹调羊羹而被推荐、提拔;后得拓跋焘宠爱,不断升迁,一直加爵至南郡公。‎ D.‎ ‎ 毛修之心念南国,但却终老异乡。他曾向同为俘虏的朱修之打听南国当权者和自家的情况,听后感世事变迁,悲不能语,最终卒于虏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有斩玄之谋,又伯、父并在蜀土,高祖欲引为外助,故频加荣爵。‎ ‎(2)初,荒人去来,言修之劝诱焘侵边,并教焘以中国礼制,太祖甚疑责之。‎ ‎【答案】10. A 11. D 12. B ‎ ‎13. (1)(毛修之)一方面有斩杀桓玄的谋略,另一方面他的伯父和父亲都在蜀地,高祖想引他为外助,所以连连给他加封显贵爵位。‎ ‎ (2)当初,两国鄙野之人往来,都说毛修之劝诱托跋焘侵扰宋国边境,并且将中原的礼乐制度教给他。太祖很怀疑他,(不断地) 加以谴责。‎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叛走”前句的谓语,后面断开;“为……所”固定结构,表被动,不要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常有过分夸赞之意”错误。‎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修治城垒”错误,文中“高祖将伐羌,先遣修之复芍陂,起田数千顷。及至彭城,又使营立府舍”“戍洛阳,修治城垒”。‎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斩:斩杀;并:都;欲:想;频:连连;荣爵:显贵爵位;初:当初;去来:往来;侵:侵扰;中原:中国;责:谴责;教焘以中国礼制:状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毛修之字敬文,荥阳阳武人。他的祖父毛虎生,伯父毛璩,都是益州刺史。父亲毛瑾,官至梁、秦二州刺史。‎ 毛修之心怀大志,读了不少史书。荆州刺史殷仲堪用他当宁远参军。桓玄攻下荆州,毛修之便当了桓玄的官佐,历任后军参军、太尉参军、相国参军。毛修之颇通音乐,又能骑马和射箭,桓玄待他很好。到桓玄篡位时,让毛修之当屯骑校尉。毛修之随同桓玄逃到西方,桓玄在峥嵘洲溃败,再回到江陵,人心离散,商议准备西逃到汉川。毛修之引诱桓玄到四川,以至冯迁在枚回洲将桓玄斩首。这是毛修之的功劳。‎ 晋安帝在江陵恢复帝位,任毛修之为骁骑将军。毛修之东下到京师,高祖用他为镇军谘议参军,又加号宁朔将军。一月之间,迁任右卫将军。毛修之一方面有斩桓玄的计谋之功,另一方面是祖父和伯父都曾任益州刺史,高祖想引用他作为外助,所以连连加给他官职。到毛修之的父亲毛瑾被谯纵杀了,高祖表奏毛修之当龙骧将军,配给他部队,叫他奔赴四川赴援。又派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和文处茂、时延祖等西向讨伐。毛修之到宕渠,司马荣期被参军杨承祖杀了,杨承祖自称镇军将军、巴州刺史。毛修之退回白帝,杨承祖从下方进攻白帝,不能攻下。毛修之派参军严纲等收集兵力,汉嘉太守冯迁率兵来会合,讨击杨承祖并杀了他。当时文处茂还在巴郡,毛修之叫振武将军张季仁带五百兵士增援文处茂等人。荆州刺史刘道规又派奋武将军原导之带一千人,接受毛修之指挥。毛修之派原导之和张季仁一同前进。‎ 当初毛修之在洛阳,恭谨地伺候嵩山寇道士,寇道士很得拓跋焘信服,寇道士想法保护毛修之,所以毛修之才得保命,被带到平城。毛修之曾做过一次羊羹汤,送给魏国一个尚书品尝,那尚书认为味道非常好,便献给了拓跋焘。拓跋焘大喜,便让毛修之当了太官令。慢慢得到拓跋焘的爱宠。于是毛修之也当了尚书、光禄大夫、南郡公,太官令还照旧。之后朱修之也陷身魏国,也很得拓跋焘宠爱。两位修之关系很好。毛修之问朱修之南国当权的人是哪个?朱修之说:“殷景仁。”毛修之笑道:“我当年在南方,殷还是小孩,我以后如果回到南方,还要穿戴衣帽到他门下伺侯吗?”一年多不敢问家中消息,好久后才询问,朱修之回答很详细,并且说:“令郎元矫,颇能自理,很得舆论好评。”毛修之悲痛得几乎说不出话,直直地看着远方,长叹一声“呜呼!”从这以后,再也没问家中信息。当初两国流民往来,都说毛修之劝诱拓跋焘侵扰宋国边境,并且传教他有关中国的礼乐制度等。太祖很怀疑他,不断地加以谴责。朱修之后来回到南方对这些冤枉都力加洗刷,文帝才释然不问。毛修之在魏国时,兼收并蓄了一大群妻妾,儿女很多。元嘉二十三年(446),毛修之在魏国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毛元矫历任宛陵、江乘、溧阳等县令。‎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做于诗人任宣州团联副使时。②春秋时范蠡曾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14. 本诗尾联用了春秋时范蠡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人等阁远眺,由五湖的美景,联想到隐居于此的范蠡,表现出对范蠡的艳羡之情。‎ B. 从范蠡的故事推断,如果杜牧能够建功立业,也会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归隐山水。‎ C. 宣州美丽的江南景致并不能带走诗人内心的忧伤,只能徒劳地怀想着范蠡的逍遥。‎ D. 诗人感叹自己和历史之间无可跨越的距离,隐含着宦海无涯前途渺茫无望的沮丧。‎ E. 诗歌借范蠡的故事和六朝旧痕,抒写人世变易的感慨,为全诗渲染出浓重的沧桑感。‎ ‎15. 古人认为杜牧的律诗有豪迈之气,请结合首联,分析此特点。‎ ‎【答案】14. DB 15. (1)今昔对比,昔日六朝的文物尽成今日“连空”的荒草,在对比中,营造出一种浓重的人世变易的沧桑感; (2)时空结合,“草连空”与“今古同”相对,将阔大的空间与悠长的时间融为一体,在无限的时空中体现了怀古的满腔豪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五个选项均考核诗歌的内容,其中B项,“也会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归隐山水”错误,杜牧慨叹的是没有范蠡的机遇;D项,“无可跨越的距离”错误,诗中有“今古同”的字句。‎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赏析诗句的题目,要求赏析“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的豪迈之情,注意结合“草连空”“今古同”等诗句从今昔对比,营造出一种浓重的人世变易的沧桑感;时空结合,在无限的时空中体现了怀古的满腔豪情的角度分析。‎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苏轼《赤壁赋》中,客由眼前山水环绕、林木苍翠的自然美景发问,追思三国时代英雄人物曹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故事,来写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答案】 (1). (1)山川相缪 (2). 郁乎苍苍 (3). 此非孟德之圈于周郎者乎 (4). (2) 报君黄金台上意 (5).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缪”的写法。‎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西街村城隍庙会上,锣鼓震天,瓦釜雷鸣,大鼓传人孙克光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四面八方前来赶会的群众。‎ ‎②共享的理念一经获得共识i,就迅速在美国、欧洲等信息经济发达的国家演变成了声势浩大的社会实践。‎ ‎③随着时间流逝,“卓筒井”的前世今生在他的创作构思中越来越丰满,小说《蜀盐说》也终于瓜熟蒂落。‎ ‎④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行云流水的想象力、活跃的创新构思,基本决定了其远大科研目标的实现。‎ ‎⑤北方地区端午节采摘的鲜艾草,散发着令蚊虫进退维谷的抑制性气味,可以起到驱虫的独特功效。‎ ‎⑥在很多地方,由于收入保底,参保农户还可以将保单拿去银行进行质押贷款,融资难题迎刃而解。‎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望文生义。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瓜熟蒂落:‎ 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行云流水:比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比喻无足轻重。对象错配。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不合语境。迎刃而解: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用智能科技完美营造了唯美中国的气度和神韵,展现了文明古国的现代活力。‎ B. 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C. 金砖合作契合五国发展的共同需要,其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互尊互助走适合本国发展道路的合作之道的结果。‎ D.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即使学校不作统一要求,对学生而言,实习仍旧是锻炼实践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方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营造”和“气度”搭配不当;B项,成分赘余,“合理”和“借鉴”重复;C项,结构混乱,“关键在于……的结果”句式杂糅。‎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D“关键在于……的结果”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 王老师有多年工作经验,今天拿出这节课,就是抛砖引玉,希望青年教师听课后能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B. 村长见陈委员一脸阴沉,赶紧凑上去说,让烈士的老母亲独自住这样破旧的寒舍,实在是我们工作的疏漏。‎ C. 王教授谦和地问围坐在田边树下的村民,哪位是咱这村儿的赵诗人,有亮扶着锄把侧着头回答,不才便是 D. 我太老了,很难再拿出什么像样的作品,高足林风跟我学习绘画多年,已成气候,可堪此巨幅画作之重任。‎ ‎【答案】C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2个字。‎ ‎①____:有时它是“黑月亮”,有时是“灰月亮”,有时是“红月亮”。发生月全食时,②_____,就可以将一部分太阳的红光折射到月球上去,月全食就呈现出暗红色,即所谓的“红月亮”;而当地球大气层较为污浊时,太阳的红光就难以折射到月球上去,③____。‎ ‎【答案】 (1). 示例:(1)月全食并不是每次都雷同 (2). (2)如果地球的大气层比较清晰 (3). (3)从而出现黑月亮或灰月亮。‎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后文“有时它是……有时是……,有时是……”可知应该填写“月全食并不是每次都雷同”,第②空根据后面的“当地球大气层较为污浊时”可知应该填写“如果地球的大气层比较清晰”;第③空根据前文“黑月亮”“灰月亮”可知应该填写“从而出现黑月亮或灰月亮”。‎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准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而这种能力的习得只能通过语文课堂才可以获得。语文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而今人学习语文都是急功近利,希望为今后考试、求职获得资本,语文课堂也“应景”功利化了。其实,对于很多老学生来说,那时的语文课堂、语文老师给学生都是终身受益的知识,所以语文老师总是比数学、英语或是政治老师更容易被追怀。‎ ‎①这种能力的习得并不是只能通过语文课堂才可以获得。‎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 (1). 示例:(2)今人学习语文并非都是急功近利。 (2). (3)语文老师并不一定都是比数学、英语或是政治老师更容易被追怀。‎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而今人学习语文都是急功近利”“所以语文老师总是比数学、英语或是政治老师更容易被追怀”,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可能”,不是“必然”。‎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语盘点2017”颁布的年度最热词语是“初心”。围绕着“初心”,小明同学找到了这样六个句子:‎ ‎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②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④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白居易)‎ ‎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 ‎⑥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前者挥洒人生的激情,后者只求内心的宁静。但无论是激情还是宁静,出世还是入世,辉煌还是淡泊,都是我们内心的选择,所求的,都不过是一份心底的安然,心灵的安适。‎ 山阴道上桂花初,魏晋风流荡史书 还记得那些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文人吗?还记得那些“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的才子吗?还记得洛阳东市刑场上那曲大气磅礴、曲高和寡的《广陵散》吗?‎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那片愁云惨淡的天幕下,阮ruan籍、嵇ji康,还有那么多与他们一样的魏晋名士们,明明一个个都是当时之大才,却不愿循规蹈矩、明哲保身,而是纵情狂歌、舍生忘死,生命,也随心绽放得如此灿烂,光耀千古。可是在那追逐自由的路上,必然也会有那大片大片浸透了鲜血的石板路吧。‎ 他们,在避祸的同时,又满腹忧患,在强行理解的同时却又避免不了痛苦。可就算这样,也阻止不了他们追求自由与超然的心灵。就算那个年代战乱不断、充满血腥,它们具有的那种洒脱,那种瑰丽,那份追求本心的执着,仍如一束阳光,穿透了唐宋的风尘、明清的阴气,带领我们探求人生变幻无常的命运,鼓励我们执着地爱恋生命,启发我们去寻找内心最本质的渴望与梦想。‎ 疏影斜横水清浅,明月千载照独孤 ‎“古来圣贤皆寂寞,”李太白不愧是一届诗仙,这话说得倒也不假,可毕竟,还是有些不同。你看那出关而去,一去杳然的老子;你看那四处奔波,劳碌一生的孔子;你看那逢遭贬斥、仕途不顺的苏轼;你看那古往今来的圣者,你便会知道,他们的寂寞,都源自于内心的选择。‎ 庄子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因此宁可做一只楚国水田里“曳尾于涂中”的乌龟,孤守着自己心灵的月亮树;孔子为了心底的安然,甘愿在长年累月的游说中度过一生,做那黑暗王国中欲亮却再也明不起来的残烛;苏轼为了心灵的安适,笑立于逆境之中,纵然仕途不顺,也能于月下庭中信步闲游……‎ 这群孤独的人,这些饱满的灵魂!可纵使孤独、纵使寂寞,与他们,又有何干?在追求本心的路上,就算寂寞,他们,也甘之如饴。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这种寂寞,才令得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记住了这些寂寞的圣哲。‎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要掉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从六个句子中选取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出自己的感悟,注意六个句子都围绕“初心”这一中心,②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④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是强调“不忘初心”;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⑥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如何做到“不忘初心”。因此从这两个方面立意即可,行文时注意合理引用句子,围绕“初心”展开论述,或强调其重要性,或明确如何作到“不忘初心”即可。‎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