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武城二中2017-2018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武城二中2017-2018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2018.6‎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1—3、7(涂卡4)、10—12(涂卡5—7)、17—19(涂卡8—10)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题号上。‎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这种阐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仍需略作辨析,以期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不平则鸣”的原意。‎ ‎②“不平则鸣”一语的原意是什么呢?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则《送孟东野序》中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而且文中还说“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等等,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 ‎③韩愈此文是否有矛盾,关键在于“不平”一词的内涵.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 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 ‎④我以为,“平”,是指平常、平静、平衡、平凡等;“不平”则是指异乎寻常的状况,既可指事物受到压抑或推动,也可指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或充满矛盾的状况。总之“不平”所指甚广,并不特指逆境;“不平则鸣”应是指自然、社会与人生当处于不寻常的状况之中,一定会有所表现。‎ ‎⑤当人类社会处于变革动荡之时,总是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物.这可以是盛世,如唐虞的皋陶、大禹、殷商的伊尹、周代的周公;也可以是乱世衰世,如“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可以“以道鸣”,如孟子、荀子;可以“以术鸣”,如杨朱、老子、韩、张仪、苏秦;也可以以诗文鸣,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杜甫。 ‎ ‎⑥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但不知道老天爷是让他“鸣国家之盛”呢,还 “使自鸣其不幸”,不过不管哪种情况都不会影响孟郊的“善鸣”,所以劝他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为什么后来的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其诗多是贫寒之声,而韩愈对之也寄以深厚的同情。‎ ‎⑦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动荡的时代为诗人提供创作的题材和动力,故往往产生感荡心灵的作品,这固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一个繁荣昌盛又比较自由的时代,也可以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来“鸣国家之盛”。中国古代的隆汉盛唐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就诗人创作而言,“穷而后工”固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达者只要不是过着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只要能敏锐地把握时代与生活的变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完全可以写出好作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不平则鸣”通常被用来形容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 B. 只有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了“不平”的含义,才能够清楚地把握和理解韩愈《送孟东野序》中对于“不平则鸣”的态度和观点。‎ C.“不平”的内涵很广泛,可指事物受到压抑或推动,也可指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或充满矛盾的状况;总之,可以指各种异乎寻常的状况。‎ D.理解了韩愈的“不平则鸣”,就能理解“发愤著书”“穷而后工”等理论,它们之间的内涵是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篇文章围绕“不平则鸣”展开,从人们对“不平则鸣”的习惯认识入手,进而探究了“不平则鸣”的原意。‎ B.第③段引用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一文中对“不平”的解释进行论证,使论证更加具有说服力。‎ C.第⑤段列举唐虞皋陶、大禹、殷商的伊尹、庄周、司马迁等人物,是为了说明“当人类社会处于变革动之时,总是会出现一些‘善鸣’的人物”这一观点。‎ D.第④⑤⑥三段采用对比的论证结构,既表达了作者对“不平则鸣”的认识,又详细分析了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通过称赞孟郊的“善鸣”来劝其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并没有单纯强调孟郊人生的“不幸”。‎ B.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与将“不平则鸣”的理解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观点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C.动荡的时代,往往产生感荡心灵的作品;同样的,一个繁荣昌盛又比较自由的时代,也一定会产生伟大的诗人作品来“鸣国家之盛”。‎ D.达者如果过着平庸的、碌碌无为的生活,不能敏锐地把握时代与生活的变化,也难写出好的作品。‎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闲言少叙,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恓,也不和人顽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搀扶,问是怎么样,又要回贾母来请大夫。宝玉笑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袭人见他如此,心中虽放不下,又不敢拦,只是由他罢了。贾母见他要去,因说:“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等明早再去不迟。”宝玉那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随人役,拥护前来。         ‎ ‎(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三回)‎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贾琏送黛玉往扬州,是因为林如海书信寄来,身染重疾接林黛玉回去,身为表兄的贾琏主动要求去送,可见表兄妹间深深的情谊。‎ B.秦氏托梦凤姐说,“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写出了秦氏对凤姐的推崇和敬意,也从侧面写出凤姐的精明能干。‎ C.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的宝玉曾在秦氏房中睡去,秦氏房中挂着《海棠春睡图》,两旁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D.秦氏死后,通过“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侧面表现了人物性格。‎ E.秦氏托梦和“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都讲到了“梦”,带有一定的虚幻色彩,大大削减了文本的艺术魅力。‎ ‎5.秦氏最后赠与凤姐的“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如何理解。(4分)‎ ‎6.请分条概括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的内容。并简析这一情节的作用。(6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10分)‎ 一 我后来所以还喜欢读点书,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开始叫我接近了文艺的是孔德小学的老师们。‎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然而它给我的印象,却始终留在脑海里。这位老师不久就不见了。当时,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致叫几个孩子去听这首诗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 还有一位美术老师,是卫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画家,可是那时我们却全然不懂他的价值。他有一种教法,我们都很喜欢。开始是静物写生,画小瓶小罐之类。过了一阵以后,又叫我们到户外去,先画校园里头,后来就去东华门外的筒子河。孩子们对跑出去画画快活无比。我们画,卫先生跟着看,他也好像很高兴。一次写生,我画的地方前边是许多槐树,后边是一排矮松,再往后则是满墙的爬山虎。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虚、实、疏、密这许多深奥的道理!结果,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 此后,我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差不多延续到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对于卫天霖先生,我并不是为写这篇文章才想起他来的。时间还要早十来年。那时,首都剧场附近有一阵颇贴了一些所谓“揭露”卫先生“罪状”的印刷品。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我也正是从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来第一个引导我接近了艺术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骄傲了。‎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他并没有把自己画得如何的色彩斑斓,还是他教我们时那样的平凡。我不知道美术界里对他是怎样评价,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 ‎ 二 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那时祖母已逝,只剩下母亲和我。本家们有的给我们些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缺吃的了,到他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的学费。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但是,就在那年的冬天,这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呢?”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我答。‎ ‎“别考了。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吃人嘴短,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合上了笔记本和书,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先要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开销,计:棒子面一斤,青菜若干,剩下的买些油盐。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卖,就更“方便”了。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 (《幼学纪事》节选,有删减)‎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写出自己喜欢读书的原因,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并引出下文。‎ B.在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怀念的感情。‎ C.本文属于叙事写人散文,围绕中心,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文章运用亲切生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作者对辛酸往事的轻松快乐的追忆。‎ ‎8.分别给节选的两部分拟标题。(3分)‎ ‎9.作者回忆美术老师卫天霖先生时,详写写生课上的情况和老师对我的鼓励,为什么?(4分)‎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19分)‎ 与韩荆州书 李白 ‎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B.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C.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D.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见《史记·鲁世家》,后世因以“吐握”喻求贤之心切。‎ B.毛遂: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食客,遂自荐:“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 C.倚马可待:喻文思敏捷。东晋时袁宏随同桓温北征,受命作露布文(橵文、捷书之类),他倚马前而作,手不辍笔,顷刻便成,而文极佳妙。‎ D.雕虫小技:西汉扬雄称作赋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见《法言·吾子》),虫书、刻符为当时学童所习书体,纤巧难工,此处是作者自谦之词。‎ ‎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荆州谦恭下士,提拔人才。‎ B.第二段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信。‎ C.作者在介绍自己的同时,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作者为了得到韩荆州的赏识,不得不改他平日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对韩荆州进行恭维。‎ D.文末作者提出请韩荆州阅读自己的作品,并愿意当面呈上,就像薜烛相青萍宝剑、卞和识结绿璞玉一样,自己也能得到韩荆州的赏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3分)‎ ‎(2)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以欲渡无舟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尾联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只能坐在湖边垂竿钓鱼,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 E.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15.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谏太宗十思疏》中,体现文臣武将一起得到重用,皇上不必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句子是: , 。‎ ‎(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即使是胜迹犹存,但最终也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因此作者不禁感叹 , 。 ‎ ‎(4) 《阿房宫赋》中,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 ‎(5) 《滕王阁序》中,写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句子: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擘画了“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图景,肯定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 ‎②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③再往前走,有一座画梁雕栋、钩心斗角的宫殿,极为富丽堂皇。‎ ‎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锱铢必较的胸襟来迎接一切优秀的文化。‎ ‎⑤这篇文章对普通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的描绘,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之家没落的过程。‎ ‎⑥虽然身价最高的外援米哈伊洛维奇仅得4分,但顶替她出场的小将李盈莹却斩获9分。外援暂时的哑火却给了新人锻炼的机会,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特朗普的税改法案可能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刺激,但这场“大整改”是否会对经济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三个研究所的专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B. 日前,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赴巴基斯坦进行适应性飞行,这是首次八一飞行表演队在境外高海拔地区进行飞行表演。‎ C.顺应“互联网+”趋势,市政府本着“让信息多跑腿,让老百姓少跑路”,建立起分级诊疗信息平台。‎ D.《中华百家姓》用姓氏作纽带,以地域家族文化为载体,激活了全体华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共同情感。 ‎ ‎19.下列对中国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喻己,寓情于物,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B.《念奴娇 · 赤壁怀古》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C.《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 D.杜牧的《阿房宫赋》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古代中国人穿着很有讲究。古人穿衣,上身叫衣, ①________ 。服装不仅仅用来区分男女, ②_____ 。宋朝《石林燕语》记载: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可以在斗笠前加皂纱,把斗笠围上一半叫“裁帽”,其他人只能带斗笠不能围纱,叫“席帽”。不过,规矩都是人制定的, ③_________ 。就拿蟒袍来说吧,这种接近皇家专享的服装,最早也是一般人不能穿的,可后来太监们居然穿起蟒袍。到了弘治年间,皇帝开始赏赐内阁大臣们穿大红花蟒袍,这衣服的穿着面就逐渐展开了。‎ ‎21.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则通知,可对文字进行删改。要求符合通知的格式和语体,发布通知时间为2018年5月7日。(5分)‎ ‎①学校拟举办“争做时代青年”演讲比赛,请各年级组织师生观看比赛。‎ ‎②本次比赛由校团委举办。‎ ‎③演讲比赛的地点为学术报告厅。‎ ‎④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传承民族精神,争做时代青年”。‎ ‎⑤比赛时间为2018年5月10日下午4点。‎ 四、写作(60分)‎ ‎22.以“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为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写人叙事散文。‎ ‎‎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一)1.D (“不平则鸣”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内涵不完全一致,需要辩证着看。)‎ ‎2.D (递进的论证结构)‎ ‎3.C(“也一定会”绝对化)‎ ‎(二)4.(4分)BD 5. ‎(4分)①表面含义:“三春过后诸芳尽”,三年的好日子过完后便有大难临头,不仅所有美丽的女性都会失掉幸福陷入惨境,而且贾府所有的生灵也都会“家亡人散各奔腾”。(三春是指迎春、探春、惜春。不管三春谓何,诸芳散尽明确地指出了大观园中女性的悲惨结局。学生这样理解也对)②深层含义:暗示贾府由兴盛走向衰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6分)秦可卿托梦的内容:①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倘或乐极生悲,应了“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②如何给贾氏家族留后路?秦可卿说做两件事可以保家族的永全。一是祖茔,二是家塾。简单地说,就是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并把家塾设到这里。这样就能保住家族最后的退路;③预告贾府将要有一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喜事;④提醒王熙凤,纵使有喜事,也不要忘了“盛筵必散”的俗语。(每点1分,答全四点得4分)‎ 作用:表现秦氏心思细腻,深谋远虑,有振兴家族的愿望;(1分)暗示元春才选凤藻宫尚书、省亲以及贾府人物的命运和最终的结局。(1分)(答全两点得2分)‎ ‎(三)‎ ‎7.D(对辛酸往事的轻松快乐的追忆)‎ ‎8.(3分)(1)短暂上学,读书习惯师育成(上学时幸良师)(2)不幸辍学,艰苦生活难读书(辍学后家境更窘)(写对一个得2分,全对得3分,意思对即可。)‎ ‎9.(4分)①表明老师给“我”的影响之深,突出老师对学生关爱的,颂扬老师平凡中的伟大。②流露出作者对老师的喜欢和敬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 ‎(一)‎ ‎10.C ‎ ‎11.B)(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食客)‎ ‎12.C(本文虽是干渴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13.(1)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傲视他们,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3分,每句1分)‎ ‎⑵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旧例(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又在六国之下了(这就又不如六国了)。 (3分,定语后置1分,故事1分,下1分.)‎ ‎⑶戍卒们一声叫喊,函谷关就被攻破了,楚国人一把火,可惜变成焦土(就把秦朝的宫殿烧成了一片焦土)。(4分,每句1分)‎ ‎14.CD(4分)(C欲渡无舟是在申明“渴望帮助”,即张丞相的引荐。D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 ‎15.(4分)①这一联用夸张(对偶)的手法状写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②一“蒸”,一“撼”便将洞庭湖烟波浩渺、漫无边际、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突现出来,写得壮美,有生机有活力。③“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每点2分,答对两条即可)‎ ‎(三)16.(10分)‎ ‎(1)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三、17.C ‎ 18.D(A项.“三个研究所的专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歧义。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这是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在境外高海拔地区进行飞行表演”。C项,成分残缺,应为本着“让信息多跑腿,让老百姓少跑路”的宗旨。)‎ ‎19.B ‎20.(6分)①下身叫裳 ②还可以来区别身份 ③是人定的就能变化 ‎21.(5分)[评分标准:标题1分,称呼1分,正文2分,落款1分。]‎ 关于举办“传承民族精神,争做时代青年”演讲比赛的通知 各年级:‎ ‎ 我校将于2018年5月10日下午4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传承民族精神,争做时代青年”演讲比赛,请组织师生届时观看比赛。‎ 校团委 ‎2018年5月7日 ‎22.审题:抓住“眼泪”,点出为什么“默默地流下来”。‎ 要求:有情有理,叙事有波澜。 ‎ ‎‎ 译文:‎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