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江苏省淮安市等四市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江苏省淮安市等四市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江苏省淮安市等四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心境却迥异。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 ▲ ,悠然自得,内心是 ▲ 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西摸, ▲ ,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 A.踯躅 静谧 无所适从 B.徜徉 静谧 不知所措 C.踯躅 宁静 不知所措 D.徜徉 宁静 无所适从 ‎2.下列歌词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英雄泪》)‎ B.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光阴的故事》)‎ C.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盖,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冰雨》)‎ D.爱是漫长的旅途,梦有快乐梦有痛苦,悲欢离合人间路,我可以缝缝补补。(《风雨无阻》)‎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今日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光临,蓬荜生辉,请开怀畅饮!‎ B.拙著新近出版,敬赠阁下拜读,如获赐正,荣幸之至。‎ C.因身体抱恙,不能到会,坐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小狗呆萌可爱,惟妙惟肖。‎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博览群书的文坛名宿冯亦代赞美说:“宗璞有丰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自己又是个小说家、诗人, ▲ , ▲ ; ▲ ,这是我辈凡人所不能企及的。她的文章看来平平淡淡, ▲ , ▲ , ▲ 。” ‎ ‎①因此她能把中西古典文学的含义尽化为诗 ‎②但其中跌宕迂回又不是粗心之人所能把握的 ‎③从而以之入文 ‎④只有在读者的细心体会中豁然开朗 ‎⑤加之她的敏慧 ‎⑥而捕捉到她命意之所在 ‎ A.③⑥①④②⑤ B.③⑤②⑥①④ C.①②⑥③⑤④   D.①③⑤②④⑥‎ ‎5.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色依时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③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蔡先生传 蔡先生者,讳霁。生而端慧,进止如成人。大父授之经,退务刺其大义。家贫,父自食永春掾史。公内自念:“吾父虽安此,然赵景真闻父叱牛声而泣,岂必其父之不安于耕乎?致身显亲,子职尔。”遂慨然欲以经术自奋。‎ 遂从入永春。父携公请令。令试而奇之,曰:“勿以俗学没之!”具束脩,令学于傅君。乙亥,出就试,邑令首拔之,补诸生。举万历己卯乡试。丙戌,上春官不第。己丑,始得补玉田县教谕。抵延津,父讣至,一痛几绝。‎ 服除,补闽之长泰谕。凡孝廉为此职者,得题其衔曰“署”,明其非守官也,外资其禄而心厌薄之。公曰:“否。有禄即官也,何署为?且署独不得有所事事乎?”其立教依经行,而以宽栗剂之。每出私钱具食讲艺,所拔识多显者。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某生持进谢,辞遣之。‎ 乙未,迁蜀之乐至令。会有采木之役,木所产,人兽绝迹,官给镪①募民役,悬格②啖之耳。约事竣而给之。民先出钱,所给多不能雠其直。桀黠者多相规卸免,单朴者始承其末,流官竟不得其要领。公下车,卒出不意,征父老数辈,人给笔札,令疏注堪应募者姓名,各以所臆疾书。书已,即收之。为之稽粮册,以知其赋之高下;证甲牌,以验其廛之多寡。然后榜示占役者于门。丁弱赋强,则出金助往募者。扉屦③不任者,始得自诉。汰其实者,而抶其诬报及妄求免者。乃更为立补助之条,定番休之规,信给发之约。用大义谕遣之,民始劝往矣。采木罢,寻有旱疫之眚,多方勤抚之,然于豪猾无所错贷,犯科者壹以三尺终始之。‎ 先生自为孝廉至官归,二十余年,僦屋而居,瘠田十余亩,义不以贫告人。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其子借得邮符,为公归途计,匣之不用。‎ ‎(选自明·钟惺《隐秀轩集》,有删改)‎ ‎[注]①镪:成串的钱。②悬格:公布标准。③扉屦:草鞋。‎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退务刺其大义 刺:批评 B.有禄即官也,何署为 署:代理 C.约事竣而给之 竣:完成 D.僦屋而居 僦:租赁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文中称蔡先生为孝廉,是明清时对进士的雅称。‎ B.流官:明代在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地区任职的官吏,他们有一定的任期,不同于世袭的土官。‎ C.下车:从车上下来。古代被封官员坐驿车去上任,后用“下车”指官员初上任。‎ D.三尺:法律。古代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1)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4分)‎ ‎ (2)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4分)‎ ‎9.根据第四段,概括蔡先生为让百姓服役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月下呈章秀才 刘长卿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①过。‎ ‎[注]①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 ‎10.简要赏析第二联的表达效果。(6分)‎ ‎11.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百感”的内容。(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庄子《逍遥游》)‎ ‎(2) ▲ ,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 ‎(3) ▲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 ▲ ,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5)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 。(《礼记》)‎ ‎(8)子曰:“自古皆有死, ▲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老谈的江湖 张虎生 与老谈的结识,场面有点另类。一日路过古董市场,信步斜入,不料晚了,唯见边角处还剩一中年男子,守着个报纸大的小摊,孤零零的模样。倒是他的头发,象牙一样的白,半尺那么长,在八月黄昏的热风中,一阵阵地扬起,有点意外的醒目。‎ 我向前时,他突然叫住我,声音很轻,有点含混:“买下这串念珠吧,就20。”他悄然竖起两根指头,同时隐隐约约的,一丝酒气飘了过来。细聊起来,得知眼前这位衣着有点落拓的谈先生,并不是做买卖的熟手,那串念珠,他花了15块的本钱,熬了一整天,也没卖掉。举着一个酒瓶,老谈讪笑道,“就挣顿酒钱”。那个扁扁的酒瓶是装二两五二锅头的,当时也就三五块钱。我收下念珠后,老谈顿时松快了许多,“还有点东西,有兴趣,你就看看,买不买没关系”。他抬起身,打开当作小凳的木盒,木盒一尺见方,塞得满满的,竟然全是印章。“你刻的?”我有些惊异,老谈轻声“嗯”了下,脸上浮起些许红晕。带着疑惑,我一枚枚地端详。印文镌篆的功力相当不俗,布局走刀,既守着端庄矜持,又稳中求变,疏密收放,甚是老到。‎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后来成了朋友,方知老谈篆刻的资历很是高深,是南京印社的早期会员,与他同期的,不乏响当当的大名家。人家的行情,一方印,硬是5000起步。反观老谈,就便宜到家了,开价二三百,机灵的买主,当然还得杀杀价。我问他是否搞这个专业,老谈眉眼微蹙,依旧低声悄语地说,“副业,副业,”然后又添上一句,“专业也是操刀,不过是把大刀”。听了这话,再瞧瞧眼前这位神态弱弱的老夫子,我一时惊诧莫名。被我催逼,老谈断断续续地道来:念初中时,父亲亡故,他十几岁就顶职进了肉联厂,一直到下岗,始终专业杀猪匠一名。说起这些,老谈慢悠悠的,云淡风轻的坦然。‎ 老谈的中餐,一律就在摊前。惹人注目的,是老谈与酒菜之间那种难言的微妙。一个中午,摊子跟前,老谈照例摆出一壶一盅,几个小菜,抿上一口,细细地嚼着,渐渐的,面颊微酡了,话头也密了起来:你们插队吃不上肉吧,我倒是整天泡在肉窝子里。实在饿了,刚出锅的油渣,又酥又软,抓一把,三口两口大嚼一番,那才叫个油水……我还沉浸在他描摹的胜景中,他又连连自嘲道:“油渣青春,油渣青春,根本不值一提。”‎ 确实,虽油水丰厚,老谈却不甘肉食,早早迷上了篆刻。乔布斯说,“你须寻所爱”,而这位杀猪的老谈,早就践行了一步。他秉性勤奋,又拜得名师,一块冷硬的石头,一番心思过后,古老的艺术之花,就在手指间,一朵接一朵地绽放开来。在那文化贫瘠的年岁里,这无疑是一份精神的膏腴,老谈的心,因此而愈加柔软,愈加丰厚。‎ 世事难料,他50岁时,肉联厂被卖掉,老谈猛地跌入下岗大潮。空荡荡的手里,只剩一把刻字刀了。可他迂腐,奉行着艺术至上的圭臬,羞于卖印换钱,只好到处找些零工做,又无法专心治印。我一再劝他放下:“人家齐白石能卖画,你为什么不能卖印?以一己之长挣钱,你的艺术才有可能续命存活。”‎ 又几年过去,现在老谈的印章,已经成了古董市场的一大卖点,生意不错,价格却一直没涨。遇到懂行且对他的道行啧啧称赏的,老谈就会喜不自禁,当场开上一堂洋洋洒洒的篆刻课。也有喜欢然而缺钱的穷学生,期期艾艾地舍不得走,老谈见状,爽快对折,半卖半送,附赠若干小窍门。资本当道,难免有心人把老谈当作潜力股,提出诸如工作室之类的待遇包装,老谈却从没应承。也许,大凡遭遇过失业的人,心里不免还留着隐痛,但我想,年届耳顺,尘埃落定,老谈已经寻得了那份手是自己手脚是自己脚、自己领导自己的自由自在。一天两遍酒,一日一方印。不求闻达,但愿无忧。江湖深阔,老谈仅取方寸;刻印换钱,老谈从不逾矩。‎ 老谈的江湖,就这么大。‎ ‎(选自2017年3月《新华日报》,有删改)‎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老谈”什么样的心理?(4分)‎ ‎(1)老谈轻声“嗯”了下,脸上浮起些许红晕。(2分)‎ ‎(2)老谈眉眼微蹙,依旧低声悄语地说,“副业,副业,”然后又添上一句,“专业也是操刀,不过是把大刀”。(2分)‎ ‎15.文中为什么多处写到老谈刻的印章?请简要分析。(6分)‎ ‎16.请探究最后一段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 庞朴 ‎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简明的概念,来概括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有一位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质在于“忧患意识”;另一位学者声言,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 ‎  忧乐这两种精神,有时分别统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如西汉的雄浑与魏晋的清远。有时又常常分别代表着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如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飘逸。甚至同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悠然见南山”。以上种种忧乐杂陈的状况,不能归结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具完整的性格,相反它们恰好表明了中国文化同时兼备这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的理想地结合,便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  在这方面说得最为深入浅出的,大概要推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了。第一句“发愤忘食”是忧,第二句“乐以忘忧”是乐,第三句有从忘食忘忧而到达忘我的意思,便又无忧无乐可言,世界同一而无特定情感了。‎ ‎  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因为他能以天下为己任;称伯夷为“圣之清者”,因为他洁身自好;称柳下惠为“圣之和者”,因为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但三人都不及孔子集三人之大成,成为“圣之时者”。所谓“时”,是进退、出处、远近、迟速,都能因其所宜而为之,这是统摄忧乐而又超越忧乐的境界。‎ 在庄子谈到人格类型时,我们也看到了任、清、和、时的影子。在《应帝王》篇中,有一位壶子,能显四种相,其一是“地文”,相当于孟子的“圣之清”;其次是“天壤”,相当于“圣之任”;再次是“太冲莫胜”,相当于“圣之和”;最后也是最高的相叫“未始出吾宗”,相当于“圣之时”。‎ 佛学有所谓四门诀——无门、有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与孟子的四圣、庄子的四相,完全是一个套路。这一切又都可以化约为忧和乐,归之于忧乐的圆融。‎ 圆融既被推为儒道各自学说的最后一言和人格的最高境界,恰好成了检验他们的学说能否贯彻到底和考验他们的人格能否臻于至上的试金之石。所以,他们走了“仇必和而解”的光明大道,互相圆融起来建成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圆融也成为一种优势,使得中国文化能顺利迎接外来的佛学,不盲从和自馁,相反却以圆融去容纳和包涵,并终于汇成了源远流长的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这个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传统,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异,呈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在近代以前,变化是不大的。时至今日,它正迎接着新的挑战。‎ ‎  我们久已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选自《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有删改)‎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根据第二段,概括“忧乐杂陈的状况”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9.为什么“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四人,每人跑相同距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 致 夷 狄 处 上 中 原 处下 一 时 君 相 犹 然 处 堂 燕 鹊 纳 币 称 臣 甘 心 屈 膝 于 犬 羊 已 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灭方腊以泄其愤。敢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欲不谓之忠义不可也。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节选自李贽《忠义水浒传序》,有删改)‎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2.文中的“施、罗二公”分别指 ▲ 、 ▲ (姓名)。(2分)‎ ‎23.结合文段,简要说明施、罗二公“以忠义名其传”的原因。(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张飞常因嗜酒败事,如他在安喜县鞭督邮致使刘备逃匿,在徐州痛打曹豹被吕布打败,在瓦口隘险被张岱生擒,在阆中鞭打末将遭杀害。‎ B.爷爷离世,傩送离家,翠翠内心十分痛苦,但她并没有倒下;她拒绝船总的帮助,继续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这表现了她柔中有刚的一面。‎ C.《呐喊》里的“看客”,既有统治者及其帮凶如赵太爷、红眼睛阿义等,也有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酒客、未庄男女等,鲁迅借此揭示国民普遍存在的劣根性。‎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一人在海上钓鱼以及钓到那条大鱼后返回港口的几天里,虽然带的食物足够,但极度缺乏淡水。‎ E.《哈姆莱特》中,年轻美丽的奥菲利亚深爱着哈姆莱特,却因哈姆莱特的出走和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而精神失常,后来失足落水而死。‎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一回中,平儿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表现得细致周全。请联系她对不同人的不同做法,分析她的形象特征。(6分)‎ ‎(2)“‘想不到爷爷这样狠心!一个死了,还要把另一个送出去。人家好好的女儿,为什么要这样地摧残?’觉民愤怒地说。”(《家》)‎ ‎ 上述引文中“死了”的人是谁?请简述与引文相关的情节。(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旧体诗的补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肖复兴 旧体诗的写作是一种游戏。这种游戏的快乐,首先便在于其严谨的格律。格律,让平仄和对仗有了音乐般的韵律,有了词与词、字和字之间细致入微、紧密非凡而奇特无比的关系。这种韵律和关系,则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所独有,有旧体诗自成一体的语言系统、美学系统和价值系统。‎ 在这里,可以真切地触摸到、并可以学习到,对于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古人是如何体味、追寻、处理和表达的。由此观照现今的社会和自己,那种流失的古典情怀以及它们的表达方式,常让我在这些旧体诗里面生发感喟,甚至羞愧。‎ 面对现今纷繁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这样带有古典情怀的诗性的营养。同样,现今存在的一切,以及我们内心所思悟和情感所需要的一切,在旧体诗中都可以找到诗性的对应,非常的奇特,而且,非常的准确,又非常的含蓄蕴藉和浓缩。‎ 阅读和写作旧体诗,寻找这种韵律和关系,寻找这种古今心思与表达与抒发之间的奥妙与微妙,则大有曲径通幽之乐趣。而且,它特别适合独自一人的思索、品味和探寻,可以不必打扰任何人,将自己的心情和感情、一瞬即飞的回忆、擦肩而过的思绪,在中国独有的方块字,而且是有限的方块字之间,其实也是在无限的想象天地之间,逐渐显影。在这有限和无限之间,在节制和限制之中,有着众里寻他千百度、有着咫尺应须论万里的魅力和诱惑。我称之为我自己的智慧体操,是我常常操习的八段锦。‎ 正如布罗茨基所说:“除了少数例外,近代几乎所有有些名气的作家都交过诗歌的学费。”我没有多少名气,却一样也是在交诗歌的学费,在为自己补课。 ‎ ‎26.为什么格律能让写旧体诗充满乐趣?(5分)‎ ‎27.文中的“智慧体操”指的是什么?(4分)‎ ‎28.根据材料,概述如何补旧体诗的课。(6分)‎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D(“踯躅”指徘徊不进;“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宁静”是指心情安静平和;“静谧”是指环境寂静。“无所适从”指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强调“听从”;“不知所措”指不知该怎么对付,形容惊慌、窘迫。)‎ ‎2.(3分)C(“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是拟人;A项“往事恍然如云烟”是比喻;B项“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可是终究是一阵烟”两句都是比喻;D项“爱是漫长的旅途”是比喻)‎ ‎3.(3分)B(拜读,谦敬词用错)‎ ‎4.(3分)D(据上文“小说家”和“诗人”,首句只能选①,体现因果关系;③句中的“之”指代①句中的内容;⑤句应在“这是我辈凡人……”之前,与前文构成并列关系;“她的文章看来平平淡淡”,暗示后文有转折,故选②句;④句中“只有”与⑥句中的“而”相承)‎ ‎5.(3分)B(①为春,③为夏,②为秋,④为冬)‎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3分)A(探求)‎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7.(3分)A(明清时指举人)‎ ‎8.(8分)‎ ‎(1)(4分)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中”“廉”“白”各1分,被动句式1分)‎ ‎(2)(4分)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解”“赇”“污”“籍”各1分)‎ ‎9.(4分)①查清实情,张榜公示;②区别对待;③完善制度;④晓以大义。(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蔡先生,名霁。天生端正聪慧,举止和成年人一样。祖父教授他经书,他回来一定要探求其中的深义。家里很贫穷,父亲做永春县掾史来谋生。蔡先生心里想:“我的父亲虽然安于这样的生活,然而就像赵景真听到父亲吆喝牛声就难过而泣一样,难道是他的父亲不安心于耕种吗?献身出仕,使父母富贵荣耀,是做人子的职责。”于是意气激昂,想通过经术来自我发奋。‎ 于是跟随父亲到永春。父亲带着他拜见县令。县令试探一下他的才能,认为他很不一般,说:“不要用俗务埋没他!”于是准备了礼物,让他向傅君学习。乙亥年,出来考试,县令首先选中了他,补为诸生。后来万历己卯年乡试中举。丙戌年,参加礼部会试,没有考中。己丑年,才得以补任玉田县教谕。他刚到延津,父亲去世的消息就到了,他悲痛欲绝。‎ 服丧期满,补任福建长泰县教谕。凡是举人做这个官职的,都会注明他的职衔为代理,表明不是正式官职,县里表面上提供俸禄,但实际上心里讨厌轻视。蔡公说:“这是不对的,有俸禄就是官员,为什么是代理呢?况且代理的官员难道就不能做实事吗?”他依据经书来教学,宽严相济。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准备饭食讲学,所选拔赏识的人大多后来声名显扬。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这个学生拿着财物来感谢,蔡公拒绝并打发他离开。‎ 乙未年,调任四川乐至县令。适逢有伐木的差役,而木材的产地,人兽绝迹,官府出钱招募百姓从事这个差役,其实就是公布出来以利诱人罢了。约定事情完成后付钱。百姓先拿出钱,而官府所给的钱大多不能抵得上百姓拿出的钱。凶悍而狡猾的人相互谋划免于服役,淳朴敦厚的人也紧跟着他们这样做,到任的官员始终不知如何处置应对。蔡公一到任,出其不意,征召来几位有名望的老人,给他们笔纸,让他们分别写清能应募者的姓名,让他们按心里所想快速写下。写完,立刻收上来。为他们查考粮册,来知道他赋税的多少;查验户牌,来查明他田地的多少。然后在府门张榜公示应该服役的人。男丁弱赋税多,出钱帮助前去服役的人。家庭特别贫困的人,才能自我申诉(免除差役)。去除那些符合事实的,责打那些虚报以及胡乱申请免除差役的。于是更改确立补助的条例,定下轮流休息的规定,明确给付报酬的约定。晓以大义,派他们前往,百姓才受到鼓舞,乐于前往。伐木结束,不久遭遇干旱的疾苦,蔡先生对百姓多方慰劳安抚,然而他对于奸猾之人没有宽恕,对于犯法的人一律依法处置。‎ 先生从中举人到卸任,二十多年,一直租赁房子居住,只有十几亩薄田,讲究节义,不因贫穷求人。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其子借来驿站供应食宿车马的凭证,为蔡公回来途中打算,蔡公把它放在匣子里不用。‎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6分)①视听结合、借景抒情;②借蟋蟀鸣叫和寒鸟跳动,写自己难以入眠的愁苦;③承接开头的“摇落”和“奈此何”,引出下文的身世感慨。(每点2分)‎ ‎11.(5分)①草木凋零的无奈;②人生向老的忧伤;③被贬他乡的哀怨; ④家贫无以招待好友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愧疚;⑤对章秀才的赞美(赞美章秀才有魏晋名士的风度)。(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 ‎12.(8分)(1)而后乃今培风(2)不抚壮而弃秽兮(3)荡胸生曾云(4)架梁之椽(5)佳木秀而繁阴(6)赢得仓皇北顾(7)知耻近乎勇(8)民无信不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4分)①运用场面和肖像描写,突出了老谈的另类;(2分)②为下文具体叙写老谈的另类作铺垫;(1分)③照应标题。(1分)‎ ‎14.(4分)(1)①自得(自豪);②不好意思(害羞);(各1分)(2)①谦逊(自嘲);②酸楚。(每点1分)‎ ‎15.(6分)①“印章”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文章的整体性;②业余治印,表现老谈的另类;③体现老谈对艺术的坚守,对精神生活的追求;④老谈的印章成了市场的卖点,老谈却宠辱不惊,体现了老谈的人格魅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6.(6分)①老谈的生活圈子小,生活方式简单;②老谈的生活态度坦然豁达,活出了自我;③暗含作者对老谈的肯定与欣赏。(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7.(6分)首先,提出本文观点:忧乐精神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其次,从儒道佛三个角度,阐述中国文化具有忧乐圆融的特点;最后,阐述圆融的作用,并号召人们要敬重和发扬圆融精神。(每点2分。第三层分为两层也可以)‎ ‎18.(6分)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风貌;②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神韵情采;③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 ‎19.(6分)①检验各派学说能否一以贯之;②考验人格能否臻于至上;③建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④能容纳和包涵外来文化;⑤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七、作文(70分)‎ 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组合的作文题。两则材料的核心词是“接力”,分别来自于两个方面:体育运动项目术语、时政要闻。‎ 第一则材料,是“百度百科”对“接力跑”的定义,明确了这一运动项目的性质和规则:集体合作完成,个人明确分工。‎ 第二则材料,出自十九大报告,是从一代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角度提出任务和要求:中国梦光辉灿烂任重道远,青年人责无旁贷接力实现。‎ 综合审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要重视传承;既要个人努力,又要集体合作;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既要拼搏,又要守规则;连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远大目标;做好自己,承前启后。‎ 评分细则 ‎1.评分原则 从试卷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重点评价写作能力和人文识见。议论文重在评判其概念的界定与剖析、判断的分解与归纳、推理和论证的逻辑性。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关注其写作智慧。‎ ‎2.评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的,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清,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言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⑥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评分参考量表 ‎ 类别 分值 审题立意 语言表达 议论类文章 记叙类文章 一类 ‎63分 以上 审题有独到发现,立意深刻或新颖 语言得体,有一定的语言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有一个好的由头,紧扣“接力”,形成独到的观点,分层展开,纵横捭阖,鞭辟入里,气势恢宏 从生活中的小场景巧妙切入,娓娓道来,细节丰富,真挚感人,以小寓大,引人入胜,有文学的味道,有写作的智慧 二类 ‎56—62分 审题准确,立意扣住材料中心且能有个人识见 语言通畅连贯,笔到意随,言能尽意 能从材料中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论证过程中扣住材料,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和论证富有逻辑性 用身边的“接力”事等,演绎材料中的某一主题,有构思,有生活气息,有一定的观察或体验,有一定的场景,有可读性,是比较优秀的记叙文章。‎ 三类 ‎49—55分 立意只停留在材料及提示的表层 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能够达意 用材料中的三种提示之一二作为观点,提高论据,基本完成议论类文章的写作;或者观点大而全,似乎很有气势,其实不够深透 基本叙写了一个与“接力”相关的人和事,故事基本完整,基本符合生活的真实,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 四类 ‎42—48分 基本符合材料与提示 表达不够流畅,且有明显病句等硬伤 从古说到今,面面俱到,个个不透;观点虽源于提示,但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匹配,不紧密,显得牵强 故事与“接力”有关,但关联度不高,文章也就是一篇简单的记叙文,点题议论也显得生硬 五类 ‎28—41分 貌似谈“接力”,其实没有 语言比较稚嫩拙劣 大量引用而无议论分析;只抓住一个与“接力”无关的“运动”“梦想”之类立论作文等 与“接力”无关的一篇记叙类文章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六类 ‎27分以下 自说自话,另起炉灶 语言显得粗俗混乱,言不达意 无观点,无论证说理,随便说说,字数不足 与“接力”无关的较差的记叙文 语文附加题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21.(4分)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每处1分,多画不给分)‎ ‎22.(2分)施耐庵(施彦端,施肇瑞,施子安) 罗贯中(罗本)(每空1分)‎ ‎23.(4分)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有忠义之心;啸聚水浒的强人破辽、灭方腊是忠义之举。(每点2分)‎ 参考译文:‎ 自从宋朝廷不强劲,本末倒置,贤能的人身处下位,无德无才的人身居高位。渐使外族处于强势,宋室处于弱势,当时皇帝大臣却像堂上燕鹊安然悠闲,甘心向外族纳币称臣,屈膝跪拜。施耐庵、罗贯中二人,身在元,心系宋,虽然生活在元朝,但对宋室衰亡,心存愤恨,因此对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愤恨不已,就在《水浒传》中描写大破辽国以发泄愤恨;对宋室南渡苟安心存愤恨,就描写水浒众将灭方腊以泄愤恨。敢问借以发泄不平之愤的是什么人呢?那是以前啸聚水浒的强人,想不称他们忠义之人也不行啊。因此施、罗二位先生写了《水浒传》,又以忠义二字命名它。‎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5分)AD(A项是张飞智取瓦口隘;D项是老人并没有携带足够的食物)‎ ‎25.(10分)‎ ‎(1)(6分)①对五儿和探春细心体察:心地善良。②对彩云暗示提醒:聪慧眼明。③对凤姐好言劝慰:忠心事主。(每点2分)‎ ‎(2)(4分)鸣凤。(1分)鸣凤是高公馆的丫头,被高老太爷作为礼物送给年已花甲的冯乐山做姨太太,(1分)最后绝望,投湖而死。(1分)后来高老太爷又用丫头婉儿来代替鸣凤出嫁。(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5分)让平仄和对仗有了音乐般的韵律;(2分)让人体会到中国文化特有的语言、美学、价值系统。(3分)‎ ‎27.(4分)阅读和写作旧体诗,(2分)寻找平仄对仗的韵律和关系,(1分)寻找这种古今心思与表达与抒发之间的奥妙与微妙。(1分)‎ ‎28.(6分)①学习格律知识,感受音乐般的韵律和字词间奇特的关系;②学习古人的表达,观照现今的社会和自己;③吸取古典情怀的诗性营养;④经常阅读和写作旧体诗。(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