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周测卷全集(打包14套含答案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周测卷全集(打包14套含答案解析)》 共有 1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周测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填入abc三个方框内,则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2.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使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理要素关系图的判读。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形成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受气候、植被影响,发育形成色暗、肥沃的黑土,D项与此相符。第2题,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森林减少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还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2018·湖南月考)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4.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地形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读图,根据图示自然带的分布形态,可判断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A对,B、C、D错。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受沿岸寒流影响,沿岸气温较低,D对;地形、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不是其分布纬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与⑦地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④地与⑤地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①地与②地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⑤地与⑥地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6.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①地与⑦地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分别为季风环流和中纬环流;④地与⑤地的气候不同主要是地形差异造成的;⑤地与⑥地自然带不同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差异。第6题,②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⑦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⑤地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高。‎ ‎(2018·湖南月考)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7~9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7.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  )‎ A.1800~‎1900米 B.1900~‎‎2000米 C.2000~‎2100米 D.2100~‎‎2200米 ‎8.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A.喜阴喜湿 B.喜光喜湿 C.耐寒喜旱 D.喜热耐旱 ‎9.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光照充足 C.降水稀少 D.水土流失加重 答案:7.A 8.A 9.A 解析: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山地森林带分布的特征。读图,根据各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判断,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1800~1900米,A对。其他海拔占的百分比小,B、C、D错。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山地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不同坡向森林植被所占的百分比判断,该森林植被在阴坡、迎风坡的各海拔阶段所占比重都最大,说明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A对。降水少、光照充足的坡向占比重小,说明不喜光,B错。海拔超过1800~1900米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说明不耐寒,C错。阳坡、背风坡所占比重小,说明不喜热、不耐旱,D错。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说明高海拔处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A对。光照不是植被分布范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森林对水分要求高,森林分布增加,说明降水增加,C错。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减少,D错。综上所述,A项正确。‎ ‎(2018·广西桂林中学月考)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44°50′N,0°34′E)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约‎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回答10~11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0.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将岸边沙吹向内陆,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沿岸有寒流经过,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11.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现象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0.A 11.C 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沙丘的成因。琵拉大沙丘位于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根据沙丘移动方向,可知盛行西风将岸边的沙吹向内陆,使沙丘增生,A对;山地阻挡海洋水汽,在迎风坡会形成较多降水,不会形成沙丘,B错;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不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错;该地沿岸有暖流经过,D错。第11题,该地景观只是局部小范围内的特殊情况,不属于地带性分异,A、B、D错。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C对。故选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下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 ℃‎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请分别写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 ‎(2)请分析图中安第斯山脉雪线东坡低、西坡高的原因。‎ ‎(3)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答案:(1)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树线的高度为3 ‎100 m。雪线的高度为4 ‎800 m。山麓地带的气温约为‎28.8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东坡的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的低,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东坡冰雪分布更广。‎ ‎(3)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物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 ‎ 解析:第(1)题,从图中不难读出安第斯山脉的基带、顶带的名称和树线、雪线的高度。根据4 ‎800 m为‎0 ℃‎和海拔每升高‎100 m温度降低约‎0.6 ℃‎可计算出山麓地带的气温约为‎28.8 ℃‎。第(2)题,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第(3)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形成的。‎ ‎13.‎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4分)‎ ‎(1)丙地区自然带为________带,其成因主要是什么?‎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1)热带荒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南信风背风坡;寒流影响。‎ ‎(2)自然带南北(经线)方向延伸、更替 热量 地形 ‎(3)山麓自然带不同,自然带种类与数量不同,积雪冰川带的下限(雪线)高度不同。纬度位置。‎ 解析:第(1)题,丙自然带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离岸风且位于背风坡,附近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形成热带荒漠带。第(2)题,纬度不同引起热量差异,使自然带南北方向更替;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自然带南北狭长。第(3)题,甲地纬度较乙地高,纬度不同造成山麓自然带、自然带的种类和数量、雪线高度的不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农业灌溉使土壤湿度增加,地表蒸发的水量增大;土壤热容量增大,使气温变幅减小;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第2题,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也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如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读图回答3~4题。‎ ‎3.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4.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 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 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 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 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 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结合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由于受海洋和日本暖流的影响,该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偏高,其相应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4题,该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较明显,同时又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使该自然带的最北界线纬度比我国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18·山东潍坊联考)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见图)。读图,完成5~6题。‎ ‎5.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天山北坡(  )‎ A.降水较多 B.气温较低 C.坡度较缓 D.光照较强 ‎6.流石滩上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的原因有(  )‎ ‎①海拔高,气温低 ②多大风 ③食草动物多 ④太阳辐射强烈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流石滩的形成主要为风化作用。天山北坡的降水比滇西北少,A错;天山纬度高,气温低,冻融幅度小,B对;坡度越陡,流石滩分布海拔越低,C错;天山北坡属于阴坡,光照弱,D错。综上所述,故选B项。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中植被分布与气温、土壤的关系。流石滩的形成主要与风化作用有关,多在高山林线与雪线之间,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植被稀疏;多大风,不利于植株生长,①②对。太阳辐射强烈不是影响植株疏密的原因,且植株疏密与食草动物分布关系不大。综上所述,故选A项。‎ ‎(2018·江苏模拟)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考察时,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海拔)。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最高处海拔为‎5000米 B.云杉林出现在南坡 C.沿途植被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沿途植被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8.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自然带分界线,一年中有明显位置变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从图中可看出,植被是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沿途植被的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8题,丙处为冰雪带分界线,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其他自然带分界线变化相对较小。‎ ‎(2018·黑龙江模拟)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9~11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9.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的分布分别符合(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0.图中甲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11.图中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9.A 10.A 11.B 解析: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根据图示,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体现了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属于因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带⑦→⑧→⑨→⑩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干湿度地带性分异。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甲山脉位于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注意该山脉海拔只有3 ‎130米,故山顶无冰雪带;且该地区南坡为阳坡、迎风坡,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于北坡。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非地带性特征。绿洲位于沙漠之中,绿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冰川水的融化,绿洲的出现说明自然带的分布具有非地带性规律。综上所述,B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46分)‎ ‎12.某地理野外考察队在新疆天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考察线路经过的伊犁河谷是世界著名的伊犁马和薰衣草产区。伊犁马能够适应严寒的气候,是一种名贵的千里马。薰衣草一般分布于半干旱地区,适宜生长在海拔600~1 ‎200米、光照充足的地带,薰衣草是一种名贵而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国际市场对薰衣草精油需求在快速增长。(22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指出图中考察线路的分布特点。‎ ‎(2)考察队员们到达B地,了解到这里虽远离海洋,但年均降水量多达‎476 mm,请分析该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3)考察队途经A、B两地,队员们发现A地沼泽广布,而B地较少。请分析B地沼泽相对较少的原因。‎ ‎(4)C地年降水量140~‎460 mm,既有大面积的耕地,又有广阔的山麓草场。考察队发现当地人对农业发展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发展原有的传统伊犁马放牧业,另一种观点主张大力发展新兴薰衣草种植业,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考察线路主要沿着河谷(河流)分布。‎ ‎(2)B地以西少高大山地(高原)阻挡,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在B地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降水较多(多地形雨)。‎ ‎(3)与A地相比,B地整体坡度较大,水流较快,地表不易积水;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蒸发较多;冻土存在时间短,水分易于下渗。‎ ‎(4)支持薰衣草种植业。‎ C地大部分属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降水适中;海拔适宜;国际市场对高档薰衣草精油需求大;大面积种植薰衣草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发展薰衣草精油加工业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过度放牧伊犁马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 支持伊犁马放牧业。‎ C地降水适宜,草场发育,有广阔的山麓草场;伊犁马能适应当地冬季严寒环境;伊犁马是名贵的千里马,市场价值高;发展伊犁马放牧业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伊犁马放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大规模种植薰衣草可能导致土地退化。‎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考察线路基本沿河分布。第(2)题,可从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入手分析,注意图中信息:从纬度看,该地属于西风带范围;从地形看,该地位于开口向西的谷地东侧。第(3)题,两地相比,图示最大差异是等高线数值和稠密程度不同,则地形坡度与气温有较大差异,再结合沼泽成因:来水多(降水与河流注入)、去水少(蒸发、地表径流流出、下渗)分析即可。第(4)题,选择一种观点,从区位条件与带来的好处角度分析。‎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哈萨克游牧民族的牧民们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不同海拔上的高山和高山森林草甸、低山丘陵和山前地带、平原河谷和荒漠地区,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材料二 下图为阿勒泰地区牧民转场路线示意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三 高原、山地的夏菜是利用西北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 ‎(1)分别叙述阿勒泰地区四季牧场的分布特征。‎ ‎(2)试分析哈萨克牧民转场的原因。‎ ‎(3)你认为西北高海拔地区能否大规模生产优质夏菜?试说明理由。‎ 答案:(1)夏季牧场分布在高山、亚高山和森林草甸上部(山地森林带以上的高山草原草甸);春秋牧场分布在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地带(山地森林带以下的山前平原或山麓地带草原);冬季牧场分布在平原河谷和荒漠地区(河谷平原和盆地中心的草原和荒漠草原)。‎ ‎(2)阿勒泰地区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夏季,山地降水丰富且有高山冰雪融水,高山林带以上水草肥美,利于放牧。冬季,高山牧场气温低,冰雪覆盖;而平原河谷荒漠地区海拔低,气候较温暖,利于放牧;春秋季节则在介于二者之间的山前平原放牧。‎ ‎(3)可以。理由:光照强、夏季光热资源充足;可垦土地资源丰富;可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或者不可以。理由: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规模种植将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加剧;当地劳动力不足。(任选一种观点作答即可,只答可以或者不可以,不叙述理由不可)‎ 解析:第(1)题,牧场分布特征要结合图示位置,以及材料中不同海拔分类来描述。第(2)题,转场原因首先是某个固定位置的牧草不能满足全年需要,其次是该地不同海拔牧草有较大的季节差异。第(3)题,可从区位条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可行或不可行。‎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