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新人教版山东省德州市)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新人教版山东省德州市)

ID:204700

大小:26.5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德州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29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悄然(qiǎo)  周济(jì)    记载(zǎi)   屏息敛声(píng) B.翘首(qiáo)  蹒跚(pán)   遏制(è)    杳无消息(yǎo) C.绯闻(fěi)    倔强(jué)   遒劲(jìn)   潜滋暗长(qián) D.诘责(jié)    濒临(pín)   题跋(bá)   春寒料峭(qiào)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狼藉  嶙峋  锐不可挡  摩肩接踵    B.锁屑  洗涤  殚精竭虑  无动于忠 C.跋涉  凋谢  巧妙绝轮  连绵不断    D.蔓延  消逝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姐姐虽然在高考中落第了,但她并没有放弃。 B.这部电影内容枯燥乏味,直看得人恹恹欲睡,哈欠连天。 C.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游客络绎不绝。 D.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断的搬家,让他苦不堪言。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作者司马迁,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B.“烈士暮年”中“烈士”指为国捐躯的人,“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人。 C.“亭台轩榭”中的“轩”指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指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D.《与朱元思书》“书”即书法。古代书法又称信札、尺书、尺素、书翰、书函、书柬、书简、书札等。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上新了,故宫》作为央视推出的全新节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B.我国举世瞩目的大工程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离不开共产党员和工程师们的辛勤付出。 C.虽然金庸去世了,但他作品中那些大侠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使我不免想起他。 D.2018年国际乒联巡回总决赛,中国队派出马龙、丁宁等名将大约23人左右。6、默写(6分) ①树树皆秋色,                   。 ②                    ,甲光向日金鳞开。 ③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                 ,                  。 ④《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                   ,                 ,                 。 ⑤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                      。 ⑥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                              ,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7、名著阅读(8分)(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4分)梁山众将得令,引军回到水浒寨。上山都来看视  A  (人名)时,已自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  B  (人名)等守定在床前啼哭,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众头领都守在帐前看视。当日夜至三更,  A  (人名)身体沉重,转头看着  B  (人名),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             。”言罢,便瞑目而死。    选文中A是             , B是             ,“射死我的”是             ,A的承诺是                  。(2)请看下图,无论是档案展、音乐会,还是根据著作改编的影视剧,宣传海报上,“红星照耀中国”这几个大字不约而同都使用了行书,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说说使用这种书体的好处。(2分)(3)王国维《文学小言》云:“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其中“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              诗人;“子瞻”是指            。 (2分)二、阅读(51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26题。(一)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8、从这首词可以看出,古人常用           、           等意象表现悲凉之情。(2分)9、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10、“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B.汝心之固     春冬之时 C.达于汉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以残年余力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子孙荷担者三夫”属于定语后置。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句中“箕畚”属于名词作状语。 C.“甚矣,汝之不惠”和“贤哉,回也”句式相同。 D.“出入之迂也”和“苦其心志”两句中,“迂”和“苦”都是使动用法。13、翻译下面句子。(2分)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苦而不平?14、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4分)(三)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徵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创业与守成孰难                 (2)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3)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16、翻译下面句子。(2分)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17、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简要分析。(3分)(四)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中国石拱桥》18、根据选文,简要概括赵州桥的主要特征。(在横线上各填一个三字主谓短语)(2分)(1)用料省(2)强度高(3)             (4)            19、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20、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有何作用?(2分)21、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语言风格的不同。(2分)【甲】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乙】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隐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                             (五)你要做什么呢              王安忆    ①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因为成分不好,屡次上调不成,投考文工团也终因政审不合格而不成。    ②真倒霉啊!我叹息。此时,我亦在农村,亦在投考文工团。成分尚说得过去,问题则是业务能否及格了。③我懵里懵懂地跟着唱歌的朋友拐进一条弄堂,走上一弯木楼梯,来到他家。他引我们走进一间亭子间,让我拉琴给他听。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拉琴,听我拉完一支曲子,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全忘了。    ④后来,他拉给我看,拉得很认真,拉完一支曲子,又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也全忘了。    ⑤最后,他帮助我处理了两支曲子,以应付招考。他讲了许多,我都记不得了。    ⑥“每天练四个小时才好。”他对我说——这个,我记得的,他正伏在桌上帮我修改谱子。我不响。停了一会,我说:“我并不喜欢拉琴。”“那么,你喜欢做什么呢?”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你要做什么呢?”我不响。过后,我们告别了,走下了木楼梯。    ⑦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一切都写尽写完了,却还要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⑧“你要做什么呢!”    ⑨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偶尔会想起这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⑩“你要做什么呢?”    11后来,不知不觉地写起小说,被叫做“作家”。深感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每日早起晚睡,煞有介事地写来写去,写完许多白纸和墨水。忙得很欢,心中不再有空处去乱拽情感来排解了。倒是充实。    12然而,眼看着偌多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切实可见的物质财富,科学家实践着新的技木革命,运动员赢得锃亮的金牌,让全世界抬头仰望五星红旗升起……看到自己忙来忙去为了一张白纸,真觉得空洞得可以,不着天又不着地。忽又茫然起来,想洗手不干。胡思乱想起来,有时候又会想起那位萍水相逢的朋友,他微笑着转过头对我说:    13“你要做什么呢?”    14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15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采。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忘的,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16我再记不起那是一条什么马路,一弯什么样的楼梯,一间什么样的亭子间。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现在怎样,还好吗?我只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17“你要做什么呢?”    18是啊。我要做什么呢?我总要做点什么吧!22、“你要做什么呢”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请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3分)23、阅读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  (1)“莫名其妙”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两次,请分析妙处。(2分)  (2)“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如何理解“见不得人”?(2分)24、文中—再写到拉琴的朋友教给我的—些技巧,我都“忘了”“记不得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25、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文章11、12两段有看似矛盾的描述,你怎样理解作者的“充实”与“空洞”?(4分)26、“你要做什么呢?”作者不断问自己,也在问每一个读者,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4分)三、运用(10分)27、明德中学开展“向祖国敬礼”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新闻播报】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到的关于“庆祝国庆69周年华诞”的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1日清晨6时10分,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和第一缕晨曦,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46秒后,国旗升到杆顶。“生日快乐!”“祖国万岁!”14.5万观礼群众的欢呼声响成一片,万羽和平鸽展翅飞翔。据悉,当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今年元旦接替武警部队在天安门广场担负升降旗任务后,第一次执行国庆节升旗任务。护旗方队由96人参加。不少观礼群众在凌晨时分就来到天安门广场周边等待,希望在广场开放时能够早一点进入,抢到好位置,更真切地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                                                                                      【活动策划】八(1)班要求学生在国庆假期期间完成“庆祝国庆69周年华诞”手抄报一份。请你为手抄报设置两个栏目名称。(每个栏目名称为4个字,2分)示例:爱国名言     英雄画廊   (1)                  (2)           【精神传承】在下面两部作品中,任选一篇,写一句富有感染力的推荐语。(2分)《回忆我的母亲》 《白杨礼赞》 《苏州园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文比赛】下面这则应用文有多处问题,找出其中的四处并改正。(4分)征稿启示为庆祝国庆69周年华诞,特向本校师生及全体团员征集以“向祖国敬礼”为主题的稿件。文稿内容能展现我校各方面的教育成果,文体不限,字数约2000以内。征文将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状和奖品,佳作将收入本校“校庆专刊”发表。征文截止日期2018年9月30日。光明中学《芳草地》编辑部2018年8月四、写作(60分)生活中总有一些惊喜,让我们意外,让我们兴奋,让我们顿悟,让我们成长。请以“惊喜不断”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班级和学校。语文试题•答案1—5  B D D C A(每题3分)6、每小题1分,共6分,有任何错误不得分。7、(1)A.晁盖(晁天王) B.宋江 C.史文恭 D.做梁山泊主 (4分)(2)《红星照耀中国》里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坚强乐观,而行书笔画连绵,行云流水,(潇洒飘逸,灵动自如,秀美遒劲,气韵生动),能很好地表现红军领袖和战士们的这种革命精神。(书体特点1分,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具体内容说明使用该书体的好处1分)(3)田园  苏轼(2分)8、西楼、清秋、夕阳 (2分)9、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1分。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分10、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11.A (2分)12.D (2分) 13.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何愁产不平大山?(2分)14.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2分)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2分)。15、(1)哪一个 (2)使……臣服 (3)已经(3分)16、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2分,意思对即可)17、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城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答出治国思想的,给1分;结合文段具体进行分析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18、形式美   结构巧 (2分)19、总领下文,下文就是围绕“桥的设计合乎科学与阿里”“和施工技术巧妙绝伦”进行说明的。(2分)20、为了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和形式优美(2分)21、【甲】平实朴素  【乙】生动形象(2分)22.(3分)  (1)呼应标题(点题);(2)线索分明,脉络清晰;(3)回环往复,层层推进。23.(4分)  (1)(2分)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前者强调原因复杂,后者强调情感复杂,两次重复,表达了迷惘的青春期难以排遗又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2)(2分)此处的“见不得人”是不能让人看见或知道的意思,表明自己当时的写作很幼稚,羞于让人看。24.(2分)  (1)用“忘了”“记不得了”和“只记得”形成对比;(2)突出“你要做什么呢”这句话在我心中的分量以及对我的影响。25.(4分)觉得充实,是因为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心中不再有空处。觉得空洞,是因为跟那些创造财富做出大贡献的人相比,自己的写作似乎看不到明显的价值,于是产生自我怀疑。26.(4分)  (1)人应该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能无所事事;(2)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职业;(3)人生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4)不管处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要乐观面对生活,做出一番事情来。(言之有理即可)27、【新闻播报】 示例:14.5万人观看天安门广场国庆升旗仪式(2分)【活动策划】 示例:历史巨变  巨龙腾飞  改革潮流  盛世中国等。(答案不唯一。每空1分,共2分) 【精神传承】略(2分)【征文评选】略(4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