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三化学微专题突破训练34:烃和卤代烃【题型新颖、解析详尽、内容全面】(精选2019真题+模拟题)6份打包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烃和卤代烃 突破训练(一)‎ ‎1.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下列现象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 A.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而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D.苯酚()可以与NaOH反应,而乙醇(CH3CH2OH)不能与NaOH反应 ‎[解析] 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基变得活泼,容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甲基环己烷不能,A能说明题中观点;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而乙烷中没有,不是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B不能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甲基邻位和对位上氢原子变得活泼,容易被取代,C能够证明题中观点;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容易电离出H+,D能说明题中观点。‎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 CH3Cl ‎ ‎       甲    乙 丙    丁 A. 甲、乙、丙、丁中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 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B. 甲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共热,再滴入AgNO3溶液,可检验该物质中含有的卤素原子 C. 乙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两种烯烃 D. 丙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反应后生成的醇能被氧化为醛 ‎[解析] 甲、丙、丁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没有沉淀生成,A错误;甲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共热,没有进行酸化,再滴入AgNO3‎ 9‎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银,所以不能检验该物质中含有的卤素原子,B错误;乙发生消去反应得丙烯一种烯烃,C错误;丙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生成2,2-二甲基-1-丙醇,能被氧化为2,2-二甲基丙醛,D正确。‎ ‎3. 已知:+,下列有机物能够合成的组合是 (  )‎ ‎①1,3-丁二烯 ②2-甲基-1,3-丁二烯 ③1,3-戊二烯 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 ⑤2,3-二甲基-1,3-戊二烯 ⑥乙炔 ⑦丙炔 ⑧2-丁炔 A. ①、⑦及④、⑧ B. ⑤、⑥及③、⑧‎ C. ①、③及②、⑧ D. ②、⑧及④、⑦‎ ‎[解析] 根据合成产物,其分子式为C9H14,①和⑦形成的化合物有7个碳原子,④和⑧形成的化合物有10个碳原子,A错误;⑤和⑥形成的化合物是,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是,不符合题意,B错误;①和③不能形成,②和⑧形成的化合物是,C错误;②和⑧形成的化合物是,④和⑦形成的化合物是,符合题意,D正确。‎ ‎4.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  )‎ A.24种 B.28种 C.32种 D.36种 ‎[解析] —C4H9有—C—C—C—C、、、4种结构,—C3H5Cl2有、、、、、、、、9种结构,故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共有4×9=36种。‎ 9‎ ‎5.①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混合加热;②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混合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均不同     B.①和②产物均相同 C.①产物相同,②产物不同 D.①产物不同,②产物相同 解析:选C 1溴丙烷与2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产物均为丙烯;发生水解反应时前者产物是1丙醇,后者产物是2丙醇。‎ ‎6.为了鉴定卤代烃中所含有的卤素原子,现有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加入AgNO3 ②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 ③加热 ④加入5 mL 4 mol·L-1 NaOH溶液 ⑤加入5 mL 4 mol·L-1 HNO3溶液 A.②④③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⑤③①④ D.②⑤①③④‎ 解析:选B 鉴定卤代烃中所含有的卤素原子,先②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再④加入5 mL 4 mol·L-1 NaOH溶液,然后③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卤素离子,再⑤加入5 mL 4 mol·L-1 HNO3溶液,中和剩余的NaOH,以免产生干扰,最后①加入AgNO3,观察沉淀及其颜色可确定卤素原子。‎ ‎7.如图所示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解析 该有机物含有如图所示的7种氢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物有7种,C项正确。‎ 9‎ ‎8.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解析 ‎ ‎9.已知有下列芳香族化合物,请推测第12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9‎ A.C72H48 B.C72H50‎ C.C72H52 D.C72H54‎ 解析 由题给第1列~第4列可得有机物的通式为C6nH4n+2‎ ‎(n≥1的正整数),当n=12时,可得分子式C72H50。‎ ‎10.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在140 ℃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类别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9‎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选项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_______洗涤除去(填选项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根据题中暗示,当然是选碱来吸收酸性气体。(3)制备反应是溴与乙烯的反应,判断该反应已经结束的明显的现象是溴的颜色褪尽。(4)1,2二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在下层。(7)溴易挥发,用冷水冷却可减少溴的挥发;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用冰水冷却会使产品凝固而堵塞导管。‎ 答案 (1)d (2)c (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9‎ ‎(4)下 (5)b (6)蒸馏 (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 ℃),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11.脂肪烃是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化工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有关脂肪烃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1 mol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的4种氯代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共消耗氯气________ mol。‎ ‎(2)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戊烷 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其碳骨架结构为 ‎①立方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该立方烷的一氯代物具有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________种。‎ 解析 (1)四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同,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以CH3Cl、CH2Cl2、CHCl3、CCl4的物质的量均为0.25 mol,根据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四个反应式,可以求得消耗氯气为2.5 mol。‎ ‎(2)烷烃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H8,八个碳原子完全等效,所以一氯代物仅一种。‎ 答案 (1)2.5 (2)③>④>⑤>①>②‎ ‎(3)①C8H8 ②1‎ ‎12.卤代烃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四氯化碳可用作灭火剂、氟利昂曾用作冷冻剂、氯仿曾用作麻醉剂,卤代烃还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 已知下面三个反应(其中A为氯代烃,B为烯烃)‎ 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________,1 mol化合物B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______L的氧气。‎ ‎(2)由丙醇可以制备B,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那么A在氢氧化钾水溶液中加热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在有机过氧化物(R—O—O—R)中与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实验室检验A中是否含有氯元素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燃烧法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稀硝酸+AgNO3溶液 d.NaOH醇溶液+AgNO3溶液 解析 (1)由反应②中碳元素守恒可知,B为含有3个碳原子的烯烃,故B为丙烯。(2)由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法可知,用丙醇制备丙烯需要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CH3CH2CH2OHCH3CH===CH2↑+H2O,由此可知该反应为消去反应。(3)A为一氯丙烷,而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的只有2氯丙烷。(4)由已知反应③‎ 9‎ 可知,B在有机过氧化物中与HBr发生加成反应,且Br原子加在1号碳原子上。(5)氯代烃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或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才能使氯代烃中的氯转化为溶液中的Cl-而用AgNO3溶液检验,但因为氯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或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后的混合液呈碱性,必须加硝酸中和后才能检验。‎ 答案 (1)C3H6 100.8‎ ‎(2)浓硫酸、加热 消去反应 ‎(3) ‎ ‎(4)CH3CH===CH2+HBrR—O—O—R,CH3CH2CH2Br ‎(5)c 9‎

资料: 18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