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五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五

ID:253558

大小:284.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五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中国制造 2025》战略要求,中国未来对机器人的 需求大幅增加。不同行业以及行业内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和智能化发展潜力存在较大差 异,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不尽相同。最先被机器人替代的是一些常规的、可标准化 的工作,而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大的工作,以及带有情感色彩或艺术创作类别的工作在 核心经验和技艺上很难被替代。根据材料,完成 1~2 题。 1、根据材料推测,以下行业最先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是(  ) A.高级点心师傅 B.餐厅服务员 C.厨师 D.餐厅经理 2、为促进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劳动力群体的再就业,政府最迫切需做的是(  ) A.加强义务教育 B.扩大大学招生规模 C.推行终身教育理念 D.提供相关培训和制度保障 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最先被机器人替代的是一些常规的、可标准化的工作, 结合选项,四种工作中,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最简单,最容易被替代,选 B。第 2 题,被 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劳动力群体一般都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职业技能较差的群体,因此为 了这些人的再就业,政府最迫切需做的是提供相关培训和制度保障,D 对。 答案:1.B 2.D 特色小镇是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 蕴和生态禀赋,形成的“产、城、人、工”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瑞士东南部的达沃斯作为阿尔卑斯山系海拔最高的小镇,由最初的肺病病患疗养区逐步发展成 为欧洲最大高山滑雪场,后又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固定会址地,闻名遐迩,是特色 小镇的成功典范。现在每年有超过 50 次的大型国际会议在这个人口仅 13 万的小镇召开。 据此回答 3~5 题。 3.达沃斯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固定会址地的优势是(  ) A.铁路、公路网发达,对外交通便捷 B.高新产业发达,经济基础好 C.各行业顶尖人才汇聚,创新环境好 D.空气质量高,环境非常优美 4.特色小镇建设要符合小镇的发展理念,以下符合达沃斯发展方向的是(  ) A.增加酒店投入,提高接待能力 B.拓宽道路,完善市区道路网 C.扩大城市用地,提供更全服务 D.集约用地,增加建筑物高度 5.达沃斯小镇对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借鉴意义是(  ) A.以旅游业为核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以大城市为依托,承接大城市的产业和资金的转移 C.考虑特色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D.发挥当地产业基础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集聚 解析:第 3 题,从材料“瑞士东南部的达沃斯作为阿尔卑斯山系海拔最高的小镇, 由最初的肺病病患疗养区逐步发展成为欧洲最大高山滑雪场,后又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固定会址地”可知,该地位于阿尔卑斯山区,适合疗养说明空气质量高,环境优美, 因此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固定会址地。第 4 题,达沃斯以旅游和接待年会为主导产 业,外地游客和前来开会人员多,因此应增加酒店投入,提高接待能力。第 5 题,结合 材料“特色小镇是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 底蕴和生态禀赋”可知,达沃斯小镇的成功对我国的启示是考虑特色文化与产业的融合,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答案 3.D 4.A 5.C 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侧、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中,坐落在一 个封闭古代汇水盆地中,其周围由非渗透性的火成岩包着,该地区气候极为干燥。某公 司采用卤水蒸发法开发该湖中矿产资源,成为世界盐湖资源开发的典范。读该沙漠不同 密度卤水蒸发速率图,完成 6~8 题。 6.阿塔卡马盐湖气候极为干燥的原因是(  ) A.处在东北信风的背风坡 B.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 C.地处热带地区,蒸发量大 D.寒流影响,减湿作用明显 7.阿塔卡马盐湖矿产资源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搬运 B.流水沉积 C.火山喷发 D.海水蒸发 8.由该沙漠卤水蒸发速率图可知(  ) A.气温越高,蒸发速率越慢 B.密度越低,蒸发速率越慢 C.太阳高度角越大,蒸发速率越快 D.海拔越高,蒸发速率越快 解析:第 6 题,根据所学知识,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沿岸附近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干旱程 度,故 D 正确;根据其位置,该地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加剧干旱程度,故 A 错误;根据该地位置,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濒临海洋,故 B 错误;该地蒸发量大是因 为纬度低、降水少、气温高,根据其纬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故 C 错误,所以该题 选 D。第 7 题,根据材料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侧、智利北部的阿塔卡 马沙漠中的汇水盆地中,地势比周围地区较低,且为汇水盆地。周边岩石的各种矿物经 过流水作用带入湖中沉积,从而形成各种矿产资源,火山喷发和海水蒸发和题意不相符, 故 C、D 错误;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风力作用较小,故 A 错误,所以该题选 B。 第 8 题,读图可知,12 月~次年 1 月蒸发速率比 6~7 月蒸发速率大,根据所学知识, 12 月~次年 1 月为南半球夏半年,气温高,蒸发速率高,故 A 错误;读图可知密度越 小,蒸发速率越大,故 B 错误;南半球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蒸发速率快, 故 C 正确;图示没有显示海拔和蒸发量的关系,故 D 错误;所以该题选 C。 答案:6.D 7.B 8.C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 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 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 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回答 9~11 题。 城市 4~5 月 7~8 月 全年 开封 0.47 0.35 0.20 武汉 0.27 0.56 0.19 9.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10.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秋季晴朗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第 9 题,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 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故 选 C。第 10 题,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 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 4~5 月份最大, 说明春季旱灾最严重。故选 A。第 11 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 7~ 8 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 7~8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 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故选 B。 答案:9.C 10.A 11.B 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把绿肥植 物体就地翻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抑 制杂草以及节能减耗。近年来, “绿肥+”模式又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中悄然 兴起。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方种植的绿肥品种、种植季节和利用方式 存在很大差异。据此完成 12~14 题。 12.江西省柑橘园里种植绿肥作物的作用是(  )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果园小气候 B.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 C.调节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13.松嫩平原上最适合的“绿肥+”模式是(  ) A.玉米套种绿肥 B.棉田套种绿肥 C.麦收后播种绿肥 D.收稻后播种绿肥 14.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采用“绿肥+”模式能减轻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土壤温度 B.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增加降水量 解析:第 12 题,柑橘园行间空间有限,在园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对增加空气湿度 的作用有限,A 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绿肥作物一般生长茂盛,抑制杂草生长效果良好, 一些绿肥作物还是害虫天敌的良好宿主,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具有极大作用,B 正确;柑橘园冻害一般发生在深秋或冬季,而绿肥作物秋季一般都已 枯萎,因此对调整柑橘园温度、减轻冻害没有作用,C 错误;柑橘一般种植在山坡地带, 土壤水分容易流失,绿肥作物能够减轻水土流失,但一般生长快,吸收土壤水分能力强, 会与柑橘树争水,因此不会提高土壤水分;D 错误。故选 B。第 13 题,套种绿肥有保水、 保土、防草、培肥等作用,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与果树争水争肥,同时套 种绿肥能发挥根瘤固氮优势,增加土壤氮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C、 D 排除;松嫩平原种玉米而不种植棉花,A 正确,B 错误。故选 A。第 14 题,华北平原 冬春季节风力较大,而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主要在作物快成熟之时,此时已进入夏季, 风力较小,A 错误;夏收之后,由于地表有绿肥作物的覆盖,地表水分蒸发量减小,因 此能减轻表土盐碱化程度,B 正确;采取该措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增加有机质与减 轻盐碱化无关,C 错误;该措施不能增加降水量,D 错误。故选 B。 答案:12.B 13.A 14.B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外部扩展和内部功能用地的相互转换。 如图示意 2010~2016 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据此完成 15~17 题。 15.该时期城市内部面积有增无减的是(  ) A.居住用地 B.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C.工业用地 D.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16.该时期该市工业用地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工业(  ) ①污染环境 ②单位面积付租能力差 ③信息通达度要求高 ④耗能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十年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 A.空间形态变化不大 B.已经出现逆城市化 C.公共管理与服务落后 D.用地规模向外扩展 解析:第 15 题,据图并结合图例可知,2010~2016 年该时期城市内部面积有增无 减的是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故选 B。第 16 题,读图可知,工业区内部转换面积始终为 负值,而外部扩展为正值,说明该功能区的土地由其他功能区所代替,导致该功能区逐渐向城市外缘扩散,主要原因是工业对城市环境有污染,且占地面积大而单位面积付租 能力差,①②正确。故选 A。第 17 题,据图分析可知,各功能区外部扩展均为正值, 说明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向外扩展。故选 D。 答案 15.B 16.A 17.D 位于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注入达布逊盐湖,该湖周围一定范围内 没有植被生长。研究发现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据此完成 18~20 题。 18.格尔木河流域(  ) A.植被属于针叶阔叶混交林 B.植被覆盖率高且分布均匀 C.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 D.湖积平原北部植被较茂密 19.流域内各地貌区植被形态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 B.气温 C.大气降水 D.地下水 20.随着降水量增加,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的变化是(  ) A.山麓地带植被减少 B.冲洪积扇植被减少 C.湖积平原植被向北延伸 D.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 解析:第 18 题,格尔木河流域具有西北内陆盆地的一般特点,因此植被为荒漠,A 错误;据图可知,从河流出山,经过戈壁砾石带,穿越细土平原区,同时地下水以泉的 形式溢出,最终汇入终端湖泊。流域内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很不均匀,因此流域植被覆 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匀,且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B 错误,C 正确;据图可知,湖积 平原北部靠近盐湖,植被较稀疏,D 错误。故选 C。第 19 题,据材料可知,格尔木河流 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据图可知, 图中信息有地下水水位的差异,因此可推断流域内各地貌区植被形态差异较大,主要影 响因素是地下水。故选 D。第 20 题,随着降水量增加,盐湖湖面水位升高,则盐湖将 向湖积平原扩展,导致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故选 D。 答案:18.C 19.D 20.D 沙丁鱼喜凉水,14 ℃~20 ℃是最适宜的水温,好群居。厄加勒斯附近海域是南半 球沙丁鱼的主要聚集地,每年当低温的洋流经过厄加勒斯海域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 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形成壮观的“鱼带”。下图示意厄加勒斯位置及沿海等温线 分布。据此完成 21~22 题。 21.沙丁鱼大迁徙的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上海某中学组织观察沙丁鱼迁徙的地理研学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发时身穿棉衣 B.到达时看见草木枯黄叶落 C.发现两地都日出东北 D.观察时当地多为晴朗天气 解析:第 21 题,据材料可知,沙丁鱼喜凉水,14 ℃~20 ℃是最适宜的水温。每年 当低温的洋流经过厄加勒斯海域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因 此向北流动则应与沙丁鱼迁徙方向一致,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故选 C。第 22 题,据 材料可知,每年当低温的洋流经过厄加勒斯海域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 的大迁徙,可判断气压带风带北移,寒冷的西风漂流经过厄加勒斯海域并向北流动,则 应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时。该地区为热带气候,无须穿棉衣,A 错误;该区域为地 中海气候而不是热带草原气候,看不到草木枯黄景观,B 错误;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则两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日落,C 正确;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阴雨天较多,D 错误。 故选 C。 答案:21.C 22.C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