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嘉祥县一中2019-2020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济宁市嘉祥县一中2019-2020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Word版)

ID:259022

大小:32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5-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生物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耳与卷毛 B.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C.羊的白毛与短腿 D.人的身高与体重 3.右图为雄果蝇某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 ,下列哪些规律在这 其中发挥 作用(  ) ①分离定律 ②自由组合定律 ③伴性遗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无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 出现性状分离 B.F2 分离比 3∶1 C.F1 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D.F1 产生的配子比例相同 5.某兴趣小组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 都是高茎。用 F1 进行实验 2,发现子二代(F2)中,高茎约为矮茎三倍。实验 2 采用的方法是 (  ) A.正交实验 B.反交实验 C.自交实验 D.测交实验 6. 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某基因不同。其原因是 (  ) A.发生了自由组合 B.发生过交叉互换 C.联会发生了紊乱 D.复制出现了差错 7.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向两极如何移动?(  )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8. 现有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极体,染色体数为 M 个,核 DNA 分子数为 N 个,又 已知 M≠N,则该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一个卵原细胞细胞核中的 DNA 分 子数分别是(  ) A.M 和 N B.2M 和 N C.2M 和 4N D.4M 和 2N 9. 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有染色体组 4 个 C.此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2 对,DNA 分子 4 个,染色单体 0 个 D.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10. 下列有关基因或染色体的叙述,哪一项不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  ) A.在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都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C.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一致 D.果蝇眼色有白色和红色等性状 11. 关于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 DNA 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 DNA 分子中,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数 量都相等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某 DNA 片段中,如果有 40 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有 40 个胸腺嘧啶12. 现有 DNA 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比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来自高温环境)的 是(  ) A.含有胸腺嘧啶 32% 的样品 B.含有腺嘌呤 17% 的样品 C.含有腺嘌呤 30% 的样品 D.含有胞嘧啶 15% 的样品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 A∶a=1∶1,雄配子:雌配子=1∶1。 D.男性色盲患者一定会将色盲基因通过女儿传给外孙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D. 八倍体小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 15. 农业技术员在大田中发现一株矮状穗大的水稻,将这株水稻所收获的种子再种植下去,发育而 成的植株之间总会有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 A. 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环境条件改变 16.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Ⅱ-4 为男性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 上 B.该病易受环境影响,Ⅱ-3 是携带者的概率是 1/2 C.若Ⅰ-2 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Ⅰ-2 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8 D.若Ⅰ-2 不携带 致病基因,则Ⅰ-1 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 2 个致病基因 17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 一个 DNA 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是 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 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18 下图甲是真核生物细胞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③是 RNA 聚合酶 B. 乙图中共有 8 种核苷酸组成 C. 图中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D. ②中含有的密码子共有 61 种 19.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 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 全为扁形块根。F1 自交后代 F2 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 9:6:1,则 F2 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 A.9/16 B.1/2 C.8/9 D.1/4 20.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区别不包括 (  ) 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而大多数染色体变异光镜下是可见的 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变异不能D.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 大 21.一个双链 DNA 分子的鸟嘌呤占整个 DNA 分 子碱基的 27%,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这条链碱 基的 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整个 DNA 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 A.9% B.18% C.23% D.24% 22.下图是 DNA 分子复制的片断,图中 a、b、c、d 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 a、d 是母 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正确的 是( ) A. a 和 c 的碱基序列互补 B.b 和 c 的碱基序列相同 C.b、c 链中的(A+T)/(C+G)的比值相同 D.a、b、c、d 构成两个 DNA 分子,游离两个磷酸 23.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B 控制,基因 R 或 r 位于 X 染 色体的 非同源区段,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纯合的黑身雌果蝇与纯合的灰身雄果蝇 杂交,F1 全为灰身,F1 随机交配,F2 表现型及比例如下:灰身雌 果蝇∶黑身雌果蝇∶灰身 雄果蝇∶黑身雄果蝇∶深黑身雄果蝇=6∶2∶6∶1∶1,现欲通过一次杂交获得雌雄个体均同时 具有三种表现型的子代果蝇,从现有的雌雄果 蝇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基因型组合有 A.4 种 B.3 种 C.2 种 D.1 种 24.果蝇的红眼和朱砂眼是由等位基因 D 和 d 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若隐性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 dd、XdXd、XdY 的个体死亡;若显性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 DD、XDXD、XDY 的个体死亡)。实验调査发现雌果蝇中基因型和表现型均为两种,雄果蝇只有 一种表现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 D 和 d 位于 X 染色体上 B.该性状表现为显性纯合致死 C.若亲代雌果蝇中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各有 2000 只,随机选取多对雌雄果蝇杂交,F2 雌果蝇中两 种基因型的比例为 1∶8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杂交过程中等位基因 D 和 d 的基因频率不断发生变化25. 随着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广泛大量使用,抗药细菌不断出现,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抗生素产 生抗性,抗生素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堆废物。请分析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所起的作 用(  ) A.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 B.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细菌的变异是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D.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 26.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A 对 a、B 对 b 完全显性,其中 A 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 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 白色。当 A、B 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基因无法表达。用纯合的黑 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到 F1,F1 毛色呈白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 5 种 B.含 A、B 基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 C.若 F1 的不同个体杂交,F2 中黑毛:黄毛:白毛个体数量之比接近 3∶3∶10,则两对等位基因独 立遗传 D.若 F1 的不同个体杂交,F2 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 1/2,则 F2 中黑毛个体的比例也为 1/2 27. 右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 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④⑤过程的发现推翻了克里克的中心法则 C.把 D NA 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 15N 的 DNA 占 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28. 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 2 由基因 1 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 4 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 2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 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 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 D. 若一种群中 BB 个体占 81%,Bb 个体占 18%,bb 个体占 1%,则在基因库中 B 的基因频率 为 90% 30. 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残 翅(aabb)果蝇杂交,杂交后代作为第 0 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 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 7 代,检测每一代 a、b 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右图所 示。已知 A、a 与 B、b 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 2 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 B.种群数量越大,a 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 C.a、b 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 基因频率为 0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图1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细胞内DNA数量变化的关系,图2为处于细胞分裂不 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只表示出部分染色体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 1 中 b→c、f→g 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 2 中,A 图细胞内含有 条染色单体,其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 (3)图 2 中,C 图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F 图发生在图 1 中的_____阶段。 (4)图 2 中发生在图 1 中 a→e 过程的图像为________。 32.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 从 病 毒 中 分 离 得 到 物 质 A 。 已 知 A 是 单 链 的 生 物 大 分 子 , 其 部 分 碱 基 序 列 为 — GAACAUGUU—。将物质 A 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 X。经测定产物 X 的部分碱基序列 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 X 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 Y。产物 Y 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 产物 Y 是____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 Y 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 Z。产物 Z 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 物 Z 是______________。 33.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 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 R、r 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2)将图 1 中 F1 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2 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________。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 1 中的程序得到 F2 后,对植株进行________处理,选出表现型为________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 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 感病植株存活率是 1/2,高秆植株 存 活 率 是 2/3 , 其 他 植 株 的 存 活 率 是 1 , 据 此 得 出 上 图 1 中 F2 成 熟 植 株 表 现 型 比 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论顺序)。 34.玉米籽粒的颜色由位于Ⅰ、Ⅱ、Ⅲ、Ⅳ四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 C 和 c、E 和 e)控制,其中基因 A 和 a、B 和 b 控制籽粒的有色和无色性状,且两对基因均为显 性基因时籽粒才表现为有色,其他情况均为无色。基因 C 控制籽粒黄色,基因 c 控制籽粒红色, 基因 E 控制籽粒紫色,基因 e 控制籽粒黑色。C 和 c、E 和 e 两对基因存在同时显现的特点,即同 一果穗上同时出现黄色(或红色)籽粒和紫色(或黑色)籽粒,例如:在籽粒有色的前提下,基 因型为 CcEe 的玉米果穗表现为黄紫相间。 (1 )同时考虑四对等位基 因, 无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有 ___________种。 (2 )让基因型纯合且不同的结无色籽粒的甲、乙两株玉米杂交,F2 中有色:无色=9∶7,由此说明甲、乙两株玉米至少有 ___________对基因不相同。 (3)基因型为 AABBCCEE 与 aabbccee 的玉米杂交得到 F1,F1 自交,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其中有色果穗中含紫色籽粒的占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株Ⅰ号染色体三体的玉米植株,其染色体组成如右图所示。 若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3 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形成含有 1 条或 2 条染色体的配 子(只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若该三体玉米植株与一株正常玉米(基因型为 aa) 杂交,则子代中染色体变异的个体占___________。高一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1-5 DBCCC 6-10 DABDD 11-15 CBADC 16-20 BCDCB 21-25 ACBCB 26-30 DBCDB 31.(1)DNA 的复制 (2)8 初级精母细胞 (3)2 i~j (4)B、E 32.①逆转录 ②mRNA 转录 ③蛋白质(或多肽)  33.(1)基因的分离  (2)ddRr  (3)病原体(感染) 矮秆抗病  (4) 12∶6∶2∶1 34. (1)12 (2)2 (3)无色:黄紫相间:黄黑相间:红紫相间:红黑相间=112∶81∶27∶ 27∶9 3/4 (4)3/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