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三诊模拟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遂宁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三诊模拟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ID:264269

大小:36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下列关于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广泛地分布于动物和植物的细胞中 B. 都是由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 C. 都需要 ATP 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都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2.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与之有关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生癌变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无限增殖 B. 细胞癌变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导致的 C. 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凋亡方式清除体内癌变细胞 D. 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可能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A. 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过多的样方 B. 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 C. 在高度近视患者的家系中随机调查高度近视的发病率 D. 从未摇匀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计数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根尖细胞中含有一定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不含乙烯 B. 用适宜浓度的 IAA 处理未授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正常的番茄种子 C. 利用较高浓度 2,4-D 作除草剂,可除去小麦田中的单子叶杂草 D. 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其纤维长度 5.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中所用方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和 DNA 半保留复制的推测——类比推理法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来源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C. 研究总群数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模型建构法 D.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6.下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理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突变基因编码血红蛋白时需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原料 B. 突变后的基因,其腺嘌呤的数目多于胸腺嘧啶的数目 C. 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由①链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D. 该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29.(11 分) 右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 点时,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量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植物固定二氧 化碳的量,原因是 ▲ 。 (2)d 点后,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的内因有 ▲ 。(回答两点即可) (3)NH4+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现提供大量的乙植物的离体根、适宜浓度的硫酸铵水溶液、 氮气、氧气、奈氏试剂等,请设计实验探究乙植物根吸收 NH4+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写出 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注:①奈氏试剂遇 NH4+要生成[Hg2NH2O]I 红色沉淀,且随 NH4+的浓度增加而颜色会加深。 ②实验中所用试剂或物质对根细胞均无伤害作用。 ③不考虑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对 NH4+吸收的影响。 实验设计思路: ▲ 。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 ▲ ,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 NH4+是主动运输; 若 ▲ ,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 NH4+是协助扩散。 30.(8 分) 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此背景下治理污染恢复生态成为社会热点。恢复生态 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植物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物质和能量的 投入)就能改造污染的环境,使其恢复健康状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污染的环境在恢复过程中,除了实施物质和能量投入外,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还有 ▲ ;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 (2)枯枝落叶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使土壤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增加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 的丰富度,丰富度的两种常用统计方法是 ▲ 。 (3)恢复生态学表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 ▲ 。 31.(10 分) 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导致的新型肺炎正在全世界大流行,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 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的特 点是 ▲ 。 (2)当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发热,人体在发热过程中,体内 ▲ 分泌增多,产热增加;当腹泻严重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由于丢失盐的比例高于失水的比例, 就会导致机体 ▲ 下降,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3)若某患者因发热就诊,医生为他注射了一定量的药物 W,几天后未见好转,再次就医注射少 量的 W 时,该患者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4)为探究药物 W 的作用,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将年龄、体重等 均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先用同种病毒感染两组小鼠,然后一组 注射药物 W,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3 天后测得的实验结果如右 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药物 W 的功能是 ▲ 。 32.(10 分) 某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植物,其茎秆高度由基因(A/a)控制,叶型由基因(B/b)控制。现选取亲本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据此分析回答: (1)高杆杂交,后代出现高杆和矮杆的现象称为 ▲ ,F1 中高杆植株的基因型为 ▲ 。 (2)若控制叶型的基因(B/b)只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图示杂交所得 F1 中 b 基因的频率为 ▲ 。 (3)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实验,证明控制叶型的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 。 预期实验结果: ▲ 。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某研究者拟从植食性动物的粪便中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并对菌株进行鉴定和产酶条件的优化, 以期为纤维素酶制剂研制提供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植食性动物粪便中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 ▲ ;而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 酶,纤维素酶是由 ▲ 组成。 (2)在对菌株进行鉴定和产酶条件的优化过程中,需将富集培养后植食性动物的粪便混合菌适当 稀释后涂布于以 ▲ 作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倒置放入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h,在系列稀 释操作中,用移液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时所进行的操作是 ▲ 。 (3)筛选获得纤维素酶高活性菌株 3 株,分别命名为 A、B、C。在相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 测得 3 种菌株的菌落直径与刚果红透明圈直径,结果如下表: 菌株编码 菌落直径(d)cm 刚果红透明圈直径(D)cm D/d A 3.53 5.53 1.57 B 2.96 6.72 2.27 C 1.86 4.86 2.61 由表可知, ▲ 菌株纤维素酶的活性最强。 (4)若将纤维素分解菌细胞内的酶提取出来后,采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与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相比,其移动速度 ▲ (填“较快”或“较慢”或“基本相同”),原因 是 ▲ 。 38.(15 分)【生物——选修 3 现代生物技术】 SARS-COV-2 病毒导致的新型肺炎正在全世界大流行,某研究机构试图利用下图流程来制备抗 SARS-COV-2 的单克隆抗体,以降低病毒的危害。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诱导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因素有 ▲ 。细胞融合完成后,融合体系中有_____种两两融合细 胞。(2)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合成培养基中还需加入适量的 ▲ (填“生长素”“细胞分 裂素”或“血清”),其目的是 ▲ 。 (3)通过多孔细胞培养板培养时要将第一次筛选所得培养液稀释至每毫升 7~10 个细胞,然后每 孔滴入 0.1mL 细胞稀释液进行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 ▲ 。 (4)通过该途径制作的单抗具有免疫原性和超敏反应等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科学家利用基因 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该工程的核心是 ▲ ,其目的是 ▲ 。1—6 CBCDAA 29.(11 分) (1)大于(2 分) C 点时,甲乙二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1 分),但甲植物的呼吸作 用强度大于乙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1 分) (2)酶的数量、色素的含量、叶绿体的数量等(答对其中 2 项即可给 2 分,其它答案合 理也可给分) (3)将离体根随机均分成 A、B 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硫酸铵溶液(1 分),A 组通入氧 气,B 组通入氮气(1 分),一段时间后加入奈氏试剂,比较两组溶液颜色的深浅(1 分)。A 组溶液颜色浅,B 组溶液颜色深(1 分) 两组溶液颜色一致且都浅(1 分)(本题共 5 分, 若有其它表述,合理可按给分点酌情给分,结果和结论需与设计思路的 A、B 处理一致,否 则不得分。) 30.(8 分,每空 2 分)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或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污染)(1 分),对生态系统的利 用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 分)(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分),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1 分)。 (2)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2 分) (3)速度和方向(2 分) 31.(10 分,每空 2 分) (1)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细胞外液渗透压 (3)药物 W 中含有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时发生了过敏反应 (4)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能(较少)提高抗体的数量(或可显著提高机体的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较少提高体液免疫能力,答对一点给 1 分,共 2 分) 32.(10 分) (1)性状分离(2 分) AA、Aa(2 分) (2)2/3(2 分) (3)实验思路:选取宽叶雄与细叶雌杂交,观察后代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答出亲本 类型即可给 2 分)。 预期结果:杂交后代雌性全部表现为宽叶,雄性全部表现为细叶(2 分) 37.(15 分) (1)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动物粪便富含纤维素。(2 分) C1 酶、CX 酶和葡萄糖苷酶(3 分,答对一个给 1 分) (2)纤维素(2 分) 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吹吸三次。(2 分) (3)C(2 分) (4)较慢(2 分) SDS 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 子的大小,分子越大,运动速度越慢(其他解释,合理即可,2 分) 38.(15 分) (1)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电激(答对一点给 1 分,共 2 分) 3 (2 分) (2)血清(1 分) 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营养物质(2 分) (3)筛选既能无限分裂又能分泌抗 SARS-COV-2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或使每孔只有一个 杂交瘤细胞,从而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3 分)(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2 分) 使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1 分),并遗 传给下一代(1 分),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1 分)。(共 3 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