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264573

大小:1.64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5-3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三生物试题 2020.5 第Ⅰ卷(选择题共 4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原生动物痢疾内变形虫无线粒体,能通过胞吐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 过胞吞将肠壁细胞消化 B.痢疾内变形虫细胞膜上具有蛋白酶的载体 C.痢疾内变形虫胞吞肠壁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D.痢疾内变形虫蛋白酶的合成和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2.植物细胞自噬是一种通过生物膜包裹胞内物质或细胞器,并将其运送到液泡降解的过程,由此可以循环 利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液泡通过其膜上的质子泵维持内部的酸性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泡内的水解酶进人细胞质基质后活性降低或失活 B.液泡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通过主动运输转运到液泡中 C.液泡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与动物细胞中溶酶体的作用相似 D.液泡膜上的质子泵消耗 ATP 将 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内 3.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脱去的氢可被氧化型辅酶Ⅰ(NAD+)结合而形成还原型辅酶Ⅰ(NADH)。 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 NMN 是合成 NAD+的原料。研究发现,人和哺乳动物衰 老过程与组织中 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变性的 eNAMPT 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哺乳动物细胞呼吸产生 NADH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体内的 NMN 合成量增多可能导致哺乳动物早衰 D.促进小鼠体内 eNAMPT 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 4.薄荷油可以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将 HaCaT 细胞的膜蛋白进行某种荧光 标记,用激光对膜的特定区域进行照射,使之淬灭(荧光消失)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指标 空白组 薄荷油(溶解于 DSMO)处理组 淬灭区域的荧光恢复率(%) 51.53 81.12 细胞内 Ca2+浓度相对值 7132 8108细胞膜 Ca2+载体活性(U/mg) 1.18 0.93 A.应设置只加入 DSMO 的对照组 B.薄荷油处理可以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 C.细胞膜 Ca2+载体能够将 Ca2+由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 D.薄荷油可能通过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促进对药物的吸收 5.下列遗传学实验一定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 A 通过测交实验检测某红眼雌蝇是否含白眼基因 B.将红花和白花豌豆植株杂交以判断显隐性性状 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的花粉以获得纯合子 D.用 3H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以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6.某正常二倍体动物的一次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细胞产生原因 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含 A 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易位 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含 a 的染色体中部分片段发生了缺失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 A 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 a 的染色体缺失一部分片段且未与其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 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是研究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的重要方法,可用于甲状腺 机能减退(简称甲减)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该方法是将 TRH 静脉推注,测定推注前后血清中的促甲状腺 激素(TSH)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减患者具有怕热、多汗、食欲旺盛和情绪易激动等症状 B.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试验前血清中 TSH 水平低于正常值 C.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TRH 兴奋试验中血清 TSH 水平降低 D.垂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RH 兴奋试验中血清 TSH 水平无明显变化 8.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埃博拉病毒(EBOV)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致病性 RNA 病毒。两种病毒侵 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NA 复制酶基因病毒 RNA A.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单链 RNA,变异性较强 B.两种病毒均需至少复制两次才能获得子代病毒 RNA C.两种病毒首次 RNA 复制所需的酶均在侵入宿主细胞后合成 D.SARS-CoV-2 的 RNA 可直接作翻译模板,EBOV 的 RNA 需复制后才能作翻译模板 9.分布于突触后膜上的 NMDA 受体不仅能识别神经递质还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谷氨酸与 NMDA 受体结合会 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静脉注射的氯胺酮可作用于 NMDA 受体,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产生运动和感觉阻 滞,从而产生麻醉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突触后膜上的 NMDA 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谷氨酸与 NMDA 受体结合后会导致 Cl-大量内流 C.谷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静脉注射氯胺酮会使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 10.湖泊水体中 N、P 元素过高会导致蓝藻、绿藻(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研究者将 2 种常见 的水生植物黑藻和荇菜在模拟自然富营养化水体环境条件下,与蓝、绿藻共同培养,研究其抑藻效应,结 果如下表。 实验初始与结束时水体中蓝藻、绿藻的数量变化(×104 细胞数·L-1) 初始 结束 门 属 对照组 黑藻组 荇菜组 黑藻+荇 菜组 对照组 黑藻组 荇菜组 黑藻+荇 菜组 微囊藻 2219 2700 3037 2626 5569 4050 250 19l 色球藻 1265 900 2363 2250 196 300 4 —蓝藻 颤藻 — 94 133 20 — 9 — —小球藻 — 9 — — 一 13 — — 栅藻 — — — — 282 2 4 14绿藻 四角藻 — — — — 5 — 258 — A.小球藻和微囊藻都能通过叶绿体合成有机物 B.荇菜抑制绿藻繁殖的能力比黑藻更强 C.黑藻和荇菜混合培养的抑藻效果最佳 D.黑藻和荇菜可直接吸收水体中的含 N、P 有机污染物 11.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缺乏合成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特 殊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菌株,可自然产生或人工诱导获得。用一定方法诱变大肠杆菌并将其接种 到甲培养皿上,一段时间后将菌落影印接种(不改变菌落位置)到乙、丙两培养皿中,进一步培养一段时 间可筛选出营养缺陷型菌株,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大肠杆菌接种到甲培养皿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B.甲丙两种培养基中均添加了特殊营养物质 C.乙培养皿中能生长的为所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 D.甲中的部分大肠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12.生态学家研究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局部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能量 D1 的最终去向是流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 C1+D1+E1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D.应尽可能多的增加草原牲畜的放牧量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13.稻鳅共作就是在水稻田里放入泥鳅为主,虾、黄鳝、蚯蚓等为辅的自组织模式,形成“水稻护鳅,鳅吃 虫饵,鳅粪肥田”的天然营养关系,现了一田多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稻与杂草因争夺共同的生活资源和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 B 泥鳅虾、黄鳝、蚯蚓等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鳅粪肥田”实现了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多级利用 D.该共作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14.对 RNA 病毒进行核酸检测需要通过 PCR 技术进行扩增,其周期长、专业技术和设备要求高,很多科研单 位开发了能快速进行病毒检测的免疫试剂盒。下图是某科研人员提出的制备检测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技术 路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NA 病毒的核酸检测需要用到逆转录酶 B.给动物注射的抗原 A 是病毒的 RNA C.图中 a 表示对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D 可用聚乙二醇作为细胞融合的促融剂 二、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 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5.低温胁迫能引起细胞中过氧化物增多而对细胞产生损伤,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可以减少细胞中 的过氧化物。研究人员将大豆种子分别在常温(25℃)下萌发 24h(T24)和 48h(T48)后转移至 4℃低温胁 迫处理 24h,而后转移至常温继续发芽至 5 天,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浸种处理(0,50,100,200,400μ mol·L-1)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1 1 C A B−A.褪黑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B.萌发的大豆种子遭遇低温的时间越早,使用褪黑素处理的效果越好 C.褪黑素可以通过提高 SOD 的活性缓解低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D.实验浓度范围内,褪黑素浓度越高,SOD 的活性越高 16.尿黑酸尿症是 HGD 基因缺陷导致的人类遗传病。某患儿的父母表现正常,将他们的 HGD 基因测序后发现 了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所示。已知 HGD 基因不在 Y 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例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可判断出尿黑酸尿症是常染色隐性遗传病 C.患儿的一个 HGD 基因中存在两个突变位点 D.患儿的父母再生一个正常孩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1/4 17.人体的某种细胞因子(BAFF)能够促进 T 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BAFF 基因过度表达会使 T 细胞产生的 炎性因子过多,引发胰腺炎症并大量破坏胰岛 B 细胞,导致Ⅰ型糖尿病;这些炎性因子也会使得组织细胞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Ⅱ型糖尿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型糖尿病是免疫功能缺陷导致的自身免疫病 B.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状是由于多饮引起的 C.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变 D.BAFF 基因缺陷会导致机体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18.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 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防治害虫提供科学依据。下图是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 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 m~n 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 m 点 B.当种群数量超过 n 点时,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 C.当种群数量超过 P 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 q 点内 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 n 点 19.研究者分别将β一半乳糖苷酶基因和四环素降解酶基因转人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能利用乳糖和对四环素 有抗性的两种大肠杆菌。将两种菌单独接种于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两种菌均不能生长;但将两种菌 混合接种于该培养基中,两种菌均能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选择不能利用乳糖并对四环素无抗性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 B.该实验可选用添加有四环素和乳糖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培养 C.含四环素降解酶基因的大肠杆菌可通过降解四环素获取物质和能量用于生长 D.两种菌混合培养时,两种菌的代谢分别为对方提供生存条件 20.PGS 技术又名“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病筛查”,是在胚胎移植前对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胚胎进行染色体检查, 以免移植异常胚胎。胚胎嵌合体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组成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为某胚胎嵌合体,浅 色是正常细胞,深色是染色体异常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GS 技术可降低苯丙酮尿症患儿出生的概率 B.如果对囊胚进行筛查,应选择滋养层细胞检测 C.PGS 结果正常的胚胎仍有患某些染色体病的风险 D.PGS 技术可提高人类试管婴儿移植成活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4 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4 分。 21.(11 分)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蔓延全球,对人们的健康 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该类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高于 37.3℃)、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人体的体 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是该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基准;当体温偏离调 定点温度时,机体通过调节回到调定点水平。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染能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导致机 体发热。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调节的“恒温器”位于 中,SARS-CoV--2 侵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 (填“升 高”或“降低”),进而导致 等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产热量增多。 (2)侵人人体的 SARS-CoV-2 的特定蛋白可作为 诱导机体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进 而产生免疫力。 (3)冠状肺炎患者发热、腹泻等会引起机体失水,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 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会 增加,促进 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患者需要适量补水增加尿量,以利于将毒素排出体外。 (4)疫情期间,多种自媒体发布了众多有关新冠肺炎的言论。例如,①1 个新冠病毒能够在空气中迅速繁 殖为成百上千个;②可以利用新冠肺炎痊愈患者的血浆对患者进行治疗,倡议痊愈者积极捐献血浆。请从 生物学角度对以上言论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言论① 。 言论② 。 22.(12 分)果蝇的体色由多对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现有三种体色的单基因突变体果蝇(与野生 型果蝇只有一对基因不同),相关信息如下: 突变体 体色特征 夹变基因的位过及遗传待点 黄体 呈浅橙黄色 ? 黑檀体 呈黑亮的乌木色,有条纹 ? 黑体 呈深黑色,有条纹 Ⅱ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为探究黄体和黑檀体突变基因的位置及遗传特点,某同学利用上述果蝇的纯合品系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 实验一:黄体(雌)×野生型(雄)→F1 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 实验二:黄体(雌)×黑檀体(雄)→F1 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 (1)由实验一可知,黄体相对于灰体为 (填“显性”或“隐性”),该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判断黄体基因和黑檀体基因是否是等位基因? ,理由是 。 (3)将实验二中的 F1 果蝇相互交配,F2 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黑檀体约为 3:4:1,其中黄体果蝇的基 因型有 种,F2 中纯合灰体雌果蝇所占比例为 。(4)实验三:黑檀体×黑体→F1 均为灰体,F2 中有灰体果蝇 288 只,黑体色的果蝇共 224 只(包括黑檀体 与黑体,但因两者体色相差不大,统计时未具体区分)据此判断,黑檀体基因 (填“是”或 “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23.(11 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来自天然食物的有机硒是人体获取硒的重要来源。叶面施用氨基多 糖硒肥可使西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升高、气孔导度增大、净光合作用速率提高。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含量响净光合速率,一方面是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产生 H+和 ,H+与 NADP+等结 合形成 ,进而参与暗反应中的 过程;另一方面是叶绿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 , 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2)使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时,需记录叶片在 660nm 波长的红光光照下的吸收值。测定仪 不采用 400—500nm 左右的蓝紫光光照的原因是 。 (3)气孔导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已知硒元素可以促进细胞中可溶性糖的形成。 据此分析氨基多糖硒肥能提高气孔导度的原理是 。 (4)氨基多糖类分子容易相互交联形成不透气的膜状结构。据此分析,较高浓度的氨基多糖硒肥对光合作 用的促进效果减弱的原因是 。 24.(10 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物种保护候鸟栖息的重要场所。受土地资源开发、石油开采和 土壤盐碱化等因素的影响,该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一度退化严重。自 2002 年起,人们在自然保护区 的试验区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2012 年,研究者对黄河北岸试验区内实施不同修复措施的 3 个区域进行 了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 生态修复措施 完全自然恢复 修筑堤坝,堤坝上栽植本 土护坡植物,每年注人淡 水 人工栽植杨树、白蜡和杨 树一白蜡混交林,每年注 人淡水 植被物种数(种) 6 10 12 优势种 碱蓬、柽柳 芦苇、白茅、柽柳 野大豆、芦苇、白茅、茵 陈蒿、节节草、泥胡菜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个区域的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造成甲、乙区域植被差异的 主要环境因素是 。试验区内植被恢复状况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 。 (2)调查甲区域物种丰富度时,在该区域内设置 1 条样带,每隔 20 米做一个 1m×1m 的样方。该取样方法 是 ,其目的是要做到 ,以避免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生态修复之前,在乙区域中分布着部分农田,退耕还湿前后,该区域中田鼠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数量示。图中的数值 M 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数值 N 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 (4)经过生态修复后,三个区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 ,其原因是 。 25.(10 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低温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研究者将从微生物中 获得的 CSP(冷激蛋白)基因与玉米基因的 ubi 启动子相连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玉米细胞中, 获得了具有低温耐受性的玉米植株,过程如图 1 所示。 (1)研究者提取玉米的 DNA,利用 PCR 技术将 ubi 启动子扩增出来。该过程需设计合适的引物,引物设计 时需已知 ,为便于进行后续操作还在引物中添加了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反应体系内,至少需 次扩增才能获得所需的 ubi 启动子。 (2)图 1 所示的流程图中,过程①需 的催化,获得的 ubi-CSP 基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 在 Ti 质粒上的插部位为 。过程②需要用 CaCl2 溶液处理农杆菌,其目的是 。过程③ 完成后,将玉米愈伤组织转入含 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愈伤组织再经培育获得转基因 玉米。 (3)研究者分别提取了野生型玉米及 5 株转基因玉米的染色体 DNA,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电泳后的 DNA 与基因探针进行杂交,到图 2 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该基因探针应为 片段,实验结果表明 。(4)在个体水平上对转玉米植株进行 实验,可检测 CSP 基因是否已在玉米中表达。 高三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5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1.D 2.B 3.D 4.C 5.A 6.C 7.D 8.C 9.A 10.C 11.B 12.B 13.C 14.B 二、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5.ABD 16.CD 17.ACD 18.AB 19.AD 20.A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4 分 21.(11 分,除注明外,每空 1 分) (1)下丘脑 升高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抗原 浆细胞、记忆细胞 (3)垂体 肾小管和集合管 (4)①不正确,病毒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在空气中不能增殖(2 分合理即可得分) ②正确,新冠肺炎痊愈患者的血浆中具有 SARS-CoV-2 抗体可以与该病毒的抗原结合,抑制其繁殖和侵染细 胞(2 分,合理即可得分) 22.(12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1)隐性(1 分) X(1 分) (2)能(1 分) 若黄体基因和黑植体基因是等位基因,则实验二中 F1 果蝇应均为黄体或雌性均为黑檀体, 雄性均为黄体(或:不出现灰体果蝇),与实验结果不符,因此两者为非等位基因。(合理即可得分) (3)6 0 (4)否(1 分)F2 中灰体:黑体色为 9:7,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黑体与黑体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 体上 23.(11 分,除注明外,每空 1 分)(1)氧(和电子) NADPH(或:[H])C3 的还原(ATP 和 NADPH 中的)活跃化学能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都有较高的吸收峰,而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也有较高的吸收峰,采用 400-500m 左右的蓝紫光显示的结果无法区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2 分) (3)暗反应 氨基多糖硒肥可以促进可溶性糖的形成从而使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膨胀, 气孔导度增大。(2 分) (4)高浓度的氨基多糖硒肥施用在叶片上形成了不透气膜状结构,阻碍了叶片通过气孔吸收 CO2,导致促 进效果减弱。(2 分) 24.(10 分,除注明外,每空 1 分) (1)水平 盐碱度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等距取样法 随机取样 (3)生态修复前(或 2002 年前)该区域田鼠的环境容纳量 生态修复后,田鼠的食物减少,天敌增多,栖息环境缩小等(2 分,答出 1 点得 1 分) (4)丙 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25.(10 分,除注明外,每空 1 分) (1)ubi 两端的一段序列 3 (2)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T-DNA 内部(且不破坏 hpt)获得感受态细胞(或:使农杆菌处于易于吸收外 源 DNA 的状态) 潮霉素 (3)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CSP 基因 除植株 3 外,其他 4 株转基因玉米中 CSP 基因均已整合到玉米染 色体基因组中(2 分,合理即可得分) (4)低温耐受性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