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知识拓展:与儿童节有关的地理(附专练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地理高考知识拓展:与儿童节有关的地理(附专练题及答案)

ID:265175

大小:455.7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地理高考知识拓展:与儿童节有关的地理(附专练题及答案) 导读 儿童,是指 18 岁以下的人群。但医学界一般是以 0-14 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 1949 年 11 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 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会议决定以每年的 6 月 1 日为国际儿童节。它是为了保 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 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1.玩具 玩具是指供人们尤其是儿童玩乐和游戏的产品。 我国是玩具出口大国,全球约 75%的玩具在中国生产,国内玩具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 上海、福建五大省市,其中广东省出口占比 67.39%,是国内玩具出口量最大的省份。 中国玩具产业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生产偏重于劳动密集型、创意能力低下、缺少文化内涵、 单一的低年龄层消费群体定位、出口导向型、销售体系匮乏的特点。 玩具消费地区仍然是欧美国家,欧洲约占全球 29%,美国约占 30%。中国紧跟美国之后,已成为世界 第二大玩具消费国。 1.涉及考点:产业活动 2.汕头澄海有手工制作玩具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玩具制造的家庭作坊渐增多承接来料的加工 规模增大,自 1999 年,每年一届的玩具工艺博览会在当地开始举办。目前澄海集聚了数千家玩具研发、 制造、销售及其他配套企业,形成了众多的玩具专业镇,产品覆盖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 题。   1.澄海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玩具制造主要依赖于  A. 东邻港澳     B. 产业基础好    C. 政策支持     D. 劳动力廉价  2.每年一届的玩具工艺博览会,主要利于澄海玩具制造业  A. 提高国内外知名度    B. 降低原材料成本   C. 扩大当地市场规模   D. 提升劳动力素质  3.澄海玩具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 降低劳动力成本,吸引外资     B.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C. 快速更新产品,延长产业链     D. 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答案】1.B  2.A  3.D  2.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是为儿童提供游乐玩耍的地方。 目前我国的儿童乐园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儿童乐园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很多大中小型企业涌 入儿童游乐市场,另一方面很多儿童乐园持续亏损,经营惨淡。影响儿童乐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 济发展水、交通便捷程度、城市整体旅游发展情况、同类型旅游设施的竞争压力等。 儿童乐园作为旅游业的细分子行业,对旅游业又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对整个上海的 旅游行业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 1.涉及考点:服务业区位、城市空间结构 2.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迪士尼乐园分布图。   材料二 2016 年 6 月 16 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这是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其门票从 2016 年 3 月 28 日起发售,盛大开幕期(2016 年 6 月 16 日~6 月 30 日)票价为 499 元;盛大开幕期后,平均票价为 370 元,高峰期(节假日、周末、暑假)门票为 499 元。儿童、老人、残障游客等有优惠。据悉某些节假 日的票价已被炒至千元。  (1)归纳世界迪士尼乐园的分布特点。(6 分) (2)分析迪士尼落户上海的原因。(8 分)  (3)阐述上海迪士尼乐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 分) 【答案】  (1)分布在中低纬区域;(2 分)分布在人口稠密(2 分)、经济发达的地区。(2 分)  (2)布局在上海,立足中国大陆,市场广阔;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交通便利;科技 发达;政策支持;配套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任答四点,即可得 8 分)  (3)经济可持续:合理制定门票价格;适当调控园内消费项目价格。  社会可持续:融入中国本土化元素,加速本土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地区就业。  生态可持续:合理进行垃圾分类;注重旅游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要包括上述三个方面的 措施,合理即可得分,每个方面 2 分,共 6 分)  读某平原区城市游乐场分级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游乐场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 0—6 岁  B. 6—12 岁  C. 12—16 岁  D. 0—12 岁  2. 据图推测,住宅区最有可能分布在该市的 A. 东部  B. 南部  C. 西部  D. 北部  【答案】1.C  2.C  【解析】   1.由图可知,该游乐场按年龄分级,按中心地理论,数量越少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图中适宜 12~16 岁青少年的游乐场数量最少,因此服务范围最大。故选 C。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西部区域适宜 0~6 岁幼儿的游乐场数量多,分布密集,而这个年龄段 儿童 一般出行距离都较近,因此这部分最有可能是居住区。故选 C。 3.童装 童装涵盖了 0-16 岁年龄段人群的全部着装。童装面料和款式要求比成人更严格,面料和辅料越来越 强调天然、环保。 从企业所在地区来看,中国高端童装行业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和山东省。中国高端童 装行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中国童装市场消费量每年保持 12%以上的增长,是我国最有增长性的消费市场之一。但是,由于我国 童装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其营销模式和产品的开发很容易被模仿,较多的童装 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都会根据企业的经营定位策划不同营销策略来参与高端市场或中端市场竞争。 1.涉及考点:区域产业活动 2.织里镇位浙江省湖州市北部,历史上织里镇纺织业就相当兴旺,史料中有“遍闻机抒声”明的记载。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一条仅 0.8km2 的“扁担街”起步,如今的织里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兰提童装基地,产 量约占全国的 50%。为了改变过去的低效发展模式,2016 年织里镇童装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着重自主研 发,占据产业链高端。读织里镇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时期,织里镇发展纺织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气候优越   B.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   D.原料丰富  2.影响织里镇童装企业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市场  C.技术       D.交通运输  3.织里镇童装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着重自主研发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扩大生产规模       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D  2.B  3.C 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历史时期,织里镇发展纺织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原料丰 富。气候、水源和地形对历史时期纺织业的影响较小。故选 D。 2.我国人口众多,出生人口多,童装市场大是织里镇童装企业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有 利于企业发展,但不是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和交通运输对童装企业快速发展影响较小。故选 B。 3.织里镇童装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着重自主研发,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经 济效益。投入大量资金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扩大生产规模影响,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故选 C。 4.儿童比重 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少子化现象问题。少子化是指由于生育率下降, 导致 0-14 岁人口逐渐下降的现象。 不过,近几年由于中国陆续实施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中国的儿童人口占比有所上升。根据国 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 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 16.78%。 1.涉及考点:人口增长模式 2.读我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 (1)通常按年龄把人口划分为少年人口(0~14 岁)、青壮年人口(15~64 岁)和老年人口(≥65 岁)。结合 图示信息,说出我国 1982~2010 年少年人口、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6 分)  (2)分析导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10 分) (3)2015 年 10 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结合个人的理解,对其中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6 分)  【答案】(1)少年人口比重在下降,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在升高。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人们寿命延长,老年人 口比重升高;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抚养子女成本增加及社会养老保障的完善使人们不想再要更多的孩子, 因此人口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原先占比重较大的少年儿童成长为青壮 年,导致青壮年人口比重升高。  (3)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人 口出生率,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5.留守儿童 儿童节也不能忘记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 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 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 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 2017 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 1550.56 万人,比 2016 年减少 175.73 万人,减幅为 10.18%。其中, 小学有 1064.48 万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 10.55%,初中有 486.08 万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 10.94%。 1.涉及考点:人口迁移 2.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 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  1.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河流 2.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D.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3.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  )  A.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改善交通条件  C.加快农业现代化  D.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答案】1.B 2.A 3.A  【解析】第 1 题,川东与川西地形差异大,川东多盆地、丘陵,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形的巨大差异导 致川西人口少,川东人口多,人口分布差异悬殊,选 B。 第 2 题,成都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远距离流动人口少,故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 选 A。 第 3 题,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减少人口的远距离流动, 这对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起重要作用,A 正确;改善交通条件不是解决农村儿童留守 问题的主要措施,B 错;加快农业现代化可能会出现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留守儿童进一步增多,C 错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可以提高人口素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思想问题,但并不能减少留守儿童的 数量,D 错误;所以本题选 A。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