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ID:265298

大小:371.7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唐山市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 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示意。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 度普遍超过 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村 里的数百亩农用地主要种植葡萄,葡萄加工、销售是该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可知,该村庄 A. 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 B. 住宅沿公路呈带状分布 C. 农用地环绕在住宅四周 D. 以河流为界呈对称分布 2. 该村庄的传统民居特征;体现出当地 A. 土层深厚,透水性强 B. 植被茂密,四季常绿 C. 干燥少雨,日温差大 D. 河网密布,水源丰富 3. 为建设美丽乡村,当地政府鼓励该村庄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以此 A. 扩大葡萄种植面积,提升产量 B. 提高绿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C. 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扩大市场 D. 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聚落的空间分布。从图上可以看出,公共用地位于村庄的中心,目的是方便村民进 行活动,A 正确。根据图可知,住宅沿县级公路分布较少,主要沿河流分布,B 错误。农用地主要沿河流两岸分布,灌溉便利,C 错误。住宅东岸多,西岸少,并不对称,D 错误。故选 A。 【2 题详解】 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当地民居具有以下特征:墙体厚实,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 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根据传统民居的特征,可推断此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气候干旱,冬冷夏热,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风力大,C 正确。由于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表土侵蚀严重,土层稀薄,A 错误。西北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景观为主, 植被稀少,B 错误。西北降水少,属内流区,河流稀少,D 错误。故选 C。 【3 题详解】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以葡 萄装点庭院、美化村庄,美化环境,改善村庄和居民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以葡萄庭院旅游 产业,带动葡萄观赏、葡萄采摘、葡萄销售,增加农民收入,D 正确。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 件(缺水),不适宜扩大种植面积,A 错误。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土流失不明显,而且 葡萄种植对绿地面积影响不大,B 错误。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主要是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 以此带动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葡萄的销售起到一定作用, 但目的不是扩大葡萄的销售市场,培育葡萄优良品种由专门农业部分负责,并不是村庄的能 力范畴,C 错误。故选 D。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为中心、以 1 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 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内每个城市的职能各具特色并实现较高的一一体化水平。日本东 京都市圈(下图)由“一都三县”组成,面积、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居世界第一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以“东京都心”为中心,半径 50km 以内城市(区)的主要职能为 A. 交通运输 B. 商业金融 C. 文化教育 D. 工业制造5. 东京都市圈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中心城市的规模 B. 周围城市的数量 C. 交通设施的完善 D. 区域的人口密度 6. 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都心” A. 人口老龄化突出 B. 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加大 C. 热岛效应减弱 D. 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减弱 【答案】4. B 5. C 6. A 【解析】 4 题详解】 根据图可以看出:东京的主要职能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新宿主要职能为商务办公、娱 乐中心,涩谷主要职能为信息商务、娱乐中心,多摩新城的主要职能有居住、金融保险、教 育,千叶新城的主要职能有生态园区、国际空港和海港工业,综合起来,半径 50km 以内城市 (区)的主要职能为商业金融,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5 题详解】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 1 小时通勤圈为 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以核心城市带动周边辐射区域发展,形成核心都市圈,这是都 市圈设立的目的,它的着眼点在于核心城市与周边辐射区域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包括交通、 公共服务和产业等各方面。都市圈最大的特点是圈内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不同城 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要实现城市之间的 1 小时通勤,交通是决定因素,东京都市圈主要以 快速的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间的主要联系方式,发达的轨道交通加速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 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动,C 正确。中心城市的规模对都市圈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但其辐射 的范围必须以便捷的交通为前提,A 错误。决定都市圈半径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心城市 的辐射能量、交通的便捷程度,城市之间的经济水平与差异等,而不是周围城市的多少决定, BC 错误。故选 C。 【6 题详解】 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的部分城市职能被疏解到都市圈的其他城市,导致外来的 劳动力减少,老年人比例增大,老龄化趋于严重,A 正确。都市圈以核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 城市和地区发展,从而达到缩小城市间的差距,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B 错误。随着东京都市 圈的不断发展,东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下垫面改变,高层建筑的增加,废热增 多,热岛效应增强,C 错误。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都心的辐射带动不会改变,D 【错误。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 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都市圈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形 式,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都市圈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以有一个或者多个经济较发达并且有较强城市功能的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一系列 不同性质、规模、等级的中小城市为主体,共同组成在空间上位置相近,在功能上紧密联系、 相互依存的具有圈层式地域结构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地域空间组织。都市圈最大的特点是圈 内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不同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世界上最著名的都市圈为纽 约、伦敦、东京、巴黎及北美五大湖等五大都市圈。这些都市圈各种要素集聚度高、国际交 往能力强,汇聚了大量财富和先进生产力。 潘加兰运河由图所示岛屿东部沿海的众多泻湖、沼泽经人工疏通连接而成,几乎和海岸 线平行。该运河因年久失修,目前大部分河段仅能通行木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当年,该岛屿东部沿海的货物运输选择运河而不通过海运,主要是为了 A. 避开海冰影响 B. 增加运输重量 C. 减轻海浪影响 D. 不受飓风危害 8. 潘加兰运河上的木舟运输的货物表面常常覆盖着硕大的芭蕉叶子,这些叶子的用途最可能 是 A. 防日晒雨淋 B. 防蚊虫叮咬 C. 防雷电冰雹 D. 防沙尘污染 【答案】7. C 8. A 【解析】【7 题详解】 由图可知,潘加兰运河所在的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海水不会结冰,A 错误。海运比 河运运输量更大,B 错误。运河水流平稳,风浪小,而这个区域海洋受东南信风影响,风浪大, 影响行船的安全,C 正确。由于运河靠近海岸,受飓风危害大,D 错误。故选 C。 8 题详解】 从图的经纬度判断,该岛是马达加斯加岛,潘加兰运河位于岛屿的东部沿海,岛屿东侧是热 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为避免运输的货物被雨淋湿,用硕大的芭蕉叶子覆 盖,A 正确。不是所有的货物都要防蚊虫叮咬,B 错误。芭蕉叶防不了雷电冰雹,C 错误。热 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森林覆盖高,沙尘少,D 错误。故选 A。 暖湿空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2013 年 3 月 19 日, 我国某省长江以北区域出现了一次较强的平流雾过程。0 时起,长江北岸开始起雾,雾区范围 逐渐扩大,下图示意不同时刻的雾区北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平流雾发生前,图示区域经历过一次天气系统过境,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暖锋 B. 冷锋 C. 热低压 D. 热高压 10. 平流雾活动期间,该省长江以北区域 A. 风向以偏北风为主 B. 农作物容易遭受低温冻害 C. 大气污染程度减轻 D. 部分高速公路需适时封闭 11. 19 日 11 时,该省长江以北区域平流雾大部分消散,推测原因可能为当地 ①大气逆辐射增强②近地面风向改变 ③地面温度上升④进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9. B 10. D 11. B 【解析】 【9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平流雾暖湿空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暖湿空气与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二是有适当的风 向和风速。根据这两个条件,可知在平流雾形成之前,有冷锋过境,地表降温,气温较低, 当暖湿气流底层空气经过时,空气迅速降温,空气中水汽冷却而达到饱和,水汽凝结而形成 平流雾,B 正确。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难以形成平流雾,A 错误。热低压和热高压,地表 气温较高,难以形成平流雾。CD 错误。故选 B。 【10 题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平流雾的移动方向是由南向北,风向是吹偏南风为主,A 错误。平流雾形成 期间,雾厚度大,水汽多,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作物不易受冻害,B 错误。 底层的气流通过辐射降温,近地面层的上层大气的温度高于底层大气温度,形成逆温层,逆 温层的形成使大气发生水平运动为主,对流不明显,污染物难以通过对流扩散,增加大气的 污染,C 错误。平流雾由于雾大,能见度下降,影响交通运输,高速公路要临时关闭,D 正确。 【11 题详解】 19 日 11 时,白天气温升高,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弱, ①错误。根据图的信息可知,该地形成平流雾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旦风向改变,水汽来 源中断,平流雾会逐渐消失,②正确。白天,太阳辐射增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气温 升高,雾逐渐消散,③正确。平流雾的范围广,持续时间不长,人为活动影响,成本高,④ 错误,②③正确,故选 B。 【点睛】平流雾,是当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多发生在冬 春时节,以北方沿海地区居多。形成条件:一是暖湿空气与地表之间有较大的温差;二是有 适当的风向和风速。消散条件:一是风向的改变或风力小;二是地面气温升高。危害:平流 雾来去突然、生成迅速,风向有利时可在几分钟内布满机场,对航空飞行安全威胁极大,严 重妨碍航班的起飞和降落;高速公路要临时封闭。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琥珀是松柏类植物树脂形成的化石,密度与海水相近。波罗的海海床上蕴藏着大量优质 琥珀(被称为海琥珀),产量占全球的 80%以上。波兰的格但斯克(位置见图)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同时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历史上,波罗的海沿岸渔民将采集到的海琥珀在格但 斯克加工后通过“琥珀之路”大量销往南欧、北非等地,格但斯克由此成为琥珀加一贸易集 散地及“琥珀之路”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格但斯克每年举办的大型琥珀展吸引着数十个国 家的众多展商参加,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位于“丝绸之路”和“琥珀之路”交汇 点的波兰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愈发密切,格但斯克琥珀展包含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多。2018 年, 中国青岛与格但斯克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1)推测历史上波罗的海沿岸渔民采集海琥珀的主要渠道。 (2)分析格但斯克成为琥珀加工贸易集散地和“琥珀之路”重要节点的有利条件。. (3)解释近年来格但斯克琥珀展包含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原因。 (4)针对青岛和格但斯克之间夏季的货物运输,设计一条最短的海运线路。 【答案】(1)寻找海浪(潮汐)冲刷到海边(海滩)的海琥珀;从海水(面)中打捞;从浅海海底 打捞等。(答出 3 点即可) (2)波罗的海沿岸渔民采集的优质海琥珀数量多;格但斯克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地 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当地琥珀加工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格但斯克向南有便捷的 水运通道可以利用等。(答出 4 点即可) (3)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中国市场对琥珀工艺品的需求日益增多);中国琥珀加工企业参 展数量增多等。(答出 2 点即可) (4)青岛(西北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北大西洋→北海→格但斯克(波罗的海)。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琥珀为题材,考查琥珀的采集方法、格但斯克成为琥珀加工贸易集散地和“琥珀之路”重要节点的有利条件、交通线路的设计等内容。充分考查对文字材料和图形信息阅读和解读 能力,考查对信息的重组和加工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海床上蕴藏着大量优质琥珀(被称为海琥珀),琥珀被 海水冲刷出来,然后冲到波罗的海沿岸,携带到岸边,渔民们可以到海边沙滩捡琥珀;由于 琥珀密度和海水相当,部分会漂流在海面,渔民可以撒网在海面打捞;部分被冲刷到浅滩沉 积下来,渔民可以在浅滩搅动沉淀物筛出琥珀等。 (2)本题主要考查产业的区位条件。结合文字材料和图形信息,格但斯克成为琥珀加工贸易 集散地和“琥珀之路”重要节点的有利条件可从资源、交通、开发历史、地理位置等方面进 行分析。波罗的海海床上蕴藏着大量优质琥珀,渔民采集的优质琥珀多,资源丰富;格但斯 克琥珀加工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远近闻名,是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集散地;格但斯克 位于河流入海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交通便利,有利于货物的转运和扩散;格但斯克位 于波兰北部,是连接北欧、东欧、西欧和南欧的“十字路口”,位置优越,便于琥珀的集散; 格但斯克的琥珀品质优良,深受顾客欢迎;格但斯克向南有便捷的水运通道可以利用等。 (3)格但斯克琥珀展包含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原因,这与中国消费者对琥珀的喜爱和扩大 中国市场有关。加入中国元素的原因,一方面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习惯,扩大中国的市场; 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中国琥珀加工企业参展,提高展会的影响力。 (4)本题考查海洋最短航线问题。青岛和格但斯克之间的海洋航线可以走南线和北线,但两 地纬度较高,加上夏季,北冰洋可以通行,选择北线路线最近。具体路线:青岛(西北太平洋)→ 白令海峡→北冰洋(西北航线)→北大西洋→北海→格但斯克(波罗的海)。 【点睛】本题考查的难度一般,对文字和图形信息的把握是答题的关键。小题 1 抓住材料中“密 度与海水相近”关键词进行推测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渔民采集的方法。小题 2 主要考查区位 条件,按照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即可。小题 3 以“中国元素”为重点进行分析。小 题 4 涉及到最短航线的问题,结合两地的地理位置和夏季北冰洋可通行,应该选择北航线最 短。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国庆节假期,某考察队到位于腾格里沙漠中的月亮湖考察。期间,队员乘船在湖中 的 10 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到湖中沙岛上近距离观察了芦苇长势,并看到天鹅等一些候鸟在 此停留觅食。考察队查阅资料了解到,月亮湖主要靠湖內流量稳定的泉水补给。下图为队员 绘制的月亮湖及周边自然环境简图,下表为各采样点测定的湖水盐度(1 千克咸水中所含盐类 物质的多少,单位千分比)。(1)据图指出考察队在月亮湖中设置采样点的主要特点,并解释其合理之处。 (2)判断最接近月亮湖内泉眼的采样点,并说明原因。 (3)推测考察队看到的天鹅等候鸟的来源地,并简述理由。 (4)有考察队员断言,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请为该观点提供论据。 【答案】(1)设置多个采样点,且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因湖水矿化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多个 采样点均匀设置获取的月亮湖湖水矿化度数据更全面。 (2)7 号采样点;附近湖水矿化度最低,且周围有芦苇和草甸生长。 (3)来源地:更高纬度地区(如西伯利亚、蒙古等地)。 理由:此时段,北半球更高纬度地区气温低,食物缺乏,候鸟陆续南迁(月亮湖纬度相对较低, 此时段气温较高,湖区食物来源丰富)。 (4)淡水泉补给流量稳定,不断为湖水提供盐分;区域气温上升,湖水蒸发加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综合,包括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和描述、成因的分析、阐释地理现象等。 小题 1 考查对图形的观察和特征描述,通过对图的观察分析容易找到答案。小题 2 考查表格 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比,不难发现问题答案。小题 3 主要考查候鸟的迁徙路线,这要有一定 的常识和知识积累。小题 4 考查影响湖水盐度变化因素,从常规的角度回答即可。 【详解】(1)根据图可知,采样点分布由北往南,由湖边到湖中心,采样点数量较多,空间 分布比较均匀。考察队员采样 目的是了解湖水不同点的盐度,采样点分布均匀,采样的数 据才全面准确。 (2)从表中的数据可知,7 采样点的盐度最低,只有 6.1,是最近内泉眼的采样点。由于采样 点接近内泉眼,泉水补给多,盐度低,且周围有芦苇和草甸生长。 (3)候鸟是那些有迁徙行为 鸟类,它们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 的 的地之间。全球共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 3 条路线经过我国,分别昌“东非西亚迁徙 线”的候鸟从蒙古进入新疆,跨越青藏高原后进入印度半岛,飞跃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脚; “中亚迁徙线”从西伯利亚进入我国,最后在印度半岛繁衍生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 线”则从美国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西太平洋群岛,繁衍后再北上,经过我国的东部沿海省份。 根据材料中的“天鹅”和“国庆假期”推断,这条路线是“中亚迁徙线”,天鹅等候鸟由西伯 利亚(蒙古)迁徙到我国。原因是月亮湖纬度相对西伯利亚(蒙古)纬度较低,此时段气温 较高,湖区食物来源丰富。 (4)影响湖水盐度的变化因素主要有湖水补给多少、湖水的蒸发量大小等,结合月亮湖的自 然环境特征,未来十年月亮湖湖水盐度整体会呈上升趋势,主要依据有:泉水补给稳定,不 断补充湖水的盐分,使盐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湖水蒸发量增大,盐分积聚,盐度上升。 【点睛】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图表的信息提取,1、2 小题都侧重于对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 能力。细心观察、认真比对,这是答题的关键。平时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多做题,多 总结,逐步提高。 14.[地理一-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胡岛(21.30°N,157.80°W)是夏威夷群岛中的第三大岛,以热带岛屿风光和“巨浪” 闻名于世。当地 5-9 月旅游者众多,9 月以后游客数量减少。每年 11-12 月,来自世界各地 的冲浪职业选手聚集到瓦胡岛北部海岸参加持续 40 多天的“冲浪三冠王锦标赛”。 说明瓦胡岛每年 9 月以后旅游人数减少的自然原因,并提出该时段吸引游客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自然原因:(9 月以后当地进入冬半年)气温、海水温度降低;偏北风加强(东北信风影 响),风浪大,不利于日常的海岸旅游活动。 措施:开发与冲浪相关的体育旅游项目;宣传并充分利用冲浪比赛,吸引游客参观游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游客数量减少的原因及吸引游客的措施。给出的文字材料有限,但包含的信息 是解题的关键,读懂、读透文字材料,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作答,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详解】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气温和降水)、风力、海浪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该岛气候类 型是热带海洋性气候,9 月以后进入冬半年,气温下降,海水温度较低,影响游客开展水上活 动;9 月之后,该岛屿正值雨季,影响旅游活动的开展,游客数量减少;9 月之后,气压带风 带南移,该岛屿受东北信风控制,风力加大,风浪大,影响海上活动的开展。 措施应围绕冲浪为中心展开分析,具体措施有:开发与冲浪相关的体育旅游项目,如冲浪培 【训班、冲浪表演等;加强宣传并充分利用冲浪比赛,吸引游客参观游览;实施优惠旅游套餐 吸引游客;开展特殊节日活动等。 【点睛】海岛游一般有季节性,此题主要就是考查淡季的原因及如何吸引游客的措施,结合 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当地旅游的特色,逐一分析,比较容易找到正确答案。 15.[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袋鼠岛(坎加鲁岛)面积 4000 多平方公里(位置见图),岛上人烟稀少,密布原始丛林,生 活着众多袋鼠、树袋熊、鸭嘴兽等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堪称野生动物乐园。2020 年 1 月,袋 鼠岛上发生丛林大火,持续燃烧近一个月,过火面积超过该岛面积的一半。 说明袋鼠岛此次丛林大火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原因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气候原因:1 月正值当地(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候炎热降水少,植被及土壤表层缺乏 水分。 不利影响:野生动物大量死亡;植被覆盖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降 低;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火灾的成因及不利影响。试题难度一般,考查知识的运用和调动能力为主。 【详解】袋鼠岛此次丛林大火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原因:根据材料,发生大火的时间是 2020 年 1 月,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季,由图可知,该岛屿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南北纬 30°到 40° 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干燥,缺乏水分,容易燃烧。 可以从生物多样性、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系统破坏、植被覆盖率等方面分析带来的不利 影响。由于大火持续时间长,过火面积大,大量的森林被烧毁,动物被烧死,造成植被覆盖 降低;野生动物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降低;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系统难以恢复;由于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大火产生的浓烟污染大气,动物尸体腐烂,污染水源和土壤等。 【点睛】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其危害性较大,近期发生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持续 4 个月, 给澳大利亚和全球带来较大的影响,本题结合热点事件命题,既考查了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也对学生认识火灾的危害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